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兒燕樓historyiswrittenbywinners

作者: 影子愛電影

導讀自從黔西南回來,發現貴州還真是一個謎一般的地方,有遠古的(海百合)化石,有活化石"桫欏",有神秘的黔金絲猴,有大大小小的溶洞,有高山有草甸,有夜郎古文化遺址,還有N多個未解之謎. 愛上貴州,從<發現貴州>開始. 這次講述的是燕樓. (燕樓距離貴陽/青岩很近.) 話還要從一處早已被盜墓賊掘開的當地人稱皇帝墳的古墓開始說起. 這座古幕,朝向金鳳山,風水較好,墓壁系用上 ...

自從黔西南回來,發現貴州還真是一個謎一般的地方,有遠古的(海百合)化石,有活化石"桫欏",有神秘的黔金絲猴,有大大小小的溶洞,有高山有草甸,有夜郎古文化遺址,還有N多個未解之謎. 愛上貴州,從<發現貴州>開始. 這次講述的是燕樓. (燕樓距離貴陽/青岩很近.)

話還要從一處早已被盜墓賊掘開的當地人稱皇帝墳的古墓開始說起. 這座古幕,朝向金鳳山,風水較好,墓壁系用上好的巨石砌成,墓室高約1.6米,寬約3米,進深約4米,中部用巨石將整個幕穴隔為兩個墓室,很顯然是夫妻各葬其一。兩邊墓室牆有雕刻的菱形花飾,兩個墓室前有一一相通的甬道。甬道由可開啟的石門相隔,兩個墓室又是由兩扇可開啟合並的石門所封。墓室石均由數十人才能抬得動的巨石砌成。各個墓室正中石壁塊堆成,非常一般。

令人不解的是在被盜墓賊掘開的墓石堆中,翻出兩塊可拼起來的墓銘石,銘石正中有“明太祖考妣上壽……”幾個陰刻字。字體大約8公分左右,從墓室中可尋到破碎的棺木殘片,棺木外漆朱紅色,質地極好。面對這殘缺的墓銘石,我們陷入思索之中:這墓如是建於明太祖時,年號應是洪武,即使把 "明太祖" 作年號,按例也應該在碑石中間. 朱元璋不是貴州人,他父母怎麼會葬在燕樓境內呢?這是一個費解之謎。墓不是明太祖考妣之墓,何有這樣的墓銘呢?戴壯強先生《燕樓之謎求解》一文發表後,引起了專家們的注意和爭議。

其實,歷史都是由後人書寫的,至於大抵的事實如何,我們大概已無可考.但是,神秘的發生過的事情,我們無法使歷史倒流而重現,因此,好奇心才更加激發了我們去探究去琢磨.這裡,我僅摘錄幾個線索,如果有朋友感興趣,倒可以邊旅游邊探究,說不定真被你看出一二呢.

1.明太祖朱元璋時,當時有兩個大人物留下幾句預言似的詩語,其一是朱元璋的軍師劉伯溫寫下了“江南千條水,雲貴萬重山,五百年後看,雲貴勝江南。”劉伯溫沒到過貴州,怎麼會對貴州情有獨終,並預言五年後貴州會勝江南呢?還有一個就是武當派開山鼻祖道士張三豐,張三豐在貴州福泉山上得道,後成為皇家風水大師。他有幾句竭語:“頭在青岩堡,腿在四方河,五百年後旁魄,氣貫皇城閣。”張三豐後來裝瘋,人稱三瘋,他為什麼裝瘋,這裡面定有奚巧之處。“永樂十年二月,上以書及詩訪仙人張君實於武當山,遺道士即其游之地,焚書”至之,卒不可得。(《二十五史補編》第8555頁)這燕王當了皇帝,為什麼還要四處苦苦去尋找已經“瘋了”的張道士?

2. 永樂十一年十一年二月(公元1424年)永樂帝下詔設貴州布政使司,從此貴州作為中華一省,永樂帝為什麼對貴州如此厚愛?

3. 明史《記事本末》載:“永樂戊戌是年,建文帝 返至黔。”建文帝系明太祖朱元璋長孫,他於明洪武三十一年即皇帝位,在位四年,後被其叔燕王攻入大內,傳言建文帝自焚以逝。燕王(永樂皇帝)即位,以天子之禮厚葬所謂的建文遺骸。並在墓前的大哭“小子無知,及至於此。”燕王哭建文帝無知,指的是什麼?建文帝遜國後為什麼是返至黔而不是赴黔或至黔?在此之前,建文帝是否曾到過貴州?另外,史書還給我們提供了一個線索:建文帝出亡之時,帶走了高皇帝朱元璋的遺篋。他為什麼單單帶這遺篋?遺中藏有什麼珍貴秘密才使他如此珍重。

4. 關於紅崖天書, 是否真乃建文帝詐死後返黔討伐燕王的檄文呢?

一個個謎團仿佛一顆顆散落的珍珠, 如果可以把它們一一穿起,那麼就能找到答案. 我一直以為,歷史由人書寫.所謂成也好敗也好,是非都在一線之間,既然大多史書均由後代為前朝所修,那麼,史書中記載了多少真相,我們可想而知了. 即便是看到的,眼睛看到了,又能說這就是真實的嗎? 歷史的秘密在於它淹沒在時間的河流裡,而我們解開謎團的方法就是投入其中,隨著時光的指引,做一次超越時空的旅行...

History is written by winners, journey is enjoyed by walkers. So keep walking!


(石雕)



(文廟)


精選遊記: 貴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