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經典呈現

作者: deley.gz

導讀人們總在一點點學習,又在一點點遺忘,還在一點點沉澱,那些沉澱就變成了人們意識中的經典。經典可以喚起人們深刻的記憶,可以觸動內心深處最敏感的神經,每次觸碰就如當代之人觀看桌別林的電影,情不自禁地被他幽了一默。這種跨越歷史的共振,從來都只會出現在有故事的地方和有故事的人身上…… 最初接觸馬六甲,是在初中的歷史課本上。它是太平洋進入印度洋 ...

人們總在一點點學習,又在一點點遺忘,還在一點點沉澱,那些沉澱就變成了人們意識中的經典。經典可以喚起人們深刻的記憶,可以觸動內心深處最敏感的神經,每次觸碰就如當代之人觀看桌別林的電影,情不自禁地被他幽了一默。這種跨越歷史的共振,從來都只會出現在有故事的地方和有故事的人身上……

最初接觸馬六甲,是在初中的歷史課本上。它是太平洋進入印度洋的海上交通要道,北太平洋沿岸國家與南亞、中東和非洲各國之間的航線都經過這裡,起到溝通亞、非、歐三大洲的樞紐作用,被稱為“海上生命線”,歷來商貿繁盛,也是兵家必爭的兵燹紛擾之地。荷蘭、英國、葡萄牙各國實力的較量使得馬六甲海峽周圍的土地輪番成為他們的殖民地。或許正是那一段屈辱的歷史成就了今天馬六甲的經典。

歷史的不一定是經典的,但是經典必將經得起歷史的考驗。馬六甲的歷史古跡大多集中在市中心的大文加路向南運河沿岸一帶。比如鮮艷奪目的紅色的原總督府和鐘樓。博物館向參觀者展現馬六甲全部興亡史,博物館後面的小山上,有葡萄牙時代的聖地亞哥城堡。登上城堡,馬六甲全城盡收眼底。波瀾不驚的大海,令人遐想起昔日的王朝,風光與歷史在這裡融為一體。

跨過馬六甲河橋,在河的東岸有一個整潔的廣場,廣場上有一座紅色的針塔和維多利亞時代所建的噴水池。廣場四周都是荷蘭式的紅色建築物。它們是荷蘭人在東方保留下來的最古老的建築物,大約在公元1641年至1660年左右建成。其中最大的一座古老建築物就是正對廣場的荷蘭紅屋史達德斯(Stadthuys)。它是遠東地區最古老的荷蘭建築,三百多年來一直是政府機關所在地,直到1980年才改為馬六甲博物館。穿過厚厚的紅磚牆和笨重的硬木門,便能飽覽館內保留的馬六甲各個時期的歷史遺物,包括荷蘭古代兵器,葡萄牙人16世紀以來的服裝,馬來人的婚嫁服飾,金、銀、珠寶等手工藝品,以及在馬六甲港口停泊的各類古代船只的圖片等。

"聖地亞哥城堡",則是當時的葡萄牙殖民者為防範被擊敗的馬六甲王國軍隊的反攻而修築的。現在能看到的是一片殘牆斷垣,只有古堡城門樓依然屹立在門頂。這座高三十多米的城樓,壁上雕刻著當年葡萄牙軍隊的許多圖案。城堡內幾塊石碑保存完好,給人類留下了若干歷史史實。 “歷史見證”幾個字,並不是虛無縹緲的,並不一定就濃重深沉的,或在斑駁的城牆石碑中,或在路邊陳舊的理發館,或在雞場街 (Jalan Hang Jebat)聳立的古董店……

在山下的舊城區中漫步,就像蔡琴的那首“遺忘的時光”,兩側低矮的灰暗的房屋是它的主旋律,而西歐各國鮮艷的建築群又突破這黑白的世界,矛盾地將靜止的時間和平淡的柴米油鹽糅合在一起,合奏出一首耐人尋味的經典音符。

在這樣的歷史古城,你總能找到理由讓你的回憶帶回去跟相關的人一起觸摸、保留、分享。因此,在文物街去慢慢搜尋自己喜歡的古物,從塵封歷史的悠久文物、琳琅滿目的手工藝品中挑選出最愛,該是一種奢華的享受,不在於價錢,在乎格調。 喝完早茶,再湊巧探探旁邊的算命先生,接著買幾包紅糖,就坐在車篷如新月般翹起、銅鈴叮當悅耳的鄉村“馬六甲牛車”中,不用虔誠地去欣賞,只是隨意地溶於其中,把自己置身於馬六甲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精選遊記: 馬六甲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