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之地,歷史之鑒
我實在說不出南京出了明朝和民國歷史旅游資源豐富以外,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可能是我來自太近的上海,太相似卻又更大氣的城市。但是除了吹捧自己的城市之外,的確發現了南京的幾大特點。
所有人都不會反對南京確實是一個曾經歷盡輝煌的地方。我甚至妄想如果新中國建立,把國都放在南京的話,南京會是什麼樣的。但那只不過是空想。更實際在於,在一個曾經有過很多故事的地方,會不經意流露出過去的痕跡。可能有些時候是一種刻意的雕琢。南京政府看似並沒有真正把這些不刻意轉變成無盡的財富(比如夫子廟的拆遷),而是大刀闊斧的修剪那些刻意的東西。這樣就把刻意做成了做作。但是,實在不能把歷史搶眼的那一瞬當成做作。呵呵,這不是作為後來者應有的態度。
南京的確把耀眼做成標志,並指望他能帶來銘記和財富。說實話,有些可悲。作為省會城市,它的交通建設和市政建設的確有一些經典之作(如他的總統府對面的人民會堂),但是在中國這是普遍的,起碼每個城市只要有條件,都會做,當然不會比他做的差。他仍然需要太多的努力和改進,尤其在為當地人民創造福祉方面。當地人對於交通建設方面,有著很深的困擾。當然,這也是很普遍的。值得一提的是南京的火車站,不想居然如此規範、僅僅有條(並非本人對南京的低估,不過相比整個城市而言,實在是一個典範)。不只他的外觀,而是他的管理和秩序,簡直讓上海火車站顯得太過邋遢和雜亂。
南京是一個可以寫自傳的城市。如果上海能寫一本,他差不多能寫一筐書(或者說一書櫃)。他的太多故事被現在的外衣給掩埋了。從這個角度講,他實在有這個歷史使命來做個歷史的記錄。不僅僅是總統府、明孝陵、中山陵,而是一個讓所有游客心馳神往而又不刻意顯擺的寫實。用什麼形式來表現這個城市都有的經歷,我想最好還是用網站,加上一條有特色,而又生動的歷史街(感覺很像影視基地,但是沒必要那麼功利和誇張)。
我住在新街口,在南京應該是整個城市生活的中心區域,好比上海的南京路沿路。但是這裡的交通更加糟糕。許多的百貨商場,貌似最起碼五個,不同消費層次。金鷹和德基可能是印像最深的。金鷹是擁擠和無序的。會發現很多奢侈品牌簇擁在平民品牌周圍。我想貧民和富豪都不會喜歡和對方靠得太近。尤其是花錢的時候。這個商場應該是太老,老資格和老派。想再過三年應該要翻修。不過,可能南京還存在太多比這個商場更老派的百貨商店。人家說不定還在創造很多的稅收。可以理解這種暫時的容忍和止步,希望有機會能把這種倒退推翻。對於商業,這種推陳出新是更顯然,更快速的。所以值得期待。
有一個地方是讓我覺得很舒服的,就是1912。這個簡稱所指在總統府旁的一個街區。不大,但是聚集了一批咖啡館、餐廳和夜店。本人認為當地人更願意把他理解為酒吧區。其實我發現,大部分店還是餐廳和咖啡館。說起來,有些失敗。我去那裡2次,都在下午,發現很少人在用餐。聽說這個街區是完全重建的(和上海的新天地有著很大的區別),原來是一個部隊擁有的高干府邸(很容易理解,為什麼建在總統府隔壁)。裡面有著很多日本餐廳和韓國餐廳,這也是我所發現的,南京更多的是亞洲人,西方人相對很少,更奇怪的是,在這部分亞洲外籍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巴基斯坦和印度(當然,從他們的外貌和打扮中就可以知道)。另外一個我覺得特別的是,這個街區更加親民,相比上海新天地而言,它的消費大致和其他餐廳相同,這也就是我更傾心的一點(而且沒有15% 服務費)。除了這個街區以外,在南京還零星分布著一些不錯的西餐廳和咖啡廳。大部分都在百貨商店裡,還有很大一部分在酒店中。讓我覺得南京的高端餐飲消費大致70%都在幾家著名的五星級酒店之中。也就是說,其實這些高端消費中,外來者占了很高比例,而本地人應該有他們自己更加喜歡的地方。很可惜,沒有向當地人打聽這些,只得知在夫子廟附近有一個中餐廳,有很特色的南京本地特色菜。但是這個地方其實還是游客居多,既然他在游覽地附近(如上海的綠波廊同理)。
最精彩的可能就是中山陵那個讓人看都吃力的樓梯。也許從最高的地方摔下來會更加省力,承認這些想法很瘋狂。事實是,那些樓梯是減肥者最好的鍛煉,因為他很高,空氣又十分新鮮,在高處的風也很溫和。所以,我還是痛並快樂著。在陵墓內部,有著一樽銅像和孫先生的遺體。因為我去的時間太晚了,沒能一睹他的遺容。但時可想還是那些電影中的特形演員更加生動,至少有生氣。但是很幸福的是看到他老人家躺在那個以國民黨國旗為頂的廳裡,至少想到他能和他的終生成就躺在一起,也覺得那是一種無上的榮幸。絕對不是把他的身體圍起來,工人參觀聽收取不菲的門票。對死者,還是認為應該以尊重本人為先。
很可惜的是沒有去明孝陵,想像中應該更豐富和吸引。至少從門票中的地圖中,我能很明顯的感覺到他的氣勢。呵呵,我是個擅長想像的人。想像中的一幕,絕非是躺在之中的明代皇帝,而是康熙帝當年祭拜明孝陵。可能是明孝陵最輝煌的一天吧。我相信古代先祖更善於把風水融入陵墓的建設,所以由此產生很多遐想,比如他是否和明朝的興盛和衰亡有關,是否去虔誠祭拜的人也能從中沾上一些皇家的運氣。諸如此類。
回過頭來說總統府,發現太過平淡,充其量只是一個舊且異味很重的辦公樓和博物館。那些辦公室還是很寬敞的,舊式的辦公桌和笨重的深色沙發,就是某些革命電影中的場景。見到第一間的確很興奮,但是當從一樓走向二樓時突然想看看他們的廁所,也許更讓我覺得新奇。
對於這次旅行的行程和住宿,我覺得,如果把中山陵和明孝陵放在某一個早晨一網打盡,這樣三天的行程會有些無聊,但是效率很高。其他的景點不去也罷。關於住宿,是讓我覺得不滿意的,必須提名南京僑冠皇冠假日酒店,實在是和我所知道的任何一家上海的皇冠假日或者假日酒店相去甚遠。很難想像一個酒店一天之內兩次打掃客房,還有一天居然沒人打掃,昂貴的服務費讓人覺得全然只是讓消費者付出,而沒有相應的回報。門童更是糟糕,他們更加像是保安,負責門口的秩序,而不是讓顧客有親切的感覺,最讓人不能接受,他們居然對於短路程的客人不消一顧,很顯然他們定時從出租車遠程中提取了他們自己的利益,但是面對那麼多住客,居然視而不見,真是讓我覺得丟盡了整個洲際集團的臉。難道一家五星級酒店(哪怕不是像由洲際這樣國際性的酒店管理集團)最起碼應該無條件的幫助住客。特別在住客獨自出門時,這是我覺得這次旅程讓我很失望的。並沒有讓我覺得那是一個五星級,可能一家經濟型酒店或許更願意為住客提供方便。另一點,和明顯的,這個酒店的管理層也漠視著這些無理的行為,並且任其發展,不知道洲際集團應該作何解釋。但是本人決不會相信任何一家皇冠假日酒店,讓人覺得徒有其表,明顯的沒有令人信服的服務和態度。另外,它的晚間服務也是相當糟糕的,它主推的大堂吧居然只有兩名剛畢業的服務生當班(當然客人也不多),並且他有一家“配套”的夜總會,十分聞名遐邇——天上人間。聽說性質也是和上海的一家相同。不知道是不是酒店需要依靠這樣來提高入住率,真讓人覺得寒磣。
在南京的夜生活是這次未考察到的,但是從南京的人口和市中心的人流量來看,它的夜生活也無法靠當地人撐場面。至於西方人,可能更加稀少。沒有人氣的夜生活是無趣的,所以沒有去一探究竟。
回來上海以後,覺得很多事無法用我的思路串聯起來,所以記錄下來以待將來回顧。覺得雨中的南京還是很讓人愉快而且浪漫的,尤其在人群稀少的街頭,那種悠閑是在上海無法感受的。算我偷到了三天的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