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天 天剛蒙蒙的亮起來,我們就已經起來了,因為有著迫不及待的心情要前往中甸(中甸屬於雲南迪慶藏族自治區, 自從1933年,英國作家希爾頓的《消失的地平線》出版以後,這個充滿牧歌詩情的田園就成了無數外國人向往和尋夢的地方,在這本書裡描寫了“太陽最早照耀的地方,是東方的建塘,人間最殊勝的地方,是奶子河畔的香格裡拉”,其中所描繪的香格裡拉實質上就是指雲南的迪慶藏族自治州,這裡就是書裡所描寫的人間天堂.故後來由偉大的江澤民主席親自提筆將中甸改名為香格裡拉—藏語的意思就是人間的天堂).我們四個來到麗江古城裡最繁華的四方街,那裡有一家買北方早餐的小吃店,不過價錢到不便宜,比一般早餐都貴,.可能也是因為旅游點的緣故吧.吃完早點,我們還不忘帶上幾個最愛吃的茶雞蛋還有花卷等,准備中午路上吃.忘了說一下我們這次的路線虎跳峽(徒步中虎跳)—白水台—碧塔海—香格裡拉噶丹松贊林寺—梅裡雪山—明永冰川—返回麗江.早上8點半我們准時出發了,木師傅(後來我們通過他給我們講解了解到,木姓是漢族裡沒有的姓,是古時候朱元璋將朱字去掉一撇一橫賜予當時統治這裡的土司,少數民族是沒有姓,只有名的,故土司就有了姓,稱為木氏土司,在麗江古城裡至今還保留著木氏土司當時居住的庭院,氣勢壯觀.用木師傅的話來說,姓木的在這裡應該算貴族的後裔了,所以後來我們索性改叫他木老爺,說讓他現在也感受感受當老爺的樣子)
一上路就開始和我們聊天,開車很慢但是還相對比較穩,他告訴我們大概從這裡出發大概11點就可以到虎跳峽了, 跳峽位於中甸東南部,距中甸縣城105公裡,距長江第一灣35公裡,分為上虎跳、中虎跳、下虎跳3段,共18處險灘。江面最窄處僅30余米,江水被玉龍、哈巴兩大雪山所挾峙,海拔高差3900多米,峽谷之深,位居世界前列。據說是一塊地震時掉下來的石頭橫亙在江心,金沙江衝過峽谷時發出似虎嘯的咆哮聲。而峽谷的距離,猛虎可以從江的這岸越過江心石,跳到江的彼岸,故名“虎跳”,門票30元/人。這裡是無數中外探險者夢想要征服的地方,每年都有很多勇士沿著長25公裡的虎跳峽徒步穿越,如果要把整個虎跳峽徒步走完,需要兩天的時間,但是如果你沒有那樣的體力和毅力及勇氣,就去徒步一下中虎跳就可以了.我們當然不是那種完全的”驢友”而且屬於”半自虐狂”,所以選擇只徒步中虎跳.車慢慢進入了盤山路,旁邊就是深一千多米的長江支流,在路上我們不斷看到在烈日下徒步走著的中外游客,我們真為他們的毅力和勇氣感到震撼.快到中午了,我們顧不上吃中飯,正式開始要徒步中虎跳,我們先要從公路下到1800多米深的峽谷下面,才能看到氣勢磅礡的中虎跳.天氣越接近中午越熱了,太陽照在人身上有著刺痛的感覺,我們拿了充足的水、茶雞蛋、巧克力、雅客V9等高熱量食品,以便體力消耗過大的時候補充能量。一路下去的時候還感覺比較好,大部份是綠綠蔥蔥的樹,偶爾也會曬到,愛美的妹妹一定要搽足防曬霜,帶上帽子和眼睛,做好充足的防曬准備,要不然那裡毒辣的太陽可不會留情。走了大概快一個小時,大家已經感覺到有些累,關鍵是天氣太熱,我們決定找個陰涼的地方坐下來把帶的午飯吃掉,也減輕一些負擔。吃午飯的時候還遇到兩個成都來的一對男女,他們原來也是四個人包車來的,可是最後那兩個人到了梅裡雪山後就進藏了,把他們給甩了,因為他們旅游的路線和我們是反過來的,這裡是他們的最後一站,下午就回麗江了。於是我們抓住機會趕緊詢問了些其它景點的情況,想多了解一些。他們說還都不錯,值得一去,對於我們剛開始香格裡拉游程的游客來說,這樣無疑增強了我們的信心,不管多艱苦,我們也要去“人間的天堂”走一次。吃過午飯,我們又上路了,邊走邊向下看,總覺得我們離峽底那麼近,可是卻走不到。大概又走了一會,路上前面出現了一間小毛屋,原來是張老師家的收費處,由於該路由一鄉村教師張老師所修,所以就要交過路費,每人10元,我們四個趁沒有其他人的時候和收費的搞了搞價格,一共給了25元就過去了。水聲越來越聽的清晰了,好像是奔騰咆哮的感覺,我們想一定是快到了,急忙加快步伐,果然拐過一個轉彎,已經下到了峽底,有一大塊石頭專門供游客拍照。站在石頭上,離長江是那麼近,眼前的長江在奔騰,水流抨擊在石頭上不斷濺起白色的浪花,由於落差的原因,水流特別急促,形成一個個浪旋,發出震耳的聲響。我們簡直太興奮了,這樣的震撼從沒有過,除了拍照,我們已經什麼都不記的了。由於老李提早在網上打了香格裡拉全攻略,知道這裡還有個天梯,我們就打算從天梯那條路回到公路上。這樣就不走回頭路,而且據說天梯非常有驚險和刺激性,我們都想去見識一下。順著這裡再望前走,在石頭上就有路標指示,然後到聽濤渡(又交了一次買路錢,不過還可以搞價),這裡有一處石頭標明虎跳石,好像是比前一個石頭處看虎跳更驚險,收費的姑娘告訴我們不要真上到哪個寫著虎跳石的石頭上,因為那裡太危險了,水花不停的飛濺在那塊石頭上。可以到那石頭最近的石頭上去拍照,於是我們沿著路標到了虎跳石,真的看到那塊石頭基本在江流的中間,飛馳下來的水花把整個石頭都打濕了,於是出於安全我們選擇了最靠近它的石頭,這裡的水流也很急,水聲簡直就可以用震耳欲聾來形容。當我蹲在石頭上照相時,一個水花拍打上來,我就留下了一張表情恐怖的照片。
可是我們感覺還是不滿足,想找個最佳的角度在拍些照片,我們發現了一塊側立在水中的大石塊,足夠我們幾個人都爬上去,於是我們小心翼翼的一個接一個爬上去,等第一個到達上面的人大喊起來:“太美了,快上來。”我們四個騎坐在大石頭上面,哇,對面就是中虎跳最壯闊的景像,奔流而下的水流把我們坐的這個大石頭震的微微發顫,這樣奔騰咆哮的場景給我帶來了第一次人生的震撼,而且這次我們不光是震撼了,還拍攝了幾組最佳照片。從虎跳石玩完開始向天梯行進時,我們四個卻有了些後怕,怎麼剛才如此膽大,難道虎跳的魅力比生命還重要?這也許就是無數旅游探險愛好者終生要付出的代價,為了他們的熱愛,可以付出生命。
不知不覺已經來到了天梯,這是兩段角度90度,豎立在峭壁上的鐵梯,大概有個十幾米長。老李和老公兩個人先向上看了看,回頭問我們說能上嗎,害怕就不上了,我們可以原路返回。劉姐表示一點問題都沒有,而且第一個開始爬上去,老李一看說沒事情,她一定行的。看到劉姐越爬越高,我們都心也懸著,老公對我說你要是不敢我就陪你走原路回去,雖然我當時心理也沒有把握,但是我還是想試一試,挑戰一下自己。我第二個爬了上去,每爬一層我的手都抓的很牢,就這樣我用好緊張的心情終於爬了上去。老李和老公跟在我們後面爬上來,以防我們出現什麼意外,讓我們兩位女士好是感動,看來我們的蜜月和老李他們的結婚周年慶取得了良好效果。爬過天梯就沒有什麼驚險的地方了,大家也開始艱苦的攀登,我們又要從1800多米的峽底上去,可是上去比下來辛苦多了,不一會我們已經汗流浹背了,天上的太陽會讓你抬頭就有眩暈的感覺,此刻大家的話語少了,只聽見緩慢的腳步聲和急促的喘氣聲,也許高原反映越來越嚴重了,我們走一會就的休息休息,喝些水,吃點巧克力,這樣才感覺體力上得到補充。終於看到一處路標寫著:離公路還有半個小時。我們興奮不已,大家想在堅持堅持就到了,可是又走了半個多小時還沒看到公路的影子,心想路標上寫的時間一定是對當地人來說的,對我們估計的一個小時才能到。越走我越感覺體力不支,腿有些發軟,頭發暈,呼吸困難,於是他們三個人讓我站咱原地休息,這時候最好不要坐或蹲,那樣會讓你更加不舒服,如果你也出現上述症狀,就站在原地,喝些水,最好吃些巧克力之類高熱量食品,緩大概幾分鐘就沒事情了。終於我們看到了公路,汗水已經濕透了衣服,全身被曬的紅彤彤,如果你體會到吃了這麼多苦,流了那麼多汗,終於努力和回報成正比了!中虎跳我們徒步成功了!(全程大概用了4個多小時)木老爺來接我們的時候,說我們幾個好厲害,還真是徒步成功了。可是我覺得這次是對我最大的挑戰,因為我平時缺少鍛煉,最不愛運動,不像他們三個人屬於愛運動的類型,可是我也徒步了中虎跳,真為我自己感到高興。快傍晚的時候到了白水台,白水台是東巴文化的發源地,是一處歷史悠久的自然景觀,也是值得一看的景點.但是由於天色較晚,木老爺建議我們明天一大早再去游玩,於是我們入住了白水台對面的一家客棧.這裡客棧的設施比較簡陋,而且晚上比較冷,也可以使用電熱毯.不過這裡的洗澡非常方便,因為他們這裡都使用太陽能,資源利用比較充足.晚上吃完飯,洗完澡,我們做在客棧前面的路邊,看著夕陽一點一點落下,空氣裡蘊涵著潮濕的氣味,微風吹過,還感到很冷.香格裡拉,我們終於來了.
(虎跳峽)

(麗江木府)

(虎跳峽)

(虎跳峽)

(虎跳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