經過了懶洋洋的冬天,又該活動活動筋骨了,不能再任自己痴肥下去,想出門溜溜的人一定很多,不然周末的火車票不會這麼難買,每個景點都是人頭攢動以至於拍照取景都很難。我猜蠢蠢欲動的“蠢”字原意不是“笨”,春字加上蟲字,應該有點萬物復蘇的意境吧,一查字典,果不其然。 揚州是一直想去又覺得太近隨時可以去卻始終沒有成行的地方,這次由Tracy同學首先提出,立刻湊齊了吃喝玩樂四人組定了上周末出行。網絡上的攻略多如牛毛,主要查的還是攜程和大眾點評網,很快集各家游記之所長制訂了我們的最優化方案;順便致謝蘇蘇同學推薦了“漢庭快捷”,地理位置很方便(步行到瘦西湖約10分鐘,去個園、何園打車都是起步價7元)。 廢話少說,報上二日主要行程。 第一天: 8點53分D408上海站出發,約10點30分到鎮江站,出站右邊就是汽車站,去揚州的班車是10分鐘一班,約40分鐘到達揚州汽車西站。到市中心打車約15元,20分鐘左右到汶河北路71號漢庭快捷入住。漢庭前台雖然人不多,但接待速度有點慢,接待的小姐態度還算好,幸虧我們提前預訂了,期間有游客進來詢問,答雙休日沒有預訂是不能入住的。 拿到房卡稍作休整已是午飯時間,從漢庭向北步行約五分鐘即達冶春茶社(也是步行去瘦西湖景區的必經之地)。做為饕餮之行的第一餐,當然不能馬虎,點心只有套餐,四人要了兩套點心加上大煮干絲、蝦仁煨面。蝦仁煨面得到大家一致好評,每人再泡上一杯碧螺春正好能化解蟹粉湯包的油膩。 出茶社穿過花鳥市場不遠,便是盆景博物館,買了聯票,包括四個景點(瘦西湖、古運河游船、個園、何園,140/張,分開買的話總價210元)。下午先逛瘦西湖(瘦西湖景區包括盆景博物館,但是從不同的大門進去),景區非常之大,要走完非常考驗體力,我們只走到二十四橋便從西大門出來了。老天還算配合上午把雨下完了,還沒到真正農歷的煙花三月,但是此時長堤上成片的紅梅開得正艷,加上黃的連翹,白的玉蘭,嫩綠的柳枝,組成了一幅燦爛的瘦西湖長卷,很久沒有看到這樣的江南春景,路上聽到有人吟詩也就不覺得奇怪了。 晚餐早已訂了食為天城西店(揚子江中路785號近文昌中路),大眾點評上人氣很高,據說城西店環境較好。進門一下,裝修果然雅致,菜單上的價格卻很親民(燕翅鮑除外),難怪一到六點就沒有空位了。麻香鴨掌深得我心,自從做了牙齒矯正我已經三月不知鴨掌滋味,當然拆骨的鴨掌不能不點;越南竹蔗蝦其實是炸蝦球,用一小段甘蔗串起作雞腿狀,蝦肉新鮮細嫩,好吃不貴,也就5元/個。其余的紅燒鮰魚不夠入味,揚州炒飯也只是吃個名頭,不過還是算很實惠量又足的一頓飯,人均不到50元。 晚餐後到康山文化園碼頭坐古運河游船(整點發船),正好趕上8點這班,坐到便益門碼頭下,這段水道都裝飾著彩燈,果然夜游比白天更美。 第二天: 睡個小懶覺,九點Check out,今天的任務就是聯票上剩下的兩個園子。大家怕早飯吃得太晚太飽影響午餐的胃口,就在莫泰旁邊的永和豆漿隨便吃了些,結果還是點多了,油條很粗,豆花很大一碗,不過味道都一般。 個園自稱中國四大名園之一(為了不誤導群眾,特意百度了一下:1961年3月4日國務院頒布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中,屬於園林方面的有四處,也就大家所稱的四大名園:頤和園、避暑山莊、拙政園、留園,所以個園雖美,還輪不到這個稱號),以竹聞名,園中的水榭令人印像深刻,池中養了很多錦鯉,園子按“春、夏、秋、冬”布景,看來是古人隱居讀書的好地方,可惜這個季節游人太多,處處吵吵嚷嚷,打攪了這裡的寧靜。個園與何園相比,庭院面積多於房屋,看起來更像是個公園;何園號稱“晚清第一園”,絲毫不遜色於個園,而且房屋結構更有特色,全園的兩層串樓和復廊、住宅連成一體,有點像迷宮,聽說舊版紅樓夢曾在此取景。 上午游完個園後,在揚州的最後一頓飯選在富春茶社,這樣順路再去何園只要步行約十分鐘。富春也是盛名之下,不得不去的一個地方,點心還是成套的不能單點,可能生意太好了吧,我感覺蟹粉湯包不如冶春的料多,招牌的清炒蝦仁不功不過,飯間照例人手一杯魁龍珠茶。 回程有點緊張,買的17:18分鎮江回上海的D441的車票,下午三點多的揚州汽車站比我們第一天剛到時明顯擁擠了很多,告示屏上顯示兩日內到上海的車票已售完,幸虧我們提前買好了火車票,因為相對買直達上海的汽車票來說,鎮揚之間的流水班車要更保險一些,盡管如此,也是打仗似的到第三輛車才排上。鎮江火車站更是混亂,雖說動車組有快速通道,估計很多人都是來不及驗票就被洶湧的人潮擠進了候車大廳,反正我們從進站到出上海火車站,根本沒見到查票的。D441是直達上海的,中間不停靠,大約下午6點40分就到上海站了,快得有點意外,我都沒來得及看完兩集《整容室》。 兩天行程順利結束,本來想寫個“傻瓜攻略”,因為我們本次的安排很適合第一次去揚州的朋友,坐動車組到鎮江再轉汽車也是最節省時間的一種方式;四個景點的聯票兩天可以輕松玩遍,不用很趕,當然再有時間還有大明寺、八怪紀念館等選擇。但是相比之下跟團旅行更不需要用腦,那還是叫“懶人游記”比較合適,一來不用自虐暴走,二來也不虧待自己的肚皮,最適合既想吃喝玩樂又懶得爬山涉水的懶人了。

(何園盛開的玉蘭)

(紅楓的嫩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