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的雲南之旅――麗江的柔軟時光(第13天)

作者: 緣分

導讀第十三天 麗江的早上和香格裡拉比起來孑然不同,沒有那麼刺眼的陽光照耀著你,但是天依然是那麼藍,雲依然是那麼白。依舊在四方街那家北方餐廳吃完早點,老李他們就要動身去機場了,離別的話真讓人難說出口,雖然我們是在麗江才相識的朋友,只短短相處了一周多,但是我們的心卻永遠留在美麗的茶馬古道之路,於是我們相約下次有機會在一起去西藏。 只剩我和老 ...

第十三天 麗江的早上和香格裡拉比起來孑然不同,沒有那麼刺眼的陽光照耀著你,但是天依然是那麼藍,雲依然是那麼白。依舊在四方街那家北方餐廳吃完早點,老李他們就要動身去機場了,離別的話真讓人難說出口,雖然我們是在麗江才相識的朋友,只短短相處了一周多,但是我們的心卻永遠留在美麗的茶馬古道之路,於是我們相約下次有機會在一起去西藏。

只剩我和老公兩個人了,我們需要好好安排一下這兩天在麗江的休閑生活,這次可要在麗江好好感受一下別人說的“麗江的柔軟時光”是什麼樣子的。首先決定去木府游玩一下(門票好像是60元/人,不過如果你想進一步了解麗江的文化,這個地方就不得不看了),前面我已經介紹過了,姓木的是統治者的姓氏,所以木府是麗江古城最龐大雄偉的建築。

進入木府,果然感覺到貴族的氣派,怎麼說,有點像故宮的格局,走過一大片空曠的場地,然後進入正廳、偏廳、臥室、後院,當然最有特色的就是通過一個“天橋”,這個天橋是木府通往後院山上三清觀的必經之路,因為要經過街道,當時的木老爺為了不影響百姓出行,所以在空中架了一個通道,供家裡人去後院,可見當時木老爺還是親政愛民的。山上的三清殿好像是木府第幾代老爺出家的地方,因為特別喜歡道教,所以在家裡後院山上修了這個道廟。站在這個地方,是麗江城最高的地方,基本可以俯視整個麗江城,麗江這座沒有城牆的古城,

光滑潔淨的窄窄的青石板路、完全手工建造的土木結構的房屋、無處不在的小橋流水……這是一座人文的小城,明亮的陽光下,總會有步履緩慢的上了年紀的納西老人悠閑地踱步,他(她)們身著遙遠年代的靛藍色衣服,頭戴紅軍時期的八角帽,對眼前身後獵奇的目光視而不見、不屑一顧。

因為今天木府的游客特別少,整個院落特別安靜,鳥語花香的,還有納西古樂陣陣傳入耳朵(這裡可以聽到免費的納西古樂,每天有定點的時段演奏,如果要聽比較正規的,可以晚上在麗江的專門的劇場觀看,票價好像是80元/人)。我和老公在山上找了個涼亭,躺在石凳上,閉上眼睛,靜靜欣賞著納西古樂,微風陣陣吹過,真是美妙極了。雖然我們不能完全領會納西古樂的韻味,但是從古樂中帶給你的遠古感覺,猶然而生。

游玩完木府大概2個小時,因為還要欣賞納西古樂,但是據現在的木府是近代重新修整過的,原來的木府是現在的2倍還要大呢!我們不得不感慨古代吐蕃的繁榮和興旺,統治一方霸主的氣勢。已經離近中午了,我們來的麗江有名的大石橋小吃,那裡的黃豆面最出名了,來這裡的游客都要吃上一碗。麗江的餐廳一般桌椅都在外面擺設,木制的桌椅,素雅的台布,潺潺的水流,午後溫暖的陽光懶懶的照在這裡,在吃上一碗香香的黃豆面,想想人生也就不過如此了。

吃過午飯,我和老公決定馬上感受一下麗江的柔軟時光是如何的?先在麗江城裡四處轉轉,因為剛開始到這裡,感覺麗江的街道交錯沒有規律,而且每條街道都是商鋪林立,賣什麼的都有,但是有些比較有納西特色,如木雕、扎染、陶器、駝玲、藏式手飾等,我和老公挑了一個木雕的太陽神,黑色的底,上面有一個紅紅卻不規則的太陽,納西民族的人非常崇拜太陽,太陽像征著很好的寓意,所以我們買了一個回去留念。還有麗江的駝鈴,我想應該是以前茶馬古道馬幫什麼的從這裡經過,都會把這種鈴掛在駱駝上,一邊走一邊響起清脆的玲聲,使這些長途跋涉的人心理有個希望,有個盼望。這些駝玲做工非常精細,每個風鈴下都掛了一塊木牌子,上面都用東巴文字寫著吉祥的祝福,這個又讓我想起《一米陽光》裡所說的阿廈鈴,駝鈴上吉祥的祝福代表著納西族人民善良、樸實的心,同樣納西人民也帶著笑臉迎接著每一位好奇的游客。

轉了一下午的街,真是有點累了,夕陽斜照,麗江古城,一位居於古城的老奶奶悠然自得的坐在店口。在古城溜達了半天,見到不下十位年過70的老人,據說,在麗江長壽老人特別多。 我們來到了麗江城中最繁華的四方街,這裡據說是以前茶馬古道必經之路,如果把麗江比喻為北京,那四方街就應該是“天安門”了,也就是城中心。

在這裡你可以見到天南海北的游客,不過你可以學會辨認當地人和游客,因為游客大多頭上圍著五彩的方巾,身披七彩的披肩,形形色色的裝扮基本都是游客,因為本地人可沒有這樣打扮的。納西族的姑娘穿的服裝叫做披星戴月,就是頭上圍的頭巾是月亮圖案,背上的披肩是北鬥七星的圖案,也叫做“七星披肩”,雖然 麗江雪山、麗江古城、麗江古樂都為世人津津樂道,要說起麗江納西人的“七星披肩”真可謂麗江一道獨特的風景呢。夜幕降臨了,四方街最迷人的就是在晚上,沿河都是些大大小小的酒吧,茶樓。其中不乏外國人經營者。這些酒吧,茶樓門前,大紅燈籠型狀各異,高高的懸掛在每戶人家門前,熱情地招呼著,迎接著你的到來。晚間的四方街就這樣籠罩在溫暖祥和的氣氛中。紅燈籠的倒影隨河水飄蕩,約約綽綽。有時水裡會有一兩只荷花型河燈飄過,燭光忽明忽暗,載有放燈人的心願,或愛情或孝心或理想向暗處飄去。還有熱情奔放的篝火在燃燒,照著你的臉、他的臉、大家的臉。我和老公坐在河邊的椅子上,叫了一杯雲南普洱茶,買了一份麗江有名的小吃叫“麗江粑粑”,慢慢品嘗。麗江粑粑,現在已經分很多種類了,有香腸的、菠蘿的、牛肉的等等,根據個人口味可以選擇,但是主要原料為當地精麥面、火腿、奶油等。色澤金黃,吃起來果然酥脆可口,香味透心。人們介紹,麗江粑粑做熟後放幾天都不會變質變味,人們可將其作旅途上的干糧,還可帶給外地親友品嘗。麗江粑粑是外地人學不去的“專利”,因為只能用麗江的水和麥面,才能做出這個味道。 我身旁的幾個游客正在臨河的座位上吃著晚飯,看得出來她們是兩對情侶,那女孩不斷地往男孩的嘴裡塞東西。她們大概剛從中甸(香格裡拉)回來,香格裡拉的美麗浪漫,是她們的茶余飯後的永恆話題,當然也是我們記憶中的永恆回憶.吃飯的對面是一面猜字壁,上面都是東巴文字,其實也就是像形字,有興趣的話,看看你能猜出幾個來?

吃完了晚飯,在回百歲坊客棧的路上,看到河裡一盞盞蓮花燈飄過,忍不住自己也想放幾盞,據納西族人說,放荷花燈是有意思的,如果你的心情很好,那麼荷花燈就把你快樂的心情帶去遠方,分享給每一個人,如果你的心情不好,那麼荷花燈就把你的悲傷的心情帶去遠方,讓每一個人與你一起承擔,這樣你不好的心情就會變好了。多麼好的寓意呀,我放了兩盞荷花燈,當然是快樂的心情,願遠方的朋友都能與我分享。

回到客棧,聽老王說明天早上可以去黑龍譚公園拍照,不過要很早,大概早上5點多就要到公園,這樣就可以拍玉龍雪山的倒影,非常漂亮。於是我們決定第二天早上去拍玉龍雪山。


(麗江大石橋)



(麗江四方街)



(麗江納西古樂)



(麗江古城)



(麗江木府)


精選遊記: 麗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