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團去旅游之泰寧

作者: 單飛的日子

導讀旅游第二天,今天可說是行程中最精華的部分,多數景點都將在今天亮相。起個大早,退房早飯後,6:30開車,到達泰寧已十點,游覽泰寧古城。古城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至今還保存了元、明、清三個朝代的布局,十分原汁原味。整個古城保留下來的古建築共1.27余萬平方米。還有三口600多年歷史的古井,其中兩口至今還有甘甜的井水可以品嘗呢。古城中的“尚書第”號稱“江 ...

旅游第二天,今天可說是行程中最精華的部分,多數景點都將在今天亮相。起個大早,退房早飯後,6:30開車,到達泰寧已十點,游覽泰寧古城。古城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至今還保存了元、明、清三個朝代的布局,十分原汁原味。整個古城保留下來的古建築共1.27余萬平方米。還有三口600多年歷史的古井,其中兩口至今還有甘甜的井水可以品嘗呢。古城中的“尚書第”號稱“江南第一民居”,面積達4000多平方米,有120個房間,絕對稱得上“豪宅”。這是300 多年前明朝的兵部尚書李春燁的家。這座“豪宅”雖說是明朝的,家居設備卻絕對先進,有防火功能的蓄水池,有調溫功能的窗戶,令人嘆為觀止。紅軍街實際上是一條小巷和幾幢紅軍當年住的房屋,現在還住著居民,街上有許多有關紅軍的雕塑。泰寧是新開發的旅游區。到周邊景區的路面正在施工,因此車開了近1小時才到達泰寧寨下大峽谷。寨下大峽谷景區是泰寧世界地質公園的重點景區,距泰寧縣城16公裡,景區面積約2平方公裡,因該景區由三條神秘、野性的峽谷組成而得名。該景區處在福建邵武至廣東河源的地質斷裂帶上,是在距今約6500年的裂陷盆地的背景下形成、發展起來的青年時期的丹霞地貌峽谷景觀。主要地質景觀有丹霞洞穴、巷谷、線谷、赤壁、石牆、孤峰、石柱、崩塌堆積、堰塞湖、穿洞、板狀交錯層理、漂礫、石鐘乳等。主要景點有問天岩、三仙岩、祈天峽、倚天劍、佛足岩、金龜爬壁、天穹岩、翠竹湖、雲崖嶺、金龍線谷群、金龜寺疊瀑、線瀑、華夏第一藤、千年柳杉王、千藤壁等。6500萬年前的一場山崩地裂形成了今天的寨下大峽谷,最難得的是我們能夠親眼看到“山崩地裂”。從一片竹林和溪水中穿過,就會看見一條十分狹窄的小巷,只能容納一個人側身穿過,這就是“地裂”的結果(見圖);一塊巨大的紅色峭壁,平整得像有一把斧頭從天而降,把大山一分為二,其實這就是“山崩”的傑作。山腳下就是“山崩”後落下的巨大碎石,每塊都有幾噸重(見圖)。這山崩就發生正1993年,當時這驚天動地的巨響,把村民都嚇了一大跳。漫步在原始森林峽谷裡,一路上都有瀑布相伴,有的飛流直下氣勢磅礡,有的蜿蜒曲折線條柔美,有的則仿佛一場大雨從天而降,落在光滑的山石上水花飛濺。引人注目的還有800歲的“東南第一古藤”,在它周圍有100多株它的徒子徒孫,真是古藤大家庭。而且奇怪的是下面枯黃,上面一片翠綠。在大峽谷游覽了一個半小時後,我們又轉戰下一景點:“千年原生態峽谷曲流”的上青溪,參加上青溪漂流。上清溪位於泰寧東北部,金湖的上游,從縣城到上清溪大約22公裡。上清溪發源於泰寧上青鄉的川裡村,全長50多公裡,穿過上青境內腹地,經杉城鎮長興村,於瑤坪上流入朱口溪。其中已開發竹筏漂流河段為崇際至長興段,長15公裡,全程漂游約兩個小時,游程共分十筏,九十九曲、八十八灘、七十七彎、六十六峰、五十五岩、四十四景、三十三裡,主要景點有 “ 鯉魚跳龍門”、“金鐘長鳴”、“五老看仙”、“陽光三疊”、“孔雀開屏”棲鷹崖、落霞壁和“海市蜃樓”等。順筏而下,溪流蜿延在山巒疊嶂的赤石翠峰之間,千回百轉,山重水復,別有天地;溪水或急流成灘,水沒沒膝;深不可測。寬處平坦,不過10余米,窄處不足2米,天留一線,僅容一筏通過。兩岸常年有奇花異草盛開。暗香撲鼻。更絕地是,每一個景點都可以從不同地角度,不同的距離,幻化出不同的景物,不同的意境。一路上撐筏的船工給我們滔滔不絕講解各景點,充滿懸念和驚喜。漂流了2個多小時才到終點。漂流結束後我們到貓兒山游覽。貓兒山在煙波浩淼的大金湖畔,那只引人注目的神貓(見圖)昂首曲背,蹲坐山頂,虎視遠方,耳朵、胡須都依稀可辨,似豎耳聆聽山籟潮音,又像警惕地窺視湖中魚蝦。到此游覽的游客都喜歡通過照相機的取景,拍攝一張有趣的撫摸貓頭的照片。貓兒山是國家級森林公園,面積25.6平方公裡,中心景區4平方公裡,這裡是天然氧吧,森林覆蓋率達95%以上,空氣清新,負離子含量極高。這裡是植物大觀園,動物樂園,有各種野生植物、珍稀樹種,其中屬國家保護的樹種有水杉、紅豆杉、長葉榧、烏干櫟、紅茶樹等十余種(其中最珍稀的當數幾十棵的紅茶樹)。這裡的景觀有水月岩雲、洞天奇觀、金貓窺世、傲松騎石、平湖仙翁等勝景觀89個。山中很適合周末全家慢慢游覽,一方面洗洗肺,一方面放松心情。我們去時的天氣是陣雨,雨停的間隙在山頂觀景台山我們見到了裊裊升起的雲霧緩緩地纏繞在山間,真仿佛人間仙境。隨著大部隊下山,來到橋上再看貓兒山,終於明白為何此山又名羅漢山了。因為從這一角度觀察,同一座山頭其形又酷似打坐的羅漢(見圖)。其實在山下,不僅是那座著名的山頭,其他千姿百態的翠峰都仿若形態各異的“千面羅漢”,這些羅漢有的滿面滄桑,有的容光煥發,有的在仰天長笑,有的在凝目沉思。正當大家沉醉於美景中,導游又來催了,啊,才過了一小時,就要離開這片美麗的地方,真有些依依不舍。但是我們今天是“時間緊,任務重”,下一站是在武夷山附近的,距離還是比較遠的,只能匆匆離開。不過泰寧這個好地方我記得了,下回自助來個放松游,呵呵,突然發現跟團游也有個好處,就是發現新的目的地。



(貓兒山)



(貓兒山從另一側看是羅漢)



(地裂)



(山崩)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