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異的馬恩島之旅(一)

作者: 2018119357

導讀 第一次寫這樣的文字,想不到是從一個世人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地方開始,這個地方叫馬恩島。 馬恩島位於英倫三島與愛爾蘭島相擁的愛爾蘭海,這裡是不列顛群島的中心位置。按說這一塊地皮與英格蘭、愛爾蘭或蘇格蘭不該有什麼不同,但事實上它卻有許多令人驚詫之處,使外來游客對其不得不刮目相看,過後也回味不已。先說它的歸屬。人們知道如今的英國是由英格蘭 ...



第一次寫這樣的文字,想不到是從一個世人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地方開始,這個地方叫馬恩島。

馬恩島位於英倫三島與愛爾蘭島相擁的愛爾蘭海,這裡是不列顛群島的中心位置。按說這一塊地皮與英格蘭、愛爾蘭或蘇格蘭不該有什麼不同,但事實上它卻有許多令人驚詫之處,使外來游客對其不得不刮目相看,過後也回味不已。先說它的歸屬。人們知道如今的英國是由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和北愛爾蘭組成的,那馬恩島屬於哪一部分呢?誰也不屬,可它又不能與上面四個區域並列,至少它沒有自組足球隊參加世界杯預選賽的資格。它現在的島主是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但島人不認其為女王(Queen),伊麗莎白在這裡的頭銜是領主(Lord)。它自己本身有真正的統治者,副島主(總督,Governer),同時又有自己的議會和流通貨幣。

馬恩島人自稱為曼克斯(Manx),不說自己是英國人(English or British)。島上常住居民七萬六千人,一半是曼克斯人。實際上從人種上看,他們應該是和蘇格蘭人、愛爾蘭人一樣出自同一個祖先——凱爾特人。

凱爾特人的特性之一就應該是它的獨立性格與傳統,這從蘇格蘭與愛爾蘭人經常鬧獨立這一點可以得到驗證。

特立獨行的性格使得曼克斯人顯得處處與眾不同。當你從英格蘭北部海港城市利物浦碼頭准備登船渡海的時候就開始領略了。船務公司叫做Steam Packet Compny,來自馬恩島,它似乎也壟斷了來往馬恩島與英格蘭、愛爾蘭島的擺渡生意。最先發現的不同有兩個,一是一面奇異的旗子,紅底長方形旗子中央有一個三條人腿的圖案。這個旗子在登臨馬恩島之後就處處飄揚了,而典型的英國米字旗在那裡卻渺無蹤跡。另一是汽車的牌號,與本島的編碼有異,且帶有三腿人圖案。





再看看它的自然景觀。馬恩島是一個呈東北西南走向的長圓形小島,長約50公裡,最寬處為20公裡,面積有572平方公裡。它的形狀和在海中的擺放方位很像我以前去過的加勒比海的多巴哥島,只不過它比多巴哥島的面積要大一倍。它比我們熟悉的北京朝陽區的面積還要多出100平方公裡。島上地形基本以丘陵為主,很少成片的平原,臨海處會有些低緩地帶。島上最高處為Snaefell峰,海拔620米。當地語言fell即山峰之意。這一點也證明當地有本土語言和文字。

登臨小島,你會發現等多的驚異之處。最直觀的是植被。因海拔高度不同,植物分布也由低及高呈現各異。海岸低地和緩的丘地多草地,草地由荊棘類植物或壘砌的石片隔斷,想應該是界標或放養牛羊的隔斷。上行至海拔200米左右時,會見到一片片的松柏林,似乎是私家人工林。再高一些,綠色的草地就絕跡了,被連綿不絕的赭紅色的歐石楠類植物覆蓋,羊只稀疏地散布在山坡上艱難地尋找著可食用的草類。山頂多數時候淹沒在雲霧中,難見其廬山真面目。我們在4月29日抵達島嶼的下午曾經拜會最高峰而不得,原因就是雲霧繚繞,即使上去什麼也看不見。

五月前後的馬恩島給人印像最深刻的要數遍地金燦燦的黃花。剛才提到分隔草地的荊棘就是這種開滿叫做金雀花的帶針的東西,有些地方則是成片盛開,如有陽光映照,其奇妙之處則難以言表。從南英格蘭來的時候,已能見到油菜花黃燦燦開始綻放,但在馬恩島則無緣見到田野裡的莊稼,代替它的是綠油油的草地和金雀花。金雀花對於牧人來說並非全是欣喜,它雖然好看,但對牛馬羊來說卻是毒藥。喜歡它的只是旅游的人和無脊椎類動物,如蜂蛾蠅蝶,人類是要欣賞它的風景,飛蟲則以花粉為食物,那是它們賴以生存的東西。更重要的它是馬恩島的國(島)花。




在英倫本島,金雀花葉處處可見,尤其是越往北行越多,到了蘇格蘭高地,這個季節這種荊棘叢生的植物到處都是。

這麼看,馬恩島至少從植物學意義上與英倫本島和愛爾蘭島不應該有大的不同,但從動物上看,馬恩島的奇特之處則顯現出來了。

首先是曼克斯貓,也叫曼島貓(Manx cat,Rumpy),它是一種天生尾巴缺損的家貓。當地人告訴我們,這種貓現在也很少了,能見到它則實屬運氣。一路上我們大家都在掃描著街道和民居院落,期望成為幸運者,這種願望終於在一個叫做拉克斯大水車(Laxey Wheel)的地方得到了部分滿足。大水車是島上一景,為當年這裡的礦石運輸提供動力的一個大家伙,如今礦井廢棄,大水車只做為旅游景觀而存在了。在越過那條為水車提供水源動力的小溪之前,有幾戶人家的房舍建在溪畔山坡下,就在房舍外,一只黃白相間的貓進入了我們的視線,而且是一只無尾貓。貓在溪對岸,鏡頭變焦不足,難以捕捉細部,於是我們急忙越過溪流追蹤無尾貓,但它也在移動中,待我們過去時,它已經深入林子深處不見了。是為遺憾。



第二次見到無尾貓是在一個叫做Cregneish的小村落。村子位於島的西南角近海的地方,從房舍的數量看規模很小,只有一二十所房屋,其中的一些房舍為傳統的當地建築,矮矮的粉牆上是被鐵絲網罩住的苫草。此類建築看來是鄉村博物館的所在,需要購票方能入內參觀。我們干脆直接在村中瀏覽,突然,一家農舍寬大的院落中一只灰貓引起了我們的注意,那正是我們苦苦追尋的目標——無尾貓。在我們幾架相機的圍追下,它有些驚慌,躲進了草車的後面,因為圍追的緣故,它又不得不逃出來,被我們捕捉到了這樣的鏡頭。後來在一個叫做Peel的濱海鎮子一家名為Leece Museum的博物館內,管事的大娘經我詢問,說無尾貓在別的地方並不生長,如果有也是被帶過去的。即使在馬恩島,也不是所有的貓生下來就缺少尾巴,一窩三四只貓仔中也許只有一只才是天生無尾的。我問其原由,大娘說是遺傳基因的作用。臨走前我向她道謝,她則從櫃台上檢出兩枚黑色無尾貓圖案的小紀念章送我。看來,這個馬恩島在與大島或大陸的連接鏈上某些環節出現了斷損,以致於基因遺傳密碼都有那麼的不同。相似的例子也可從澳洲與其它大陸相比的特殊物種如袋類動物、鴨嘴獸等得到。

也就在這個村子裡,一家院落中圈養的黑色仔羊羔給了我們另外的驚奇。羊的品種叫做Manx Loaghtan Sheep,通常它頭頂長有四只角。我們見到的是羔羊,似乎出生不久,遠遠只能隱約看到它們的頭頂上有黑亮的未發育的凸起物,待羔羊長大時,毛色變淺變白,角也發育長成,應該是上面長長的兩只大角分開前伸,另外兩只小角位於下方盤旋於眼睛臉頰兩側。出得村子,野外草地上正是這種Loaghtan羊。

這些馬恩島特有的動物會不會像200年前滅絕的其它動物那樣面臨同樣的結局呢?據記載,在19世紀初還存在有曼克斯牛、牧羊犬、馬和豬等獨有的家畜動物,如今它們都已經絕跡了。

而我們在草地上見到了兩匹馬顯然不是絕跡的那種曼克斯馬,圈門的牌子上標明是出自蘇格蘭的強壯的挽馬(Clydesdale)。這種 馬在19世紀初方才在蘇格蘭的Clyde地區選育成功,幾十年後引入馬恩島廣泛使用。此馬體型高大健壯,全身毛發披護,威風凜凜,其毛發甚至披垂至足腕下,奔跑起來足以呼呼生風。在馬恩島首府道格拉斯的濱海大道上一條用於旅游的有軌馬車專用線路上,就由這種馬充當動力曳車而行。一輛馬車可乘員十余人,只一匹馬牽引,可想馬力如何。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