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淅淅瀝瀝的飄著小雨,天色卻不同於大城市那樣昏暗沒有光澤,透過層層烏雲隱現出縷縷智者的光芒,使得整片藏區透出無限的希望,是啊,就要出太陽了!過了小橋有三條小道,左中右,按照藏區凡事都順時針的風俗,今天的拉蔔楞寺漫游先從左邊的這條小道開始。
一眼望不到邊的轉經桶!古樸、厚重、典雅!來之前每次上攜程看有關拉蔔楞的照片時總能看到轉經桶,似乎大家都愛它,但照片上所能看到的只不過是轉經桶而已。直到親眼看到了這麼多的轉經桶整齊劃一的排列著,幾百年如一日的聆聽一代又一代藏人最虔誠的祈禱,不由的為之一震,不免俗的我也得多拍幾張。
回來查了網路才知道整座寺周圍一共環繞著1700多個轉經桶,無疑環繞整座寺做一圈祈禱需要花費不少的精力。一路往前走,盡管下雨但環寺轉經祈禱的藏民居然漸漸多了起來,足有百來個,可見信仰的力量是多麼的強大,而一個擁有共同信仰的民族無疑是偉大而值得尊敬的!
繼續沿著小道走下去一路都是轉經桶,直到看到另一道令人嘆為觀止的風景線——貢唐寶塔。稱它為金塔可能更為確切些,塔全身都裹著金,據說用了幾百斤的黃金,很遠處便望見那一個金光燦燦,雖然是陰天,但絕對要比80版西游記中取得真經的地方還要耀眼眩目的多。貢唐寶塔門口有個售票處,出售50元一張所謂的拉蔔楞寺門票,之後的參觀發現,門票的作用僅限於登上貢唐寶塔的佛台遠眺,其他所有的地方都是可以自由出入的。
對著金塔一陣狂拍。泛著天光的烏雲映襯著金塔,使得塔尤顯金光燦燦,比起次日天晴陽光照耀下的金塔來,平添了幾許雍容與典雅。走到小道盡頭,鋪著滿地的紅地磚,應該是個停車場,姑且叫他紅場好了。站在紅場最邊上遠拍金塔和修長的轉經廊,算是攝影愛好者的最佳拍攝角度之一了吧。
15點30分,轉經的人漸漸多了起來,站在紅場上仔細觀察著每一個轉經的人,大家都是認真的轉著每一個經桶,絕不錯過一個,口中默默有詞的念著什麼。很少看到青年人,可能不是打工就是鬧事去了,倒是很多老人和中年人,身著藏族傳統服裝,有喇嘛也有平民,每個人都用力轉著經桶念著經文捻著手中的佛珠,一派祥和安康的景像。
在紅場轉彎,跟著環寺轉經的人們繼續前行,便是拉蔔楞寺的西面,一個集貿市場。各種小販子在兜售著各式農副產品,成群的藏族孩子在市場裡打鬧追逐著,還有各種牲畜自娛自樂、遛彎吃食。一群小黑豬追著一頭大黑豬那一排乳房似乎要SM;被繩子綁住了的小犛牛用友善的眼神望著我,似乎在說有人要SM我;小綿羊們則MIEMIE興奮地叫喚個不停,似乎在OOXX。在這裡無論小黑豬小犛牛還是小綿羊都是孩子們的寵物,讓喜愛動物的我羨慕不已。
繞過寺西面便跟著轉寺的藏民上了寺北邊的土山繼續轉。人們虔誠地推動著每一處轉經桶,在每一處白塔前環繞膜拜,在每一塊刻有藏文圖騰似的石塊前鞠躬叩首,在每一處漫著香火的寺院前大幅度三鞠躬,整個轉寺過程比我想的要復雜繁瑣的多,也使我對虔誠的藏民們平添了幾份敬意。
人群中老人很多,不時看到老爺爺老奶奶互相攙扶前行,氣喘吁吁但意志堅定地跟著人流一步步往前邁著步子,那一起走了幾十年且依然堅定的步伐,絕對不亞於我這個邊走邊看邊拍的青年人。不由得讓我想抒一下情了,啊!如此可愛的人們如此虔誠的心靈如此平和的日子如此美麗的景色,這樣的生活也許正是生活的真諦吧,繁華浮躁的都市人在辛苦忙碌了大半輩子之後,想要換來的不就是這般清閑的日子嗎!
跟著藏民轉完了一圈寺,又來到了轉寺前的三岔口,這一圈下來雖然也就1個多小時,但卻是頗有感悟,收獲頗豐,回去之後該是好好省視自己整個浮躁的人生了吧,扯遠了。這回沿著中間那條路往裡走,進到寺的中心繼續游覽。
路邊有很多出租自行車的小店,很便宜,好像是5塊錢每小時,在旅游旺季應該是不錯的生意。不過在這非常時期裡似乎並不太景氣,整一個門庭冷落鞍馬稀的。拉蔔楞沒有公交,全都是出租車,由於地方不大,到哪差不多都是3塊錢。走在進寺的路邊,不時看到綠色的出租車內載著幾個大光頭,並時不時談笑風生的用手機包個電話粥什麼的,看來喇嘛們確實都致富了啊!
既然說到了喇嘛,就順水推舟的說開了下去。昨天去了塔爾寺,今天又轉了拉蔔楞,也算是看了百來個形形色色的喇嘛,現如今的喇嘛是真真正正的致了富了。喇嘛們的時尚品位普遍提高,用的手機普遍比我來的要新款,有用V3粉色的,有用巧克力黃金版的,一款好的手機正是一個高的身份的像征,正所謂做多少年的喇嘛用多少錢的手機。
隨著越來越多的低齡小喇嘛被望子成龍的父母們送進寺院,等待著將來致富之後,成長起來的這一批90後喇嘛們,他們的穿衣穿鞋品位也正在逐步與國際接軌。雖然已經穿上了國產運動鞋第一品牌李寧的新款鞋,但是秉承奧運精神的90後一代所追求的是更快更高更好的NIKE和AD系列。我想這也正是我在參觀寺院時,穿著印有較大鉤子符號的臭腳丫,屢屢能博到年輕喇嘛們回頭率的一個重大原因。
在穿衣方面,傳統的喇嘛制服也在原有基礎上采用了類似旗袍西化式的改良,從而加入了新的理念和想法。這一季所采用的顏色除了傳統意義上的醬紫和絳紅色外新增了活力四射的深粉紅色系列;並且在年輕喇嘛設計師們一雙勤勞的雙手DIY之後,款式上有了類似於Chanel春夏新款晚禮服的sense,使得不少標榜個性的年輕喇嘛和數十年心系同門師兄弟的斷臂一族們有了秀出自己個性展現自我風采的絕佳機會,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沿著中間這條路走了約莫10分鐘之後,算是進到寺院內,剛進去乍一看,不得不驚嘆拉蔔楞寺的富有。昨天在塔爾寺參觀時,依稀記得該寺喇嘛把守最為森嚴的就是所謂的大小金瓦殿,現如今猛一抬頭看,幾乎所有在拉蔔楞寺的建築都是用的金瓦,整個一片金瓦殿,加上之前看到的花費幾百斤黃金打造的貢唐金塔,這裡的喇嘛真是太有財了啊!
喇嘛們的生活其實要遠比我們想像中的每日參經念佛來的活潑。偶過一扇寺院門口,見到兩個正值學齡的兒童喇嘛正專心致志地在拍新款香煙牌子,不禁童心未泯的蹲下觀看。小喇嘛倒也不介意,繼續拍著玩著並不時賊溜溜地打量著四周,看來能制伏這兩個叛逆小子的只有他們的師父。又過一扇大院門口,居然又見一群10來歲稍大些的小喇嘛圍作一團在院中踢足球,不少腳上穿著最新款的NIKE和AD球鞋,當然身上穿的還是喇嘛制服,不曾想在這裡也能遇上歐洲杯粉絲啊!
寺院內有不少哇哇叫的烏鴉,黑的很,在藏區據說烏鴉可是神鳥,和鷹差不多一個級別。寺中的樹木也很多,不少樹看起來都是生長了幾百年了的。加之正是萬物生長的季節,開滿了寺院角落的野花爭奇鬥艷著,美極了。枯藤老樹昏鴉下,穿梭在如此美景的寺院中,周圍青煙裊裊,鐘鼓陣陣,佛樂飄飄,喇嘛群群,怎一個贊字了得!
差不多4點半的光景,逛完了拉蔔楞寺原路出來,不禁飢腸轆轆,畢竟除了早上那碗打底的牛肉丁面後,近10個小時內只吃了幾塊餅干果腹,見路口有家藏式風味小吃便上了樓去。店很小,就是在二層的靠窗處擺著幾個座位,不過也不錯,可以邊吃邊看沿街的風景,要是碰巧有個把藏式低胸小燒路過,還可以一睹坦蕩蕩地高原風情,嘿嘿,又YY開了,於是隨便選了張空著的靠窗座位落座。
過來了一個矮矮的藏族小姑娘,非常含糊的漢語問我吃什麼,我抬頭看見店的牆上用漢字寫著藏包和藏餃,看起來挺獨特的,便各叫了一個。等待是漫長的,從來沒有如此漫長的在一家點心店等過,約莫40分鐘過後,東西上來了,瀛弱的小姑娘端著滿滿差不多12個包子以及一大碗藏餃,藏包和藏餃我感覺應該都是現蒸現包的,不然也不至於花了這麼久時間了。
姑娘,學好一門外語的重要性啊,不得不重申這一點!我說來一個藏包和藏餃,未曾想上來了一整份藏包,看來這兒的人們買藏包都是一份12個起買的,反正也餓著,就多吃點好了。先說藏包,和老北京的肉包差不多大的個,純羊肉餡的,羊肉很鮮美,口味很重,但對於重口味的我來說也不算太鹹,包子皮不怎麼樣,顯然沒醒好。再說藏餃,一碗約莫16個,碗裡除了餃子還放了不少的粉條和青菜,有點港式餛飩面的意思。也是純羊肉餡的,皮還是沒發好,甚至有些面是生的,想來若不是這家掌廚的手藝差便是當地人本身就是好吃這口有點生的嚼頭,嘿嘿,粘牙才顯得咱牙口好啊!
12個包子以及一半的餃子和一半的餡下肚之後,算是吃完了這頓藏式料理,很飽很粘牙。小坐一會,順便看下周圍的人。身後是幾群藏族小伙在喝酒,嘰裡咕嚕說著什麼我也聽不明白。正面坐著3個藏族老太太,頭發全都花白了,但還統一的系著一對麻花大辮子,有點伍德斯托克上老當益壯地搖滾歌手的範兒。看她們有說有笑的在討論著什麼,並不時打量著我,想必是姐妹淘聚會,再看他們都是掛單的在那,不禁聯想到藏式老年版絕望主婦。
看了一會街景,沒有低領的,翻領高領的倒是不少,無趣。再看了會藏式伍德斯托克姐妹淘HIGHTEA吃水餃,詭異,便下了樓回旅館去。旅館就在飯店的對街,很近,在樓下水果攤花3塊5毛錢買了1/4的西瓜,該是補充點水果以防鼻血復噴了,進房間把髒衣褲襪子洗了晾了,便端著切好了的西瓜獨自在大廳看起了電視。說實在的不得不再強烈推薦一次卓瑪旅館,此行中第一次給了我像家的感覺。
正趕上中央5套的體育新聞,看到意大利把法國隊給日了之後很是興奮,巴斯騰看來還是沒有忘本啊!這時上來兩個藏族孩子,很是可愛,緊隨其後的是卓瑪,看來這一雙正是她的孩子,卓瑪見我在看電視,示意讓孩子和我玩會,便獨自下樓干活去了。單眼皮的男孩很是調皮,我才捏了他一下肥嘟嘟的小臉就一下逃跑了,女孩則一個勁的衝我笑,直笑的雲開霧散天空重又出了太陽。倘若真要有這麼一雙兒女倒也是不錯的啊,向來崇尚丁克的我在這藏區竟第一次有了生養孩子的念頭,讓我自己也很是詫異!
昨晚沒睡好加上明天一早又要趕路去郎木寺,22點不到我便調好了鬧鈴開始睡覺。可能太早了還睡不著,只得聽起了隨身帶的walkman,居然還有藏語廣播,心裡還在念叨著學好一門外語的重要性,人卻已然在嘰裡咕嚕中進入了夢鄉。
To be contin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