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的雲南之旅――神秘香格裡拉(第9天)

作者: 緣分

導讀第九天 香格裡拉的天空似乎更加的藍,雲也格外的白,天空的陽光刺眼的照射的大地.一大早天氣就熱了起來,我們四個來到了白水台景區,遠處看去,青山掩映中的白水台造型真的就像層層梯田,在陽光照耀下,又仿若攝影作品中凝固的瀑布一般。一腳踏在白色的石階上,說不出的泌涼暢快。順著搭建好的木棧道,一台一台向上走,兩邊潺潺的泉水不停的流淌,據說這些泉水就是從白 ...

第九天 香格裡拉的天空似乎更加的藍,雲也格外的白,天空的陽光刺眼的照射的大地.一大早天氣就熱了起來,我們四個來到了白水台景區,遠處看去,青山掩映中的白水台造型真的就像層層梯田,在陽光照耀下,又仿若攝影作品中凝固的瀑布一般。一腳踏在白色的石階上,說不出的泌涼暢快。順著搭建好的木棧道,一台一台向上走,兩邊潺潺的泉水不停的流淌,據說這些泉水就是從白水台上面的泉眼流下來的

,當地人稱為神水,而且也是天然的純淨水,可以直接飲用.白水台的發源地就在山上,山叫什麼名字不記的了,反正沿路的景色真不錯,有原始森林的風貌,到處郁郁蔥蔥.因為有兩條棧道可以選擇走,所以我們和老李分別走了不同的棧道去白水台,這樣沿途的風景就不一樣,可以拍攝更多好的照片.在我們上去的時候,不時會在路上遇見來這裡朝拜的人,他們每個人都虔誠的背著朝拜用的各種用具,黝黑的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大概經過快一個小時,我們終於到達了白水台,這裡是一個景觀奇特的地方,不知道由於什麼原因, 傳說納西族的兩位天神為了讓當地的納西族人學會造田耕地,特地變幻出來這樣一片"梯田",所以又有"仙人遺田"的說法。在山的中間出現了一層一層像鐘乳石一樣質地的台階,每個台階陷進去的地方,都有清澈見底的泉水,泉水的顏色是七彩的,而且從最上面還源源不斷的在一直流著,經過每一層台階在流向下一層台階,形成了一個小瀑布一樣的感覺,但是水流很緩慢.這樣的景色和這樣的風景真是匹配,也和我們的心情一樣,平和、自然。延著路在想上走,就看到了泉眼,泉眼的四周有石頭壘起的圍牆,上面放滿了祭祀用的各種東西,香煙擾擾,看來這裡就是他們朝拜的地方。一個納西族老大爺,看到我們幾個過來,說:“嘗嘗這裡的水吧,甜的很。”我們幾個走進泉眼,一看,泉眼就是一小潭水,從地下不斷有水冒出,然後衝這個泉眼又流向白水台的各個地方。泉眼的水真是清澈見地,由於水有深度,水的顏色已經呈現出墨藍或墨綠色,陽光一照,還是七彩的顏色。我們終於領略了這裡的神聖和奇妙,原來這裡的水、山、樹都是這樣的美。在玩回去的路上,我和老公遇見一個納西族大叔,他對我們說:“想求子嗎?要女孩子還是男孩子都可以。”怎麼聽著也挺像騙人的,但是看著他誠懇的面孔,老公說你去試試吧。於是我們說想要個男孩子吧,於是他把我領到一處也有鐘乳石質地的山體處,他指著上面的一個洞說,那裡是神洞,他們這裡的人都到這裡來求子,很靈驗的.說著他抓了一把大米放到我的手裡,指著哪個洞說:”把這些仍到哪個洞了,然後雙手合起來,心裡默默想著你要的東西就行了.”我照他說的那樣做了,只見這個大叔也低下頭,雙手合十,嘴裡用納西語念著什麼,我當時感覺還真是挺神聖的,於是也很虔誠的閉上眼睛默想.幾分鐘後,大叔說好了,我從石頭上跳下來,和老公付了錢(費用10元,如果你想感受一下,也可以試試)正准備走,大叔叫住我們從神洞下面的地上摘了兩侏長相奇怪的植物,然後遞給我們說:”把它壓在你們兩個的枕頭下,壓兩個月就行了,一定靈驗的.”我也充滿敬意的接過來,對老公說收好了,可別丟了.老公還要求和這位納西族大叔照了張照片,現在看看這照片,那位大叔還真是黑的很呢,老公說看來他再曬也沒這位大叔黑了.

從白水台出來,已經接近中午了,我們在客棧要了幾個菜邀請木師傅和我們一起進餐(這裡包車一般是不包括司機師傅的住和吃,但是如果大家關系覺得還不錯,也可以邀請師傅一起吃飯),木師傅也高興極了,從車上拿來他老婆自己釀的米酒,告訴我們說他老婆釀的酒在他們村裡都是很有名的,而且這酒是不賣的,只有逢年過節的時候才會多釀些,給自己家親戚拿一些回去喝,看來今天我們也是很有福氣了,還喝到納西族自釀的米酒.大家吃飯的時候談天說地的,當然最主要我們還是希望能多了解一些納西民族的風土人情.吃飽喝足後我們就上路了,木師傅告訴我們現在就要到香格裡拉(也有人叫中甸縣城)去了,途中經過碧塔海,所以我們下一站先去碧塔海,碧塔海是香格裡拉眾多湖泊中最美的,那裡的湖水常年澄澈碧綠,清麗不俗,湖中棲息有許多珍禽名魚,主要有國家一類保護動物黑頸鶴,還有被生物學家稱之為"碧塔重唇魚"的珍稀魚類。由於我們剛好趕上從白水台去碧塔海的路正在修,一路上簡直是把人都快顛暈了,我的高原反映好像又來了,心裡好惡心,真想吐.木老爺說堅持堅持吧,等到了那裡就知道有多美麗了,也是值得的.

聽了木老爺的話,我也來勁了。碧塔海真是很不錯,沿著棧道一直走半個多小時就會看到碧塔海了,先是一片草原,然後是碧塔海,湖水是談藍色的,很清澈,我們做了游船,好像是轉一大圈,每人35元左右吧,這個是談季的價格。湖上風很大,時不時有鳥類飛過,還有魚隱約的能看到。做完船,我們在岸邊的草原上照了幾張藏服照片,當然不能放過與犛牛的合影了。

從碧塔海到香格裡拉縣城大概要幾個小時,下午六點多的時候我們進入了香格裡拉縣城,這裡正在進行城市建設,木師傅說因為這裡旅游近幾年才開發起來,所以不像麗江旅游設施那麼完善。木老爺說拉我們在縣城裡轉轉,讓我們也對香格裡拉縣城有個整體的印像,於是我們的印像就有了:狹窄的街道,低低的樓房,稀少的路人,偶爾街上跑著幾條狗,有很濃郁的藏族風情。

木師傅說接下來我們就去松贊林寺,從香格裡拉縣城去那裡半個小時就到了。因為雲南這裡的日照時間比較長,可能你剛來的時候還不太適應,這裡大概晚上8點半以後天才慢慢黑,所以才這裡你經常以為才四、五點鐘的時候,其實已經下午7、8點了,天還大亮,陽光四射。因此我們去的時候已經下午6點左右了,可是絲毫沒有傍晚的感覺。松贊林寺又稱歸化寺,據說它不僅是雲南最大的藏傳佛教寺廟群落,還是川滇一帶的黃教中心,被譽為"小布達拉宮"。而且該寺依山而建,外形猶如一座古堡,集藏族造型藝術之大成,有"藏族藝術博物館"之稱。買了門票(10元)進入寺裡,抬頭便看到氣勢磅礡的寺廟,偶爾還有喇嘛上上下下,固然藏佛教的感覺很濃重,這時候門口迎來一群身穿藏族衣服的小孩子,在我們面前跳起藏族舞蹈,嘴來還說道:“給些錢吧,給些錢吧。”原來他們的表演不是免費的,剛才還讓我們驚喜了一場,還以為是這裡特意安排的接待游客的節目,我們知道這樣的情況的趕快擺脫,但是就幾個小孩子不停的糾纏我們要錢,我們問他們要錢做什麼,他們說家裡沒錢,要上學,有時間的時候就來這裡討點錢。但是我們看到他們臉上油滑的表情,感覺這好像是他們職業,已經習以為常了,估計天天都在這裡像游客要錢。於是我試探從上衣口袋掏了幾角錢給其中一個孩子,結果他探頭看了看我的上衣口袋,發現裡面有些大錢而沒有給他,於是他說:“真吝嗇,有那麼錢也不給。”這下我們徹底明白了,對這些孩子沒有了絲毫的同情心。如果他們真的是因為要上學而需要得到捐助,可以用很多其他的形式來做到,但是這樣的形式表示真的不太好,搞的我們剛進門就心情很糟。但是當我們擺脫了這些孩子,馬上進入了游覽這裡的心境,直對眼前是一個長達100多米的台階,直通寺的最高處,每上一段台階兩邊就有各種小的廟堂,寺裡的喇嘛隨處可見,而且每個廟堂的名字都不一樣,有叫ⅹⅹⅹⅹ,有的叫ⅹⅹⅹⅹ,從台階下面仰望上去,整個建築群雄偉,而且建築風格集聚藏族風格。我們沿著台階開始攀登,進到幾個旁邊的小廟堂去看了看,基本都是一樣的,有喇嘛,還有一些開光的物品出售,不過喇嘛給人的感覺還比較樸實,都這樣說:“這些開過光的東西,你要是信就可以捐助,把錢自己放到箱子裡去,然後拿走東西就行。”(原來這裡喇嘛是不能說買字的,而且不能用手拿錢,因為佛家是忌諱這個)可是我們東看看西看看,不知道該買些什麼。順著台階越上越高,馬上就快到最雄偉的大殿了,回頭望望,我們已經在很高的地方了,這裡可能因為高,風很大,這時候天已經漸漸有點黑了。進入最雄偉的大殿,裡面有幾世班闡、幾世班闡的塑像,看這裡最好找個旅行團跟著聽,要不然自己可是看不懂的。從松贊林寺回中甸縣城的路上,我們還經過了納帕草原吧,名字記不太清楚了,那邊的人把在山間有一大片廣闊的平地,就叫草原,當然上面也有草,不過這裡的草原比蒙古差一些了,但是也有牛羊滿山跑的感覺,當然還有騎馬的,老公和老李看到有騎馬的都忍不住了,下去要了兩匹駿馬就奔馳開了,跑馬是一大圈30元/人一次,老公跑了一圈回來覺得哪個馬不過癮,跑的不快,非要換老李的馬騎,哪個馬真是有奔馳的感覺,老公放肆的叫喊,揮動著胳膊,在這裡你可以忘記一切,放縱自己的心情.

騎完了馬回到中甸縣我們找到了住宿的地方,經麗江百歲坊客棧老板介紹的一個經濟又實惠的客棧----龍行客棧,在香格裡拉(中甸縣)縣建塘鎮北門街094號,比較不好找,因為已經是晚上了,我們饒了半天路才在一個小巷子裡找到這個客棧,一個寧靜的小四合院,房間簡單而干淨,老板(長得有點像江口洋介)和老板娘都很年青且不是本地人,好像據說是內蒙古人,養了兩條極溫順的“可卡”,記得其中一只叫“Neo”。由於房價便宜(雙人間每人每晚20-25元,非節假日),非常適合背包族和學生。聽說老板是性情中人,拒絕給導游回扣,但這卻絲毫沒有影響生意。來此入住的年輕老外竟比國人還多,大概是名聲在外吧!洗梳完畢後,躺在溫暖的床上,心裡回想著白天美麗無限的風景很快我們就入睡了。



(白水台)



(松贊林寺)



(碧塔海)



(碧塔海與犛牛合影)



(納西族大叔)


精選遊記: 香格裡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