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山之巔
當那一刻太陽從我幾欲睡著的迷離眼眶裡蹦起來的時候,我驀然間真正明白了那個被世人說的幾乎爛俗的道理:只為了這一刻的精彩綻放,要付出多少的努力堅持與不懈攀登!至今記得迎著清早八點的朝陽下山時,驕傲的對著一臉錯愕的上山人甩出一個年輕的微笑:我已經走完了華山。很驕傲自己不顧忌余震不斷的恐嚇,選擇在這個時候走完華山,或許是九寨溝和二王廟在地震中的噩耗讓我剎那間開始珍惜這西部的美麗山川,趁著它們還在,就抓緊時間去吧,說不准哪一天大自然收回自己的傑作空留下許多遺憾給世人呢。也很驕傲自己一個人,從午夜十二點出發到五點四十看日出到八點走完所有高峰。不是沒有幻想過兩個人相攜手征服天塹,不是沒有幻想過呼朋引伴論道華山,只是有些事情終究只有親力親為才更有滋味,有些感受終究只有獨自品嘗才領悟的到個中就裡。
回顧起來,那勢若天梯的千尺幢,鬼斧天成的君犁溝,每征服一段路程,驚心中有滿足,疲憊中有自豪,試問除了華山,諾大河山,還有何處有此等消受?以奇險而著稱的華山,山、石、水、景,山峰劍立,泉瀑飛濺,奇石怪岩,古松翠柏,無所不奇,無處不奇,奇到極致。而一句“自古華山一條路”早已讓人神往許久!
午夜十一點開始登山,月朗星稀,想必第二日定然好天氣,從玉泉院進來,全是水泥的路面,一路流水潺潺,松柏成蔭,在這裡已經能感受到華山的美,干淨而純潔,不沾染紅塵的俗雜。又走了一會,峰回路轉,別有洞天,眼前豁然開朗,兩山對峙,如同一座巨大的山門,給這華山增了不少威武之氣。在兩山間有清流激湍茂林,饒有景致,間或有小山包上面生滿碧樹。近處的清晰小山於遠處微籠於薄霧間的高山形成對比,有著非同一般的視覺衝擊力。路邊的叢林裡有蟬鳴,鳥叫,蟲吟,成了天然的交響詩。此次游華山應該算是賞心樂事吧,不然又怎麼會百美畢備呢?明月皎皎,似也沾了這山的靈氣,變得格外高潔。不由得心裡有一些感動,有一種想落淚的感覺。舒婷有一句詩是這樣的,高高在上地展示千年,不如伏在愛人肩頭痛哭一場。但是此刻,華山的美,高高在上,昂首示眾,試想這塵世間有誰能承受這樣的美?月光淡淡灑落斑駁石壁,仿佛中國的文人山水畫,幾縷線條便將如此絕美刻畫得盡致淋漓。
一路走來,回心石成為了我們攻克的第一個目標。在此之後的路完全不同於先前,變得險峻陡峭,必須時時警惕,處處小心。相傳古人到此,膽怯者可以回頭下山,若再向上攀登,便沒有後悔的機會了,回心石因此得名。過了回心石,便是第一處險道,千尺幢,這是一條峭壁上的大裂縫,陷在兩旁的巨石之間,共370余級台階,坡度極陡,每級台階的寬度不過三分之一的腳掌,幸好兩旁都有可助攀爬的鐵鏈,否則一個踉蹌,可就一滾到底了。過了千尺幢是百尺峽,亦是險道,不過比千尺幢短些,台階是筆直的,沒有彎道。再往上就是老君犁溝了,相傳太上老君看人們開山辛苦,就趕著神牛在此犁出了一條彎彎曲曲的小道。與千尺幢相仿,但相當漫長。常言道上山容易下山難,走完這三條險道,回身一望,我才真正感受到這一點。我不敢想像若順此道下山會是個什麼狼狽樣,難怪上山前朋友笑說在此處會明白爬山的爬字是如何來的,我們果然石手腳並用爬上來的。 再經過一些相對平緩的台階,我們總算是取得了一個“階段性勝利”,到達北峰了。北峰又稱雲台峰,海拔1614.7米,是華山中最低的,卻是上山的必經之地。在此可以飽覽群山,風景獨好,尤其是向南遙望,可以清楚地看到東、南、西三峰,突兀而立,猶如一條盛開的蓮花,組成西岳之穹頂,遨視群山。
自北峰向上,先後經過擦耳崖、上天梯、蒼龍嶺三處著名景點。擦耳崖是一塊側立長達幾十米的巨石,游人必須從旁邊經過,道路狹窄,若不留神,很容易撞上這塊巨石,故得名。天梯開鑿在一處峭壁上,幾近九十度,需抓緊鐵鏈小心而行,十分驚險。而這蒼龍嶺更是兩面懸崖,僅能從頂上不足三尺寬的路上通行,因其呈蒼黑色形如游龍而得名。據說大文學家韓愈登臨華山徒經蒼龍嶺時,見兩邊絕壁千尺,不由雙腿發軟,號啕大哭,給家人寫信訣別並投書求救,從此蒼龍嶺上便有了名叫“韓退之投書處”的地方,給這壯美的景觀又平添了幾份色彩。
大約三點的時候終於到達了金鎖關。在黃山看盡了鎖,但是卻不及此處的萬分之一壯觀,幾排鎖層層疊疊,交相輝映出壯觀的金色,在兩山中間的窄道上整齊排列,如同兩個金戈鐵甲的衛士,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四點到達東峰頂的觀日台。困意陣陣襲來,與山頂的涼意交錯,讓裹在厚毛衣裡的我蜷縮成一團,打著冷冷的呵欠。遠處雲海在腳下翻騰著,像是洶湧的波浪。不由得讓人感嘆大自然的造化,不知道給這世界創造了多少奇跡。漸漸的,那昏暗的層層的雲巒中開始有了一絲亮意,邊上的雲開始有了一絲緋紅,慢慢地擴散開來,又緩緩地變成了橘紅色,漸漸地又成了橙黃色,美倫美奐。大家都屏住呼吸,一言不發地盯著那最紅的地方,突然一個小亮點從地平線的地方跳了出來,一個金色的小球露了出來,躡手躡腳帶著無限的嬌羞,它慢慢地愈發愈亮起來,亮光一下子透過遠處的薄霧,灑在所有人的身上。
觀完日出,稍事休息,開始朝西峰和南峰進發。一路裊裊余音,淡淡風吹,好一派得道修仙聖地!靜靜地,站著,靜靜地,品著。華山哪,難道她不是一個高傲曼妙的女子麼?徐徐山風是她均勻的呼吸,微微絲雨是她孤獨的淚水,瑩瑩白石是她如雪的肌膚。她堅強,她更加孤獨。千百年來沒有人能明白她的悲哀,千百年來人們只是欣賞她絕塵的外貌,千百年來人們在她的身上留下種種的創傷。或許我也如她,或許她也如我,如此心境,如此悲涼,如此驕傲,如此不屈。
站在海拔兩千多米的華山南峰上極目遠眺,天如在手邊,山如在手心。遠處秦嶺層巒疊翠,那是我的故鄉,是我從小長大的地方。今天,我終於可以站在高處,向我的故鄉敬一個禮了!八點多鐘開始戰戰兢兢的下山,望著九十度的台階,我幾乎不敢想像,如果不是在夜間登山,此等天險,我有勇氣爬上去麼?十點三十,順利到達華山腳下,回首此路,似是經歷了好久的遠行,好久的思索,好久的領悟。我會再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