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界:一個景美人醜的地方

作者: @冬冬@

導讀?從韶山出發,大約五個小時的車程,就到了張家界。張家界的山水,天下一絕,不看實在是遺憾。尤其是那裡的水,清得讓人心醉。要不是導游催得緊,真想下水好好玩玩。 有好水,自然就孕育了茂密的植被。走在金鞭溪裡,路兩旁都是參天的樹木。樹不一定粗,但一定長得很高,細細的樹也是筆直地插向雲天。林下密密的植物。導游說,這裡的一草一木一石都是受到保護 ...

?從韶山出發,大約五個小時的車程,就到了張家界。張家界的山水,天下一絕,不看實在是遺憾。尤其是那裡的水,清得讓人心醉。要不是導游催得緊,真想下水好好玩玩。



有好水,自然就孕育了茂密的植被。走在金鞭溪裡,路兩旁都是參天的樹木。樹不一定粗,但一定長得很高,細細的樹也是筆直地插向雲天。林下密密的植物。導游說,這裡的一草一木一石都是受到保護的,動了草木的人要被課以重罰,還會連累導游。如果不是這樣,真想收羅些蕨類植物回來。



張家界的導游是零工資的。他們的工資要從游客的購物、食宿等消費中提取分紅。因此,每游完一個景點,導游們都會把游客弄到各樣的旅游紀念品商店裡去消費一番,有時在商店裡的時間,比在景點裡的時間還要長。

我們一行人進的第一家商店,是一家經營茶制品的商店。店員把大家請到了一間茶室,圍坐下來,便有兩個土家阿妹走了進來。一個表演茶道,介紹茶品,一個負責篩茶。



土家阿妹介紹的第一款茶就是出產於張家界高山平地上的雲霧茶。待得勻茶下來,湊近一聞,一股清香撲鼻而來。輕輕一啜,甘綿爽口,果然神品。品著雲霧茶,心裡想這茶是一定要帶點回去的,以至於阿妹以後介紹的杜種茶、絞股藍茶、苦茶,是什麼滋味根本沒有去理會,只掂記著這張家界的清山秀水孕育的雲霧茶了。

室茶的樓下是賣場,櫃台按回字形擺開,第一個攤位就是雲霧茶。一位阿妹上來給我介紹,六兩裝的是65元,一斤裝的95元。我問她是否可以打折,她說這已經是打折過的價格,沒有商量的,但可以多給一些。想想離開這個店,不知道哪年再能喝到這樣的好茶,於是決定買下一斤裝的。土家阿妹拿出一個半裝的盒子,為我買的包裝裡又添了好多茶。等到同行的人都出來,大家互道價格,我才知道他們是買了打折價格的茶品的。有幾個講價高手,竟然半價買下了和我同樣多的茶。雖然有些懊惱,但覺得買下的東西並非不是物有所值,心下也就釋然了。



當結束旅程回到家裡的時候,第一件事就是馬上泡上一壺雲霧茶,卻聞不到也嘗不到半點茶香。再看湯色,渾濁不清,打開壺蓋,看到的茶葉並不是過水之後的嫩綠,心想可能上當了。但不死心,想著換換別樣的水也許好些,結果礦泉水、井水泡下來都是一個效果。

這才想起來,在從韶山去往張家界的路上,導游曾經告誡說,被張家界人稱為三寶的葛根粉、蕨根粉、岩耳,每年的產量只有500噸,而聰明的張家界人每年竟然能向游客賣出1500噸。張家界山極多,因此地極少,茶葉的種植面積肯定很小,卻可以成年向游客推銷他們的雲霧茶,並且貨源充足,這其中的秘密就不肖說了。我肯定是買了那500噸以外的貨物了。



夜宿張家界的第一天,在正規的店鋪裡買了瓶二鍋頭,吃飯的時候打開勻上,竟然沒能從這瓶酒裡喝出一丁點酒味來。有人提出要去找那個開店的,導游說湘西人不好惹,找了一家,相鄰的幾家人都會出來幫腔的,於是大家只好做罷。想想也是,湘西土匪是出了名的,新中國的最後一個土匪,到了1957年才被消滅。現在的湘西人不做土匪了,不明搶了,讓你上點小當已經是夠客氣的了。

順便告訴想在張家界買糖炒板粟的人,你看著十元一大盆好像挺物有所值,其實盆沿下邊是用紙板墊著的,你十元只買了一個小盆尖板粟而已,而且那板粟是生,根本沒法吃。也不要手裡拿著錢去貸比三家,每個攤位都一樣,如果有人看到你手裡的錢,會毫不猶豫地搶下你手裡的錢,然後給你一盆尖沒法吃的生板粟。

大美張家界,醜陋武陵人。


精選遊記: 張家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