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香格裡拉、瀘沽湖雙飛十天自助游

作者: shangji

導讀D1、廣州乘飛機前往麗江,入住從廣州飛麗江,需要經停昆明機場。在這近1小時的等待中,越教人想親近麗江。早早聯系好客棧,到達機場時客棧的主人趙姨(13988847434)已在等候,那種感覺就像走親戚一樣。 乍到古城,便被這一棟棟精致古樸的小房屋深深迷住了。雖然經歷過96年的大地震,這些重建的納西民居還是極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有的材料與建築風貌。我們所住的客棧 ...

D1、廣州乘飛機前往麗江,入住從廣州飛麗江,需要經停昆明機場。在這近1小時的等待中,越教人想親近麗江。早早聯系好客棧,到達機場時客棧的主人趙姨(13988847434)已在等候,那種感覺就像走親戚一樣。

乍到古城,便被這一棟棟精致古樸的小房屋深深迷住了。雖然經歷過96年的大地震,這些重建的納西民居還是極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有的材料與建築風貌。我們所住的客棧便是當地頗有名氣的重點保護民居,典型的納西“三房一照壁” 的小院落,雕花門窗,點綴著各色的花花草草;最令人驚艷的是後花園有一條小溪湍湍流過,“激沙沙”,好貼切的名字。流水沙沙,伴人好夢。麗江古城更因那一條繞城而過的流水,為古城平添幾分靈氣。

中午去了有名的大石橋小吃吃有名的黃豆面,雖然風味十足卻遠不如廣州的雲吞面好吃。光是那面與廣州的銀絲面相比,就差了好幾十個馬位了。晚上就在大石橋一家叫“媽媽付”的臨水餐廳吃飯,坐下才發現東西貴得與大城市的星級酒店不相上下,汽鍋雞最小鍋的也要60大元,大鍋的要120元呢!大呼上當之余,只好咬牙點了些當地的特色菜,如納西烤魚、汽鍋雞、當地的野菜等。

吃過晚飯,我們便匆匆趕去聽宣科老人主持的納西古樂。因為我們訂的是散座票,得提早趕去占位子,想想旁邊的固定座位要100元,比我們訂的散座票整整貴了一倍呢!無可厚非,宣科確實是個鬼才,不但口才好、英文流利,音樂文化底子厚,而且深諳成名、賺錢之道。在他的經營下,納西古樂得以揚名海內外,納西文化得以為人所識,這些都是他的功勞。更難得的是,納西民族音樂在得以弘揚的同時,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都雙豐收。試想,現在哪個民族音樂、民族文化的延續與維護不是靠國家補貼?只有宣科經營的納西古樂例外,他也驕傲地稱自己是納稅大戶、是慈善家(捐款過百萬),提供了很多就業機會。他敢說,說天下不平之事;敢干,把納西古樂經營得有聲有色。但是,話多了就會過頭。一場音樂會下來,音樂沒聽幾首,滿場都是宣科老頭的言論。用他自己的話來說,這音樂會更像自由論壇了。游客出來游玩,都是想拋開凡塵俗事,輕輕松松欣賞音樂來的,哪想聽你這老頭發牢騷呢。

D2、玉龍雪山

玉龍雪山很壯觀,在麗江已能開門見山,領略她的風姿。我們騎馬上雲杉坪觀玉龍雪山。這是我第一次騎馬,感覺很好。尤其是下山時馬兒跑起來的時候,我隨著它的節奏一起一落,覺得自己要從馬背上飛出來了,有一種說不出的爽快。此時,血脈裡頭分明湧起一股到大草原躍馬馳騁的衝動,那是我與生俱來的原始的野性吧。

從甘海子乘索道上玉龍雪山的四季滑雪場,在短短的十分鐘內,垂直高差達1148米,真讓人有點頭暈目眩,呼吸不暢。這裡的積雪很深,從棧道兩側可欣賞到這厚厚的雪壁,比人還高。陽光反射在雪地上,剌眼得很。

D3、麗江束河古村、黑龍潭

早上在蒙自吃正宗的雲南過橋米線,雞湯底一流,味道不錯。

束河村比麗江多一分古老,少一分商業味。但現在到處都在大興土木,相信很快就會步麗江的後塵,建議成為一個商業化的旅游古鎮。在村中剛好碰到有一戶人家捧著米、面食及一盆盆祭祀用的食品走過。原來這家要蓋新房子,去村裡的龍泉寺祭祖。蓋新房子是納西族人的大事,大型的祭祀活動是必不可少的。納西族人一輩子攢到的錢都花在蓋房子上,一輩子就在不斷的蓋新房子中渡過。這不,幸福都寫在這些喜洋洋的面孔上了。

中午還是在蒙自吃,其間認識了鄰桌一位從中甸帶團過來的藏族導游都吉。這位蓄著長發、體格魁梧,有著典型藏族人長相的漢子也有著典型藏族人的豪邁與俠義。我們相談甚歡,從他口中了解到很多中甸和藏族的風土人情與民族特色。此間我們正為明天去中甸包車一事奔波,他得悉後熱情幫我們聯系,最後叫我們搭他的旅游便車,明早出發。

D4、麗江乘車前往香格裡拉,途中游世界最深的峽谷之一虎跳峽

昨天回來直到到今天早上,我們還是覺得心裡不是很踏實。直到坐上了都吉的旅游車,心頭的大石才放了下來。回想起都吉說的一句話:我們說好了就是了,不會輕易改變的。人家坦蕩蕩的,而我們真是小人之心了。

聽都吉介紹,游虎跳峽有兩條線路:一條是很早就有的在中甸境內,車子可以直達虎跳,沿石梯直下,可觀虎跳正貌,江水至此窄處突然如千軍萬馬一瀉而下,十分壯觀。另一條是麗江政府為了增加旅游收入,硬是炸山鋪路新修了一條路到虎跳。由於山路崎嶇且窄,不能通車,行至離虎跳石三公裡處便只能徒步。而且從麗江這邊只能觀賞到虎跳石的背面,景觀自然差多了。

沿途風景無限,由於都吉的旅游車需趕回公司,我們也不好意思叫停下來拍照。在中甸訂的永生飯店在國內外背包者中口碑甚好,也是中甸最古老的飯店之一,典型的藏式建築風格,只是顯得有點美人遲暮了。

這裡緯度高,太陽下得很晚。下午四點多了,天色尚早,我們便到中甸古城去看看。永生飯店就在古城與新城的交界處,走路過去不過幾分鐘,十分方便。與麗江甚至束河村相比,中甸古城顯得十分古舊,幾乎沒有經過開發和裝修,街道狹窄,房屋陳舊,不過這正合了古城恬靜滄桑的風韻。

古城的中心是中心鎮公堂,又稱藏經堂,這裡經幡飛揚、門前還立著跳神用的面具,是一座非常典型的藏族寺廟建築。藏經堂對面有一座小山,名曰“龜山公園”,拾級而上,有一個巨大的金燦燦的轉經筒,需要兩三個身強力壯的人才能轉得動。據介紹這具大的轉經筒載入了吉尼斯紀錄。經筒上刻著佛祖、聖山、蓮花等圖案。善信們轉三圈,表示祈福,然後再繞山頂的寺廟緩緩步行三圈,也有祈禱的意思。站在山頂,古城新城盡收眼底。山上的桃花、蘋果花仍在燦爛的開著,迎風搖曳。真是“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常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晚上都吉帶了他的朋友納西族小伙子阿亮開車來接我們去藏民家訪,其實也就是藏民自家搞的歌舞表演。我們穿梭在一條幾乎看不見的曲折山路上,因為正在修路,所以道路坑坑窪窪,兩旁堆滿了石塊、土料,車燈僅能照到前面幾米的地方,我們每每以為前方沒有路了,車就要衝出公路了,每每陡地一個大轉彎,又柳暗花明了。一輪的顛簸過後,我們終於來到了義當康斯家。這戶人家在路邊。一下車,我又魂飛魄散了,兩只大狗惡狠狠地盯著我們,低吠著尾隨著我們,都說藏狗凶悍異常,我這次可是見識了。此時,藏家的兄弟姐妹們早已在門口迎接了。戴上哈達,喝過青棵酒,我們來到院子裡頭。這是一個二層的小樓,客廳在樓上,很空闊的屋子,沒有太多家具,有限的陳設幾乎都嵌在牆壁裡,神龕,年畫,燈燭等等。而屋子的中間擺了個大大的爐子,旺旺的篝火把房間映得紅彤彤、暖洋洋的。主人在篝火的爐灰裡燙熱茶,然後再把搗好的酥油加到茶裡,便是酥油茶了。喝一口酥油茶,有茶的清香,有酥油的醇香,還有鹹鹹的味道。做主持的藏族小伙子穿著藏族傳統民族服裝,長著鷹一樣敏睿的眼睛和高高的鼻子,加上及肩的長發,有點木村的味道。一晚上下來,其實無非是這家的奶奶表姐表妹唱唱歌,表哥表弟們跳跳舞。但是,這些藏家的兄弟姐妹們是那麼的熱情與純樸,那發自內心的笑容感染了每一位作客的游人。我們一起載歌載舞,十分投入、盡興。原來,對簡單的生活也可以如此富足。

D5、游普達措、納帕海和松贊林寺

正是昨天都吉的朋友,那位黑黑實實,憨厚純樸的納西小伙子阿亮成了我們接下來幾天行程的導游與司機。他開一輛7座商務車電話(13988798517),技術很不錯。沿途是美不勝收的高山草甸,讓人目不暇接。屬都湖有著典型的高原湖泊的美,湖水映得這裡的天色特別的清朗,為高原壯麗的景致平添了幾分嫵媚與靈氣。再漂亮的景色也不可無水,有水才有生氣,才有希望。由於這裡緯度與海撥都較高,快五月了還是初春的景致,草地才剛剛長出嫩嫩的芽;一朵朵的小花撒了滿地,黃色的,藍色的,十分好看。在這裡碰巧遇到昨晚藏家主持晚會的小伙子。他換了一身漢服,束起及肩的長發,主持人的風度與光芒也收斂起來,那雙略帶憂郁的眼神越發像木村。他不是很健談,聊起才知道他以前一直跟迪慶州歌舞團外出表演,漂泊了幾年覺得累了,於是回來家鄉自己組織歌舞表演。他也沒有野心要做什麼事業,覺得現在晚上唱唱歌做做節目也是自己的愛好,白天還能和朋友到處走走玩玩,已經很滿足了。這代表了這裡的人們普遍的想法,不需要成就什麼事業,生活也無需怎樣的奢華,卻很開心、富足。突然之間很羨慕這裡的人們,很厭倦大都市疲於奔命的生活。雖然我們的生活條件比這裡優越很多,但大都市有一種無形的壓力驅使我們必須合著這快捷緊湊的節拍為更高的欲望而拼搏,永遠沒有滿足的一天,也無法停下來品味生活的美。

納帕海其實是一個大草原,雨季下幾場大雨低窪的地方便一夜成海,也就是高原湖泊,因為藏語稱湖泊為海子。依拉草原是迪慶州最大的草原,一望無垠,十分開闊。極目遠眺是連綿的雪山,低頭腳下是嫩芽初發,淺草才沒青青泥。天很藍,雲很低,草很新,牛馬成群…… 那是怎樣絕色的高原風情畫啊!

松贊林寺別稱小布達拉宮,寺廟和喇嘛的住所都建在一坐山坡上。藏傳佛教在這裡撩開了神秘的面紗,讓你得以驚鴻一瞥。聽講解員把一個個佛教典故娓娓道來,讓人回味不己。據說藏族家庭裡有人當喇嘛是件非常榮耀的事情,和漢族出家的情形大不相同。而藏傳佛教更是因其信徒的極度虔誠而越發讓我覺得深不可測,敬而遠之。

D6、 香格裡拉返麗江,長江第一灣

原來打算一早便啟程回麗江的,只是覺得心有不甘,於是復又回到古城裡再看看。經阿亮指點,我們才知道原來古城另一頭還有四方街,也開了些很有特色的酒吧,有Helen的西安老鄉開的“榛子”,有兩個老外開的“烏鴉”,還有個法國老頭開的“牛棚”,在原來藏式住宅的基礎上加工而成的,刻意地突出了粗獷、質樸的特色。細問才知道這裡房租很便宜,一棟兩層的藏式古屋年租才5000元,難怪這麼多外地人留在這裡邊做生意邊游玩。其實,如果了無牽掛的話,拋開生活的壓力來這裡開個小酒吧小客棧真是不錯的選擇。平時可以結識到來自四方的朋友,閑時還可以四處走走,這裡到處是景,而且四季景致都不同,看也看不厭。至於生活,當然需要清心寡欲,不能像大都市一樣奢靡了。孰得孰失,就看自己怎樣衡量了。

這回我們一路走一路玩,沿途的高原風光是那麼的大氣,讓人心胸開闊。與海景不同,每一處的海景只有顏色深淺之別;而高原的風景在不同的村落人家點綴下各不相同,而不同的季節更有不同的景致與感受,實在耐看多了。我們在阿亮表姐家的草莓地裡親手摘草莓,還到他家造訪,感受普通納西家庭的風俗人情。一路暢游,到長江第一灣時已是黃昏,游船也已經停開。吃了晚飯,補好備用輪胎,我們摸黑上路。回到麗江已是晚上近十點。

D7、麗江出發前往瀘沽湖女兒國

知道瀘沽湖路途遠且不好走, 我們八點就上路了。果然,一路的石子路把我們顛得耳朵轟鳴。翻過不知多少座山頭,過了寧蒗,才走上了“康莊大道”。從大門(賣門票的地方)到裡格島,還有一個多小時的車程。沿途趁著燦爛的陽光望湖景,果然藍如大海,美得攝人心魂。在一家當地摩梭人新開的客棧住下,從房間的窗戶可以望到湖心去。按當地的風俗,我們買了些茶葉和米酒,到老板娘的祖母家家訪。與祖母一起圍坐在火塘邊聊天,喝一口當地有名的蘇裡瑪酒,嗑嗑自家曬的葵瓜子,聽老板娘講摩梭的走婚風俗。。。日子變得那麼的悠然,清閑。騎馬、燒烤、參加摩梭人的篝火晚會,看摩梭族的年輕男女們跳舞、對情歌。。。我們仿佛走進了另一個世界。

D8、瀘沽湖裡格至落水村

早上起得晚,裡格的豬槽船都已經給租光了。於是我們臨時決定立即起程去落水,在途中坐上了豬槽船,游湖心的聖心島。在船上用手掬一捧湖水,與瀘沽湖無比的親近。島上有座藏傳佛教的寺廟,供奉著一位摩梭族的活佛。

到落水原預訂了格則多吉家的客棧,誰知道到了才被其弟弟告知客滿。我們氣憤地轉投對面的摩梭寨樓,那位才15歲的摩梭姑娘小老板用她的天真與熱情平息了我們的憤怒。寨樓依湖而建,我們住的後座正好望到無敵的大湖景。院子裡有棵櫻桃樹,結滿了青青紅紅的櫻桃子,這家二女兒整天呆在樹下打櫻桃吃,我也去湊熱鬧用雨傘幫她接果子,仿佛又回到了美好的童年。

下午去參觀了摩梭文化風情博物館,這兩天以來親身接觸到的摩梭文化碎片得以串連起來。我們買了幾本關於摩梭風俗的書與光碟,准備回去再慢慢細讀。

晚上吃飯的時候小老板來打聽一個人,那不就是我?原來是格則多吉!他趕回來後通過其弟得悉我們住在這裡,於是特來道歉並邀請我們去他家坐坐。其實我的氣早已下了,見他如此客氣反而不好意思了。晚上我們應邀去他家,聽他講摩梭文化風俗,聽他講自己不尋常的出身,聽他講對現在藏傳佛教中的紛爭。。。

D9、瀘沽湖返麗江

回到麗江,再累也去四方街走走,因為明天一別,又不知何時才能偷閑再來。

D10、再吃一碗雲南米線,在古城買點特色手信,然後返廣州


精選遊記: 香格裡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