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城隍廟

作者: 唐泊虎

導讀蘇州府城隍廟位於現在的景德路,始建於明洪武三年(1370);吳縣城隍廟在府城隍廟儀門之西,長洲縣城隍廟在府城隍廟儀門之東,創於明萬歷二十三年(1595)。現存府廟工字形犬殿等古建築為省文物保護單位。 “城隍”二字源出於《易經》“城復於隍”,“城”指城牆,“隍”指城壕(護城河),所謂“城池無水日隍”,兩字連用泛指城池,後來逐漸演化為“守護城池之神”。《 ...

蘇州府城隍廟位於現在的景德路,始建於明洪武三年(1370);吳縣城隍廟在府城隍廟儀門之西,長洲縣城隍廟在府城隍廟儀門之東,創於明萬歷二十三年(1595)。現存府廟工字形犬殿等古建築為省文物保護單位。

“城隍”二字源出於《易經》“城復於隍”,“城”指城牆,“隍”指城壕(護城河),所謂“城池無水日隍”,兩字連用泛指城池,後來逐漸演化為“守護城池之神”。《北齊書慕容儼傳》稱:“城中先有神祠一所,俗號城隍神,公私每有所禱。”宋趙與時《賓退錄》卷八載:“蕪湖城隍祠建於吳赤烏二年,高齊慕容儼、梁武陵王祀城隍神,皆書於史,則又不獨唐而已”。這是“城隍”作為神祀的最早記載。由唐至宋,或賜廟號,或頒封爵。到了明洪武初,則詔封天下城隍,府者公,州者侯,縣者伯。還敕封郡邑裡社各設厲壇,以城隍神主祭,春、秋二時與風、雲、雷、雨、山、川同壇並享,儼然成為陰間的官吏制度。

古代傳說中守護城池的神,稱為城隍,它是神鬼世界中的一城之主。一般把一些為當地百姓做過好事,受百姓愛戴的地方官,死後就被老百姓抬出來成了當地的城隍爺。蘇州最早的城隍老爺是戰國楚國時封於蘇州的春申君黃歇。

城隍廟在1958年以後被用作工廠,2004年城隍廟全面修復開放。現有頭門、儀門、大殿、及寢宮組成。大殿有前後兩殿,中間貫以穿堂,平面呈工字形,俗稱工字殿,是蘇州唯一現存較完整的明代早期殿堂建築,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殿的前堂上,城隍神像居中而坐。賞善罰惡兩司分立左右。殿上明鏡高懸,正中央還掛著一把碩大的算盤。衙役三班站立兩旁。兩側還塑有二十四府司,分別代表二十四個行政職能部門的長官。後堂供奉著月下老人,城隍娘娘和數尊土地神。

在大殿前的露台上,左右新建了兩排廂房,裡面供奉著十尊土地神。這些土地神都是從蘇州各個地方請進來的,如東園的蛇王、相王弄的相王、水仙廟的水仙明王。如今這些地方早已無存,現被一一請進城隍廟供奉,使原先的信徒燒香祁願有了一個好去處。

元和縣城隍廟俗稱陰元和堂,在鈕家巷東升裡13號。清雍正四年(1726)即土谷神張明廟改建。張明是東漢名將,致命鳳池,宋元豐初邑人立祠祀之。雍正二年(1724)析長洲縣地置元和縣(取齊門外元和塘為名),雍正四年(1726)八月裡人張品倫等謂:“元和既分縣,陰陽‘理,應添設縣城隍司,以昭祀典。”建議以鳳池鄉舊有土谷神張明兼理城隍一職。當時的妊洲知縣江之煒將此事向蘇州知府奏明,復與舉人、生員等多人合議,認為這裡原本是“鳳池舊跡”,得名可上溯至周宣王時有鳳翔集於吳泰伯十六世孫吳武真家一事。張明是一位戎馬倥傯的軍人,漢光武十三年盡忠於此。宋真宗、徽宗兩朝,經宰臣丁謂、張天覺先後奏請封張明為武安君。如果因析長洲縣為元和縣而將他封為城隍神,盡管“以死勤事合於祭法,為元和城隍義無不可”,且可視作“祭於社之遺意”,但考之十古,例無城隍神兼攝他職故事。考慮移張明神像於左首便殿,而以正殿立元和縣城隍神像,署其門日“元和縣城隍之廟”,似較妥洽。於是詳細上報,府台認可後,於當年十二月二十七日設像成禮。

此後,乾隆二年知縣張若羲修,嘉慶十年知縣葉振青重修。鹹豐十年毀,同治六年邑人重建。光緒十二年,知府魁元以神靈跡昭彰,詳請督撫奏加封號,得旨俞允,御賜“繡壤敷仁”匾額,並加封號“保民”。

城隍神是民間最普遍的信仰之一,所以盡管元和縣城隍廟地處小街小巷內,但香火仍然很旺。其正殿一直到20世紀50年代尚供奉城隍爺和眾皂隸的塑像。大約為了增加香客的興趣,其中有一名皂隸是活動的,只要踏著他前面的踏板,皂隸隨之向前一傾,手中的鏈索也就飛套過來。據說後來嚇死了一個人,廟內才把踏板釘死。

歷經百年滄桑的陰元和堂,尚存硬山式後樓及配殿。後樓面闊三間13米,進深10.45米,青石覆盆式柱礎。過街樓有磚刻楣額“鳳梧道院”。原有唐寅、祝枝山、董其昌書法石刻,現藏蘇州文廟(碑刻博物館)。



(入口)

旁邊有2個大字沒有拍進去,看的真的是喜歡,雖然書法不佳,希望景點門口都有這2個大字就好了,此二字為免費.呵呵

在蘇州住了幾十年,這城隍廟還是第1次來,好像以前都不開的.

進大殿有道士可以算卦,看見一MM求得一簽道士按編號從牆上取下解卦的條子,看後面還有月老殿估計是問姻緣的吧,哈哈!



(月老殿裡的紅色祈福帶)

月老殿裡都掛滿了紅色的絲帶和同心鎖,可有情比金堅的意味?



(同心鎖)

後殿是些鬼衙役的塑像,著實有點可怕,就不上PP了,



(香火)

裡面大殿的道士在做法事,唧唧啞啞的都聽不大懂,原生態的東西,估計百年前的道士也是這樣子的做法事吧.



(城隍廟的大鐘)

要出來了,門口在察院場景德路口,交通方便,又一處免費的景點被我發現了,很是開心,也希望大家有空也看看,世道不到,低掉消費,最好免費,呵呵


精選遊記: 蘇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