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velinSwitzerland之流水帳篇(五)

作者: 秣陵客

導讀6月4日 Luzern,Panorama 終於見到了神龍見首不見尾的Kurt,清瘦,親自烹飪早餐,對中國游客的喜好非常了解,拿著我們送的喜糖留影。 早餐很地道,咖啡、牛奶、紅茶,蘋果醬、橘子醬、花生醬,自己可以用砂糖和巧克力粉調一杯奶茶,現烤的面包有一些鹹鹹的味道。 出門的大雨澆得我們有些擔心,但前往蘇黎世的雙層列車考究有趣,分散了我們的注意力。待到了蘇黎世, ...

6月4日 Luzern,Panorama

終於見到了神龍見首不見尾的Kurt,清瘦,親自烹飪早餐,對中國游客的喜好非常了解,拿著我們送的喜糖留影。

早餐很地道,咖啡、牛奶、紅茶,蘋果醬、橘子醬、花生醬,自己可以用砂糖和巧克力粉調一杯奶茶,現烤的面包有一些鹹鹹的味道。

出門的大雨澆得我們有些擔心,但前往蘇黎世的雙層列車考究有趣,分散了我們的注意力。待到了蘇黎世,立刻被五十多個站台數雷到,然後又滿世界找Information的台子,卻只找到了一個火車站的問詢處,連張蘇黎世地圖都沒有。蘇黎世是大站,一半新一半舊,很多地方在施工,又因為是本屆歐洲杯的賽場,老車站的廳子裡正搭著幾個巨大的玩偶,只認出一個是法國隊的維埃啦,其他幾個連隊服都沒貼上,那面孔更談不上栩栩如生了。

雨一直下,澆得人尚未出站便意興闌珊。怎麼辦呢,反正瑞士國家博物館就在火車站跟前,我們把心一橫,干脆就走進去看算了。旅游手冊上說是5個朗一個人,但問起來卻翻番——算了,這旅游手冊從Swiss Pass的價格開始錯起,又錯過Golden Pass的時刻表,現在錯一點門票價格也不稀奇。

博物館的建築又在修,好好一座宮殿建築搭著白色的塑料布,像個美女頭上頂塊破布。雨太大,就沒有能走進院廊裡好好拍。進門一個碩大的No Photography,算活拉倒。

當年看亦舒小說,看見宋家明對喜寶說勖存姿長年住在蘇黎世,英國還在後面,那言下住在蘇黎世八成是更有錢有勢吧。的確,蘇黎世的感覺就歐洲多了,從火車站紛飛的時刻表,到一個普通展覽獨運的匠心。這個家庭歷史展覽布展非常有個性,主牆色是白色,進門第一個廳中央放著一對男女互搏的雕塑——哈,我笑出聲來,難道暗指婚姻本身就是一場戰鬥?兩邊是留言台和留言牆,來自不同國家的語言大部分寫的都是愛與親情。

第二個展廳兩面牆是結婚照片,世界各地的人臉,各種年代、種族甚至是性別,有的穿白紗,有的卻很明顯不是一婚啦,還有一張是兩個很有風度的男人手捧花束,想來是同性婚姻。另一年掛著很有中世紀風格的掛毯,仔細一看是各個家族的family tree,可惜湊不上去,看不見具體是什麼。

與這兩個廳垂直的是一個長廊,從1700以前到2000以後的刻度在腳下,幾條不同顏色的統計曲線在牆上。兩邊的每一個門各自對著腳下的時間刻度,可以看到各個世紀不同的家庭生活,還有多媒體聲像資料供了解。可惜這個展覽歧視英文,三種解說中居然沒有英語,我只能連猜帶蒙做一把徹底的文盲。而且居然在19世紀展廳裡看到了馬克思爺爺,真是親切啊。看法語的介紹,只認識一個“哲學家”,不知道為什麼會把他擺到這裡來,叮!puzzle中。

http://www.familie.landesmuseum.ch/

然後進入老館,是瑞士歷史的陳述,從800前到2000後,最令人驚嘆的是頂樓滿櫃的兵器,刀槍劍弩俱全,只是看到那些鎧甲和超級大的尺寸的劍,我們很懷疑古代人是不是以兩倍慢速在打仗。

含著銀匙出生——be born with a silver spoon in one’s mouth

另一個感覺是歐洲人以前的生活實在是黑暗,瘟疫橫行,宗教壓抑,看14世紀左右的展廳,一市政廳招待貴客的仿真飯桌上,又是銀器又是大小盤子刀叉地眾星拱月布著菜,仔細一看,星星是幾個核桃和干瘦的蘋果,月亮居然是一個蘿蔔……怪不得他們要出去掠奪啊,看看18世紀以後那些復原展廳裡,他們的生活用品多精致啊。“損天下以奉一人之不足”?強者的邏輯,可以這樣堂皇。

中午出來餓得頭暈眼花,但在穿過火車站到班霍夫街的時候忽然在老站那邊發現了一個巨大的Information,終於拿到了地圖,心裡有底多了。

在swatch一口氣買了四塊表,剛開始讓店員拿出來,那小伙子都沒弄明白我們的意思,還問我們which one do you choose?我們很詫異,all,all,店員更驚異。我們很尷尬,只有徒勞地解釋全是禮物,因為有太多親戚了。——終於理解為什麼歐洲人總說亞洲人很有錢,其實何嘗是我們有錢,只不過是我們太講究人情,一定是要面面俱到的。

從swatch出來以後,雨總算停了,我也終於餓得像條萎靡的狗一樣翻著白眼吊在某人的包後面拖著走,對比街上那些背筆直步履鏗鏘的OL,實在自慚形穢啊。看到Globus前面有三個餐車,毫不猶豫地奔過去買了兩個熱狗,捧上所有零錢,狼吞虎咽地站在樹下干掉,感覺靈魂歸位——累不得餓不得,我發現我的忍耐力距一個標准的驢友還是很遠。

聖彼得教堂的大鐘,身為外景主持人的我又沒背好台詞,解說錯誤,被攝影師大大嘲笑,不過可以進去拍照攝像感覺不錯。

馥勞教堂的花玻璃,不許拍照,只能刻在腦子裡,對著攝像機玩“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的問答

出於省錢的考慮,穿過河的大教堂又限制條款多多,要到一定人數放人進還要收費,我們就在外面拍了拍雙塔

Tips:蘇黎世是大城市,會立刻讓你感覺到大城市的奢侈和壓力,想來旅館也一定貴。從Luzern到Zurich只有50分鐘火車,瑞士通票有效,但旅館餐廳都要平易近人許多。所以以後出來玩,不妨就選擇大城市周圍的小城市,乘坐火車到大城市來看個性的博物館等名勝,但游湖、街拍等就完全可以在小城市完成,大同小異,節約成本,還沒有如織游人。

下午去蘇黎世藝術博物館,頗現代化的建築,存包的時候發現所有大零錢都被去買熱狗,剩了一堆1/2和20、50的,用不了2F的包箱,只能去前台換。不過討了便宜的是一周中星期三免費,哈哈哈。

看到一副Robert Zund的山中叢林的話,光影運用嘆為觀止,幾乎就是照片似的。

回來和Kurt談天,Kurt巨識貨,一聽我們將旅游手冊上介紹Panorama的話翻譯給他聽,就立刻說這本書可能是根據日本人翻譯的,我翻到版權頁,果不其然。

晚上在瑞士五佳飯店Old Swiss House吃飯,奢侈得讓人負罪,決定接下來兩天泡面吃快餐。進門看見前台表上滿滿當當的預約,心想我們可能擠不上位子,還好在一根柱子下面塞了下來,居然也熨帖。後來發現大多數是成群結隊來的,兩人反而少,我們真是幸運。

歷史悠久,裝飾精致,母子經理,菜頭盤是番茄肉醬薯丸與沙拉醬三文魚,主菜是香草小羊肉和烤Luzern當地鮭魚,甜品是巧克力慕斯和檸檬果子露。

一坐下來還矜持些,但隨即拍拍拍,拍銀器,拍菜肴,拍一種Cheese火鍋燙肉,一邊吃自己的美食一邊垂涎人家的。旁邊一桌人遲遲不到,桌子上鋪著水晶心型裝飾和玫瑰花瓣,我們猜測可能是人家用來求婚。哪知道來的是一對垂垂老矣的夫妻,老太太看到這麼special的布置,居然只淡淡來了一句,Oh,special,我看那本來拿捏期待著的老頭也不敢造次……說英語又這麼矜持,我留心聽他們口音中有些英國腔,可能也是有來頭的人物吧。


(蘇黎世火車站)



(大教堂)



(聖彼得教堂內景)



(黃油用冰塊養著……)



(餐廳外景)


精選遊記: 蘇黎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