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約旦自然條件那麼差

作者: 中年抒情

導讀約旦。君主立憲制的阿拉伯國家。面積和韓國差不多,但人口只有韓國的十分之一。其中還包括60%巴勒斯坦難民。以前對約旦的印像很淺,只隱約記得過去的老國王侯賽因是個很傳奇的人物。風流倜儻、九死一生且又靈活多變、治國有方。在整個中東事務中其影響力不亞於埃及的穆巴拉克。去世的時候好像很受阿拉伯各國甚至西方世界的哀思。 這次在約旦只短短停留5個白天 ...

約旦。君主立憲制的阿拉伯國家。面積和韓國差不多,但人口只有韓國的十分之一。其中還包括60%巴勒斯坦難民。以前對約旦的印像很淺,只隱約記得過去的老國王侯賽因是個很傳奇的人物。風流倜儻、九死一生且又靈活多變、治國有方。在整個中東事務中其影響力不亞於埃及的穆巴拉克。去世的時候好像很受阿拉伯各國甚至西方世界的哀思。

這次在約旦只短短停留5個白天,但是從南到北縱貫全國。

第一印像是約旦人的裝束要開放些,街頭能見到穿著現代服裝的婦女,雖然是少數。男人們大多數都是普通的現代服裝了。就是在很正式的場合,男人們也大多只戴一頂阿拉伯式樣的蓋頭巾,身上穿的仍然是現代服裝。比起阿拉伯半島上的人們(比如迪拜、卡塔爾等)要隨意的多。

第二個深刻印像是:約旦是個自然條件非常惡劣的國家。一路上很少見到綠色,滿眼黃沙,能見到長著些駱駝草的戈壁就算是好地方了。戈壁深處一片片貝都因人的帳篷令人回到千百年前,真是極不適合人類生存。上帝當年可真會歷練希伯來人,命摩西帶領著他們在這樣的環境中呆上幾十年後,見到什麼土地都會覺得是:“流著奶和蜜之聖地”噢。在這樣惡劣的自然環境中生存,堅韌不拔雖應是根本,但靈活多變卻是必須的。怪不得約旦會在阿拉伯世界留下“叛徒”的惡名呢。

不過,一個好國王,只要能使本國人民的利益最大化就是個好領袖。我們的導游只會說英語,是個老奸巨滑的旅游從業人員,號稱安曼“最佳兩大導游”之一。他的風格就“最約旦”:能說會道、見人就笑,扶老攜弱,相當紳士。但關系他個人利益的時候又會毫不猶豫、冷酷無情地坑害游客。而且滿肚瞎話,隨嘴就來,真讓人長了見識。

比如,第二天晚飯前,他對大家說司機要去“保養汽車”,竟然全不顧大家手上剛買了他指定的商家價格高昂的大堆商品,讓游客們“走十分鐘的路”去中餐館吃飯。大家強烈要求路過賓館時給幾分鐘上去放東西然後大巴將大家送到中餐館再去“保養”。他滿口答應,但是當大家火急火燎地放完東西出來時,大巴早被他放走干私活去了。這時候,老導游竟然大聲叫嚷“你們沒有要求我讓大巴等待”!無奈,已經勞累一天的游客們只好摸著黑,跌跌愴愴地跟著一會說自己“六十三歲”一會兒又說自己“六十五歲”的老導游連跑帶顛地爆走了將近四個“十分鐘”才到達那家中餐館。把年紀大些的游客累得“腰疼,心髒也開始不舒服了!”氣得大家幾次要求換導游,可惜沒換成。

不過,此人導游業務相當嫻熟,歷史知識也很豐富,現場講解也算耐心。各有利弊,忍了吧。據他介紹,約旦的主要經濟來源是四類:旅游、關稅、外出務工外彙以及外援,主要部分竟是外援。因為三分之二人口是難民嘛,在去往南部的沿途看見了好幾個由巴勒斯坦難民聚居發展出來的“新興”城鎮。在兩代國王的努力下,約旦人民的生活也在改善。據老導游說,安曼平均家庭月收入450第納爾(1第納爾等於1.3美元)。每個家庭不少是兩個妻子,大多數至少有五、六個孩子。住房主要靠租,一般是100第納爾一個月。小學至初中學費全免,但是,男孩子輟學的很多,因為想早些參加工作貼補家用。普遍結婚年齡18歲。1980年後社會福利不斷改善,現已基本上普及全社會,安曼的城市低保:每人45第納爾。

說說我們的行程吧。

一、唯一的城市:安曼首都安曼兩天。但是,因為周邊景點內容多,甚至都沒有時間逛城市。印像最深的就是城市的顏色,整個一個灰白色。我們住的地方據稱是安曼的富人區,從房子外觀看,都是些灰白色的石材,樣式又現代又有些民族性,聳立在現代化的街道兩端很是和諧。遠處老市區的房子據說質量差些,但是,統一的灰白色綿延在幾處不同的綠色山坡上,所謂因形就勢,錯落有致,也不愧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整體感覺很好。尤其是與周邊惡劣的沙漠環境形成了強烈的反差。據說有時間在老城區逛逛,可見到相差幾百年的老建築同在,毛驢和汽車同道的景像。可惜沒時間。只是到達安曼第一天的晚上在駐地周邊溜達了一會兒,市容的整體感覺還是很現代化的。之所以說是“一會兒”,是因為是被凍回去的。哈,沙漠環境,溫差極大,中午穿短袖還能被烤出油,晚上穿夾克還覺得冷,只後悔怎麼沒穿上紅抓絨。這倒也應了資料上說的:氣候宜人了。說是個避暑納涼的好地方也行,我看,主要是適宜睡個好覺。安曼室內可觀賞的、有特色的景點據稱就是國王宮,聳立在市區七個山頭的其中之一上。據說號稱“阿拉伯的戴安娜”的現任王妃就在那裡辦公。不知道是不是她沒事了可以會見一下旅游者?約旦旅游廣告居然把這也列為吸引游客的宣傳。真有意思。約旦好像除了安曼就沒有像樣的城市了。

二、唯一的一個大湖:死海從地圖上看,整個約旦唯一呈藍色的就是死海了。還是以色列和約旦一家一半兒。安曼的海拔有六、七百米,去往死海途中朋友老衛的高級手表上眼見著海拔數字很快下降。到達死海邊兒,顯示的是地平面下396米。還真是世界最低處。死海裡漂浮的感覺的確很奇怪,驢友中有人還真帶了報紙躺在上面假裝悠閑讓人給照像。實驗了一下,女人可以仰首臥於水面而男人只能趴在水面上,是不是男女重心不同所致?不得而知。太陽的熱度絕對能煮熟雞蛋,所以,防曬是最重要的。抹上海中的黑泥固然能起到防曬作用,可千萬小心,驢友中就有過敏了的,黑色衝掉變紅色,三天後脫了一層皮。

三、兩處古跡年代相近一處叫做“傑拉士”,距離安曼東北部40公裡左右。據稱有人居住的歷史已達3000以上。後在羅馬時期、拜占庭時期有所興盛。但是,隨著後來各路侵略者的破壞一蹶不振,曾於公元九世紀左右被遺棄且埋於沙漠之中。1806年(幾乎千年之後)才被德國旅行家歐裡赫發現。自1920年起,考古隊在該城不斷發掘出沉睡了幾千年的文明古跡。站在擁有類似梵蒂岡聖彼得廣場上的橢圓形柱廊上眺望起伏的古代城市,蒼涼中透著壯美。很值得一去。另一個叫做“佩特拉”,小鎮位於安曼南約300公裡的高原上。小鎮旁的古城位於一條狹窄的山縫之中。有人類歷史也可追溯到3000年前。鼎盛期也是在古羅馬時期。據說當時曾經達到25000人。可現在的古城因為歷經多次地震和被遺棄,人類居住和生活的建築已蕩然無存,只剩下古老人類在山旁的岩石上的作品:岩畫、引水渠和墳墓。佩特拉是約旦最重要的世界文化遺產。被世人推崇為“新人工七大奇跡”之一。但是,正所謂觀景不如聽景,人工的跡像已無多少,所有旅游雜志上出現的那座形似古希腊風格的老建築其實是在岩石上鑿出的一座巨大墳墓而已。而且,除了外觀,裡面空空如也。不過,好幾個石洞中能看到洞體是由巨大而色彩艷麗的大理石組成,這天然的美景堪稱一絕!在景點大餐廳的附近豎起了幾根石柱,加上滿眼的碎石料也就只能證明當時確有些豪華的宮殿。但現在已是一片廢墟。號稱是“玫瑰色”的山谷,也沒感覺出來。大概到了夕陽西下的時候“玫瑰”才會出現。我覺得“傑拉士”更有欣賞價值。當然對於“欣賞”,從來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四、兩處宗教聖地安排的時間太有限了一處是號稱“馬賽克之城”的米底巴(Madaba)。此城雖小,景色頗多。單是擠滿各種工藝品商店的小街就夠逛一陣的。尤其是密布在城內很多建築和幾個教堂內的大型馬斯克拼圖更是令人流連忘返。我們因時間有限只參觀了最主要的景點:聖。喬治大教堂。教堂內地板上由馬賽克拼成的中東地圖歷史悠久,十分珍貴。另一處就是舉世聞名的“尼伯山”(Mount Nebo)了。站在山頂可見腳下的約旦大峽谷和峽谷村落處的“聖水村”。立於小教堂邊極目遠眺,天氣晴朗的時候能看見耶魯撒冷聖城。我們那天清楚地看見了死海、約以邊界城市的建築,很遠處的耶路撒冷隱隱約約。據導游說我們今天的能見度稍差些,再好些的時候,晚上可見到聖城耀眼的燈火。想當年摩西同志就是在這裡,遙望猶太人的迦南聖地,可望而不可即地升了天。嗚呼哀哉!

五、兩處風景各異的大峽谷從地圖上看,在約旦西部從北至南有很多個峽谷,圖上用“Wadi”著名。我們有幸途徑了其中最著名的Mojeb峽谷,又專門驅車趕往了更加著名的月亮峽谷(Wadi Rum),踏上了“地球上最像月球表面”的地方。兩個峽谷各有特色,Mojeb 峽谷有些段落的確很像是美國的科羅拉多大峽谷;而月亮峽谷最引人入勝的就是那滿地紅酒(Rum)色的細沙子。

六、眾多古城堡中的精華:克拉克城堡卡拉克城堡位於米底巴和佩特拉之間,古城堡旁邊現在也是一個小鎮。據導游說,此古城堡是現今阿拉伯土地上保存最完好的十字軍城堡之一,阿拉伯的英雄薩拉丁與十字軍的最後一役就發生在這裡。可我好像記得有說是在聖城耶魯撒冷啊?

城內最獨特的是當時懲罰犯人的兩個地方:其中之一是把犯人扔進一個直徑僅容一人進入的深不可測的黑洞,當年洞裡養了很多蛇,導游把報紙點燃扔下去,大家可以隱隱約約看見那嚇人的洞底。第二個是把犯人的頭上戴上一個特制的小木箱,從城內一個高處把他扔下去,犯人必然摔得渾身是傷,但由於小木箱的保護,他的頭不會受大傷,這樣一來犯人最後是被活活疼死的!從地圖上看,約旦的面積比我們的寶島台灣大不了多少。

所以,我們最後一天中午12點出發,從幾乎是最南端的月亮峽谷出發,沿著約旦唯一的一條高速公路(沙漠高速),縱貫整個約旦,下午6點就到了敘利亞境內。在約旦旅游建議一定要跑一下這條高速公路,兩旁就像是它的名字,滿眼沙漠,一片荒蕪。不時會看見路邊沙漠中的龍卷風拔地而起,尾隨著車輛,不過,最後總是有驚無險,每當龍卷風快要靠到公路邊時竟然自動泄了氣,剎那間蹤影全無了。約旦旅游還有一大特點稱為“氣老周”。因為約旦目前只對中國的旅行團開放,自助游者進不去。老周同志千辛萬苦到達邊境,軟硬兼施,死纏爛打也沒能如願,故而這裡成為幾個老旅友驕傲的稱為“老周都沒來過的地方”。幾張在約旦名勝照的老驢友的合影就起名“氣老周”。不過想想當年一起周游列國的“徒兒”只有“猴哥”一人不在,“為師”的我不免有些暗自感傷。不知何日才能再次一同上路。(我們正奔往安曼的其中一個山頭)

(古城新貌)



(古老的傑拉士新貌)



(米底巴買賽克地圖上的聖城耶路撒冷)



(“新七大奇跡”之一:佩特拉古城入口)



(聳立在如同紅酒般沙海中的月亮峽谷)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