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因為太匆匆,而無奈的告別,留下了許多遺憾。
從上海乘動車前往南京時,一大早出門,卻因為去錯了火車站,終於沒有趕上火車,只好改簽到兩個小時以後的火車。致使停留在南京的時間無端地就少了兩個小時。提及南京,幾個字用來概括它未免有些膚淺――滾滾江水,煙雨莫愁,玄武垂柳,巍峨鐘山……因為時間太短,沒來得及跟隨‘王謝堂前燕’去看 “烏衣巷”,也沒能閑空跨越秦淮河畔,倚欄憑思。
作為六朝古都,其實,這是慣常的說法。考察起來,南京近2500年的歷史上,不僅僅有東吳、東晉、宋、齊、梁、陳(後四者並稱南朝)六朝為都,真正以南京為都的,還有後來的南唐、明朝、太平天國、民國,所以實際上南京應該是十朝古都。歷史上,這卻又都是帝王們黯然收場的傷心地,現代史上同樣輝煌地閃現過,又悲壯地被慘絕人寰過。南京,就是有這樣一種特別的滯重感。明孝陵,中山陵,或雨花台,無不顯露出這座城市的滯重,有時讓人喘不過氣來。明孝陵的神道兩旁,石刻若兵將陣列,氣像森嚴。中山陵的‘博愛’二字,高懸門鏡,更讓人不油然而生崇慕之情繼而高山仰止。雨花沃血,忠魂長存,讓人血脈賁漲,胸潮澎湃。在南京回首,緬懷。我們的思緒在情感的流動中唏噓不止。我們住在有號稱“中華第一商圈”的新街口,華燈初上時分,街道珠光流彩、霓虹閃爍,充滿著現代都市的味道。令人意外的是今日的南京,城市建設顯得混亂,街道上紙屑垃圾飛揚。只要一出城,南京又展現給你的是絕對的自然。也許,這就是南京的無奈。南京,就像春天一樣,姹紫嫣紅過後,卻繁華一刻消逝。

(音樂台)

(中山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