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印像(三)

作者: 小鴨聖吉婭

導讀7.節儉和環保德國人生性節儉,據說以斯圖加特地區的施瓦本人為代表,斯圖加特地區是全德失業率最低的地區。有一首德國歌這樣唱道“勛爵老爺,您想給我買一輛奔馳車嗎?我的朋友們都開一輛保時捷……”喜愛靚車的人至今仍然要在這兩種高檔汽車之間做出抉擇。在斯圖加特市,看到滿大街跑的名車,不過這裡的人們穿著打扮卻顯得相對樸素。自助餐、青年旅館、熱狗這 ...

7.節儉和環保德國人生性節儉,據說以斯圖加特地區的施瓦本人為代表,斯圖加特地區是全德失業率最低的地區。有一首德國歌這樣唱道“勛爵老爺,您想給我買一輛奔馳車嗎?我的朋友們都開一輛保時捷……”喜愛靚車的人至今仍然要在這兩種高檔汽車之間做出抉擇。在斯圖加特市,看到滿大街跑的名車,不過這裡的人們穿著打扮卻顯得相對樸素。自助餐、青年旅館、熱狗這些物美價廉的東西皆由德國人發明,現在都已風行全世界。德國是世界上環境保護政策最嚴的國家,也是第一個綠黨進入議會的國家。德國的垃圾要進行分類,不同的垃圾扔進不同顏色的桶裡,電池有專門的收集地點,廢舊不用的家具必須按固定的回收時間,扔在街道邊,第二天會有車子來收。不過奇怪的是,在德國的公共場所上看不到一點紙屑,卻有煙頭。原來煙頭不能扔在垃圾桶裡,當然可以扔在頂端帶有煙灰碟的垃圾桶上,個人猜測或許出於安全考慮。購買香煙的人同時也支付了一部分含在香煙價格中的稅,所以在德國不能隨便扔垃圾,卻能隨手丟煙頭。德國的民居,只要有院子,都會在房前屋後種上花花草草。可見德國人對自己居住的環境是非常熱愛的。如果是在中國,我想種的一定換成了瓜果蔬菜吧。就算是在偏僻的原野,德國人也要種上青草。游歷了半個德國,及少見到裸露的地皮。8.柏林is becoming二戰結束後,蘇、美、英、法四國共同接管了柏林,東部由蘇聯管轄,西部分別由美、英、法三國管理,1961年8月,原民主德國在柏林兩部分交界處修築了一道牆,史稱柏林牆。1989年11月9日,標志著東西方冷戰的柏林牆被拆除,只留下三處遺址供游人參觀,一年後東西德統一。在柏林牆存在的二十八年裡,穿越柏林牆逃亡的故事就沒有中斷過。為了追求自由,東德人嘗試使用各種方法,翻牆、挖地道、開重型車輛直撞,甚至有乘熱氣球的,結局只有三種,獲得自由、被捕入獄或被掃射而死。約有255人越不過柏林牆這道生命的門檻。在勃蘭登堡門附近的馬路兩側,豎立著一片肅穆的木制十字墓碑,上面有這些人的名字、生卒日期和照片。看到一位少女的照片,眼神清純天真,十八歲的花蕾,當年就凋謝在柏林牆下。東西德合並後,柏林重新成為首都,經濟、文化發展得很快,現在已成為歐洲的文化藝術中心。但是東西德合並後,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原東德地區的經濟仍然與原西德有著很大的差距。原西德人抱怨政府每年要拿他們的財稅收入去補貼原東德地區,而東德人在飽受失業問題困擾的同時還要忍受精神上的被輕視,強烈的失落感使他們又懷念起昔日的時光,一種強調不同於西德的東德人認同意識慢慢發展起來。或許,清除大腦中的柏林牆將花上比清除實體上的柏林牆長得多的時間。同德國其他的城市比較,柏林似乎更多了一種的活力。在柏林的繁華地帶,常常可以看到大型機械在工地上施工,這種現像在德國其他城市難得一見,倒是有幾分像日新月異的中國城市建設。與此同時,尊重歷史的傳統在柏林仍然發揚的很好,不信請看被炸掉一半的威廉一世紀念教堂和柏林大大小小的博物館。一位柏林的藝術家說過:Berlin is not being, Berlin is becoming, Berlin is not ready yet。



(smart)



(Fuessen郊外)



(柏林牆)



(柏林)



(十八歲凋謝在柏林牆下的花蕾)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