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印像

作者: 密室游魚

導讀去廈門那些天,趕不上好時機,偏漫天是雨絲風片飄卷著。初臨其境,處處體味得到熟悉的海濱特征,而興致未減,感覺依舊別樣新鮮。那是一座很漂亮很漂亮的城市,清新干淨,高架橋交錯著一圈圈環繞綠色小丘,最是可愛。出了濱南的長途汽車站,已是下午兩點半,耽誤了午餐,飢腸轆轆。對面小巷內,有一家西北拉面館,自1989年至今,號稱廈門首家。清真的拉面我也吃 ...

去廈門那些天,趕不上好時機,偏漫天是雨絲風片飄卷著。初臨其境,處處體味得到熟悉的海濱特征,而興致未減,感覺依舊別樣新鮮。那是一座很漂亮很漂亮的城市,清新干淨,高架橋交錯著一圈圈環繞綠色小丘,最是可愛。出了濱南的長途汽車站,已是下午兩點半,耽誤了午餐,飢腸轆轆。對面小巷內,有一家西北拉面館,自1989年至今,號稱廈門首家。清真的拉面我也吃過不少,這家館做出的拉面著實好吃非常,真是誤打誤撞,好似飄泊江湖時無意間得了世外高手指點一二,有幸領教西北的拉面原來能美味如此。飽足後開始考慮落宿,按照原先計劃,撿一順路的公車直奔廈大,費了幾分周折才找到眾網友所推薦之海洋三所招待所。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好,初一看即覺得“盛名之下其實難符”,總算還是干淨的。

廈門大學,果如傳言般美麗,其間有偌大一個湖,湖畔似乎便是芙蓉園,再往後走能夠到達白城海濱,是很天然的一灣海灘。沿著它步行,可踏上蠻長的一段廊橋,據說直達廈大另一片公寓區。可惜走到一半時分,風雨驟來,傘也撐不住,不得不中道離開。晚上也因天氣不佳,只在廈大附近信步晃悠著,一一參觀那些服飾小店。

第二日,天依舊陰沉沉的,倒沒什麼雨。起床得早,小覽一番南普陀寺後,匆匆上車前往碼頭。鼓浪嶼之於廈門,頗似礐石之於汕頭。經輪渡上岸,雇了位導游姐姐,買聯票走經典路線去逛三大景點。日光岩位於鼓浪嶼中部,是廈門的龍頭景區,除了鄭成功紀念館和百鳥園,便就是一塊凌空巨石,立於其上,能夠環視全島。我們從英雄山下行,經港仔後浴場入菽莊花園,觀庭院樓台亭榭,過四十四橋,參觀了聞名遐邇的鋼琴博物館。博物館分兩處,皆陳列著各式各樣難得一見的古鋼琴,其中多為稀世珍品。由後門出,東行至皓月園,據說鄭成功有詩句“思君寢不寐,皓月透素帷”,園名由此而得。園子接海,並不大,基本上只有鄭成功巨型石雕、青銅群雕及紀念碑廊可供瞻仰。三大景點游覽完畢後,我又去了海底世界,把自己挨個兒介紹給那些古怪的生物認識,讓它們曉得人類中尚有這樣一個我。海底隧道有點看頭,那些鯊魚都不怎麼怕我,導游姐姐說其實它們並不喜歡吃人,我便回應她說魚翅味道還不錯。

傍晚雨愈下愈大,中山路和大同路行人很少,兩側騎樓在煙雨掩罩中更顯蒼古。這裡有幾間著名的小吃店,我或因淋了雨不免有些狼狽,無意流連,食欲也一並沒有了。後來逛過SM城市廣場,就回了招待所。

第三日,天氣稍有好轉,行程安排僅剩集美學村未去。我到達集美區後,貪圖省事,雇三輪車載著我繞景區兜。駕車人是個黑黝黝的中年漢子,老一副笑呵呵的模樣,殷勤地說自己可以兼當導游,卻只識用閩南語和我溝通,還好語系相近,基本沒什麼障礙。集美學村裡只有幾處景點,分別是陳嘉庚故居、龍舟池、鰲園以及集美大學。其中,鰲園便是陳嘉庚先生的陵墓所在,亦是集美解放紀念碑所在,它們之間隔著一扇屏風式浮雕,實際是一體的;集美大學的本部,則處處體現著一種大氣,非但校園空曠,建築群也都十分雄偉壯觀。

離開集美,同時也就為此次廈門小游畫上句號。下次再來游歷,必要挑個好天氣,或許該在某個夏天,在這個城市的浪漫氣息被烘烤出來的時候。


精選遊記: 廈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