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下午出差回來的途中,忽然想到第二天休假沒找到玩的地方。就想起黃龍溪來。一念之間,發了短消息給閑人朋友,定好了行程。星期一晨醒來已是7點30有余,約的是8點新南車站,急急梳洗,打的奔去。到了車站,塵土飛揚中他悠悠然坐在門外看報。拍他的肩,抬頭見我,立刻換上滿面怒容,遲到半小時了。也不及罵我了,趕緊上車,出城去也。
(黃龍溪,傳三國時諸葛亮屯兵於此,一夜風雨交加間夢黃龍從天而降。次日隔江觀對岸山間,有溪水攜黃泥滾滾而下,如夢中黃龍。地名由此而來。小鎮至今老街完整,民風淳樸。80年代在這裡拍攝的“芙蓉鎮”、“海燈法師”名噪一時,而今又新建了仿清街,被譽為“天然影視城”。)
新南車站有直到黃龍溪的車,是那種破破的小中巴。車上的人都是去玩的,老人居多,我們這種游手好閑的人是太少了。去大約要40分鐘左右,路還好,車座位的不舒服體現的不是那麼明顯。一路的田園風光,剛收的油菜籽、杆曬在路邊。地裡滿目的青翠,都是剛插的水稻秧苗。太陽也開始燦爛起來,推開車窗,撲面而來的是草木的清香。
車到站了,一車人四散而去。我來過,就領著他走,跟上來一個人邀我們坐三輪車,一塊錢到古鎮。想到也就5分鐘的路,看看路邊的導游圖,拉著朋友走了。
入得小鎮,有熟悉的感覺,如歸故裡。從窄窄的石板路抬頭看天,明朗而清晰,全身卻隱在老房的陰影中,涼爽宜人。路旁都是小飯鋪,一口大鍋在當門,裡面是潔白細膩的豆花。夾在飯鋪中有些賣旅游紀念品的小店,除了一些濫俗的東西以外,草鞋、草扇、豆鼓、芝麻糕都是當地自產。更有老嫗拿了自家做的花帽推銷。接過一看,以草做環,上插野草雞冠花若干,紅紅綠綠倒也好看。一元一個,可以遮陽。
小鎮地方不大,10分鐘就到頭了,卻有三個寺廟,另有一個大佛寺需要坐船去。我們先去逛了古龍寺,它是三個寺院中最大的一個,裡面還有保存完好的三縣衙門。(三縣衙門是清代仁壽縣、彭山縣、華陽縣聯合派出的辦事機構。因古黃龍溪是此三縣交界之地,為方便管理而設立)。古龍寺門票5毛,進得門來,庭中一棵榕樹郁郁蔥蔥。樹下有漢白玉台基,上刻釋迦牟尼佛故事。再看旁還有未立之石碑,原來此樹已登仙榜。第一殿為彌勒殿,正對為戲樓。只是上面擺著矮桌竹椅,做了茶樓了。
再往裡是大雄寶殿,20多個俗家弟子盤腿而坐,學習經文。一個被稱做大師兄的60歲左右的老者在誦讀經文,邊念邊解釋涵義。後又有人要求通讀全文後再做解釋,他也耐心的答應,說:“共同學習,念錯說錯的請指出來。”受了感染,和朋友也坐了蒲團,拿經文來看。他們學的是“廬山百八牟尼勸念佛文”,老者的聲音平緩:“是心做佛,是心是佛,三世諸佛,證此心佛......”
悄悄離開,在門外發現了居士們敬印的宣傳圖文招貼,也很有意思,說的是寒山和拾得兩人的談話。寒山問拾得:“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輕我、賤我、騙我,如何處置乎?拾的曰:“只要忍他、讓他、避他、由他、耐他、教他、不要理他,再過幾年你且看他。”叫了朋友來看,他亦說好。
返出來過彌勒殿往左,進了三縣衙門,門票一元。進門是個腳板印,朋友踏上去,問我這是什麼。告訴他,這是一腳踏三縣,那個位置正好是三縣交彙之處。聞聽此言,他就多踩了幾腳。衙門建築整體完好,只是壁間掛了很多的在鎮上所拍的戲的劇照,感覺有些不協調。堂上放了仿古桌椅,桌上還擺著大印。好像沒人管,拿起來掂掂,很輕,想來是木頭做的。一副枷倚在桌旁,給朋友套上試了試,看到了他的苦瓜臉,不由地同情起古時的犯人來了。
在靠門邊的一間小屋,擺了幾個漢代的陶俑展出,看完陶俑,剛轉身,嚇了一跳,背後立著幾個人。定了神才發現是泥塑,兩個差役和一個犯人。
出寺門往前走不多遠就是碼頭,在這裡坐船去大佛寺。聯營的船是6元一個人往返。買了兩個花帽,和朋友戴上,相視而笑。坐船大約需要20分種左右,船家開船後和朋友就不說話了,因為馬達的聲音太大,說著費勁,這多少有些煞風景。不知是不是由於昨晚下過雨,河水渾濁,靠近河岸的甚至有些發黑。河上游船很多,有些船是用人力撐的,慢悠悠的,沒有噪音,我更喜歡那一種。而且還有人在船上打麻將,遐意的很。
船停下來,船家給40分鐘時間,並且告訴說他們是聯營,趕不上他的別人的也可坐,於是和朋友放心去玩。大佛寺沒有門票,但每人需做1元功德。這個寺院是黃龍溪最具規模的,沿階而上是羅漢堂。是新建不久的,造像藝術不敢恭維。質量也差,有些羅漢的手指頭掉下來,現出來裡面的鐵絲。不過這些羅漢的樣子個個卡通,看的讓人想笑。靠近樓梯口的一尊佛像,瘦弱的身子頂著大大的腦袋,有一副莊嚴的表情,很可愛。
往上走出去是大片的空地,散落著幾個殿堂。當中安坐著一尊大佛,工藝還算精湛,只是頭頂不知怎麼有根鐵條直指藍天。避雷針????
離大佛寺不遠還有一個景點,是龍鳳古樹,要門票2元。不過這棵樹去年8月就被雷打斷,而今的樹是水泥澆鑄的。去年我看過它活著的樣子,一棵大榕樹,遍生蕨類植物,不同角度看成龍成鳳。這棵樹也成就了鎮上一位人物,不過說來話就長了。
朋友去玩打汽球的游戲,打中不要錢,打不中一個兩毛錢。他老是打中,我們都不好意思起來,紅著臉走了。回到船上,幾個船家相邀喝酒。那邊船上就把酒瓶扔在水裡,順著河水漂過來。船家請朋友喝一點,他不喝,只吃著船家下酒的炒花生。忽然來了興致,叫船家用瓶蓋倒了給我,一嘗才知是純糧食酒,60度左右。船家一邊喝酒,一面閑談。給我們講小鎮的風雲人物,又說:“我們黃龍好啊,到這裡想怎麼看就怎麼看。不想進景點就不用給門票,哪裡像那個黃龍,那麼貴的門票,又有什麼看頭......”
船歸碼頭,和朋友隨便挑了一家吃飯。點了一道地方特色焦皮肘子。但味道卻不怎麼樣,我是基本沒吃。另點的豆花野菜還好,也不貴。吃完飯後飯店可免費提供茶和麻將,於是乎憑欄而做,和朋友用麻將做抽對游戲,直至下午4點。
打算回家了,我們在鎮上最後逛了一圈,整個小鎮竟沐浴在音樂中,而且是外國名曲。游客都回的差不多了,我倆在古街的清涼中,在鎮上人們懶散的目光中踏歌而行。
回了,又上了那種車。身邊坐著一個微醉的男子,他和坐在後面的人搭話。說:“我們這兒住著舒服,空氣又好,東西又不貴,前幾年被例入世界遺產了......”不想糾正他,告訴此黃龍非彼黃龍也,讓他一直有著份自豪吧。
到家了,一直都在想,為什麼這個什麼都是一般般的地方會讓我去兩三次。這幾天有些明白了,是它給了我故鄉的感覺,牽動了我心底的那一縷鄉愁。具體什麼地方像說不清,也許只是一間老屋,一彎窄巷,或者只是人們的表情。不知道。
我還會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