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兒四大屯堡

作者: 影子愛電影

導讀安順屯堡文化區有300多個屯堡村寨,目前屯堡文化保存較完整的旅游點主要是安順市西秀區大西橋鎮的九溪村,七眼橋鎮 “雲峰八寨”中的本寨、雲山屯,以及平壩縣天龍鎮的天龍屯。小橋流水天龍屯這四大屯堡中,最多游客前往的就是天龍屯堡. 天龍從元代起就是驛站和屯兵重地。一條小溪貫穿古鎮,座座小橋,努力營造江南小橋流水人家的風韻。沿溪多為石砌櫃台的商戶人 ...

安順屯堡文化區有300多個屯堡村寨,目前屯堡文化保存較完整的旅游點主要是安順市西秀區大西橋鎮的九溪村,七眼橋鎮 “雲峰八寨”中的本寨、雲山屯,以及平壩縣天龍鎮的天龍屯。小橋流水天龍屯這四大屯堡中,最多游客前往的就是天龍屯堡. 天龍從元代起就是驛站和屯兵重地。一條小溪貫穿古鎮,座座小橋,努力營造江南小橋流水人家的風韻。沿溪多為石砌櫃台的商戶人家,老人們三三兩兩坐在橋頭閑聊。當地政府為了搞活旅游帶動經濟發展將鎮區開發,而開發的弊端也顯露無疑—整個鎮區新老建築雜陳,讓人覺得遺憾.但跨過小橋鑽入小巷還能看到軍事機關重重的民居建築概貌,其中的九道坎巷要穿過狹窄低矮、兩邊布置槍眼的過街門洞。街盡頭是文物保護單位天龍小學,仍然保留著清末明初的建築風格。鎮北殘存著一段古驛、一座古驛橋。天龍屯周圍的山上留下了大量屯堡歷史遺存:古城牆圍繞天台山,從半山腰壘石建起的城堡式伍龍寺古剎群下臨絕壁,現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建築大師張開濟贊為 “中國古代山地石頭建築的一組絕唱”,山背後有明朝軍隊的兵器加工場遺址;煙堆山有明代烽火台殘壘。 (交通:前往天龍屯是很方便的,可以從安順南站/西站坐前往平壩的中巴,在天龍鎮下來,然後摩的前往.中巴車很多,不必擔心久等.)峽谷古城堡雲山屯雲山屯是屯堡村落群中最完整地保存著石砌屯門、城樓、寨牆等古代軍屯防御設施的村寨。雲山屯坐落在雲鷲山峽谷中,寨前古樹濃蔭,兩山夾峙,山勢險峻,僅有一條盤山石階可進入屯門,門洞深數十米,上有歇山頂箭樓高聳雄踞。屯門兩側依據山岩地勢砌成高六米、長十數裡的石牆連接懸崖,並如長城般在兩側陡峭的高山上蜿蜒合圍。各顯要位置分布十四個碉堡。一條東西向石板街縱貫全村,街兩側有高台戲樓、財神廟、祠堂以及老字號"德生昌"中藥鋪。數條彎曲的小巷巧妙地將各家各戶串聯起來,住宅、碉樓等大部分建築依山勢的起伏呈階梯狀分布於兩側山腰,整個村落布局、道路設施和院落結構絕妙地完成了三重封閉性防御體系。歷史上這裡曾商賈雲集,而現在店鋪已不足百戶。平地碉樓群本寨本寨背靠雲鷲峰,左右兩邊分別是姊妹頂山和青龍山,而寬敞清澈的三汊河,成為本寨正面的天然屏障。本寨雖不大,但屯堡建築格局保存最完整,現代建築最少。在寨外遠遠望去,就能看到一片石板瓦頂上高聳著七八座碉樓。本寨的四合院建築比九溪考究,因年代沒有九溪那麼久遠,因而內部結構都還比較完好。鑽進窄窄的巷道,穿過一戶人家的過廳,天井對面突然聳起一座帶有圍牆的碉樓,碉樓的炮眼正對門廳。轉過圍牆是碉樓正門,垂花門樓,門樓上部還有美人靠。走進碉樓,是一個小小的下沉式天井,天井中用片石砌出八卦圖案,四周用青石築起半米多高的屋基,兩側是半圓形雕花台階,通主房的石級雕刻了精美的吉祥圖案,連石屋基的側面也刻有圖案,房主可謂費盡心機。主房和碉樓連成一體,樓梯在主房後部,無法進去。據估計,碉樓原為主人住宅,外圍的廂房是下人房。碉樓後還留有一段高高的石頭寨牆。(交通:前往雲山屯+本寨,可以從安順西站坐前往雲峰的中巴,半小時一班,流水發車,1小時車程,5元/人,直接到售票口(即:博物館)下車,就可以游覽雲山屯和本寨了.或者,你也可以坐前往平壩的中巴,在七眼橋鎮岔口下車,然後摩的前往景區,大約5公裡路程.)屯堡第一村九溪九溪村在安順市西秀區大西橋鎮,坐落在九溪彙流的河邊,是屯堡文化區最大的自然村寨,清朝時有 “九溪是座城,只比安平(平壩縣城)少三人”之說,也是屯堡文化最為深厚的地方。只可惜,我們去的時候並沒有找到九溪景區的電話,也沒來得及去九溪看看. 如果有朋友去,請一定去看看,到底這第一村的名符不符實.



(本寨碉樓)



(碉樓 槍眼)



(牆 圍牆)



(錢眼 下水口 )



(財神廟)


精選遊記: 安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