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游記

作者: 黃河121

導讀??早就聽說“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黃山真有這麼神奇嗎?一直懷著無限向往之情。這一次公司組織春游選擇了黃山,終於得以一窺黃山真面目! 5月30日早上7:50,我們從北坡的松谷庵開始登山,這裡有索道可以達丹霞峰,但我們全部選擇了步行上山,每人還背著一二十斤的行李,勁頭十足啊。北坡的山路平緩而漫長,一路幽靜空曠,始終伴隨有泉水的叮咚聲, ...

??早就聽說“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黃山真有這麼神奇嗎?一直懷著無限向往之情。這一次公司組織春游選擇了黃山,終於得以一窺黃山真面目! 5月30日早上7:50,我們從北坡的松谷庵開始登山,這裡有索道可以達丹霞峰,但我們全部選擇了步行上山,每人還背著一二十斤的行李,勁頭十足啊。北坡的山路平緩而漫長,一路幽靜空曠,始終伴隨有泉水的叮咚聲,行人極少,只碰到幾個挑山工,後來才知道,極少有人從北坡步行上山的,這太耗體力了。8公裡的山路,起起伏伏,行到約2/3的時候,山路突然變得陡峭,台階也更加密集,每登一步都相當的吃力。在11:40,我終於登上了清涼台,3小時50分鐘的成績,還算不錯的。清涼台是北海景區的入口,位於獅子峰的山腰。一身的汗在這裡馬上被風吹干,又變得有點涼颼颼的。稍作休憩之後,就開始向獅子峰頂邁進。在獅子峰頂,北海的大小山峰一覽無余,還可以看到一平頂山峰上的岩石,其狀如猴,是為“猴子觀海”。

從獅子峰回到清涼台,往另一個方向去,就到了北海賓館。在這裡進行了午餐,拿出我們的方便面、火腿腸等干糧,買了一份開水用於泡面,5元,如果是買他們的方便面加水的話,就是15元。簡單用過午餐,就向始信峰方向前進。“夢筆生花”和“筆架峰”相互呼應,真的是太神奇了。再往前走,可以看到好幾棵黃山的名松,首先是安南命名的“雨傘松”,然後有黑虎松、連理松、龍爪松、豎琴松,形態各異,寓意深刻。在經過一個位置的時候,看見山風吹得雲霧快速移動,對面的仙女峰時隱時現,感覺如同到了仙境。始信峰峰頂,從這邊看過來毫不起眼,登上去隔著護欄往外一看,不禁倒吸一口涼氣,如同刀削般的絕壁,雲霧繚繞,深不見底。

從始信峰下來,又回到北海賓館,然後向西,經過了團結松,在這裡全體合影留念。繼續前行到達西海飯店,導游安排我們住了下來,多人間、地下室、高低鋪,不是一般的艱苦。最便宜的標間也得一千多,我們可住不起啊!放下沉重的行李之後,開始夢幻景區—西海大峽谷的游玩。西海大峽谷是黃山新開發的景區,清幽奇秀、壁峭如劈,入口處的排雲亭是觀賞日落晚霞的絕佳之處。從排雲亭往左前看,有一塊石頭如倒置的古靴,是為“仙人曬靴”。西海大峽谷的另一特色就是它的棧道,依山而築、懸空而出、峰回路轉、以洞相連,谷內奇峰林立、怪石嶙峋、移步換景、變幻無窮,感覺真如同在畫中游。我們游完一環,看看天色漸晚,只有踏上回程。看地圖才知道,一環離谷底還差得遠,往下經二環到達谷底之後,可由另一條上山路線到達天海,途徑巧奪天工的步仙橋。

第一天的行程到此結束,晚上在西海飯店,每人花35元錢的團體價吃了個盒飯,狼吞虎咽,卻又似美味佳肴。

31日早上3點,我們就被飯店服務員叫醒,簡單洗漱之後,3:40出發,前往光明頂觀日出。山林裡面漆黑一片,伸手不見五指,每個人都拿出手機照路,借著微弱的亮光,相互攙扶著前進。有的人已經吃不消了,更多的人伸出援助之手,一遍遍鼓勁:“不拋棄,不放棄”!好在山路還算平坦,伴隨著悠揚的手機鈴聲,首先到達了飛來石景點,就是電視劇《紅樓夢》序幕裡的那塊石頭。茫茫夜色之中也無法照相,每個人都摸索著爬到這塊巨石的腳下,摸了摸這塊神奇的石頭,許下心願!過了飛來石,山路更加平坦,不一會兒就到了光明頂。光明頂是黃山的第二高峰,也是前山(南)和後山的分界點,頂部高曠平坦,三面受光,是觀賞日出的理想地點之一。5點過後,天邊露出了霞光,太陽還是躲在雲層的後面,慢慢地往上升。5:20,太陽跳入兩道雲層的隙縫之間,放射出萬道光芒,群巒畢現,人聲鼎沸。回過頭來,天都、蓮花二峰一左一右呈現在眼前,與光明頂呈三峰鼎立之勢。看完日出,我們開始往天海前進。山頂的清晨,氣溫只有5到7℃,有些人從賓館裡租了毛毯,甚至是羽絨服。我穿了外套,再加上雨衣,還是凍得發抖,只好加快步伐,讓身體活動開來。過了天海,經過軒轅黃帝煉藥時所用的“曬藥台”,太陽漸漸升高。躺在曬藥台上,享受著和煦的陽光,仰望醉人的藍天白雲,體內的寒氣漸漸被驅散,真是無比的愜意!

從天海到鰲魚峰的路比較平坦。鰲魚峰為黃山36小峰之首,其形如張嘴待食的鰲魚,峰背有龜形大石,是為“鰲魚馱金龜”,鰲魚和金龜都栩栩如生,只是這裡山路狹窄,無法找到好的拍攝角度。穿過鰲魚洞,就可以看到蓮花溝了,沿著鰲魚肚子上崎嶇蜿蜒的小路下到溝底,在上百步雲梯之前,回過頭來看背後的鰲魚吃螺螄,以及魚腹上豬八戒寫情書、老鼠偷油等景點,惟妙惟肖。百步雲梯是在一段狹窄的岩壁頂端鑿出的一條路,把峭壁一分為二,這一百余級石階險峻陡峭,如同連接天地之梯。攀過雲梯就到了蓮花亭,這裡離蓮花峰頂只有一百多米。蓮花峰海拔1864米,是黃山的最高峰,其主峰突兀,小峰簇擁,儼若新蓮初開,仰天怒放。黃山長期以來對蓮花峰和天都峰實行輪流封山養護,現在蓮花峰已經封了四年,明年就輪到天都峰了。和蓮花峰隔溝相傍的是蓮蕊峰,其峰壁光潔平整,上有一副天然的壁畫,稱為鴛鴦戲水,又有一石如孔雀依附在右上的峰腰上,回首翹望這邊的蓮花峰,是為“孔雀戲蓮花”。

蓮花溝頂到玉屏樓,有一條老路,需要下800級台階到谷底,然後再上700級台階,俗稱“七上八下”,此路現已關閉。我們走的是97年在蓮花峰腰新修的一條路--幸福大道,沿著平整的大路不一會兒就到達了玉屏樓景區,這裡幾乎集黃山奇景之大成,故有黃山絕佳處之稱。玉屏樓古稱文殊院,相傳是文殊菩薩講經的地方,“左天都,右蓮花,背依玉屏峰,兩峰秀色,俱可手攬”,前人之述備矣。樓左有青獅石,右有像鼻石,合稱“青獅白像守文殊”。青獅、白像前分別有迎客松、送客松,可惜送客松已於兩年前枯死,現在的迎客松也重病纏身,真是讓人擔憂。玉屏樓景區是石刻較多的地方,其中像鼻石上四個金黃大字“岱宗遜色”,不知道泰安人見了會作何感想!

在玉屏樓,我們就商量著要不要去爬天都峰。天都峰為黃山第三高峰,卻險峻雄奇、氣勢博大,為黃山群峰之最,其古稱“群仙所都”,意為天上都會。導游非常不樂意我們去爬天都峰,並且說天都峰一側的路成90度直上直下,讓人聞言喪膽,我琢磨著另一個原因可能也是為了節省時間出來帶我們去購物。隊伍中有幾名勇士躍躍欲試,大部分的人卻已放棄。其實我是很想去爬一爬天都峰的,看看體力尚可勉力前行,只是連著兩晚都嚴重失眠(前一晚住宿環境太差,再前一晚吃龍蝦有點過敏),我害怕打個盹就跌下萬丈深淵,只好也放棄了。最後看看人數實在太少,幾名勇士為了不耽擱大家的時間,也都取消了登天都峰的計劃。雖然不能親臨,但從玉屏樓遙望天都峰,也是非常的壯麗。耕雲峰頂一石頭形如巨鼠,對著天都峰作屈身欲躍狀,是為“松鼠跳天都”;遠遠望見鯽魚背上的欄杆,果然是凌空突起、奇險異常。

過了玉屏樓就是南坡下山的路了,可以步行,也可以坐纜車(去天都峰的路就在步行下山的途中)。我們兵分兩路,有家室的全部選擇了坐纜車,單身的則把行李交給我們之後,全部步行下山。乘索道很快下到山下,在纜車站出口等了導游一會兒,等我們下到慈光閣的時候,我們的八勇士已經在那裡等候我們了,真是汗死!原來他們一路狂奔下山,兩個多小時的路程他們硬是只用了一個小時。聽他們說南坡的山路比北坡的陡峭得多,行人無不駐足側目,對我們的八勇士贊嘆不已。

從慈光閣下到山腳,我們又觀賞了人字瀑,清澈冰涼的泉水從岩壁上揮灑而下,最後都彙集到山腳的桃花溪裡。這裡的泉水是可以直接作山下的飲用水的,可是我們在知曉之前,全部在裡面洗過腳了,真是暈死!

出了黃山的大門,才剛過12點,真是意猶未盡,“天下第一奇山”果然是名不虛傳,奇松、怪石、雲海、溫泉,果然是黃山四絕。徐霞客曾言“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余深以為然。我們這次匆匆一觀,對黃山還只看了個大概,有點滿足、有點遺憾!黃山,我還會再來的,天都峰、西海大峽谷,請等著我!


精選遊記: 黃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