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十一與驢友一同去了潿洲島,潿洲島位於北海半島東南面36海裡處,是廣西最大的海島,由南至北長65公裡,由東至西寬6公裡,最高海拔79米,是我國最大最年輕的火山島。島上住有2000多戶人家,16000多人口,85%以上都是客家人。島上氣候宜人,資源豐富,風光秀麗,空氣清新宜人,面積只有25平方公裡的潿洲島猶如一枚翡翠漂浮於湛藍的大海中。明代著名戲劇家湯顯祖:“日射潿洲廓,風斜別島洋”。
從北海坐船到潿洲島,當船快靠岸時,對於我這個在海南生活了五年的人來說,岸邊的清澈的海水和白皙的海灘,立即讓我興奮起來。太美了,在我告別大海三年之後,終於又看到了這麼美麗的大海。
我們住在一家離碼頭比較遠,也相對偏僻的農戶家,空調房,三張床,一晚上70元。他家離大海就只有50米,下個小破就能走到大海邊上。農戶家很安靜,有一個很大的院子,院子裡有一口水井,每天早上起來都在水井邊壓水洗漱,然後在另一旁摘些楊桃,不用洗就可以直接吃,很香甜,新鮮自不用說了。然後農戶家阿姨會做好米粥和炒蘿蔔干,這是對於我這個全身都是老年病的人來說在海邊最好吃的東西。因為我不能吃海鮮,脂肪肝……
吃完早餐,自然要去游個早泳,因為這是一座火山島,就在不遠處有一個火山崖,山崖下有很多火山岩和山岩洞,我會游到山崖下的洞裡,站住了迎接海浪的衝刷,心想就像海王波塞冬一樣,拿著三叉戟。哈哈。然後潛入水,零星有些小魚會在你旁邊與你一起,這會讓你感覺真的就是到了另外一個世界,所以最近我瘋狂的想去潛水。
游夠了上岸回家洗個澡,把筆記本拿出來上上網,看看書,聽聽音樂。哎呀想起來都覺得太享受了。
吃過午飯,午游也是必去的,哈哈一天三游。因為中午太陽能直曬,這樣水下的能見度會很高,也是去尋找美麗珊瑚最好時候。
下午沿著海灘,大約得走兩三個小時能走到一個比較熱鬧的海灘,在這裡我認識了一個很淳樸的漁農,叫勞良。很可惜這片海灘前是常常的死寂的珊瑚遺體,我試了很多次,想游過這片黑色的死珊瑚,但是的確很危險,就在水下半米,必須保持好自由泳姿,否則會很容易刮傷小腿。最後我也還是沒能征服這片死珊瑚,沒能跨過黑色死珊瑚。
晚上勞良會帶著我們還有他的小兒子去捉紅蟹,紅蟹的夾子是紅色的,據說是這個孤島上夾子最有力的。我們打著手電,拿著毛巾(用毛巾抓螃蟹,會很容易)抓了很多,回到家請阿姨煮了吃。
在來到海島上的第三天遇到了台風,很慶幸,有足夠的理由賴在這兒可以多住很多天。雖然台風來了,我還是堅持每天三游,不過最後一天還是出了不幸,我被水母蜇了,像是有無數的小細針扎在被蜇的地方。
這次去潿洲島,燃起了我對大海的無比的向往。雖然在海南生活了5年,但我從沒有這樣喜歡過大海,那時對大海更多是恐懼,空曠,深藍色讓人覺得無比幽深,深不可測,未知讓人恐懼。但是這次我每天都去游,都想游到海中間去,刺向海底,去尋找另一個幽深的世界,一種征服的力量推動著我,一次又一次的游向大海……
最近總在電視上看到深藍的大海,又勾起了我對大海的向往,對潿洲島的思念。計劃著再次前往……驢友征詢中

(茅草屋)

(去途)

(碼頭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