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今天是個陰天,可苗寨游的行程已定,也只有按計劃進行了。到老宅粉店吃過早點,便回到旅館等候老板娘的安排,不一會,一個導游來接我們,帶我們坐上了老洞一日游的中巴。車上約有十八九個人,除了我們六個,其余多是三兩個一起的散客。不一會,一個黑瘦精干的苗族小伙子上了車,手拿話筒和小黃旗,說著一口標准的普通話,便是我們今天一日游的導游了。車子出城,沿沱江向上游前進,導游也開始介紹行程,得不停的坐車、轉車,還得坐船,說了半天才說到目的地——烏龍山與老洞苗寨,導游自己都感到好笑,我們心想,老洞一日游也許改稱為汽車觀光游更合適。路上為了活絡氣氛,導游手拿話筒,組織大家對山歌,還嚇唬我們說,到了苗寨得對上歌才能進寨。導游先唱了一首,然後點一個女游客對歌,女的唱完,便可再點個男的接,依次下去,可車上男多女少,到後來便有點亂點著鴛鴦譜了,坐在前面的一個七八歲的小女孩倒十分可愛,遇到誰實在唱不了的,她總是主動要求唱首兒歌,為那人解圍。去老洞苗寨的山路曲折險峻,路況還特差,全是坑坑窪窪的碎石子路,車子只能開個二三十碼,我們坐在後面,顛簸得更是厲害,感覺五髒六腑都要顛出來了,導游倒會開玩笑,戲稱我們正“享受”著免費的全方位立體按摩。對歌告一段落,導游開始向大家介紹起湘西的風土人情、苗人的奇特風俗,說到趕屍和放蠱可真有點懸乎,我坐在後面也聽不清,便眯著眼繼續“享受”著立體按摩。
顛簸了一個多小時,便到了烏龍山,天公不作美,一路竟下起了小雨,下車後便見半山腰處一個偏遠村莊,一層層的梯田,零星的幾戶人家,真夠原始的,沿著田間小路行走,看著兩邊青郁郁的水田和遠處朦朧的山巒,感覺很清新,空氣中彌漫著細小的水珠,吸上幾口,更覺渾身舒坦。穿過村莊,沿泥濘的山道盤旋而上,便到了烏龍山的入口,不過是一塊刻有“烏龍山”三個字的石碑而已,拍個照後開始爬山,沿途也有些景觀,不過對於我們剛從張家界過來的游客來說,實在是不足為奇了。來到了一個巨大的平台,山體傾斜著向上,倒成了天然的躲雨棚。一邊是怪石嶙峋的山崖,黑幽幽的石峰,好似一個個龍頭,來到另一邊便可看到對面懸崖上兩個巨大的山洞,導游介紹那便是烏龍洞,當年烏龍山土匪的老巢,最多可容納萬人之眾。可惜下雨,整個山體灰朦朦的,看不太清楚,拍上照片更是模糊一片。再走幾步,便見如擎天柱般的駱駝峰,繼續向上,就到了烏龍山頂,可以觀賞群山環繞的景色,可能是下雨的原因,也沒看到什麼特別的景觀,隨便拍了幾張照片,隊伍便下山了。烏龍山給人的感覺確實一般,好在我對爬山還算熱衷,全當一次戶外體能訓練了。
來到山下,已是12點,導游帶我們去吃苗家飯,來到一個大場院,裡裡外外擺了幾十張長條桌,坐滿了吃飯的游客,我們6人找一張空桌坐下,又坐了同車的一對青年男女,當時也沒在意,只記得那女的扎著小辮,穿著一條滄桑的牛仔褲。一桌八九人,坐滿便可上菜開吃,盛菜裝飯的器皿很特別,一律是灰色的土碗,頗具苗家特色。一會菜上桌,有炒腊肉,煮黃豆等當地的家常菜,味道尚可,奇怪的是這是的菜吃完了可以再添,這可是在其他地方不多見的。吃完飯,雨竟下大了,不得已買了件一次性雨衣披上,否則淋成落湯雞可太狼狽了。去往苗寨的路更是難行,一側是依山而鑿的山崖,一側則是上百米深的山谷,路面坑坑坎坎、凹凸不平,車子行駛在上面猶如蝸牛般爬行,不過路況差車子開不快,相對來說也安全些,開了大半個小時,總算到了目的地。
透過雨霧,看到半山腰有一個不顯眼的小山村,一大片古舊的石板屋而已,靠近公路的道口橫著“老洞石頭寨歡迎您”的紅幅標語。眾人下車來到寨口,果真有幾個身著苗服的妹子在那把著寨門,原來要對山歌和喝攔門酒,這是苗家人接待遠客的習俗。好在過程很簡單,那些苗家妹並沒有刁難游客的意思,我們對著門口的大鼓胡亂敲幾下,接過米酒意思著喝上一小口,最後跟著眾人吆喝兩句山歌便算是過了關。進入寨門,右邊便是一個小學校,一排破舊的校舍,一個籃球場,因是星期天,未見上課的學生,再向裡走,沿著長滿青苔的石板台階向上,兩邊便是依山而建的一戶戶石板苗屋了。不時有年幼的苗族小孩拿著稻草編的手鏈給我們戴上,也未要錢,倒讓人很不好意思,我翻開腰包,竟未找到零錢,還好有些巧克力,分給了他們。
導游先帶我們各處轉轉,村子並不大,約有幾十戶人家,叫石頭寨真是名副其實,每戶的房子不用水泥、石灰,全用扁平的青石板壘成,這樣的房子竟能不透風、不漏雨、歷經百年,巋然不倒,確實有些神奇。整個寨子沒有什麼植被,巷子的路面也全用石板鋪就,曲折蜿蜒,戶戶相通,拐彎處還設有幾個暗槍眼對著你,走在其中仿佛進了迷魂陣。跟著導游參觀了一些頗具特色的老屋,屋內光線昏暗,陳設的生活生產用具都很破舊,讓你切身感受到這裡的貧窮、落後、原始、閉塞。在一家屋內見到一個年邁的苗族阿婆,在屋裡安詳的做針線,順帶賣一些手工的苗族服飾,導游介紹這便是苗寨的最後一代壓寨夫人,這壓寨夫人估計得有九十多歲,可精神還不錯,從那依舊端莊的面容可以想像得出她年輕時的美貌。又到別處轉轉,有一戶以前苗族首富的住宅還算有些看頭,兩層的石碉樓、比普通的苗屋氣派多了,兩邊帶有廂房,空間相對寬敞,石板門巍峨高大,木雕窗精致華麗,顯示著主人昔日的身份與榮華。我拿著相機四處轉悠,細雨中的苗寨確實很有味道,看到的,觸摸到的都是青灰的石板,漫步其中仿佛置身於黑白世界,灰色的石磚、青澀的石階,在雨水的浸潤下顯示出很強的質感,給人以古樸,神秘、幽靜、凝重的感覺,拍成照片,那單調的色彩、硬朗的線條更能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
這時小雨漸停,我們來到了一個寬敞的曬谷場,毛竹搭起的棚子裡已經圍坐了好多游客,原來是當地的村民在為游客表演苗家歌舞,節目不多,但樸實自然,花樣還算豐富,先是迎客花鼓表演,盛裝的苗族阿妹步履輕盈,身影翻飛,贏來觀眾陣陣掌聲,然後是苗服穿衣比賽,一個客串上場的東北大漢奪得頭籌,歡呼雀躍之時褲子竟滑落下來,引來游客一陣大笑,接著是進行一些互動的娛樂節目,其中走竹板、跳竹竿舞有點意思,游客可以上去跟著一起跳,好多女游客都親身上去體驗了一把,最後是集體跳苗族舞蹈,素不相識的游客拉著手圍成圈一起跳,大家樂成一團,氣氛好不熱鬧。表演結束,便結束了老洞苗寨的游玩,導游招呼大家上車駛上歸途,先是幾十分鐘的山路,到一山谷的河邊下車,沿著河床走上一兩裡路便到一渡口,導游介紹說下面是渡平湖,原來是坐船走上幾十裡水路,可以欣賞沿途風光。眾人上了游船,也就是普通的機帆船而已,坐滿後,船東拉響馬達,小船便在碧波蕩漾的湖面上航行了。平湖其實是青山環繞中一條曲折蜿蜒的大河,不過沱江能稱之為江,這裡叫湖也不為過。只見水面碧波萬頃、水天一色,河水碧綠澄清、深不可測,微風輕拂,漣漪片片;再看兩岸,群峰側立,座座山峰挺撥峻峭、形狀迥異,有的山體裸露,岩石猙獰,有的山呈黛色,樹木蔥郁,此時天已微晴,兩岸青山倒映湖面,更為這湖光山色添上層層光影。坐在船上,兩岸群山不停向後移動,今人目不暇接,就好像置身於巨大的山水畫之中,不禁讓人心境舒坦,游興盎然,眾人或是坐在船邊,將手放入水中衝浪,激起水花朵朵,或是立在船頭,以青山綠水為背景,猛拍照片。我則一邊欣賞著這怡人美景,一邊與朋友聊著短信,可惜信號時斷時續,想順利的發條短信可真難。幾十分鐘後,船到終點,上岸後繼續坐車,來到一鐵索浮橋處逗留片刻,只是順帶的小景點,眾人在橋上走個來回,再下到河邊清理一下鞋上的泥濘。繼續坐車,5點多,便又回到了古城。(待續)

(登烏龍山)

(苗家阿婆)

(雨中苗寨)

(苗家歌舞)

(游平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