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人端午同裡行

作者: iishua

導讀端午節,閑來無事。 第一日,看著小阿姨把屋子打掃得床明幾亮,衣服一一洗好掛起,雖自己蓬頭垢面,大門不出,正事半點沒做,仍充滿革命自豪感。煲了半天舊美劇,徹底過完頹廢的一天後,決定開始計劃一下出行。端午節去上海周邊一小鎮待一晚是早想好了的,下午去早上回盡量逆人流的宗旨也是定了的,得是干細活定行程的時候了。因為孤獨症及懶散病發作,想想 ...

端午節,閑來無事。


第一日,看著小阿姨把屋子打掃得床明幾亮,衣服一一洗好掛起,雖自己蓬頭垢面,大門不出,正事半點沒做,仍充滿革命自豪感。煲了半天舊美劇,徹底過完頹廢的一天後,決定開始計劃一下出行。端午節去上海周邊一小鎮待一晚是早想好了的,下午去早上回盡量逆人流的宗旨也是定了的,得是干細活定行程的時候了。因為孤獨症及懶散病發作,想想決定自己去就好了;看了下大家的推薦,同裡應該是比周莊少游客,所以選了同裡。住的地方先問了恩澤堂,沒房間了;看了看另一推薦正福草堂,好像還滿不錯,雖然網上也有說軟件不夠好,但只住一晚而且也不是去酒店度假,就定了一雙人標間,180紋銀〔沒單間了〕;至於交通,費事配合動力組火車的時間,決定明天睡到飽,由集散中心去到蘇州再說〔原本還想說有直接去同裡車最好,但發現只有當天往返的套票〕。回程的話,就到時隨意了。



第二天上午,懶覺先被好心的同學們的端午短信給吵了半醒〔唉,同學們這麼多年還沒真正了解我的懶人作息,心痛啊〕,接著接到正福草堂打來的確認電話,再次告訴他們我是下午到,到了會電話請草堂的人來接我。打電話的女孩聲音溫溫柔柔的,不知是不是老板娘。慢慢洗臉收拾隨身物品,出門吃碗餛燉,踱到地鐵站,差不多12點了,到集散中心剛1點多一點,最近的一班到蘇州吳中站,完全沒概念是哪裡,想想蘇州也不大,頂多再轉去什麼南站北站就好了,於是上了1點20的車,紋銀36,據說1小時45分到。車比較舊,空調很悶,開得也很慢,好在人少,於是摸到最後一排躺下來,搖晃中下車3點到了吳中站。在車上的時候上網查到吳中也有到同裡的車,於是下車即買了3點半出發的票,8兩銀。吳中站出發廳旁有火車票代售點,動車組回上海早沒了,特快也只有第二天10點多的了,最後買了快車N437軟座,13:38發車,22兩銀加5兩收手續費,號稱1小時半到上海,明天中午從同裡往蘇州趕應該正合適(順便羅嗦一下,上海到蘇州之間人流往來這麼頻繁,為啥不能像廣州和深圳一樣每天動力組有一百多班次,基本隨時都可以有車出發,多方便啊)。

蘇州到同裡的車想蝸牛一樣開了近50分鐘,還沿路上客,下車第一感覺有點失望,安慰自己大概近車站的地方是新鎮,跟任何一城鄉邊緣的小鎮並無差別。正福草堂的高大姐很快出來接我,往古鎮裡走,感覺好些了,而且很多人往外撤了,期待晚上有一個寧靜的小鎮ing 。先買了80紋的套票,本來是想看看傍晚的退思園的,但據說4點半就下班了,只能明天一早8點開門再去了。票今天剪了,高大姐說明天幫我蓋個章就可以通行的了。十分鐘到了草堂,在明清街往裡拐,安靜不喧囂又方便,樓下大堂〔不知該叫啥〕干淨,飾以舊家具和石地板,雖刻意為之,略顯繁復,倒並不覺突兀。主人家的小孩在大大的桌上和作業奮戰,不禁莞爾。付了銀子180先,因為奧運的諸多管制,身份證還得掃描,累。我住在二樓的榻榻米的小房間,旁邊便是一清靜佛堂,小房間裡也能聞到檀香味。本想先洗個澡再出門,發現洗手間裡並沒有小碎花的藍布窗簾,像進門的木窗和推門一樣。躺在床上一邊休息,一邊思想鬥爭要不要洗澡,最後還是決定晚上回來摸黑洗好了。樓下傳來有一搭沒一搭大人小孩講話的聲音,骨頭懶得不想動了。躺著和狐朋狗友們手機聊了會天後,終於動身水鄉游蕩去也。

出草堂先往三橋方向走,一路上的小店賣的是例牌無特色全國通用各旅游景點”特產”,但幾分鐘後一轉彎,小橋流水人家就出現在我眼前了。實在是多年沒寫作文了,看圖片吧。(後來發現拍的照片都太大了,好容易在手機上有兩張小的,大家將就看看好了)三橋好像是太平、美滿、吉利三橋吧,本人懶得按圖索驥,基本逢橋都過過先。閑閑走著,閑閑拍照,嘴裡竟然無意識地哼起了我自己也不知道的小調,真是環境影響大腦。因為是晚飯時間,三橋兩邊的小館很多人在用餐,店主雖會問路過的你要不要吃飯,但並不過分熱情,好過很多旅游地方。一邊走,其實一邊在想,鎮上的人的真實生活是這麼樣的呢?因為本人實為蜀人,巴蜀地好山好水古城古廟實在不少,事實上同裡的老屋和小時候我外婆住的老宅外表頗像,印像中深深的窄巷進去才別有洞天,會住著幾家人;臨街的門是多塊蒼老的長木條拼成,無言的講著什麼。很小很小的我不知道為什麼對木條的條紋印像深刻;而通常沒有燈的窄巷總讓我心生恐懼。看同裡老屋,想的是不知道我外婆當年是如何的生活狀態?寂寞麼昏黃的燈光下寂靜的小鎮中?現在的我一邊跑到同裡來圖兩天清靜,一邊抱怨住的小區十點一過一片安靜,人真是復雜啊。所以我眼睛總會投向同裡坐在橋上休息的爺孫,夜晚在雜貨店門口圍看電視的人們,脫了鞋抱著腿在橋上乘涼的女人,在面向街的飯廳裡吃飯見怪不怪看著我的一家人……大家都在怎樣的生活著呢?逛了一圈以後,到呂家客棧吃飯。雖然網上對他家有贊有彈都不少,但吃飯我秉持一個宗旨:往人氣多的地方擠。因為一個人,狀元蹄是吃不下的,店主推薦了清蒸銀魚和小份的荷葉芡實粉蒸肉,都算可以,還吃了個芡實粥,太餓了,基本全吃完了,雖然當時連芡實是啥也不知道。水鄉總是少不了蚊子,我吃魚蚊子吃我,一餐飯下來一小串包,決定再小走一圈後打道回府。順便說一下,如果你有點小挑剔,我覺得住正福草堂這片好過三橋邊的客棧,他們臨水又對外提供餐飲,蚊蟻應該是會相對多一點的,而踩著略油膩的地板進門本人也是有點排斥的。避開熱鬧的三橋,慢慢沿水走了一陣,什麼也沒想著,腦子裡哼著我的手機鈴聲-小野麗莎版的moon river—今晚要是明亮的月夜就好了。路上還看了看狀元蹄,芡實糕,准備明天帶點給同事朋友。吃了一個和路雪蛋筒,又買了點櫻桃才往住地走。這時候 有點懷念上海的咖啡和好吃的冰淇淋了。吃完櫻桃,摸黑衝涼,終於躺上床。電視只收到三五個頻道,看中央一台的地震紀實,又害我哭了一把,最怕小孩子不再任 性開始講大人話,這讓人心酸。手機放著音樂,明天一定要早起看清晨的同裡。


雖下定決心要晨游同裡,但終究懶散慣了,磨磨蹭蹭隔天早晨七點半才起身,後來有點後悔,要早起半個或一個小時,就可以舒服閑逛不受打擾了。八點不到從草堂出發往退思園走,因為起晚了,為了躲開人流湧湧,沒吃早飯就進了退思園。雖然買的是套票,我的目的地主要是逛逛小鎮,溜溜三橋,再看看退思堂和二堂,別的倒是無所謂。其實如果也是像我一樣的非勤勞游客,建議單買也許更合適。退思園不大,但也算簡樸淡雅,而且以我這個現代人開看,功能分區相當簡潔實在,沒有蘇州園林幽曲精巧,卻正正是一退休官員返故鄉小鎮的心水居所(尤其和後來去的珍珠塔相比),連退思草堂前的紅鯉也算是肥瘦得宜,要知道西湖花港的魚可是看得我毛骨悚然,總覺得會從水裡跳出來攻擊人類(是我自己多想了,呵呵)。坐在退思草堂前,看一汪綠水下隱約的紅鯉,旁邊榭上三個同裡老人安靜的看著水邊,偶爾幾句聽不懂的吳儂軟語,微風拂面,我也靜靜坐著不想動,享受這令人不由微笑放松的一刻,直到聽到一幫子游人的喧囂聲撲來,才遺憾地離開退思園。往崇本堂的路上,看到去珍珠塔的路,猶豫了一下,還是去了,事實證明這是最讓我後悔的地方。珍珠塔外面大概是新建的一片地,什麼租戲服玩射箭的一大堆不說,名叫珍珠塔,其實應該是個退休御史府,大大的御史第三個字在門口,裡面每三五步一“銷售員”要你付錢擊鼓祈福,或穿戲服拍照在鋪上了鮮艷紅地毯和王座的房子,而御史府的題字雕刻等,讓我感覺這是個退下了還心在朝的官老爺,水鄉安靜的生活,恐非所願也。盡快地從珍珠塔出來,來到崇本堂,據說裡面的木雕不錯,個人感覺好像好些已經不在了,沒看到什麼門窗隔扇上的《紅樓夢》的

浮雕,倒是用畫的十二金釵什麼的夾在上面,顯然是現在的人放上去的,心情真有些失望,這樣到了嘉蔭堂,卻終於有了點驚喜。嘉蔭堂在崇本堂對面,保存得比較完整,據說是因為曾經用做同裡公安局派出所的緣故。高大寬敞,采光充足,第一印像讓人覺得莊重。主人家花了很多心思在梁頭和檐下,木雕或是故事,或是繁復,屋頂的石雕多福祿壽三公或一些別的看不太清的主題,聽說是八仙。細節雖多,但屋子本身不小氣,還蠻合適的。倚靠在二樓的窗台前,眼前即使茂盛的玉蘭樹,仿佛伸手可及,花香隨風而至,就一直懶懶的靠著,直到有導游的大喇叭響起,才從嘉蔭堂後門出去。嘉蔭堂前門是水,後門是小街,正好天公做美,開始下小雨,漫步水鄉小鎮再合適不過了,還順便在路邊喝了一碗粥加一個茶葉蛋。這時候游人漸多,走三橋旁邊並不適合了,建議走些背後的小巷子。晃蕩著來到了穿心弄,細長的僅夠一人通行,地上鋪著青的黃的石板,偶爾踩上還會搖晃兩下,兩旁的牆邊偶有綠枝椏探出頭,總讓人欣喜。再慢慢晃到南園茶社,據說1898年建的;在明清街,二十紋銀買了點襪底酥和芡實糕,也終於看到芡實的長相,本想買回家煲粥,想想自己的三分鐘熱度,還是作罷了,狀元蹄太膩,也算了。倒是看到一小竹牌刻的水墨同裡的手機鏈,蠻喜歡買了一個,5兩。就這麼晃來,差不多十一點半了(同裡很小,而且指示牌也較多,建議隨意閑逛就好,路線規劃基本不太必要)。回到正福草堂,退房時候看到花雕大床的房間的布置,蠻不錯的,好像他家網站有po圖片,可以上去看下,但價錢好像不便宜。

從草堂走到同裡車站十多分鐘,剛好有12點到蘇州火車站的票,心下暗喜:雖然時間沒怎麼計劃,但每次搭車時間都差不多剛好,不怎麼等的。又一個50分鐘到蘇州火車站,因為累,上車直接就睡著了,醒來時發現仰頭嘴大開,還好沒流口水,呼。在火車站旁邊打包了一份大娘水餃,進到候車廳,一邊吃餃子,一邊被一個菲律賓姑娘問路,樂於助人的同時,一邊對自己嘀咕:難道這兩天有曬黑到像她的同胞嗎?菲律賓姑娘的老板是新加坡人,在同裡就有一棟房子,經常去度假,俺也想啊…火車一小時就到上海了,比我想的快,可火車站到浦東又耗了我一小時,三點鐘終於到家了。髒衣服往洗衣機裡扔的同時,現實生活,我又回來了。


本次同裡之行花了458.5,其中180住宿,80門票,94.5餐費,79交通,25手信,上海市內交通不計。若兩人同行,300來應該足夠了。



(穿心弄,寂靜穿心)



(正福草堂門上的木雕之一,鐘馗乎?)


精選遊記: 同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