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
一個忽遠忽近的夢
一幅似夢似幻的畫
一、醞釀
也許經歷過一些事,人才懂得成長,才懂得珍惜,珍惜身邊的人和事,當然也包括身邊的風景。曾經有人和我描述過黃山風景的絕美和險峻,當時的我有點不屑一顧,她充其量不過是地質運動的產物,能有多少風情?但由於受了某些觸動,身邊的環境又太過壓抑,衝之欲出的心靈急待得到一種釋放,所以選擇了這個似乎是對體能極限挑戰的景點去實現人生的一個小小夢想。
二、插曲
雖是我提議要去的黃山,得到了YY的積極響應,可是三人成行,不夠方正,還多有不便。於是乎,我已蝸牛之網速,在攜程上發了尋找旅友同游黃山的帖子。網友們很給我面子,響應的人不少,msn也加了很多,但最後都因行程或時間安排的問題未能成行。某晚,忽有一韓國友人名曰Julian的,說要加入,我不好意思拒絕,當然說是歡迎,心想,中文不懂幾個的,怕是開開玩笑的吧,當不得真,也就沒當回事,後來賈加入了,湊足四人,我們就開開心心地准備出行了。
三、攻略
老實說,自助出游,我可是大姑娘上花轎第一回啊,去的又是那麼一個有點艱苦有點危險的地方,心裡不免有點發毛。但出游的興奮勁馬上代替了緊張,好,行動起來。網上的游記與攻略,網下的咨詢與打聽,研究黃山導游圖成了我每天除了寫報告之外的頭等大事,也成了辦公室的飯後談資。哼,我才不管呢,我的命運自己掌握,何況又是去那麼一個有意思的地方。時間才兩天,怎麼充分利用,怎麼揚長避短,用盡可能少的時間和精力去游覽盡可能多的景色,我等老弱病殘,能上的去那莽莽高峰嗎?大師動足了腦筋啊。游程基本雛形畢露,看著YY自繪的游圖,那滿足感,好像已經從黃山歸來似的。接下來的事就簡單多了,購吃,購穿,購用,忙的不亦樂乎。萬事具備,只欠東風了。
四、起程
早上攜程安排的是7點人民廣場發車,可憐我等住在鄉下的人,按捺不住興奮的心情,披星戴月的就往城裡趕啊。5點一刻YY在家門口接上我,直奔而去。周末的清晨,地鐵裡滿車廂都是出游的人,看著別人也大包小包的出行裝備,我們相視而笑。到了人民廣場,發現滿眼都是旅游大巴,在繞行一圈後終於發現了我們的車――新國線。上車安頓好之後,我的手機忽然響了,納悶中,發現竟然是Julian,這個一門心思的韓國人也來了!看來外國人比中國人重信用啊,雖說意外,大家和氣的打了招呼後我們上路了。大巴載著三十多顆為黃山而激動跳躍的心奔著風景而去,沿杭徽高速疾馳。。。
五、臨時變陣
到達黃山腳下的湯口鎮,下午1點,天公作美,黃山晴空萬裡,氣候宜人,可能過於興奮,沒吃午飯的我們面泛紅光,精神高漲。拿出游圖,咨詢了攜程的司機和當地人,發現我們的估計太樂觀了,從前山上山,可能需要將近7個小時,到山上的時候,天肯定黑了,山路太危險,何況YY還身有小恙,怕經不起這長途跋涉。於是,協商一致,臨時變陣,改為後山徒步上山。說是遲,那是快,說走咱就走,買好登山的第三條腿,我們乘上了去後山雲谷寺的新國線景區大巴。
六、後山之行
大巴沿盤山公路而上,山間林蔭青翠,透著陣陣涼意,20分鐘後到了雲谷寺。買好黃山門票,突然發現這門票還真夠先進的,竟然可以電腦聯網檢票,嘿嘿,別小看了安徽人民的智慧。不管他了,開始爬山。拄著拐杖,背著大包,看起來還像那麼回事,Julian同志就算是與我們同行了,大家相談甚悅。爬了幾格台階,心想還就那麼回事,和樓梯沒啥兩樣,身邊還有郁郁蔥蔥的山間樹林可以觀賞,同行互相聊天開著玩笑,興奮之情溢於言表。時不時有下山的人,一瘸一拐有之,神情疲憊有之,YY說,不會我們明天也是如此吧,大家哄堂大笑。半小時後,大家的言語少了,我正納悶著,平時挺寬松的牛仔褲怎麼好像緊的連抬腿都難了呀,身上的背包也像西岳神童裡說的那樣“重那麼一點點,重那麼一點點”。身邊的景看來看去的也就是些石山和樹林,連朵小野花都沒有,下午的日頭開始慢慢顯示它的威力了。還好有了這拐杖,可以借力,大家開始拼命喝水,出汗,喝水,出汗,前面出現了供游客休息的石凳,一屁股就坐了上去,問一路過的挑夫,上山的路還有幾何?答:才走了十分之一。暈倒。拉開包,找吃的,不是因為餓,實在是背不動,裝肚子裡總比背身上省力啊,然後拼命推銷給人家,吃啊,吃啊,別客氣。
一番休整後又上路了,沒走幾步,看到了後山的第一個景點――仙人翻桌,說是一張四腳朝天的桌子,其實乃一塊怪石也,藏在綠林深處。大家來了精神,紛紛拍照留念,雖說相機裡桌子幾乎處於朦朧的狀態。也許有了景提神,大家精神好了許多,又開始有說有笑的了。爬著爬著到了快半山腰了,我的腳步越來越沉,酸的腿都抬不起,背上的包壓得我都喘不過氣來,心髒撲通撲通的,好像要跳出了嗓子眼,腦袋也開始發暈,症狀頗似以前要了我的命的800米跑,難不成這就是傳說以久的“高原反應”?一陣陣的難受,走兩步我就得找個地兒喘兩口,脖子上掛的貌似專業的相機也沒興致擺弄了,漸漸的我掉在大部隊的後頭。鄒自然不用說,年輕力壯,J也可以,就連大我們好幾歲的賈看上去都身輕如燕,我這時真恨自己這一身的肥肉啊,自重太重,只有感冒中的YY與我做伴,一起搭拉著腦袋,一步一艱難。
經過了一個轎子的揚招點,我實在走不動了,坐下就不想走了,轎夫唱起了山歌,雖說累,我的頭腦還是清晰的,坐你們的轎子我還不如把命運自己掌控呢,萬一搖搖晃晃的,誰知道呀,何況爬山爬山,我又不是七老八十的,坐了轎子回去不被人笑死。不坐,堅決不坐。勉強支撐著爬了幾節台階,這時國際友人Julian發揮了他人道主義精神,向我伸出了援手,接過了我的包。我那個不好意思啊,心想,當時找旅友,可不是為了找勞動力啊,何況還是個外國人,不給咱中國人丟臉嘛。不過還好,憨厚的J一直說不要緊,他是男生背的動,我也就盛情難卻了。卸了這個大包袱,我輕松了許多。其實後山的路真的不算難走,台階不高,也沒有特別陡,特別窄,除了偶爾讓讓肩挑重物的挑夫,都還算順利。山間雖沒小溪小河,但樹蔭還是有點的,太陽開始下山,也沒有那麼熱了,仙人手一指,我們抬頭發現到了白鵝嶺。站在索道站前,心想這80塊不好省啊,不過心裡還是有點小得意的。
時鐘指向5點,我們用了3個多小時,爬了人家1個半小時的山路,不好意思,大師拖後腿了。估計來不及去排雲亭看日落了,我們奔始信峰去。始信峰在黃山,遠比不上天都的險,蓮花的高,卻以秀美聞名。當真是聞名不如見面啊,松林蓋頂,始信黃山好景。黑虎壯實,連理溫馨,豎琴妖嬈,雨傘平實,或高或低,或粗或細,在夕陽余暉中,仿佛為青松加了一環金色的光圈,散發出柔和的光芒。此時上山的人都已走盡,始信峰上只剩我們一行人,聽聞山鳥啾啾,眼觀山勢,密林,群峰,讓我們這些久居城市的人倍感心曠神怡,突然樹林中竄出只小松鼠,一陣興奮。到始信峰頂,眼望遠處,群山挺立,峰巒疊嶂,石壁上長出松林的奇觀,真是嘆為觀止,呼吸著大山裡的清新空氣,大喊一聲欣賞著自己聲音的長長回音,爬山時的疲憊頓時拋到了九霄雲外。斜倚在山頂的木欄杆上,往山下看,懸崖千丈,山路十八彎,沒有恐高,只有驚訝於大自然造物的神奇。留下影像中的自己,也像松樹般籠罩上了落日的金色。
七、入住北海
下了始信峰,天色已暗,往入住地――北海賓館而去,check in 6點半。賓館外的籃球場,背包客們的各色帳篷占滿了場地,也許以天為被,以地為床,打開天窗看看星星也是一種旅行的樂趣吧。賓館的規模很大,設施齊全,看的出管理良好,除了自助餐有點貴,不過也難怪,什麼都是挑上山的,人工費的成本啊。餐桌上大家聊的很開心,吃完後在外面走了一下,沒發現星星或是月亮,來到大堂和熱情的帥哥保安聊天,講黃山的奇聞逸事,順便打探明天的行程安排。回房安歇,在海拔這麼高的地方,實在是睡不踏實呀。
八、觀日出
來黃山自然不能不看日出,聽說即使是晴天,也只有50%的概率才能看到日出。為了占據最好的位置,我們5點不到就穿上賓館提供的棉大衣出發到清涼台,獅子林看日出了。一路上,越來越多的人向那裡彙聚,一會兒山頭上就站滿了人,我們的地理位置不太好,前面不是有人擋就是有樹遮。山上的清晨好冷,風又大,腳底還站不穩,只為了那一瞬間的悸動,我忍了。
慢慢的,遠處紅了起來,雲層很厚,紅色只是從裡面透了出來。說是5點半的日出,正等的不耐煩呢,突然人群一陣騷動,有人說,出來了,出來了,我和YY來了精神,遠處一小紅點,特鮮亮的那種紅,慢慢的變大,變大,有個四分之一了,有個一半了,周邊也越來越亮,人聲鼎沸起來,我也興奮的拼命按起了快門,顧不得腳下站不站的穩了,無奈實在太遠,山頂的風吹的把握不了相機,回來看看照片的效果都不好,還好總算還有段錄像可以留念。2,3分鐘後那紅色的圓盤又被厚厚的雲層擋了起來,留下了周邊的一圈金色,日出結束了,雖說有點嘎然而止的感覺,但這50%的概率好歹我們也算看到了30%,略有遺憾但也不至於敗興而歸。回賓館的途中,經過手機石,夢筆生花,筆架峰等後山著名景點,還在一小導游身後蹭聽,偷樂。
九、經排雲,光明登頂
按行程安排,我們於7點准時退房,向前山而去。大清早,山上的游客還不少。原以為經過前一天的辛苦,會腿腳不便,早起卻沒發現有啥不適,竊喜自己的身體素質。經過像征56個民族大團結的團結松,遠觀仙桃石,雖說是下山,山路崎嶇,卻也是上上下下的享受啊。有游客已經上山來了,問他們走了多久,說是兩三個小時,一陣心驚,以我們的速度,怎來得及去天都?不管了,悶頭趕路。山路兩邊,就是萬丈深淵,石縫裡迸出了一兩株的松樹,奇奇怪怪的各色山石,到導游嘴裡又成了一個個的典故。站定停歇,從山與山的空隙中眺望,遠處群山相連,霧影迷蒙,彷佛一幅水粉畫,有濃有淡的景致,別樣的風情。
不經意間到了一座略顯破敗的小亭,上書“排雲”二字,下望唯霧無雲,感嘆來不逢時。亭外的鐵鏈上已掛滿同心鎖,和YY說不急,上天都掛去。繼續趕路,響應鄒導號召,因為時間緊,盡量減少拍照時間,要不就流水操作。遠處,紅樓夢片頭的那塊著名的飛來石漸漸露出了真容,身斜就是影子歪,否則怎叫飛來石?有游客被導游糊弄了上去,心想這大石頭,上去有啥好看的,拍照都無法取全景,還不如遠觀來得神奇。有游人路過,問光明頂還有多遠,答,在白色大球附近。哦,原來是氣像台啊,不遠不遠,看的到。這不,又有一景,名叫鰲魚馱金龜,還真神似呢。好像山路走的也沒有前一天那一步一喘的心跳了。
走啊走,樂啊樂,前方人多了起來,眼前突然開闊,好大一片空地。光明頂--光明頂上真光明啊。山下一覽無遺,群山似乎都在腳下,山頭上一堆石階,大家紛紛拍照留念。光明頂1860,值得紀念。遠處,指向的是天都,蓮花二峰,乃我們的下一個目標。
十、繞行蓮花,奔天都
黃山此二峰為輪休養護,此次恰逢開放險峻天都。從光明頂下來,我們從鰲魚背上爬過,自鰲魚洞中穿行,在蓮花峰半山腰上行走。前山不愧以雄壯聞名,處處大啟大闔,山山爭雄鬥險。經過只容一人通行的一線天,我們來到了著名的“百步雲梯”。這裡可是劉曉慶拍小花擔傷兵的地方。仰頭望去,這百多格台階,長在石縫之中,竟然筆直而上,沒有一個平台,這就意外著必須一口氣登上無停歇啊。整整衣衫,上了,人家擔傷員,我們不過就是擔個大包嘛,有什麼呀。說好百步,可怎麼數了超過一百了還沒見到頭啊,忽悠我們外地人啊,悶頭爬山,不發一言,就怕岔了氣,實在不行的時候,就靠在邊上喘兩口,否則就擋了人家的道了,慶幸啊,還好我們選擇的是上山走百步雲梯,要是下行,那麼陡的台階,可真要腳軟心抖了。爬到頂,數了一下,將近200格,呵呵,希望人生從此步步高升啊。
行進了一段山路後,來到了玉屏樓,此處就面臨著去或不去天都峰的選擇了,不去的話,觀完迎客松就可直接乘纜車下山了。J和賈說他們年紀大了,上不動,看看時間,10點還不到,按來回山路1個半小時計還是來得及的,抵擋不了天都奇險的誘惑,我、Y和鄒踏上了天都之路。
十一、天都難,難於上青天
由於時間安排較緊,所以我們決定上到峰頂後原路返還後到玉屏樓坐纜車下山。天都在前,對眼前被淹沒在人群中的迎客松也沒了興趣,裡三層外三層的包圍怎麼也見不到它的真容,還不如照片上看的真切。百年的迎客松,漠然的注視著來來往往的游客在它身邊流連,如果它能說話,怕是道不盡的人生故事吧。回頭望了一眼迎客松,彷佛它在揮手祝福我的天都之行。
來到一片空曠的平台,休息的人很多,風好像也大了許多,緊了緊衣領,抬頭一望,眼前一座筆直的山峰直逼雲霄,終於來到了天都峰腳下了。一條不過兩人寬的山路台階綿延而上,看不到盡頭,山上不見樹蔭,連個遮陽蔽日的地方都沒有。YY似乎有點膽怯,我卻此時來了興致,鼓勵著她,也鼓勵著我自己,來都來了,不上天都非好漢。鄒早已上了山,剩下我等小女子,開始亦步亦趨地踏上了這條艱辛無比的山路。走了沒幾格,才發現自己的估計真是錯誤,天都的台階每一格都很高,邁上一格都得費好大的盡,身邊就是萬丈懸崖,僅靠扶著一條經無數雙手摸索過的繩索上行。上山的風越來越大,腿也越來越酸,只能一步一歇,看到一個平台就靠上去休息一下,這天都峰的山路簡直比百步雲梯難走何止十倍,何況身邊還是懸崖,一不留神也許就。。。
聚精會神的爬山,早已顧不上流連身邊的景色了,真累啊,前一天爬山時心慌氣喘的症狀又來了,更嚴重的是此時我們已無退路了。偶爾有從峰頂下來的人,問問上到峰頂還有多少時間,答曰才十分之一,心裡那個難受啊,原來爬了半天還沒到半山腰啊,回頭望望已經離山腳很遠了。YY在我身後說,她爬不動了,老公的電話也讓她別上山了,她就在這裡等我了。心想,我就慢慢爬吧,如果遇到鄒下來,我們就一起下山,爬到哪兒算哪兒吧,和YY揮一揮手,頗有點壯士一去不復返的慘烈。
山上很靜,爬幾步我就能聽見自己的喘氣聲,不知為何,今天山上的人很少,雖是白天,我卻越走越怕,要是萬一腳一軟掉下了山,連個見證的人都沒有啊,回頭望望,YY已經成了個小點,我真的是沒有退路了。來到了一個供游客歇息的平台,身後也來了個爬山的團隊,我好像是看到了親人,和他們打起了招呼,大家互相勉勵了一下,均說今天是登天都的好日子,天好人少,我又鼓起了信心,一路也沒看到鄒下山,也許我真的能爬上去?漸漸剛才那個團隊又走到了我的前面,轉眼也看不見了,山上的路越發的陡峭了,幾乎是筆直向上的,看不到5格台階以上,我右手緊握繩索,左手支著拐杖,低頭彎腰,此時如果有人給我拍照,神情一定是咬牙切齒的,哈哈。一邊走,一邊默數,一二三。台階交錯而上,山路開始崎嶇蜿蜒了,沒有繩索的地方就摸著在石壁裡鑿出的洞作為抓手的地方,還真有登山運動員的感覺。好不容易看到有人下山了,我喘著氣問,還有多久?一個女生回答我,快了,還有十分鐘,加油!這是我今天聽到最動聽的語言了。
越到山頂,越覺得空氣的稀薄,直覺告訴我離峰頂已經不遠了,很快我就能見到傳說中僅能容一人通行的“鯽魚背”了。又爬了幾十格石階,前面一塊大石碑,上書“天橋”二字,呀,我還沒注意到呢,低頭一看,兩邊都是懸崖,一塊石橋橫跨通到對面,猶如石橋飛天而過,兩邊只有及半人高的繩索可供拉手,我深吸一口氣,小心地邁著步子跨過了天橋,心懸在了半空。豈料這只是為最後的登頂鯽魚背前作的序曲而已。又登了幾格石梯,上面已經看不到路了,前方豁然開朗,我已經來到了天都峰的最高處。
鯽魚背,顧名思義就是路僅魚背寬,又有如魚背的拱度,可謂險之又險。都到了這裡了,只有天都一條路了,前面的隊伍走的很慢,大家都一步一小心,兩手緊緊抓住身邊的繩索,我感覺自己的腿都在發抖,不知因為累的,怕的,抑或是鯽魚背上的大風吹的?還好我個子小,手臂長短正好夠抓兩邊的繩索,要是個子高的人,手還抓不到那低矮的繩索呢。停停走走,一步一台階,大風吹亂了我的頭發,我也顧不得理了,兩眼緊緊地盯著腳下的台階,生怕自己邁錯一步。我深知自己身處天都峰的最高處,要是一不留神就真的死無葬身之地了,身邊再壯觀的風景也顧不得欣賞了。到了鯽魚背的頂部,才知道什麼叫步履艱難啊,此時正好有一男生迎面要過來,後無退路,怎麼辦,只能硬著頭皮上了,讓,我小心翼翼的側過身,這時候就在想,我要是苗條點該多好啊,不由自主的吸了口氣,這樣我的救生圈就能小些了,幸好過來的人身手很敏捷,我們竟然在鯽魚背上進行了兩人交叉過路,要是有人給我們留影,可太有紀念意義了,那男生過了以後還朝我招了招手,嘿,哥們,真有緣啊。有驚無險,看來我的經過鍛煉的身手還挺靈敏的。顫顫巍巍地走過了鯽魚背,猛一抬頭,發現了鄒,呵呵,看來真是走鯽魚背走的太入神了,竟然沒看見他。掏出相機一陣猛拍,這才發現自己身處絕頂,四面的群山都在自己腳下,尤其是經過剛才那段驚險的經歷,成就感油然而生。
自我陶醉了一番,我就該下山了,原路返回,卻發現上山難下山更難。幸好我裝備齊全,拿出了專為登山准備的手套,戴上它拉起繩索來就可以增加阻力,不容易滑脫,而且即使摸著山崖,也不會把手劃傷。可下山的路還真陡啊,我都不敢朝下看,一門心思走路。好幾次腳底都打滑了,騰轉挪移,或側身或弓腰,一步都不敢放松手裡的繩索,這時拐杖倒顯得礙手了。這時上山的人反而多了起來,看見他們爬山艱苦的樣子,問我山路還有幾何的時候,我終於可以自豪的告訴他們,不遠啦,加油!一路下山,沒怎麼停歇,一是因為下山不用那麼喘,二來時間也緊張。後來YY告訴我,她在山下看到我下山的速度驚人,哈哈,沒想到我這麼牛呀。直達山腳,回首望去天都之路,也不知自己是怎麼上去的,能完整的下來真不容易啊。其實現在回想起來,在鯽魚背上真該多看兩眼周邊的風景的,光顧著害怕了,美景當前,真是暴殄天物啊。
十二、下山
順利的與YY彙合後,她扭到了腳,我們收拾收拾就坐了玉屏索道下山,難得這麼清閑在纜車裡看黃山前山的風光,半山以下,山體就被郁郁蔥蔥的樹林覆蓋了,山色清涼,山花爛漫,遠山似乎在向我們送別,吱吱呀呀,晃晃悠悠的,纜車到達了慈光閣索道站,我們見到了早已等在此地的J和賈,他們如見到了凱旋的將軍似的,尤其是聽說我也爬上了天都峰,佩服不已,弄得我也感覺好的不得了。在郵局裡買了紀念明信片,蓋了黃山郵戳,寄出了迎客松的一張,完成了我每到一個景點必做的功課,我的黃山之旅也劃上了圓滿的句號。
十三、歸程
下山後,在湯山等車的時候,在附近的小超市,和老板討價還價的買了些黃山毛峰,帶回家給老爸品嘗,也不管是不是正宗,好歹沾點黃山的靈氣。哦,對了,黃山大門口,20年前老爸曾在此地留過影,我也不能錯過,雖說回家後,老爸說,咦,這裡怎麼20年了,啥變化都沒有,不過也是很有紀念意義的嘛。坐上攜程回家的車,發現自己還手腳健全,哈哈,雖身心疲乏,不過精神良好,秀美的風景養心養眼養人。歸心似箭,黃山,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