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今天依舊起了個大早,碰到一對來自江西的小夫婦,與我們同住這家旅館,男的清瘦精干,言語不多,女的體態豐腴,爽朗外向,心想這小兩口真夠互補的。細問一下,得知他們行程與我們大體一致,也是下午去鳳凰,便打聽一下他們准備如何去。那女的翻開包,捧出磚頭厚一摞打印紙,都是從網上打印的旅行攻略、火車時刻、出行事項,驚嘆她這准備工作做的可真牛。他們打算從張家界坐火車到吉首,再轉汽車到鳳凰,這樣走時間相對自由,車費也劃算。我們覺得這樣走很好,便與他們約定一起結伴走。8點多,陳導從山下匆匆趕來,問他小孩傷的怎樣,還好並無大礙,我們也就放了心。今天的行程是天子山景區,坐約20分鐘車,在一路口下,走兩步便到了神堂灣,據說是當年項王天子跳崖的地方,下到觀景台,視線下方,是一個很大的山谷,四面環山,且都是懸崖絕壁,面對山崖大叫幾聲,便有回聲不絕於耳。眾人拍了些照片,休息一會,在路邊吃了碗葛根粉,興許是渴了,還真是香甜爽口,沁人心脾。
回到路口等車,過了七八輛車都是滿座,可見天子山景區定是人滿為患了,等了半個小時,好不容易來了輛車,還有幾個座位,把我們帶到了賀龍公園,彙入了游覽天子山的人群。買了根烤玉米邊走邊吃,一會便到了賀龍雕像前,銅像高十多米,深紫銅色,元帥手拿煙鬥,牽著戰馬,目視遠方,神情泰然,想上前與賀龍元帥合影,可惜拍照的人特多,一時排不上擋,便取了個遠景拍一下了事。繞過銅像向裡,來到一個很大的觀景平台,便是西海峰林景區了,整個天子山的美景盡收眼底,一座座如真如幻、充滿靈氣的石峰,有如寶塔,有如屏風,有如牆堡,鱗次櫛比、錯落有致。陳導指了座石峰,說那就是石船出海,只見山頂上的一塊岩石就像一艘即將揚帆出海的大船,確有幾分相像,換個角度,來到左邊,那石船便改頭換面,成了張家界的標志性景點御筆峰,的確是精典的景觀。再來了對面,便是仙女散花景點,遠看一座石峰可真像一位仙女,五官都能清晰可見,胸前一簇簇翠綠的灌木,就像仙女手捧的鮮花,真是栩栩如生,這也許是張家界景觀中最像的一座石峰了。
說實話,天子山的風景應該不遜於前兩天看到的景觀,站在扶欄前移步換景,一座座石峰精巧別致、形狀特異,錯落排列,今觀者如臨仙境,確實不負“放大了的盆景,縮小了的仙境”這句宣傳語。可惜這裡是團隊游必經之處,到處是瀏覽的人群,小販雲集路旁叫賣不絕,還不時有人聲嘶力竭的吆喝著韓語拉人拍照,不禁讓人心煩意亂,攪了游覽的興致。在這想好好拍幾張照片可是很困難的事,人實在是太多了,拍出來的也多數是與其他游客的合影,我們好不容易抓了個空檔,拍幾張草草了事。
中午,陳導帶我們在景區出口吃了在張家界的最後一餐,居然吃到了炒豬肝,紅燒魚等菜,味道還不錯,與陳導邊吃邊聊,告訴他十裡畫廊我們不打算去了,因為大家都背著個包,再走幾公裡山路可真夠嗆。再說十裡畫廊也是個從山谷仰視石峰景致的旅游路線,估計與金鞭溪有點雷同,幾天景色看下來,腦海裡全是美麗的山景,都有點視覺疲勞了。吃完飯,一起坐上了下山的景區公交,從天子山頂坐車下山可真遠,且極具驚險,一路都是依山修建的盤山公路,路的一邊便是深不見底的山谷,開車的師父倒是無所謂,還不時來個180度大轉彎,我們坐車的卻嚇出一身冷汗。就這樣提心吊膽的坐在車上,也不知轉了多少個彎,總算到了山下。出了景區大門,繼續在陳導的帶領下坐了約一個多小時中巴,下午3點多,一行人又回到了張家界市區。
張家界三天兩晚的自助游算是圓滿結束了,在汽車站與陳導結清了費用,感謝他這幾天的全程陪同與精心照顧,讓我們沒花什麼冤枉錢,免去了不少麻煩,玩的也很開心,正如他名片上那實在的宣傳語:“為您省錢,讓我賺錢。”確實是個稱職的好導游。付清了費用,陳導仍是很熱心,提出要把我們送到火車站,我們想想實在沒必要,6個人結隊而行,人多主意多、力量大,還怕找不到火車站。與陳導依依道別後,坐上了開往火車站的公交,一路上算是領教了張家界的市容市貌,道路狹窄,工地連片,堵車不斷,用“髒亂差”三個字形容比較恰當,實在與著名旅游城市的頭銜不相符,也許過幾年便會大為改觀。五點左右,到了張家界火車站,買票進了候車室,早上遇到的那對江西夫婦已在候車站裡了,問一下他們今天玩的如何,居然比我們多跑了好幾個地方,十裡畫廊也走了,眾人不禁佩服之至,這兩口可真能暴走呀。(待續)

(神堂灣)

(山中小徑)

(西海峰林)

(御筆峰)

(仙女散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