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泰寧貓兒山結束後,直接坐車到武夷山風景區和保護區之間的玉龍谷游玩。玉龍谷中的洞穴是古代開采官銀後的遺跡,呵呵,看來此處真是聚寶盆,雖然銀子采完了,現在照樣有源源不斷的旅游銀子流入。
景區進門不久首先看到“玉龍瀑”,書法家在石上只刻了“玉龍”二字,省略了一個“瀑”字,因為當前就是一個川流不息的飛瀑。
沿山路前行,又看到“木龍瀑”。它是因為水中的一條無根藤而得名。這根神奇的藤居然是靠水將它滋養長大,懸空而上,高達幾十米,像一條木龍倒掛在樹上。浸在水中的根須更像一枝“天筆”,大自然真奇妙!後來我們才知道,這種植物叫水柳,它也是這一景區的一絕叫“無根樹“,靠吸收水的養份,使自己長得枝繁葉茂,但它的整體和張開尾巴的祥龍,每當太陽照在瀑布時,太陽的顏色會隨著水氣蒸騰而上,形成一道道的彩虹。而這顆水柳卻在彩虹中,形成了一道祥龍獻瑞的奇妙景觀。
接著是“珍珠瀑”。它高約100余米,寬約53余米,尤如萬顆珍珠灑向人間。後來還看到的著名瀑布“思鄉瀑”。因為它的形狀像一個家鄉的“鄉“字就,上天把這個“鄉“字攜刻在這岩壁上,好像在替幾百年前在這深山老林中開采銀礦的男兒們訴說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
最後看到“玉龍洞”,結束登山旅程。進到洞裡,但見洞洞相通,縱橫交錯,洞中有洞,據介紹目前玉龍古采洞有十余個,可我們在裡面都轉暈了,也不知到底有多少洞穴。現在洞裡仍遺留有少量礦體,可供人參觀,還有部分塑像再現了當時的采礦景像。這裡可以說是中國銀礦歷史的一個縮影。
我們在玉龍谷游覽了2個小時後,開車到茶室,進行跟團游的必修課—品賞武夷山的特產武夷岩茶大紅袍,正好歇個腳解解渴。
茶畢就是武夷宮了,本行程的最後景點。武夷宮是武夷山景區的門戶,位於九曲溪漂流的終點,武夷宮初建於唐天寶年間(742-755年),宋擴建至300多間,但現在僅存兩口龍井和萬年宮、三清殿。萬年宮現在是朱熹紀念館,宮內有兩株千年桂樹,相傳是南唐保大二年(944年)李良佐建觀時所栽。以後枯死一株,到了宋代,朱熹補種了一株。兩株桂樹龍盤蛇曲,被稱為“桂花王”。
我們到位於武夷宮的宋街走走,這是條仿古街,全長300米,街口有座石坊,街尾建了古門樓。進石坊後,可看到三清殿、彭祖山房、五株錢莊、武夷山市博物館等,博物館值得看一看,主要有“武夷文化之謎”展廳,以及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城村漢城遺址文物、武夷山商周時期遺物“架壑船棺”等。宋街上的其他建築差不多就是旅游紀念品商店了。據說在宋街附近有榮獲全國建築一等獎的“武夷山莊”和設計獨特的“幔亭山房”,我們走得太匆忙,沒看到。
走出宋街可看到武夷山最著名的大王峰,傲然高聳。走到九曲溪邊,忽然明白為何旅游雜志經常把武夷山的風景描述為丹山碧水,在紅色的丹霞地貌的印襯下,九曲溪碧綠得讓人心醉,可惜此次行程未包括武夷山風景區,等待下次吧。
晚上住宿武夷山的玉女大酒店,很不錯的三星酒店,雖然設施有些舊了,但很舒服。我們到前台打聽了下價格,標房110元,應當算價廉物美了。最後在當地吃了晚飯,依舊點了魚,還有筍、菇類等,很美味,不過有一樣當地特產紅菇不好吃,盡管據稱紅菇營養極其豐富。
一夜無話,次日開車返回上海居然用了8-9小時,看來武夷山離上海還是比較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