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對從上海去的人來說,是個不大,小悠悠的城市。這座城市盛產桂花,之所以桂林,是源自桂樹成林一說。桂樹開花在農歷8月,9月,此行4月未遇此美景。但是滿街的桂林土特品商店裡有個類桂花茶,桂花羔,桂花酥來滿足我對桂花香氣的想往。桂花茶裡要數金桂為好,帶著豐盛,甜蜜蜜的桂花香氣。桂林人通常把金桂與綠茶混合一起泡茶,為綠茶的苦氣添加了濃郁的幽香,如若在品甜茶。此次桂林行雖然不遇桂花盛開之季,但是正是漓江水旺之時。秋季,冬季漓江是旱季,聽說此時只能關山景。我和爸爸是坐了從桂林去陽朔的游船,4個多小時的行程,足以讓我們沉浸在山水秀麗之中。天有一些陰沉,但柔和的漓江風,兩岸連綿起伏的重山使我心曠神怡,好想把這風能裝進口袋,四處伴隨我。漓江邊的山頭之多,山形之千奇百怪加上悠長清澈的漓江水正是符合了宋朝王正功所寫的: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羅青意可參。陽朔便是此重山中的小鎮,游覽陽朔便是在山腳下的穿梭。溶洞也是桂林風景特點之一, 山洞裡有一塊地方很幽禁,加上傳說,在無人之時,有一絲仙境的感覺。我神叨叨地帶著爸爸與司機來此神仙地時,他們的大聲喧嘩破除了那的仙氣,問爸爸,“一點也不怕嗎?”爸爸說“3個人自然是不怕。”原來他與司機也覺察到了此處的不凡,通過大聲對話來平和心境。漓江魚肉非常鮮美,只是價格也不凡,在50塊一斤以上。大家都推薦的鮮扎玉米汁也果然是名不虛傳。桂林吃東西自己找的店家並不貴,但是司機帶我們去的魚米香,用料,口味都是一流,但價格也比上海要來的貴了。桂林米粉吃10塊錢一碗的,就是味道非常好的了,酸酸辣辣的很鮮。桂林人,覺得除去導游的油滑不算,感覺很淳樸,說話便是應該信的,也非常謙和。本地有很多山地族,如壯族,瑤族,但是他們都會說普通話,不知被同化的程度有多少。桂林很少有外來的打工人,一般服務生都是當地郊縣的年青人。覺得那裡人的生活十分悠閑,平和。不像上海,大家都急忙忙的掙錢,桂林年青人,有活來了便做,沒有在旁聊天渡日也未嘗不可,真是悠哉悠哉。推薦大瀑布酒店,房間,服務,地段加上每日飛流全樓的大瀑布值得小住。江景放望出去便是,漓江,像鼻山,日月塔。爸爸說在外文裡沒有江河之分,我同意。在中文裡江是比較大的,長的河,河比較小一些,湖是圓形的,溪是小小的一道水流。但是漓江非常大,也不見得,黃河小也未聽聞。不知他們名字的來由。
零零碎碎的記載中夾帶著我對桂林生活的想往,生活在山腳下,河流畔的生活會是怎樣?每天心裡只裝著青山綠水,是很美好的生活嗎?也許如此度假是好,我一凡夫俗子如何有此心境這樣神仙般的過一輩子。沒有且好,有了不是苦了陷於寫畢業論文的我嘛。就讓桂林的風在我心裡陪伴我,直到再見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