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他鄉的家園

作者: stanleyw

導讀向往他鄉的家園那是雨後的黃昏,我漫步在麗江古城裡的五花石板路上,看楊柳垂拂溪水,看紅燈籠的倒影像揉碎的紅玉在飄蕩,沉浸在一片質樸閑適中。游者流連麗江的悠閑自在,恬靜的生活讓人感覺久違而親切。麗江,是令游者神往的夢幻故鄉。 游者大致可分為三類:游人、游子與游民。我是麗江的游人,無蹤而來,留下足跡;無影而去,帶走記憶。我在麗江投宿的客棧 ...

向往他鄉的家園那是雨後的黃昏,我漫步在麗江古城裡的五花石板路上,看楊柳垂拂溪水,看紅燈籠的倒影像揉碎的紅玉在飄蕩,沉浸在一片質樸閑適中。游者流連麗江的悠閑自在,恬靜的生活讓人感覺久違而親切。麗江,是令游者神往的夢幻故鄉。

游者大致可分為三類:游人、游子與游民。我是麗江的游人,無蹤而來,留下足跡;無影而去,帶走記憶。我在麗江投宿的客棧,是一位廣東人開的,學美術的青年,由於留戀麗江的風情,於是在此扎根,做了麗江的游子。在麗江的街頭,我遇見一位賣地圖的重慶人,亦是自稱迷戀麗江,因此經常來此久居,每日兜售地圖以維持生計,他大可算得上是麗江的游民。

游者如浮雲漂移他鄉,在別處作或長或短的駐留,追尋的是理想中的香格裡拉。人們終日忙碌,現代文明不停地侵蝕生活的每個細節。當我們不經意地審視記憶時,總是莫名地若有所失,失去了童年時代的憧憬,失去了故鄉舊時的顏色,失去了昨日構想的家園。於是背上行囊,輾轉於陌生的山水間,去尋覓心中的桃花源,且行且歌三毛的《橄欖樹》:“我的故鄉在遠方。”

縱然是在陌生的地方,經常會突然萌生一種久別重逢的感覺,總能勾起熟悉的思憶。為什麼游者總是向往他鄉的家園,因為那裡是靠近夢的故鄉。在小城的青石板路上,在無名小河邊的榕樹下,在荒涼無邊的原野中,在溝壑縱橫的深山裡,不時可以感到內心的認同,拾撿起一片一片殘缺的夢境。

或許,人與自然是一體的,回歸自然才能心身和諧;或許,在每個人的內心深處,渴求的是寧靜淡泊的生活。但現代的社會,緊張又充滿誘惑,為了前途為了名利,人們疲於奔命。“閑適的日子”是奢侈的詞語,“簡單的生活”如同夢囈。只好伺機做一個游人,讓蠕動的溫情慰藉躁動的心靈,而灑脫的游子和不羈的游民,為自己的向往勇敢地生活在異鄉。

夜色模糊了麗江的輪廓,我回到了客棧。明天我將離開麗江。游人帶著眷戀繼續追尋他鄉的家園,游子和游民繼續在麗江裡沉醉。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