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4~5.5清東陵~潘家口水庫兩日自駕游2007年5月4日
Am 7:00 從天津出發。加了200元油,這兩日的路程足夠了。我們走外環,上津圍公路,然後轉九園公路,老公說九園公路車少,可以開得快些。果然,九園公路車不多,但是未料到,半路有施工的地方,走了一段土路。從九園公路再轉津圍,到薊縣。過了薊縣不遠,路牌指示還有10公裡即到清東陵。
Am 10:30 到達清東陵。在到達之前,遠遠的我們就看到了陵園,真是四面環山的風水寶地啊,紅牆黃瓦,果然氣派啊。我們先到的定陵,是鹹豐皇帝的陵寢。門票(通票120x2=240),停車(6元)。定陵參觀的人很少,根本感覺不到這是在“黃金周”中。我們沿著神道、 石像生、龍鳳門、碑亭、三孔橋、神廚庫、左右朝房、左右班房、隆恩門、左右焚帛爐、左右配殿、隆恩殿的順序游覽。只是定陵的地宮沒有開放,所以從三座門開始就攔住了。出來的時候,遇到一個當地導游,我們讓她上車領我們游覽。據導游說,游東陵,一定要按順序游,應該先去二郎廟燒香,再按各皇帝的先後次序來參觀。到了二郎廟,導游非讓我燒一炷香,說地宮陰氣重啊,女子是不能進地宮的啊,等等,我拒絕了。我們在二郎廟轉了一圈,裡面供奉二郎神、呂祖和福祿壽禧四神,看看二郎廟的山門,好像孫悟空變得土地廟啊,哈哈。出來時就不見導游了,大概是從我們這兒撈不到回扣吧。二郎廟在陵區以外了。據說,明朝的時候,此地有寺廟七十二座,香火鼎盛,到了清代,此處修建皇家陵園,就只剩下這一座廟了。
回陵園的路上,路過雙妃園寢。妃園寢一般都是好多個妃子的陵寢聚在一起的,而這個雙妃陵寢卻是單獨建的,院子不開放,我只從小橋上向裡張望,破落的園門,綠色琉璃瓦斑斑駁駁,園內兩座一模一樣的隆恩殿,是什麼樣的妃子能有這種待遇呢?
Am 12:00 我們在車上吃了點午餐,然後去了裕陵。裕陵是乾隆皇帝的陵寢。這位清代最鼎盛時期的皇帝的陵寢的確很是奢華。裕陵地宮是開放的,人很多,還好,要不然進入這樣的地方我還是會害怕的。乾隆的地宮建的非常精美,據說是清東陵地宮中耗費最多的最奢侈的地宮了。地宮兩側都有很精致的雕刻,每道拱券之間的牆壁都刻著不同的圖案。而地宮中,放著三具龐大的梓棺,是乾隆和他的兩位皇後的,而屍首和陪葬的金銀寶貝已經蕩然無存了。地宮四壁潮濕,只有喧囂的人們在不停的敘說。即便是在位時間很長,壽命很高,但人的一生在歷史長河中就如一瞬,再輝煌、再瑰麗、再昂貴的東西都留不下來,倒是他的得失成敗成為人們茶余飯後的談資,或是成為了人們的經驗教訓。
裕陵的妃園寢中有三十多位妃子。其中有那個被乾隆廢掉的皇後,還有頗具傳奇色彩的香妃墓。妃園寢中沒有帝後陵寢中的明樓寶頂,只有一個個土包一樣的陵寢。待遇不可同日而語。其中皇後墓和香妃墓的地宮開放了。我獨自走下皇後墓的地宮,從台階下來,就到了梓宮,裡面很狹小,孤零零的放著皇後的棺槨,一陣涼風吹過,忽然覺得有些害怕,趕快飛似的跑了出來。好在外面陽光明媚,重見天日的感覺真是好。
從裕陵出來,我們走到慈禧的定西陵。如雷貫耳的定西陵呀,小時候看過關於東陵的書,時間久了都淡忘了,唯一記憶深刻的就是慈禧的定西陵。那些陪葬的價值連城的金銀珠寶,曾讓我驚嘆了許久。來到了定西陵的隆恩殿,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殿前的丹陛石,鳳在上,龍在下,顯示了很鮮明的女皇至上的時代特征,而且采用了很多高浮雕和透雕的手法,整塊石頭玲瓏剔透,十分精致。殿內,那雕梁畫棟的建築,用的都是上好的黃梨花木,黃花梨木是很珍貴的木品,經歷幾百年的風雨,本色依然。殿內金碧輝煌,采用的都是最高等級的金龍合璽彩畫,柱子上盤著鍍金銅龍,當然這些金粉大多被人們刮走了。曾經叱吒風雲處在權力的巔峰,到頭來,繁華落盡,落得骨枯屍寒。
看過全東陵最奢華的建築,旁邊的定東陵慈安陵寢也就沒有必要再看了。下一個目標是景陵,那裡面的人是開創了“康乾盛世”的偉大君主——康熙大帝。看過了裕陵和定西陵,景陵也就有些黯然了。但是據說景陵裡的陪葬品是最多的,因為地宮裡葬有一帝四後一妃。景陵的神功碑亭很特別,裡面立了兩塊石碑,分別鐫刻滿文、漢字,用以記述康熙大帝60多年的赫赫功德,碑文由雍正皇帝親自撰寫。神功碑亭曾幾次遭火,現在留下的已經損壞了屋頂部分了。孝陵是整個清東陵的中心,居中為尊麼。順治帝的陵是清統治者在關內修的第一座陵,自金星山下的石牌坊開始,向北依次為下馬牌、大紅門、具服殿、神功聖德牌樓、石像生、龍鳳門、一孔橋、七孔橋、五孔橋、下馬牌、三路三孔拱橋、東平橋、神功碑道、神廚庫、東西朝房、隆恩門、東西燎爐、東西配殿、隆恩殿、琉璃花門、二柱門、台五供、方城、明樓、寶城、寶頂和地宮。站在大紅門,環視清東陵,四面環山,氣勢恢宏。在大紅門外的左側一條小路走過去,就是傳奇的孝莊皇後的陵寢——昭西陵。至於她的陵寢在東陵之外,有各種傳說。已是傍晚時分,一片夕陽落在了這座殘破的陵園,更顯寂寞。她和慈禧都是清統治時期處在權力巔峰的女人,但是人們的評說卻截然不同。定西陵的繁華奢侈與這裡的殘垣斷壁形成鮮明的對比。坐在已經消失了的隆恩殿前的石階上,我默默地看了良久,這個女人給了後人更多的尊重也有無盡的遐想。Pm 5:30 離開清東陵,我們的目的地是潘家口水庫。Pm 6:30 到遵化(過路費10元)。休整一下,繼續往潘家口水庫方向行進,天色漸暗,我們在一個岔口看見了一尊雕塑。我跑下來去看,竟然是戚繼光將軍的塑像,持劍指向前方,很有氣勢。Pm 8:00多 到了潘家口水庫庫區。這裡不大,一條主馬路,兩邊是建築,有很多招待所。Pm 9:30 吃過飯(105元),我們選了一家“灤河招待所”入住(180元)。門票:240 加油+過路費:200+10=210 存車費:6x2=12 飯費:105 住宿:180 其他:買書,8;地圖,2;涼皮,3 共計:7602007年5月5日
Am 6:30 起床。Am 8:00 開車到潘家口水庫碼頭。參觀一下水庫大壩,門票2x10=20元。潘家口水庫這一端是屬於遷西市,它是引灤入津工程的源頭,是灤河干流上第一座大型水庫,也是保證天津飲用水的重要控制工程。所以在這裡工作的職工,戶口應該都算天津的。Am 9:00 坐游船(30x2=60)。坐在船上,看水庫兩岸風景。天氣很好,兩側青山連綿,古老的長城在山巒間時隱時現,抬頭是碧藍的天空,低頭時清澈湛藍的水,好一幅色彩亮麗的圖畫。大約1個小時,游船到了喜峰口長城。這裡是著名的水下長城。古老的長城從山頂俯衝下來,一直淹沒在水中,而碼頭處,是兩岸離的最近的地方,從這一側又浮出水面,綿延到山上。這水下長城大概是因為潘家口水庫蓄水而形成的吧。下了游船,這裡已經屬於承德的寬城,旁邊是一個影視基地,姜文的“鬼子來了”就是在這裡拍攝的,現在已經成了旅游的地方。喜峰口長城更是因為抗戰時期的“喜峰口戰役”而聞名,我也是因此而知道了29軍的大刀隊。當地人告訴我們,如果開車來這裡,可以從寬城繞過來。Am 12:00 乘游船返回大壩,停車費5元。Pm 1:00 到遵化市。到超市買了遵化栗子(65元)。到薊縣入口處,10元過路費。從寶坻上津薊高速,30元。門票:20+60=80 過路費、停車費:10+30+5=45 其他:小吃,21+65=86共計:211兩天合計:97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