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家長兩位女性領導均未游歷過黃山,為了其多年夙願,遂安排一次黃山旅游。由於空余時間無法湊齊,一拖再拖,拖至今年不能再拖,那就出發吧。
時間:6月中旬,某個周末
成員:一家四口,其中兩位老人一位65,一位60。
目標:黃山主要景點以及西海大峽谷。
准備:距最後一次登黃已有十年之久,不敢憑印像造次。因此行前在網上作了功課(網絡就是好,以前網絡還未普及,登黃經驗全憑前輩口傳),參考了各位大俠的游記攻略和地圖,設計了行程和時間計劃,提前預訂了北海住宿。由於近期雨勢不斷,考慮安全因素,火車雙臥來回。每日關注黃山氣像,除了雨還是雨(小小安慰一下領導:黃山雨天也別有一番滋味,如果大晴天也不甚好看),郁悶的同時也為中華祈禱了一下,千萬不要再有洪水了。另外擔心之處就是老人的體力問題是否能夠適應預計的艱苦行程。事先准備好了必備用品(物品清單可參考其他游記)。
行程:
第一天:出發當晚下班後匆匆回家,安頓好家事,飽餐洗浴後登上2521次列車。
22:40南京發車,晃的厲害,空調不爽,無法安睡,車過宣城後迷糊睡著。
5:07 正點抵達屯溪。出站已是中雨,出站口兜售雨衣和拉客的小販比較煩人。幸好事先聯系好有車接站送至湯口。(司機告知原火車站斜對面的車站已經搬遷,回程亦親見)。
6:10 湯口下高速,雨時大時小。寨西換乘中心對面某客棧早餐,稀飯+雞蛋+生煎餃子,共39元。考慮雨勢不明,在隔壁超市購買雨褲4條,成交價格4元/條。厚度不錯,直至下山無破損。
7:05,車至雲谷寺。因為下雨售票處無人排隊,而且門票和索道票在同一窗口購買(未見攻略所述分別購買)。老索道關閉,順指示牌前往新索。每車8人,隨到隨走,一路霧氣濃重,看不見遠景。(步行上山2.5小時,本人印像,路上是有風景的。考慮此次主要目標是夢幻,以及家人體力,故索道上山)
7:30索道歷時約15分鐘抵達小夢幻(非攻略所述8分鐘),除了霧依然什麼都看不見,雨勢增大,家人披上雨衣,穿上雨褲。本人身穿衝鋒衣,此時也套上了雨褲。順路前行,約10分鐘後經豎琴松到始信峰。此處游人漸多,某導游說今天霧大,遠景肯定都看不見,心情難免沮喪。雨大,霧大,相機亦無用武之地,倒是苦了那些色友。一路無話,雨中趕路,順便欣賞一下黃山名松。一路上的觀景地點均無景可賞。夢筆生花觀景台處一片霧茫茫,兩位女領導只有看下標牌介紹聊以慰藉了。
8:02。入住北海。家人收拾行裝,我快速往清涼台獅子峰方向運動,沒有猴子觀海,只有霧裹猴子。雲海幾乎沒可能了,回屋告知領導,領導遺憾萬分。向賓館服務人員及北海附近工作人員咨詢大峽谷是否開放,未得到關閉的信息。(黃山管委會於前2日因暴雨臨時關閉了大峽谷及天都兩處景點。)屋中休息,我往床上躺了會,發現眼皮沉重(火車上有效睡眠約2小時),不能再睡,否則就沒有前進的動力了。打開電視關注了一下歐洲杯戰報和NBA總決。開始吃中飯,把方便面,雞蛋,火腿腸什麼的消滅了一輪,填飽了出發。
10:00,按原定計劃,目標西海大峽谷。預計19:00返回駐地。輕裝,帶上水、烤腸、黃瓜和一些小吃(可補充鹽分)向排雲亭進發。雨一直下,途徑西海飯店,正對的峽谷中霧氣不重,是目前為止可以看的到的最遠的景色了,不少色友在拍照,(其實此處景色一般,但是能見度尚可,在領導眼裡此處已是美景了)。一路常規游玩至排雲亭。此處能見度可,可遠觀部分奇石。我先探路,大峽谷開放,欣慰。
11.05,西海大峽谷北入口標牌處。一路下行,按攻略選擇一環右下、二環左下,可觀部分近景,遠景朦朧,但是已經能夠感受到相當壯觀。二環左下有部分懸崖,有驚無險安全通過。
12:05一路下至谷底,花費一小時,大大超過預計。途中見上行游客1名,超越下行游客5名,此時渾身濕透,外面是雨,裡面是汗,雨衣實在是不透氣。下至谷底開始上行,在第1個山洞中休息補充能量。脫了雨衣(衝鋒衣),風一吹又冷的慌,只有再穿上。上行的路感覺實在太長,2位老人走上10來步就要休息一下,雨又趕的緊,真是痛苦啊。看地圖上兩山洞相當接近,但是走啊走的就是走不到。
13:00(此處忘了計時估算應該差不多)好不容易穿了2洞,來到服務站。雨衣裡全是汗,脫了風吹的打冷戰,兩條腿開始感覺沉重,郁悶的是上個廁所還要下層樓,痛苦喲。實在是冷的有點難受,在服務站泡了2杯熱茶(15/杯),親見一挑山工挑貨進屋,也不覺著昂貴了,熱水下肚感覺好了許多。休息大約20分鐘,此處遇見從南入口進入的一個韓國旅游團,歲數都不小,裝備精良,有導游陪同。
繼續上行。10步一歇,到達棧道,好看也好玩,兩位女領導略有驚恐,不過在鼓勵和保護之下平安穿越了。路遇一游友,雙肩登山包+右肩挎全套攝影裝備+左手塑料袋裡全部伙食給養下行,心中十分佩服,他也很佩服兩位老人能穿越峽谷。互道平安後分手,繼續進發。
15:00差2分,穿越又一山洞,發現西海大峽谷南入口標牌,大峽谷穿越成功,耗時4小時,與攻略基本相符,不過下行還是省力,上行耗時較多。步仙橋賞霧,呵呵,很是奇怪那個峰頂的圖騰是如何搭建而又不倒的。冷就一個字,不敢吹風,往天海進發。雨下得緊,此路線我以前沒有走過,只有按攻略估算大約1小時。快到西海瑤台的時候有一段石頭峰頂路,無任何防護,我謂之“肥鯽魚背”。一路上霧越發濃重,埋頭趕路,未能賞景。
15:40抵達白雲賓館,在門廳處躲雨休息,看見一女子挑山工挑了游客行李進門,8元一斤,掙錢不易啊。此次再見黃山挑山工心中大驚,印像最深者大瓶裝可樂(2.25升?)每邊兩捆,這是什麼重量?印像中以前黃山挑山工和其他名山挑山工均沒有如此負擔,唏噓不已,民工群體需要我們更多的關心。
16:20 抵達光明頂。海心亭開始游人漸多,體力出現問題,故天海-光明頂段路雖不長,但行軍緩慢。海拔高度處拍照留念(領導此行海拔最高處),鏡頭上全是水,效果不佳。考慮體力,征詢領導何路下山,得知都是下山路後,毅然選擇經飛來石-排雲亭-北海路線,呵呵。再堅持一下,離“家”不遠了。光明頂未能遠觀飛來石,只有近處摸幾把了,呵呵。
17:30一路無話,回到北海,不忘又去看看夢筆生花和十八羅漢是否看的見,失望而歸。回房間,全身上下含鞋子全部濕透,洗了一把熱水澡,愜意啊。躺在床上疲勞襲來,決定在賓館吃飯。選擇了100/人的自助餐,看了鄰桌點菜的份量,慶幸還是自助餐合算一點。沒處可逛,看預報,明天大雨轉陣雨,日出概率30%。猶豫後決定,原定獅子峰觀日出、徒步下山、擇機登天都的計劃放棄,改為玉屏索道下山。擔心體力在其次,實在是受不了悶在雨衣裡一天那種蒸籠的感覺。既然計劃改變,原定7點(最遲8點)出發修改為睡到自然醒,最遲12點北海出發。
這一天行軍時間近8個小時(自索道上站計算),路途超過12KM。兩位老人堅持了下來,遠超我的想像。因為6月日照時間長,7點30天尚未黑透,電筒未派用場。
第二天
說是自然醒,實際上5點多天剛亮也就醒了,賴在床上不想起,窗外雨勢較昨天為小,時不時還停一陣子,但日出肯定是沒有了。腦子裡閃過執行原計劃,無奈領導起床後腿部反應嚴重,放棄。7點多起床,8點多掃蕩自帶早餐,收拾行裝。
9:00正式北海出發,再探夢筆,雨又下了,失望。調頭往光明頂方向,剛剛踏上上坡台階,兩位領導的腿就不聽使喚了。沒辦法,今天不比昨天,每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行李,手杖輔助,咬牙堅持。一路上行光明頂,能見度較昨日略好,時不時風可以吹掉一些霧氣,雨衣內蒸籠的感覺又上來了,遙指701電視台為光明頂,以此鼓勵大家攀登。
10:00抵達光明頂休息。大口大口灌水,今天這段2.5KM的上坡路感覺相當疲勞,失水也比較多。雨竟然停了,脫掉雨褲,扒掉衝鋒衣,爽氣。站在頂上雖看不見飛來石,但是可以看到飛來石方向的防火亭了,抬頭偶爾還能看見一小片藍天。此能見度已超出昨日太多太多。心中快慰,決定恢復原定徒步下山計劃,征詢領導意見,領導直搖頭,剛才的上坡已經讓她失去徒步的信心了。無奈,陪同他們三人至玉屏索道下山,我自己輕裝進軍天都。主意既定,立即執行,加快行軍速度。
11:45一路經天海、鰲魚峰、百步雲梯來到玉屏樓。路上雨似有似無,不需要雨衣,雖然有汗,但是感覺不錯。隨海拔下降霧氣較光明頂再次加深,蓮花、蓮蕊二峰在游道上看不見峰頂。抵達玉屏樓,雨再次來襲,剛剛穿戴好雨衣她又停了,黃山的雨啊,真是又愛又恨。雖是雙休,迎客松處留影竟然不需要排隊,可見當天登山游人之少。此處補充巧克力及小面包權當午餐,與家人暫別,他們索道下山,繼續為黃山風景區GDP做貢獻。
12:10獨自一人輕裝往天都方向,經蓬萊三島於12:20到老道口。抬頭仰望,天都沒有封閉。但是北路無人攀登,半山霧氣濃重,心中一懍,拍了拍雙腿,上!爬了約30米,累。回頭望,有三位游友似乎欲登頂,呵呵,有伴就好,不至於太寂寥。停下暫歇,等待他們,一會他們跟上來了,他們的重裝備都留在老道口請人看護了,一會兒還得原路下山。四人結伴而上,20步一歇。
12:50過鯽魚背,13:00臨天都絕頂。什麼都看不見,只聞風聲,少歇。
13:10 告別游友從南路下山。南路路線較長,一個人不免有些寂寞,往山谷長嘯,剛才的游友在北路呼應,沒想到在我腳下也有人呼應,感覺相當有趣。盼客松處見此游友,准驢友裝備,閑聊片刻互道平安分別。南路不比北路,線路彎曲,且多處有松樹遮掩,故道路較濕滑,一路霧氣繚繞,耳邊聽見水流聲,就是看不見,還是運氣欠佳,如果出會太陽,這霧氣就會變成雲海了。
13:50 抵達新道口。下山途中又分別遇見2位驢友,標准驢友裝備。對於以上3位在此種天氣下由南路獨自負重登天都者我十分欽佩,估計後2人可在峰頂相聚“煮霧論英雄”。向領導報平安,他們已在下山新國線上了。
14:00 抵達半山寺,腹中不爽,光臨黃山1號,終於不是需要上下樓梯的了,甚慰。結果出來後繼續下山發覺不對,兩膝蓋有感覺,下山久走有反應,郁悶。沒辦法,那也得下啊,適當放緩速度,途中又遇天都北路游友,且被他們超越,我礙於膝蓋,多次休息,立馬橋處看看風景,假模假樣學習學習地質知識,就這樣於15:00晃到了慈光閣。研究了一下游客中心裡的黃山沙盤,加深了對黃山的立體認識。
15:10分,上了新國線,以前都是徒步到溫泉的,人老心態也老了,坐車!呵呵。最後2位上車的是外國游客,女的恰好是我鄰座,我憋了滿腦子英語就是蹦不出一個字來,罷罷罷。幸好他們溫泉就下了,我一人寬坐到寨西與家人彙合。
15:40 吃了點東西墊墊肚子,家人在等我的時候已聯系好一輛車送我們到屯溪,100元。比攻略以及當地人說的便宜。不過上車後司機說由於下雨205國道塌方,建議高速,15元高速費用自費。我本來想反駁,因為205路況比以前好多了,而且湯口段風景不錯,後來想想算了,高速就高速吧。他們掙錢也不容易,跑高速省點油,讓他早回多拉一趟吧。
16:30,抵達屯溪老街口。一路與司機閑聊,了解了湯口包車去宏村西遞的價格,探聽了宏村往羊棧嶺隧道焦村方向上合銅黃的路況。半路上又下雨了,這雨下了這麼多天,沒准205真塌方了?
老街附近閑逛,新安江邊坐坐,沒時間了,要不乘船去千島湖玩玩?呵呵。重新背上登山包,覺著沉重萬分,在老街口附近找了一家飯館吃飯,5菜一湯加2瓶酒159元,價格還能接受,就是徽菜的味道實在是重了點。飯畢打車到火車站N420臥鋪回家不表。
流水帳敘述完畢。幾點心得小結如下:
1、時間和行程安排。此次出行時間節約超出我的預計。原因考慮幾點,一是因為天公不美,遠景看不見,埋頭趕路,省略了大量駐足觀景拍照留影的時間。二是由於連續下雨,黃山游人不多,索道無須排隊,主要游道上不算擁擠,超越容易。所以此次雖攜兩位老人同行,但是基本都能提前抵達。如遇常規游玩,還是以攻略及部分地圖上標算的時間為准,應該略有富裕。
2、關於手電,6月份是日照時間最長的時段,利用率不是很高,穿越大峽谷的時候普通游客應該根據自己的行程考慮是否攜帶。我們此次穿越沒有用到,能減輕一點是一點。
3、老年人的體力,不要懷疑他們的毅力和相互之間的鼓勵,他們的吃苦耐勞精神是我們年輕一輩比不了的。此次原有2老大峽谷下探一環循環路返回的備用計劃,結果二老硬是走到谷底並從南口出來,登光明頂經飛來石返北海,這是穿大峽谷最遠最累的行程,他們堅持了下來,並沒有成為我們的負擔。
4、有關下雨。下雨時候登山除了安全因素之外,一定要注意補充鹽分,雨衣不透氣,出汗很多,而且出了汗散不掉很難受。另外,雨衣雨褲可以在山下買,要質量好些的,千萬不要買那種很薄一碰樹枝就破的。我們的雨褲質量不錯,沒有破損,在百步坡下舍棄,跟著就有工作人員回收疊疊好拿走了,不知道是再賣還是自己用,存疑。
5、穿越大峽谷,有恐高症的人盡量不要去,上不敢上下不敢下的會很麻煩。走回頭路會很遠,我們在路上遇見進到棧道卻因為恐高而折返的,這樣走的冤枉路太多。
6、穿越大峽谷要事先考慮好住宿的地方,我們選擇北海是因為考慮可以盡早輕裝上陣,就是從南口回駐地是最遠的,第二天還要二上光明頂,但是這樣的好處是黃山主要景點一個不漏,輕裝時間長。如果選擇天海、光明頂附近要麼是需要重裝穿越,上行比較辛苦。要麼就是長時間重裝游完北海後再到天海或光明頂安頓住宿輕裝穿越,這樣的話總路程也不比住北海少,一天之內要二上光明頂。
7、此行是我第一次索道登山,視角不一樣感覺也不一樣。以前由後山雲谷寺徒步登山還是有景色的,不知道為什麼現在的攻略都說後山登山道無景可觀,其實黃山處處皆有景,你要自己用心去發現。如果是第一次登山的青年游客,建議徒步登山,個人覺的做纜車上去的就不能算是徹底征服一座山,還是有遺憾的。8、關於“天險”的問題,很多的“天險”和驚險故事也是游人一傳十、十傳百傳出來的,越傳越玄乎,越傳越“險”,某種意義上也是一種“炒作”,身臨其境以後也許並沒有傳說中的那麼險。既然管理方修了路能夠開放讓游客游玩,自然是安全措施及警示標志比較完備,危險度在可控範圍之內,作為我們游客需要根據自身情況,做好取舍,充分准備,注意安全,盡量不留遺憾,但是絕不能勉強,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