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窄巷子,最成都?

作者: 算了忘了

導讀好像是在明天吧,經過N多年打造的寬窄巷子終於要開街了,可是我卻怎麼也激動不起來興奮不起來高興不起來。 這兩天聞訊到這裡來看熱鬧的人多起來,業主們老板們也在做開張前最後的張羅和衝刺,項目的管理者們在指手畫腳,保潔們在衝洗地面,就連保安――巷子兩頭居然增設了保安!――也趾高氣揚起來...可是我卻怎麼看怎麼覺得那個曾經的寬窄巷子離我越來越遠。 ...

好像是在明天吧,經過N多年打造的寬窄巷子終於要開街了,可是我卻怎麼也激動不起來興奮不起來高興不起來。

這兩天聞訊到這裡來看熱鬧的人多起來,業主們老板們也在做開張前最後的張羅和衝刺,項目的管理者們在指手畫腳,保潔們在衝洗地面,就連保安――巷子兩頭居然增設了保安!――也趾高氣揚起來...可是我卻怎麼看怎麼覺得那個曾經的寬窄巷子離我越來越遠。

在這附近生活了那麼多年,享受了巷子裡最成都的滋味,而今卻發現被打造得面目全非,我怎麼樣也心裡不是個滋味,也不清楚這附近的人和那些享受過這巷子味道的人,是不是和我一樣?

打造出來的寬窄巷子在外人看來“巷子”的味道濃了很多,漂亮了很多,“成都”了很多,可在我看來,卻只不過是些噱頭而已,空殼而已。我親眼看見它是怎麼樣從最原始最古樸最原汁原味的成都巷子被打造成被弄成被拼湊成一條所謂的老成都巷子,被掏空了最成都的骨髓而只有堆砌成的“最成都”的外殼。那些門前的石獅是不知從哪個石場搬了來門口招徠顧客的,那些竹子是移栽過去的,那些門板和市井是精心的方案為吸引眼球的,那些費心裝修的餐廳和酒吧是天價租金換來的,那些“大篷車”般的售貨攤是硬塞進去的也是最嘩眾取寵和大煞風景的,那些路燈也是斷章取義弄些成都元素栽上去的雖然是新的,那個牌坊也是緊趕慢趕搭起來的,居然還搭了個牌坊?嘔吐!還有那些滿牆的廣告、招牌、霓紅燈...我越看心裡越是那個鄙視...

寬巷子裡開辟了一個院子,裡邊展的是一些照片,其中不乏成都的老照片,看了照片我心裡生出滑稽的感覺。為了讓世人知道最成都的寬窄巷子,我們開始打造,而那最後的容顏被敏感的攝影人拍成照片,掛進打造後的巷子裡讓人們去回憶去瞻仰,讓人們只能從照片去看真實的最成都的巷子和巷子裡的生活,是不是很滑稽?

店鋪門口有招聘廣告,上邊的薪籌很是誘人,可那也是在告訴我,這個巷子已經不是我們的巷子了,而且巷子的台階已經無形中抬高了許多,恐怕再也非我等小市民之輩可以消受,而只能望其項背了。寬窄巷子是旅游者們的了是商人們的了,再不是如我這些平民百姓和驢友們的了。

作為商業項目來進行開發,打造出一塊成都的牌子,似乎是很能津津樂道的,更何況杜撰出來的“錦裡”項目的成功讓人嘗到了甜頭,嗅出了氣息,可是我看見的卻只是規範化、模式化、商業化的一些東西,似曾相識的那些東西,千篇一律的那些東西,而那個市俗的、閑適的、清靜的、最成都的寬窄巷子已經被趕走了,已經離我遠去。我不知道我還有沒有機會再可以隨心所欲的去那裡坐去那裡走,去很貼近的感受去融為一體,去巷子裡很清新的泡杯茶坐在竹椅上喝而不是被局限在租出去的院子裡被來來往往一波又一波好奇者注視。那原本就是我平常的生活原本就是成都生活的一部分,而現在被打造沒了?沒了!

或許真的只有留存在記憶裡了...

(注:只是隨性而發,對喜歡寬窄巷子的人無絲毫冒犯,先說聲得罪了)

2008年6月13日

PS:看電視上對逛巷子的人隨意采訪了兩位,一位老人一位輕者,前者說“框架還是老框架,但裡邊已經全不是那麼回事了”,後者說“感覺商業和旅游的味道重了點,如果再原生態些更好”


精選遊記: 成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