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要開始我們神秘的梅裡六日行了,一大早就到約定的地點和其他驢友們彙合,天一直下著小雨,心裡默默祈禱快點天晴。同行的一共20多人,2個領隊,2輛車,對於這種小規模的自助組合來說,人數算是不少了。我們的司機自稱是叫福哥,後來的事實證明,他真的給我們帶來了福氣。第一個點就是個觀景台,全貌就像上圖所示,據說如果天氣好的話可以看到左邊是哈巴雪山,右邊是玉龍雪山,可惜今天天氣不好,暈了,只能看到一片白。說到哈巴雪山我不得不說一下我們的向導:納西人小和。他曾經一天登頂哈巴,要知道通常是要4天的。接下來就是眾所周知的長江第一灣,金沙江,怒江,瀾滄江,在這裡結束了三江並流的狀態,長江在這裡轉了個彎,於是就有了我們偉大的母親河,有了長江中下游平原幾千年的文明。中午在虎跳峽鎮用了午餐,天也開始慢慢變亮了起來,雖然雨還是一直不停的下,可是卻看到了放晴的希望。虎跳峽分為:上虎跳、中虎跳和下虎峽三段。上虎跳是整個峽谷中最窄的一段,峽寬僅30余米,江心有塊大石——虎跳石,相傳猛虎曾借此石從金沙江一側躍入對岸。跟團一般只游上虎跳,而中虎跳和下虎跳則是背包客的徙步天堂。
我們的目標是穿越中虎跳,這是網上自助游人群中人氣最高的線路了,實地勘察後的結論是,中虎跳是整個峽谷的精華所在,如果你沒有足夠的時間穿越整個虎跳,徒步這一段絕對是性價比超高。相比之下,沿途經過的上虎跳就完全沒有看頭。但是欣賞美景是要付出一定代價的,著名的張老師小路很不好走,基本上走一小段小腿就有點微微顫抖了,因為每下一步都要分外小心,畢竟一邊就是深深的懸崖阿,建議膽小恐高者放棄。最好的辦法是一路不停,一直堅持走到底。 下到一半的地方就可以聽到江水巨大的轟鳴聲,氣勢磅礡,到江邊的時候這種視覺和聽覺的震撼更是到了極致。江心同上虎跳一樣也有一個虎跳石,常年累月在江水的衝擊下光潔如玉。上圖這段是在虎跳石上游,此時水流落差並不大,所以顯得還算平靜,而下圖則是經歷了巨大落差和兩岸峭壁擠壓後的江面,咆哮如雷。在岸邊的觀賞區被劃了一道紅線,千萬不可越過紅線,因為江水隨時都有打上來的可能,據說曾經有一位拍照的游客就是因為站得太靠江面,結果瞬間就被卷入江中。Tips:1 我們出發前就在網上聯絡一個團體,參加了他們的6日梅裡雪山游,行程包括:中虎跳峽,松贊林寺,那帕海,飛來寺,雨崩,冰湖,神瀑以及途中的一些小景點。費用為每人1200(包括住宿,門票,向導,車,保險)。個人認為這個組織的性價比還是很高的,尤其是司機和向導都非常有經驗,他們沿路都很照顧大家,還經常給我們背包,大家都是同齡人,玩得和朋友一樣。這是個戶外自助游的團隊,和一般的旅行社大有不同,首先在線路的選擇上就很讓我喜歡,避開了常規旅行社的景點,看到了不同的風景,而且沿路幾乎沒有購物點,只是最後一天停車休息的時候看了一下藏刀,也沒有停很長時間,基本上大家上完廁所就出發了。這個網上的攻略也很多,我在出發前就在上面貓了很久。組隊請進入他們的DIY-論壇。2 如果是自己去的話,可以坐班車到虎跳峽鎮,鎮上有小巴去景點,50元一人包門票。上虎跳分為麗江區和中甸區,分別在江的兩岸,是不同的景區,麗江這邊是在江邊修了一條3公裡的棧道,可以走到虎跳石,中甸這邊則是修的一些台階下到虎跳石,兩個景區隔江相望,上虎跳是旅行社景點,沒有任何挑戰性,兩邊的山石也不那麼雄偉。3 自己爬中虎跳的話除了景區門票外還需分段支付村民一些過路費,每段10元左右,大家要有心理准備,免得到時候不愉快。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