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裡頭、仰韶村,傳說中華夏文明的發祥地;
河之南、岳之中,現實裡走馬觀花的旅行人。
所有的這一切仿佛在冥冥之中凝聚成一種力量,吸引著我,召喚著我。
知道自己終是要去的,去尋一尋,去探一探,去想一想。
這個春天,我背上包,整理心情,踏上中原的黃土地。
開封
大相國寺、開寶寺塔,依稀可見盛世之景像;
開封古城、汴河兩岸,難覓曾經繁華的蹤影。
關鍵詞:山陝甘會館雜亂
開封。古稱:汴梁。七朝古都。在我心目中,這該是一塊古樸、悠遠、深邃的土地。可當我坐著看似快散了架的公交車,穿行在坑哇不平、髒兮兮的街道,一邊是汴河上嶄新的鋼筋水泥橋,而另一邊則是殘破的古城牆,我不禁皺眉,這就是所謂的古都?
按圖索驥,大相國寺、鐵塔,走走逛逛,看不出有絲毫不同於其他景點的地方。若不是我們誤打誤撞,來到山陝甘會館,恐怕我對開封是要失望至極了。
會館又稱“同鄉會”,是古時都市中同鄉或同業的民間性團體,這個會館建於清乾隆年間。乾隆年間的開封日漸繁華,南來北往的客商紛至沓來,富商們為擴大經營,保護自身利益而籌建了這個會館。庭院式的建築規整、精致,而這裡最為著名的就是各種玲瓏剔透、栩栩如生的木雕、磚雕和石雕作品了。題材多為像征吉祥如意的瓜果花鳥、人物山水。鏤空雕、透雕、懸絲,手法之精湛,創意之奇妙,讓人驚嘆。
在開封逗留了一個上午,感覺足矣。
登封:
中岳神廟,承中華道教之源;
少林禪寺,辟中原禪宗之始。
關鍵詞:怪坡《禪宗少林》烤老饃豆腐串
登封是個小城市,雖然號稱“市”,但充其量也就是上海郊遠的一個小區縣。在汽車站搭識了一個司機,雖說不厚道,但也是因為他,讓我們意外地見識了登封一個極其特別地方——怪坡。驅車前往市郊,在一段山路的上坡路前熄火停下,正當我們納悶會出現什麼奇跡時,車子竟然莫名地緩緩向前移動起來,只見車子越行越快,不斷加速,朝著上坡路直衝了上去!車上的我們目瞪口呆,直呼太神奇了!司機告訴我們,這段路是有磁性的,所以才會有這麼奇特的情形發生,中央台還曾來拍過紀錄片呢。
到登封的第一晚,我們去了待仙溝,這不是著名的景點,但卻帶給了我們一個登峰造極的夜晚。《禪宗少林》——音樂大典,山水實景演出。置身於青山綠水的懷抱,凝神靜氣地坐於蒲團之上,我便知道,在這裡可以“放下”,可以休息,可以感悟,一切都會從容圓滿。迎風看水,水起木定,聽經石吟頌,禪在山水間。高山琴韻,日升月落,看拳棍翻舞,悟於心性中。不過,也許是陶醉過度,第二天才發覺弄丟了一頂帽子……
到河南後,一直在打聽當地的特產美食,可回答永遠是兩個字——燴面。不甘心的我們決定自己找。慵懶的清晨,街邊轉角,破舊木車,“老饃豆腐串”,烤得香香脆脆的饃餅,夾著辣辣鹹鹹的豆腐干,到此地之後的第一頓美餐,只要1.5元!吃一個,帶一個,順便也解決了少林當天的午餐。
中岳廟、少林寺、塔林、三皇寨,常規、商業。可惜錯過了嵩陽書院,沒去的永遠是最好的。
洛陽:
馬負圖、龜馱書,周易八卦,開窮究宇宙之理;
白馬寺、龍門窟,梵音寶像,傳西域佛學之道。
關鍵詞:水席牛肉湯餅條 人頭佛頭曬傷
從少林寺下來,在路邊攔上一輛途經的大巴,便毫不費力地去往洛陽。同伴是個細心的人,當我們還在睡眼朦朧的時候,他看到迎面開過的車子上寫著“洛陽-白馬寺-登封”,便向賣票的阿姨詢問,被證實後,我們就近下車,順手就把白馬寺給干掉了!可能因為是公共假日的關系,這個迄今1900多年、中國第一個佛教寺院香火鼎盛。園中的牡丹還盛放著,嬌艷奪目,頗有盛世繁華之感,惹我謀殺內存無數。
到洛陽必吃水席。友人先於我們到達這個地方,曾短信告知值得一試。放下背包,直撲“真不同”,店堂場面頗為壯觀,仿佛一旅游者的大食堂。品嘗後發現,所謂水席,就是湯湯水水一碗碗,燕菜、熬貨,大家推薦的菜品也沒有吃出多少新意。沒想對中原美食近乎絕望的我們,卻又“絕處逢生”般地在第二天的早餐時間再一次意外發現了超級好吃的牛肉湯。賓館隔壁有家“知味香牛肉湯館”,一碗牛肉湯,加一塊錢餅條(面餅切成細條狀),熱熱乎乎,加點辣子,撒點香蒜,稀裡嘩啦,竟然把大家吃得個個眉開眼笑,直呼過癮。
龍門石窟,頂著中國三大著名石刻藝術寶庫的光環。光環下,殘破的佛像分東西兩山矗立著,當大佛小佛慈眉善目的望著我們這些“虔誠”的朝拜者,一定會感嘆西域佛教在中華大地所擁有的影響力吧,幾乎所有能站人的地方都是黑壓壓一片,真個是人頭多過佛頭。我端著大炮筒,一身臭汗、左突右閃擠進潮水般地人群中,感覺就跟上下班時間在上海擠地鐵差不多。當我埋頭不知所向,跟隨洶湧人潮攀爬上奉先寺的石階,覺得自己快變成曬干的鹹魚時,心中的女神——盧舍那,以她雍容華貴的姿態忽然展現在我面前,頓時,如沐春風……熠熠生輝的頭光,飄逸生動的衣衫,嘴角浮動著若隱若現的微笑,無論你站在哪個角度,都能感受到她慈祥而威嚴的目光。她的博大壯美,典雅安詳,再一次向世人展現了神性與人性的完美結合,再一次證明了大唐藝術的極致華美。不過,每次激動人心過後,我似乎都要付出些“慘痛”的代價,在洛陽34度的烈日暴曬下,我嬌嫩的頸部肌膚被嚴重灼傷,當晚洗澡時發現自己就像帶了個紅項圈,瞧!這下我也光彩照人了。
鄭州
蓮鶴方壺、王子午鼎,件件閃耀著迷人的光環;
鄭州機場、南方航空,時時籠罩著惱人的無奈。
關鍵詞:排隊領票燉大腸 飛機延誤
鄭州是我們在河南的最後一站,之所以要在此處逗留,只有一個理由,河南省博物院在此地。事先就知道博物院需要免費領票,也預見到了會排隊,但當我們沿著排隊的人群走了五分鐘之後,我徹底抓狂了。在嘈雜的人群中打探一番後,得知有賣10元的古樂演出票,持票也能進博物館,我們決定用錢來解決問題。我是個不安分的人,眼見著“有錢人”越來越多,我朝售票口最前排走去,焦急等待的人群總是混亂的,大家推推搡搡,我乘勢就被擠到售票廳前,5分鐘後,票子到手!招呼過同伴,大搖大擺進了博物院。此時,只聽耳邊傳來熟悉的鄉音:“快滴快滴,阿拉好進起賴。”呵呵,看來阿拉上海人都是一樣頭子活絡俄。
博物院的鎮館之寶是春秋時期的青銅絕唱——蓮鶴方壺。作為古代禮治社會政治、經濟權力的像征,蓮鶴方壺、王子午鼎、雲紋銅禁們為中國青銅時代唱的卻是一曲大江東去的挽歌。整個博物院中藏品不算很多,不到上博的三分之一,但在歷史知識的普及介紹上花了點心思。
從博物院出來,時間尚早,我們朝著市區的小街道深處走去。從攻略上知道河南有一類食品叫“燉菜”,我們希望能在市井小路裡找到它。老天爺也許是憐憫我們這些貪嘴孩子,也許是被我們的執著打動,鬼使神差般竟然被我們找到一家“陳老太大腸燉菜館”,店堂裡落座的都是當地人,竊喜。幾道小菜,雖不能說精致,但味道還算地道,特別是燉大腸,酥爛適中,非常合我的胃口。
正當我以為這次旅程可以圓滿結束的時候,最可氣的事情發生了,原定5點的南航班機,在4點就被告知要延誤至6點半,還用了一個莫名的理由——對方機場天氣原因。上海的朋友卻告訴我大晴天,真是佩服啊,以為現在是信息無法溝通的時代嗎?之後,所有有關我們這次航班的信息就沒了,6點多,被冷落多時的乘客逐漸聚攏來,要求機場方面給個說法,無奈的地勤小姐們優雅的保持著職業微笑,不厭其煩地告訴大家,還沒有確切的起飛時間。。。。有人開始摔告示牌,有人開始抬出《民航法》,幾番折騰後,管理人員終於在7點告知大家,南航“特意”調來一架飛機,八點能到機場,仿佛是對我們的恩賜。唉!和諧祖國的航空服務水平何時才能提高啊!匆匆來,匆匆去,中原大地,留下足印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