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川藏線走出一個V字D175月12日難以忘懷的一天,於我,更於中國(二)

作者: iamvonvon3

導讀看過很多圖片和影片上布達拉宮的樣子,也去過一些自稱為小布達拉宮的廟宇,真正站在它的面前,依然感覺到一種被震懾的龐大氣勢。一千三百多年前,松贊干布在拉薩市中心的瑪布日山上興建布達拉宮,當時只有“白宮”,是達賴喇嘛坐床、親政大典等重大宗教和政治活動場所,後因雷擊和戰亂受嚴重破壞,之後五世達賴喇嘛為鞏固政教合一的甘丹頗章地方政權,重建“ ...

看過很多圖片和影片上布達拉宮的樣子,也去過一些自稱為小布達拉宮的廟宇,真正站在它的面前,依然感覺到一種被震懾的龐大氣勢。一千三百多年前,松贊干布在拉薩市中心的瑪布日山上興建布達拉宮,當時只有“白宮”,是達賴喇嘛坐床、親政大典等重大宗教和政治活動場所,後因雷擊和戰亂受嚴重破壞,之後五世達賴喇嘛為鞏固政教合一的甘丹頗章地方政權,重建“白宮”。五世達賴圓寂後,第司桑傑嘉措為五世達賴喇嘛修建靈塔,修建了“紅宮”,用作靈塔殿和各類佛殿。這便成為現在我們所見到的十三層樓布達拉宮的模樣。 每周的一三五,是布達拉宮對信仰藏傳佛教的信徒免費開放(像征性收取一元酥油錢)的日子,選擇這樣的日子參觀,不僅有幸隨著朝拜的人群進入到更多平時不對外公開的房間,還能親眼目睹藏民虔誠許願時的場景。 往年參觀布達拉宮,因為游客眾多,必須前一天一早憑有效證件領取門票購買券,次日一早根據券上限定的時間去布達拉宮買門票排隊進去。如果錯過排隊領票時間,就只能延遲到下一個工作日。如今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入藏游客減到谷底,原計劃門票漲價也推遲了,我們僅僅花了100元,在不用提前一天排隊的情況下,輕松地進入了這個聖地。 沒想到爬布達拉會這麼累,剛才遠遠望見的外牆上優美而簡練的線條,就是現在腳下仿佛沒有盡頭的階梯,最終蜿蜒到達八層樓高的東日光殿入口。這裡有一個民間傳說中史上落差最大的衛生間,前來參觀的游客絡繹不絕,盡管環境和氣味不敢恭維,我還是親自享用了一下,期間被興致勃勃前來留影的游客嚇到了,以至用戶體驗不甚良好。 進入宮殿完全就是另外一個世界了,戶外明艷的陽光不復存在,取代而來是彌漫著酥油香味的綽綽光影,忽明忽暗地映射在古舊的家具、唐卡和佛像之間。而那些彎彎曲曲的文字,則不時提醒著我對於這個神秘的宗族,也許永遠不可能徹底的了解。或許於我,美感即來自於難以跨越鴻溝的吸引。 前來朝拜的藏民大多隨身帶著保溫瓶和裝滿酥油的袋子,起初大家還笑言藏民挺節約的,朝拜神殿都自備干糧飲料,直到看到他們駐足在一座座神像前凝重地往酥油燈中添加液體或者固體,才豁然開朗,責備自己是多麼無知的而不敬。 紅宮內安放著五世到十三世(六世除外)達賴遺體的靈塔,一座一座看過來,每一座都有著奇珍異寶的點綴,金箔銀衣的粉飾,以昭示這些主人的強大使命和豐功偉績,但在我心目中,即便是最為壯觀的五世達賴靈塔上鑲嵌的那顆大像腦髓中形成的夜明珠,其光芒也無法掩蓋被流放的六世達賴倉央嘉措的那首傳世情詩。 那一天

我閉目在經殿的香霧中

驀然聽見

你誦經中的真言

那一月

我轉動所有的經筒

不為超度

只為觸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我磕長頭匍匐在山路

不為覲見

只為貼著你的溫暖

那一世

我轉山轉水轉佛塔呀

不為修來世

只為在途中與你相見

天空中潔白的仙鶴

請將你的雙翅借我

我不往遠處去飛

只到理塘就回 布宮盤桓數小時,痴痴離開。下山回望身後,拉薩盡收眼底,忽見車水馬龍,一時恍若隔世。

這裡的白天是如此之長,大家已經習慣了兩點午飯八點晚飯的作息。當同走川藏線的胡姐發來短信,告知色拉寺已經開放,並且兩點之前有法事之時,盡管並不知道法事是什麼儀式,我們還是決定把午飯一事擺在一邊,風馳電掣衝過去參觀。色拉寺歷來以每日午後喇嘛的辨經出名,可惜自從XX事件後並稱拉薩三大寺的色拉、哲蚌、大昭寺統統關門大吉,辨經更是無緣相見了。沒想到今日居然開放,定要一探虛實。 趕到色拉寺已經接近兩點,也沒空討價還價50大元的門票,四個姑娘看著地圖徑直衝到主殿。殿門外四散著皮鞋跑鞋旅游鞋,要不是門口大爺好心示意我們可以直接進入,我們差點就准備入鄉隨俗脫鞋了,原來各色鞋類是喇嘛日常所穿,並非游客所留。 不知是我們錯過了法事的重要儀式,還是法事本就是一群僧侶盤腿坐在長條形的案幾上搖頭晃腦看似無心的吟誦,我並沒有體驗到想像中的盛大與神聖。期間幾個年輕僧侶還時不時背著方丈或交頭接耳或打打鬧鬧,看來任何團體裡面都有無組織無紀律的叛逆少年啊!法事結束後進入就餐環節,喇叭從寬大的袍子裡一陣摸索,每人手中赫然多出來一個瓷碗,鄭重放在膝蓋上,等待分飯的小喇嘛按順序從桶裡舀出類似菜粥的半流質物體將之裝滿。現在回想起來,一隊隊烏黑黑的年輕小喇嘛,人手一個明晃晃的飯桶排成行出現在門口,比法事本身更加具有視覺衝擊。當然後來看到喇嘛們齊刷刷用手撈飯吃,吃完就把碗塞回袍子的時候,我不得不說服自己這是民俗,酥油茶的杯盞不也用牛糞抹一下以示待客最高禮節麼。 出得殿外,見一個背著碩大鏡頭的男孩正拗著造型取景,交流之後方得知此人乃東方早報攝影記者,被派到西藏來拍攝聖火登頂珠峰。見到我們他激動的不行,說是六天來終於有機會說普通話了,後來的確證實他與藏族同胞溝通時的肢體語言已經爐火純青;其實他不知道我們看到他也激動的不行,免費的攝影師啊! 遺憾的是,就在我們五人興高采烈擠在去往羅布林卡的出租車上,記者DD收到了上海地震的短信,一分鐘後他通過報社總部的內部消息,得知汶川發生了7.6級的地震,各地均有震感。下車後我立即致電老大,老大木知木覺說我造謠,我也寧願這不是真的,可。。。估計是拉薩的地實在太厚了,和西川離得這麼近居然沒有震感,沒有切身體會的我們當時並未意識到這次災難造成了如此嚴重的後果。而我們敬業的記者DD幾個長途之後當機立斷決定盡快飛赴現場,連我們為他點的涼皮都沒有來得及嘗一口。“御用免費攝影師就這樣被地震震跑了”,當時我們這個念頭現在想來實在羞愧難當,別人將生死置之度外,而我們卻還在為少了幾張搔首弄姿的照片扼腕嘆息。 生活還是要繼續,這一站是羅布林卡。羅布林卡過去是達賴喇嘛消夏的花園,如今作為人民公園對外開放,每年的雪頓節這裡都熱鬧非凡。盡管其規模和北京的頤和園之類無法同日而語,但修建也極為小巧精致,布局獨特。正巧春末夏初,花兒綻放柳絮漫天,遍地的蒲公英搖曳身姿,或漫步其中或湖邊小坐,甚感愜意。電話時不時傳來朋友們急切的問候,有朋如此,倍感溫暖。有趣的是,園中還有一個小型的動物園,大體養了一些獅虎猴兔之流的常規動物,未有熊貓藏羚羊等珍稀物種,可平日裡據說依舊參觀者踊躍,大家聽了都甚為不解,經人點撥方才豁然開朗——偌大個西藏只此一家別無分號。唉,可憐見的西藏小朋友啊! 傍晚時分再次收到胡姐短信,郁悶告知回北京的航班由於經停成都,地震原因無法降落返回拉薩待命。不得不又一次為自己感到慶幸,要不是東航自說自話將我原來預訂的12號航班改成16號,此時的我恐怕也是這個命運呢!看來我果然是有福之人,暗自欣喜,晚飯特地多吃了一個包子,不過說實話網上的美食攻略也不是完全可信,起碼玉包子絕對沒有評價的那麼好吃,也可能是和藏包相比吧!萬惡的XX集團,弄得雪域餐廳關門了,我傳說中的美味酸奶蛋糕和尼泊爾咖喱呵~~



(羅布林卡嬌艷春花)


精選遊記: 拉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