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21日下午,我們一行三人(我和媽媽、兒子)踏上了為期八天的西安尋根問祖、朝聖懷古之旅。此行采取半自助形式,市內景點自行旅游,市外景點跟團。
一、行程及費用(除特別注明外,均為單人價格)我們此次大約總花費3300元。
第一天 0621乘K172次13:55始發赴西安(硬臥下214)
第二天 062210:30到西安(晚點10分鐘)下午去兵馬俑(往返交通14,門票90)。晚上鐘樓、鼓樓和回民小吃街。
第三天及第四天 0623-0624 延山、壺口瀑布北線兩日游(410元)經事先談判為小孩爭取到免費車位一個。
第五天 0625陝西歷史博物館、大雁塔
第六天 0626乾陵、法門寺西線一日游(車費及導服費30,門票0-240元)
第七天 0627乘1132次13:16始發赴藍村(空調車,硬臥下316元)
第八天 0628中午到藍村(晚點半個多小時),轉乘車到青島(大巴15)
其他費用:
*住宿:在途七天,其中火車住兩天,北線住一天,西安住四天。西安期間住火車站附近的悅客來連鎖(東波飯店),標准間每日90元,離火車站出站口約600米。
*餐費:平均每天70元
二、一些感受和花絮
1、出游時間是512地震後的一個半月左右,也作好了體驗余震的思想准備,但事實上在西安沒有發現任何經歷過震感的痕跡。只有大雁塔因為地震原因停止了開放。
2、帶三歲左右的小孩外出旅游要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備。因為小孩和大人的興趣點完全不同的。如在城牆邊,我們想看的是壯觀的城樓,而孩子感興趣的是環城公園裡采集的一種可用於拔河游戲的小草。另外,與身高1米多的小孩共用同一個臥鋪,大人基本上是別想睡好覺的。不過,這次是嘉祺同學能夠完全免費出游的最後一次機會,因為他的身高已經達到108CM,下次再乘火車就需要半票,有的景點也需要門票了。
3、西安的綠化很好,不愧是歷史悠久,從路邊的濃濃樹蔭就可以看出,沒有多年的積累是不行的。但同時也看到老城的壞處,路太窄了,一般單向只有兩車道加一個公交專用道,中間還用寬寬的綠化帶分開(估計能占一個車道)。加上在修地鐵,交通堵塞現像非常嚴重。我們從酒店到博物館,一共只有八站路,但因為趕上上班時間,公共汽車走了一個多小時。
4、因為吃不慣西安以泡饃和面條為主的食物,所以我們主要在超市購買熟食並充分利用了酒店的電熱水壺。用來煮過荷包蛋、酒釀雞蛋、方便面,甚至煮了兩次粥。這使得我們的餐費大大得以壓縮並且保證了營養補充。當然,我們每次用完都清洗得非常干淨,確保下一位使用者不至於從開水中喝出方便面的味道來。做人要厚道。
5、西安的旅游業非常發達,而且感覺比較正規,反正我們沒有遇到黑導或者黑車現像。連購物也基本沒有安排,可能與我選擇的兩條線路有關。(西安旅游一般只在東線安排購物)。他們各家旅行社聯絡非常緊密,像我參加的西線旅游,一輛30多座的大客上有來自七家旅游社承攬的客人。他們每天早上用小車把客人從酒店接到統一的上車地點,旅游結束後再一家家送到出發時的酒店或者客人指定的地點。彼此間通過一些訂單進行結算。反正我在青島參加的旅游都是自己到指定地點上車,回來也是在統一地點下車,這一點還是西安比較人性化。
6、西安的旅游報價一般是不含餐的。如果吃團隊餐,一般是早上6元,中午18,晚上18。吃團餐的優點是不用自己帶著大堆食品,方便省事,而且保證吃飽。缺點是吃飯時間沒有保障,經常午飯在下午兩點才吃,晚上則到了晚上九點。而且,雖然也是八菜一湯,但菜品的口味方面難以保證。在我們參加的北線游中,大約三分之二選擇跟團吃,三分之一自帶食品。我們就是那三分之一中的。在延安時,我們在一家小飯店吃面。整個飯店只有我們三個顧客。老板現用壓面機壓面給我們制作。這裡我驚奇地發現,桌上反扣的兩個茶碗下面居然各放有三粒骰子。看來這裡的賭博之風實在太盛行了。在我們吃面期間,老板接到一個電話,看來也是約其“上場”的。在黃帝陵時,我們在團隊餐用餐地點旁邊的一家湖南風味飯店點菜,一個水煮活魚,一盤土豆絲,加三碗米飯,才34元,菜的量很大,味道也很好,要不是考慮到是在旅行,我們都差點要打包。當然,旅行社為了達到讓你不得不吃團隊餐的目的,有時會把車停在上不著天下不著地的地方,讓你或者吃面包香腸或者只能加入他們的吃飯隊伍。而且在剛上車時會誇張地將當地一碗粥的價格說到六元(實際價格一元),感覺那不是延安而是在沙漠裡。
三、流水帳。(景點就不詳細描寫了,一來筆拙,二來這些東西地球人都知道)
第一天 坐火車去西安。172次是綠皮車,沒有空調,只有靠開窗和每六個床位一台小的吊在天花板上的電風扇來乘涼。想涼快很容易,只要站在車窗旁就行,一會兒就讓你透心涼。但是,窗外不時飛馳過的運煤貨車造成的噪聲和粉塵會讓你覺得熱一點也比在窗口強(頻率大約是每小時六趟車以上)。我在沒事時經過一節為大站預留的車廂,上面整潔的白床單上有分布比較均勻的點點新鮮黑跡,基本上可以認定是途經煤車所為。而我們滿是乘客的床上不會有這樣的黑跡,因為全到衣服和身上去了。以至於第一天晚上洗澡時驚奇地發現地上的水是黑的。所以,如果是夏季去西安,還是選擇飛機或者大巴更好。
第二天 上午10:30到西安時,下著小雨。
一出火車站,面前就是明城牆,世界保存最完整的古代軍事防御設施。迄今已經歷600多年風雨,依然毅力不倒,西安城市的像征。城牆上很寬闊,現西安城牆已經全面貫通,有環保車可以繞牆一周(每人約20元/次)。是中國保存最完整的古城牆,擴建於明洪武年間,以公元6世紀時隋唐皇城牆為基礎擴展形成,周長13912米。牆體高12米,底寬18米,頂寬15米,厚度大於高度。不僅是保存最完整的中國古代城垣建築,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軍事城堡設施。以城牆為主體,包括護城河、吊橋、閘樓、箭樓、正樓、角樓、女兒牆垛口、城門等一系列軍事設施,構成嚴密完整的冷兵器時代城市防御體系。
一位導游小姐在站前舉著牌子接了我,然後陪著步行600米到預訂的酒店,同時簽訂旅游合同及相關付款事宜。他們負責我的酒店預訂、北線兩日游和西線一日游以及返程火車票的預訂(事先通過支付寶付了20%的火車票訂金)。
約12:50,我們結束午餐來到火車站東廣場的游5(306)停車場。非常好找。游5有兩種車,一種是綠皮車,單程6元。一種外形看上去更胖一些,單程7元。內部設施基本上是一樣的。10分鐘一班。單程一小時左右。(火車站到兵馬俑)。可能因為地震影響,客人很少,乘客以沿途市民為主,我所坐的車上不到10人是游客。13:00—14:00 車程一小時。
14:00一17:00 參觀兵馬俑
“世界第八大奇跡”——秦兵馬俑博物館是始皇陵的從葬坑,如今對外開放的有三個兵馬俑坑,即使是其中最大的一個也是史料上沒有記載的,因為它離陵墓有1.5公裡,可能只是像征著鎮守在城外的部隊,還沒有資格被寫入史料。真正的秦始皇陵將是多麼駭人的規模阿!六王畢,四海一,雄才大略的秦始皇打造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皇朝。對當時的人來說,他是個橫征暴斂的君王,但卻便宜了今天的旅游行業,因為他至少為後人准備了兩大景點,長城和兵馬俑,都是世界幾大奇跡之一。這些當時死人無數的工程、今天作為景點又養活了多少後人。不過,也許我這個人太冷血,一點沒有產生那些網上自稱看到兵馬俑後感覺“胸口被大錘擊中”般的感覺。很多坑道都是空空的,感覺好像與網上看到的照片不太一樣。10分鐘的環幕電影不錯,可惜是英文版的,讓我聽起得有點吃力。我以為是中英文版本輪流放映,結果看了一遍後,再放時還是英文。不過,好像去看這個電影的也確實以外國人為主。
17:00—18:00 一小時車程回火車站。
18:00 乘611路到廣濟門。參觀鐘樓、鼓樓和回民街。
鐘樓和鼓樓位於西安市中心,始建於明洪武年間。鐘鼓樓均為磚石結構建築,可以登臨。其實這兩個樓差不多,鼓樓上掛滿了一圈紅色的大鼓,與鐘樓遙相輝映,所謂晨鐘暮鼓。鐘樓上掛了一口大銅鐘用以報時,故名鐘樓。單獨登上其中一個是27元,兩個都上是40元。鐘樓的入口在一個地下通道裡。鐘樓為我國古代遺留下來的許多鐘樓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內有明清瓷器和古代文物展。鼓樓上開設有文物商店,供游客參觀選購。鐘鼓樓現已成為西安的標志性建築。不過,我一分錢門票也沒花,只在下面拍了幾張照片,算是到此一游了。
穿過鼓樓後面的城牆洞就是回民街。吃了泡饃(15元,感覺和在青島的清真小吃店裡味道差不多)、鏡糕(1元)、柿餅(1元,不是真正的柿子做的,而是一種內有大量各類糖餡的油炸糕,有點像南瓜餅,性能價格比很高,味道也不錯,但吃兩個基本上就飽了)、酸梅湯(1)、炒涼粉(3)。有一個比較奇怪的現像,在長長的回民街裡我沒有找到一家賣冰糕的(不是眼神不好,而是問了很多家都沒有,即使門口放著冰櫃的裡面也是空的)。
第三天和第四天是延安、黃帝陵、壺口瀑布兩日游。早上7:40接到導游電話,說車已到酒店門口。出門一看,一輛豪華大巴停在門口。正在高興能安排這麼好的車,後來才知道這個大車是接客的,我們只是被這輛車中轉到一輛豐田中巴而已。小車的空間就小多了。在中轉點,還看到大車司機和另一個人打了起來,也不知道為什麼事。
8:40人到齊了,開始出發去延安,大約13:40到,然後午餐。餐後游延安幾個景點約兩小時。約16:30從延安乘車去壺口,大約路上要四個小時。晚上安排在一個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地方好像叫電力賓館的地方晚餐。然後再開了十幾分鐘住壺口。看起來導游和司機有點配合不好,直到晚餐時都沒定好晚上住宿的地方,結果在21:30時告訴我們將住到山西。我們正在想跨省住不知道還要多花多少時間,結果只開了不到半小時就到了。因為山西和陝西其實只隔一個黃河大橋而已。一到賓館,那些參加團餐的人立即大呼上當。因為他們的晚餐質量實在太差,而我們住的地方小飯店林立且生意興隆。
第二天早上五點叫早,五點半乘車去看瀑布,6:00到達景點,自由參觀一小時。7:00—7:30乘車去早餐點。7:30—11:00乘車去黃帝陵。路上全部睡倒。11:00—13:30游覽。午餐後返回西安。約17:00到達西安。
北線兩日游讓我對黃土高原的認識大為改觀,其實黃土高坡根本不是想像中無邊無際的黃土,而是滿眼青山和綠綠的田野。緊鄰公路的土坡上有很多雨水衝刷出來的溝溝槽槽,看上去像雲南的石林,當然這裡應該叫“黃土林”。窯洞比想像的少很多,只是一些土坡上有一些零星的點綴,還有一些建築上略微體現了一些窯洞元素,經如新建的延安火車站。延安的幾個紅色景點感覺和去年參觀井岡山時差不多。即使在現在經濟也全靠各地扶持才算發展了一些,在當時那麼惡劣的條件下中國共產黨也能北上抗日,能夠把延安這個又小又窮的地方變成解放戰爭的大後方,成為眾多熱血青年向往的地方,實在太不可思議了。
北線的重頭戲是看黃河大瀑布。壺口瀑布,位於陝西宜川縣與山西吉縣交界處,距離延安220公裡。我國落差最大的河流瀑布,氣勢雄偉,壯觀、悲壯。養育中華兒女的黃河從這裡奔流直下。我們是從山西一側看的。許多去過壺口的朋友都推薦由山西吉縣一側進入,這是因為黃河在這裡是自偏西北向下流向偏西南,而吉縣位於瀑布東側,視角大,基本可從正面見到整個瀑布全景。不過,從陝西一側看瀑布也有特色,正好可看到瀑布由“壺嘴”噴出的奇景。實際上,在去壺口景區的路上,一直到導游停車說到了的時候,看到的黃河只是緩緩流淌著泥漿的水溝,絲毫不見“黃河在咆哮”的氣勢,開始後悔走了這麼多路看到這麼個東西。但其實是因為我們位於落差的高處,所以在未到河邊時,什麼也看不到。但一到河邊,就可以看到瀑布激起的大片水霧。只見原本開闊的水面突然變窄,去勢不可阻擋的黃河奔騰而下,河面水流湍急,在激流的衝擊下泛著黃黃的泡沫,水霧中一道彩虹若隱若現。
黃帝陵,中華人文初祖黃帝的陵墓,古柏參天,莊嚴肅穆,中華兒女皆到此祭奠祖先。近兩年來,黃陵祭祖大典搞得轟轟烈烈、熱熱鬧鬧。這兩年連戰、宋楚瑜等都到這裡來過。雖然很多地方都自稱是黃帝的老家,不過陝西看來更正宗一些。在這裡,交錢燒香的人可以獲得免費司儀服務,也就是有個穿著禮服的人幫你喊一拜二拜三拜什麼的。旁邊有口大鐘,敲一下一塊錢。
第五天自由活動。我們遇到了西安最熱的一天,最高時達到37度。
上午參觀了陝西歷史博物館,絕對重量級的博物館。占地約7萬平方米,是國家級歷史博物館,也是我國最大型、最現代化的歷史博物館。博物館是一組仿唐建築,陳列以中國歷史進程為線索,內部分為三個陳列廳,所展出的3000多件文物,都是陝西境內出土的歷朝歷代文物,讓人們感受到陝西古代的燦爛文化,重溫了一遍中國歷史。不過,我們在陝西歷史博物館裡想看的是記載著燦爛文化的文物,而嘉祺喜歡的是門口的大銅獅雕塑以及在博物館光滑的大廳上爬來爬去。
中午12:00來到大雁塔北廣場看音樂噴泉。那裡可是全亞洲數一數二的音樂噴泉。不是簡單的噴水+音樂。噴出的水是會隨音樂而變化的,氣勢確實很壯觀,現在來西安可不能不去看啊,據說在晚上去更好,那樣會有彩燈的效果,會更好看。可是晚上開放時間實在太晚了,所以我們還是選了中午看。(相關資料:2008年5月19日起,星期一至星期五每天表演兩場(周二噴泉水舞設備例行檢修,白天停開),具體時間為:12:00,21:00。星期六、星期日及其他國家法定假日每天表演五場,具體時間為:12:00,14:00,16:00,18:00,21:00。)
大雁塔位於大慈恩寺內,始建於公元652年,相傳是慈恩寺的第一任主持方丈玄奘法師(唐三藏)自天竺國(現印度)歸來後,為了供奉和儲藏梵文經典和佛像舍利等物親自設計並督造建成。大雁塔是一座樓閣式磚塔,塔高64余米,塔基邊長25米,共有七層,塔身呈方形錐體。全塔采用磨磚對縫,磚牆上顯示出棱柱,可以明顯分出牆壁開間。近年來,由於西安市區環境等方面的因素,大雁塔已傾斜了1米有余。上個月因為地震原因,斜得更歷害了,已停止開放。
因為天氣實在太熱,我們取消了原定計劃的大唐芙蓉園,因為上午的安排已經造成了曬傷,達到了海水浴場不加任何防護措施的損傷水平。只好改到超市去避暑去也。
第六天 西線一日游。按時間順序分別為鹹陽博物館20、茂陵46、乾陵第一村30、懿德太子墓30、乾陵46、法門寺28、法門寺博物館45。門票合計245元。車費從20-45元不等,區別在於你是從網上訂的、通過發名片的小廣告訂的還是從旅行社訂的。導游費10元是統一的。
要說明的是,如果坐公交車去,往返車費是50元。可見旅行社收的20元車費其實是賠本的,一輛33座客車一天下來大約13小時,光靠660元車費肯定不足以支付車輛和司機、導游工資。旅行社主要靠門票回扣收入。所以,有一個能讓游客盡可能多地參觀景點的導游是很重要的。比如我們這個團,導游要求預收每人200元門票費,說回來時多退少補。然後到每個景點一喊下車,基本上90%的人都不由自主地跟去了。只有像我這樣堅定的守財奴才能堅持從網上看到的攻略,沒有全去,只看我們計劃中的景點,沒去那些純人工景點。在其他人進景點時,我們就在外面玩,看看周圍的風光,和那些賣紀念品的小販們聊天,倒也其樂無窮。不過,我們去的茂陵還是感覺有點上當。最值得看是的乾陵和法門寺珍寶館(法門寺的好東西都放到珍寶館裡去了,另外賣票。法門寺和其他寺院沒有太大區別,只是多一個放舍利的地宮。)。
茂陵是西漢第五個皇帝漢武帝劉徹的墓、霍去病墓、衛青及李夫人陵組成的,也是漢代帝王陵墓中規模最大、修造時間最長、陪葬品最豐富的一座。博物館在霍去病墓旁,有鎏金銅馬、秦漢畫像和文字瓦當等珍貴文物還有漢代大型的石刻群,記得摸一下霍去病的墓碑,寓意可以去病消災。茂陵也有流水和小橋,但是屬於北方比較大氣的風格。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合葬陵,是“唐十八陵”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陵園,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座兩個皇帝的合葬墓。陵墓延續了唐代“因山為陵“的墓葬制度,建於陝西乾縣梁山上。遠觀此山像一位美女睡姿,俊秀飄逸。乾陵地面文物主要是石刻,共計114件,有著名的石獅、61賓像及武則天的“無字碑”和為高宗記功的“七節碑”。陵前石刻全長575米,寬11米,由3200塊陝西墨玉石砌成526級台階和18座平台。這裡要說明一下乾陵的吃飯問題。因為我們的午飯時間是安排在這裡的。這裡有一家旅游定點飯店,也就是黑店的代名詞,一碗炒飯要價20元。而在離店二十多米的小攤上,豆腐腦2元,BIANGBIANG面3元,涼皮3元,而且味道還不錯。
法門寺是佛祖指舍利的存放處,我國著名佛教勝地。位於扶風縣。因藏有佛祖釋迦牟尼“真身舍利”而轟動世界的法門寺,是一座歷史悠久的佛家名剎。法門寺始建於東漢,相傳印度的阿育王為使佛教發揚光大,將佛祖舍利分送給各地,凡得舍利處都要建造佛塔供奉,法門寺就是其中之一,而且是規模最大一處。1987年在清理塔基時,發現了被封閉千年的唐代地宮,裡面珍藏著佛祖釋迦牟尼指骨舍利以及大批的唐代珍貴文物。這一發現意義重大,是繼秦始皇兵馬俑之後的又一重大發現,也是佛教史上的一大盛事。說起來,法門寺地宮的重見天日還真是個有點“玄”的故事,如果不是因為當年的地震讓塔倒了半截,這些寶貝能不能活到現在還是未知數。地宮中出土的2千多件美輪美奐、更重要也更罕見的是居然完整無缺的的文物幫助人們還原了大唐宮廷奢華生活的圖卷。
第七天 乘火車回青島。一個星期以來,終於有了一次早上可以睡到自然醒的時間。上午收拾收拾東西,到附近的小店吃了早午餐。然後上火車。這次是空調車,舒服多了。路上遇到一大群解放軍政治學院的大三學生,在討論考研、四六級以及找工作的事。恍如隔世。
第八天 中午到藍村。車站處有直達青島的大巴車在等候,到城陽10元,到青島15元。回到溫暖的家。青島的天氣就是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