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魚尾獅有個約會(之四,漫游聖陶沙島)

作者: 策馬走天下

導讀(2008年2月18日,農歷正月十二,下午)坐在寬大的出租車上,看著膚色與國人略有不同的馬來司機,聽著他天書般充滿馬來特色的英語,本來就不知道路程的我們更加迷茫了。媳婦仔細聆聽著他的發音,盡力描繪著我們的目的地和游覽計劃,期望得到一些幫助,但當我讀懂媳婦的眼神後知道她基本放棄了這種想法。不過司機師傅十分熱情,一路上不停的講著什麼,應該是與聖 ...

(2008年2月18日,農歷正月十二,下午)坐在寬大的出租車上,看著膚色與國人略有不同的馬來司機,聽著他天書般充滿馬來特色的英語,本來就不知道路程的我們更加迷茫了。媳婦仔細聆聽著他的發音,盡力描繪著我們的目的地和游覽計劃,期望得到一些幫助,但當我讀懂媳婦的眼神後知道她基本放棄了這種想法。不過司機師傅十分熱情,一路上不停的講著什麼,應該是與聖淘沙島有關,just guess。進島時司機師傅幫我們墊付了入島門票(每人2新元),然後一直帶我們在島內走了好久,停車時我才隱約聽懂我們的位置是島上的海底世界(據師傅說是進島必定先游覽的地方)。不知道是不是被他的外語繞的暈了頭,直到那位師傅不停的說著“謝謝”、“有一個愉快的下午”之類的話,我才反應過來我多付了兩新元的車費,他一定是以為我給的小費。嗚嗚,10塊錢啊,我也不富裕啊……我,能不能再把錢要回來?幸好我來新加坡前做了些功課,在網上點擊了無數篇網友的游記,對聖淘沙島多少有些了解。島上幾處著名景觀分別是新加坡最大的一尊魚尾獅雕塑、海底世界、海豚表演、水幕電影……島上有三種顏色的免費巴士接送游客往返各大景點,巴士的紅藍黃三種顏色代表著三條線路,紅線繞島的最外圈,然後向裡依次是藍線和黃線,聖陶沙島的游覽地圖很清晰的指明了去不同景點應該選乘的巴士線路。買了海底世界和海豚表演的通票,我們決定采取走到那算那,只抓西瓜不抓芝麻的策略,挨家挨戶的逛吧。新加坡的海底世界規模沒有青島的大,至少我踏進大門的感覺是這樣,魚兒們住的略微有些擁擠。不過她的知名度肯定是因為有自己的特色,果然入口處就是一個觸摸池,清澈的海水中游動著各種熱帶魚類,而且它們觸手可及,它們光滑的身體從指尖溜過的感覺絕對不是隔著冰冷的玻璃板能享受到的。再往裡走,也是照例分門別類的把動物們組織一下,按綱目劃定各自的區域,我印像最深的是各式各樣的螃蟹,戴眼鏡的、身上長著海綿的……神奇的自然界創造了這些神奇的小東西。有了青島、香港兩次海底世界旅程的熏陶,大部分海洋生物我們基本都混個臉熟,動物種類大概相同,所以時間關系我們對它們也沒有仔細研究,只是打個招呼寒暄一下,不過感覺這裡的葉海龍好像比國內的胖一些……海底隧道是每家海底世界的必備項目,人們站在緩緩移動的傳送帶上看著玻璃外模仿海底的場景,仿佛置身真實的海洋深處。海中的魚還是那些種類,大相徑庭,盡管場景略有不同,但這裡卻做到了其他地方都不曾有的人性化——不同於其他地方的有去無回,這裡的海底隧道是環形設計,游覽的終點就是起點,你可以不厭其煩的一次次欣賞那些魚兒,只要你願意。這種設計的好處顯而易見,香港的海底隧道再參觀第二次就要從出口出來再繞回入口重新排隊;青島的海底隧道實實在在省卻了這種麻煩,你絕對沒有必要再參觀一次,除非你已經准備好了另外100元人民幣。盡管我們站在傳送帶上轉了兩圈,不過我們在海底世界裡度過的時間依然不長,站在花園式的出口處,看著榕樹上跳躍攀爬的猴子,看著人行道上悠閑踱步的孔雀,我看到了自然界的和諧。搭上去海豚表演場地的藍線,我們繼續我們的聖淘沙之旅。到達目的地時上一場的表演剛結束沒多久,而下一場則要在一個半小時以後,研究地圖後我們決定先去參觀地圖上並不遙遠的魚尾獅雕像,不過我們好像弄錯了坐標,沿著一片細細的沙灘,我們並沒有找到新加坡的標志,卻發現了亞洲大陸最南端的一座小離島。離島和聖淘沙由一條長長的吊索橋相連,鐵索接著繩索固定著木板的橋面,走起來搖搖晃晃,猛地探身就會掉到下面沙灘的樣子。島上除了石頭堆砌的大大的SENTOSA的標牌,主要建築就是兩座相連的三層的木質亭子掩映在椰子樹叢中。爬上高亭,極目遠眺,印度洋的寬闊一覽無余!沙灘上三三兩兩的躺著曬日光浴的外國美眉,我也借機在她們身前留下了我的倩影,媳婦管我這種行徑叫陰謀得逞,對此我深表委屈,“窈窕淑女,君子好俅”嘛。回到海豚表演的場地時間尚早,不過幾乎徹夜未眠的困乏和連續舟車勞頓的辛苦讓我們迫切需要地方休整,我們買了兩杯飲料坐在觀眾席正中第一排的位置,靜候海豚們降臨。等候的這段時間我基本上是在不斷點頭中度過的,媳婦也很累但精神卻好了很多,不停的晃動腦袋尋找傳說中的粉紅色海豚。粉紅色海豚應該是海豚中的白化病患者,它的唇、它的鰭都是粉紅色的,但正如通體雪白的狒狒或者虎獅獸一樣,他們的這份獨特在物以稀為貴的動物界更顯珍貴。正式表演其實沒有太多新意,大概就是我們常見的頂球、跳躍之類的,或許因為這種海豚太過奇特,它的每一個的動作都會贏得掌聲,而最後能與之親密接觸的幸運者也會贏得大家羨慕的眼光——盡管他們大半個身體要泡到水裡。海豚表演結束時已經接近六點,天色將暮,坐著休息了一個小時的我們又有了些前進的動力,趕快出發,奔赴下一個景點——魚尾獅像。坐紅色線來到始發站,進出島的巴士和輕軌也在此發送。我在仰望,山坡之上,新加坡最大的魚尾獅像就矗立在面前的山峰上,感謝上蒼的是我們發現了水幕電影也很巧合在坐落在站台西側的海面上,看來我們不會錯過島上任何一處景觀嘍。水幕電影一天兩場,第一場的時間是晚上7:40,我們還有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去看望那只可愛的獅子。為了不驚動她,我們從她的身後拾階而上,魚尾獅的背後有一條長長的類似龍式樣的池子,有創意的是每一段池子噴出的水柱間斷性的落在另一段池子裡,像一只蟾蜍猛地跳到別處似的,很是好玩。新加坡適宜的溫度和適度造就了這個美麗的花園城市,而美譽是從一簇花一方水慢慢積累的。魚尾獅像的四周就是這座花園的縮影,到處都是繁花錦簇,每過一個彎甚至每抬眼望一下,都會發現一處景致,媳婦也就自然而然的每走一步就駐足一次,和這片花花世界合影留念,迷人的景色馬不停蹄的變換,心甘情願的為這永恆的女主角充當綠葉。我們不知不覺地從花的海洋裡繞到魚尾獅像的側前方,這尊體積最大的新加坡標志就靜靜的站在我們身後,寧靜的注視著遠方。這尊魚尾獅像的確很大,大到連獅口裡也能容納游客;這尊魚尾獅像也是栩栩如生,每一片魚鱗都刻畫的惟妙惟肖。我們從不同的角度拍攝她的可愛和威嚴,媳婦還首次成功的完成了自拍,把我們和魚尾獅統統裝進屏幕,屏幕上的我們已經沒有了疲憊的面容,只是臉有一些些大,大到好像可以和身後的獅子一爭高下……夜幕剛剛拉上,長長的藍色煙霧從水面的木質小屋噴出,宣布著名的水幕電影准時開場,古代印加式小屋配上煙霧透露著一份神秘,也注定要開始一段神話故事。開場很長,我不得不關上DV等待正劇開始,直到一群馬來族的姑娘小伙子們載歌載舞的進入劇場。故事情節並不復雜,大意是一位小伙子受到海中精靈指示可以用歌聲唱出心愛的姑娘,但精靈也不確定一次就會唱出小伙心中所想,於是小伙子接連唱出火神、水神和光神後,終於見到心愛的姑娘。故事中的角色除了馬來族的姑娘小伙子們,其余的都是用激光投射到夜幕中,畫面背後不同的噴泉造型恰到好處的配合著故事情節,相得益彰。國內幾乎每座城市都會有標志性噴泉,但把動畫和噴泉結合的如此完美,我還是頭一次欣賞。依依不舍的告別水幕電影,時鐘已經越過了八點的界限,盡管游人們又散在聖淘沙的夜色中,為了明天的旅程,我們只好告別這座美麗的小島,回酒店養精蓄銳。出島巴士是免費的,把我們送到很大的一個公車點,公車點附近有很多印度人開的小吃鋪,但大多都已經打烊了。我們在一位好心而且識路的老大爺的指點下才又回到了M Hotel附近,在路邊一位國語很標准的老板的攤位上隨便買了些盒飯,7-11裡要了兩瓶水和當天的華語晚報,我們又繞了好久才摸到酒店大門(黑夜在樓群中根本辨不清方向,而且附近都是高樓也沒有歪脖樹之類的標志建築)。堅持著洗完澡,把自己扔在柔軟的床上,來不及回想初到這座花園城市的新奇,我們相繼進入夢鄉。目睹了都市的繁華,經歷了亞熱帶的風情,也遭受了疲憊的折磨,我們在新加坡的第一天就在這從未住過的豪華房中流走了……



(亞洲最南端的熱帶海灘)



(通往亞洲最南端的吊橋)



(據說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粉紅色海豚)



(聖淘沙島上的魚尾獅像的確很大,大到連獅口裡也能容納游客)



(夕陽下的水幕電影劇場)


精選遊記: 新加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