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之旅

作者: 愛出行的小魚兒

導讀天堂之旅 之景 2008-7-13 西湖據說好多地方都有西湖,我游過的有杭州西湖、揚州瘦西湖、惠州西湖。杭州西湖不必說是穩坐頭名,闊朗、大氣,每一步都有一段故事,每一景都有一個傳說。詩詞的吟誦,書畫的渲染,使得你無法用正常的心態和目光去領略她的面目。三潭映月在大白天看其實很平常,三個露出的小香爐也無甚奇異之處;花港觀魚麼,早些年也許還別有韻致, ...

天堂之旅

之景

2008-7-13

西湖據說好多地方都有西湖,我游過的有杭州西湖、揚州瘦西湖、惠州西湖。杭州西湖不必說是穩坐頭名,闊朗、大氣,每一步都有一段故事,每一景都有一個傳說。詩詞的吟誦,書畫的渲染,使得你無法用正常的心態和目光去領略她的面目。三潭映月在大白天看其實很平常,三個露出的小香爐也無甚奇異之處;花港觀魚麼,早些年也許還別有韻致,如今錦鯉已經普通得和胖頭魚一般身份。但是,層層疊疊的歷史積澱和膾炙人口的詩詞歌賦,為她的亭台、煙雨、長堤、斷橋增添了無法比擬的光輝。揚州瘦西湖極為精巧,無處不美但也無處很美。她彙聚了湖景所需的一切:繁花、翠柳、碧水;小橋、亭台、畫舫。她太細膩,太雅致,美得缺乏個性。惠州西湖不如杭州西湖悠遠,也不如瘦西湖精致,但她地處惠州市中心,環繞湖邊不是大片的旅游商業區,而是普通市民的生活區,嶺南四季瓜果的香味縈繞在湖邊的榕樹、鳳凰樹上,惠州西湖美得世俗而親切。

園林 蘇杭一帶本是自古以來的繁華之地,私人園林可與皇家園林一比高下,足見設計之巧妙,布景之絕倫。在拙政園、個園中,我感嘆的不僅是師法天然而又高於天然的美景,更是古中國文人雅客、士大夫階層的生活情調。能修建這樣的園子,需要巨大的財力,更需要優異的審美情趣和審美化的生活方式。就如章詒和在《伶人往事》中所說要有“皮黃、丹青、詩詞、音韻,樣樣拾得起”的“審美化的人生態度”,才能浸淫出這般的審美眼光,才能凝結成這般的園林山水。畫家張大千逝世後,評論界發出“中國最後一名士大夫走了”的感慨,的確,沒有了優美的傳統生活方式,這明山、這麗水,這亭台樓榭草長鶯飛,也不過是牆壁上的畫、鏡框裡的影,你只能走近她而不能品味她,你只能感受她而不能讀懂她。

城市城市是有性別的。蘇州杭州揚州,無疑是女性化的城市,明麗、精致、香軟,甜膩的飲食習慣還配上吳儂軟語,任你何等英雄豪傑,百煉鋼都要化成繞指柔。南京該是男性化的城市,中山陵的大氣、質樸、凝重、簡潔,就是胸懷天下、指點江山男兒一生的寫照。南京還有著名的玄武湖,三國時是孫權操練水軍的訓練場。“玄武”這個名字本身就頗有陽剛之氣,而湖區也較少鶯鶯燕燕的嬌媚,多了些煙波浩淼的大將風範。詩人席慕蓉曾在詩中提到過玄武湖:母親啊 / 你總不能因為它不叫玄武 / 你就不愛 / 這湖。詩中的這位“母親”,念念不忘年輕時記憶中的玄武湖,也許這擁有帝王氣質的南京城,鍛造出的偉男子,使得多少美麗的女子,把一生的眷戀留在了這裡。

注:席慕蓉這首詩還是我少年時期讀過的,僅記得這一句,上下文記不起來,也沒打算去考證。年代久遠,終得第一次引用,可能有謬誤,見諒。

之物

民居江浙一帶富庶,僅從農村民居中就可以看出來。當然,這裡所說的民居,不是指曾發行過的那套民居郵票中的民居,那樣傳統的民居要麼消逝殆盡,要麼封存起來當旅游區(如周莊)。從杭州下飛機後的行程都由大巴接送,我一直注意路途邊的鄉下民居。蘇杭一帶的民居非常闊綽,盡是一排排整齊的小洋樓。杭州鄉下的小洋樓,好多都在屋頂上豎一根有三個圓球串成的鋼針,有點像阿拉伯建築風格的尖頂,為什麼?電視接受天線?拜托,已經數字化電視了,誰還弄那玩意。避雷針?規模和投入也太大了,犯不著。導游解釋是模仿上海東方明珠塔的尖頂,可上海關杭州啥事?也許是伊斯蘭信徒?我又沒聽說杭州人民好這一口。真是惡俗。蘇州的小洋樓就沒這玩意了,而且外牆的顏色也更為淡雅和耐看,我有理由相信蘇州人民較之杭州更為有品位一點。南京一帶的民居相比之下就破舊多了,泥房也多起來,倒像個農村的樣子。看來南京雖貴為省會,經濟實力明顯落後。

絲綢在華東旅行,購物自然不能少掉絲綢這一主打產品。我們從杭州購到蘇州,對於綾羅綢緞,總的感覺是失望,無論是導游帶我們去的絲綢專營店,還是自己去逛大街。不知為什麼,自我2000年到蘇杭,八年過去了,絲綢衣服的款式居然從未更新。日常衣裝的款式基本上可以這樣概括:老年人穿嫌太花俏,中年人穿凸顯年齡,青年人穿絕對老氣。隆重點的服裝呢,作為晚禮服穿顯得太土氣,倒是能在喜宴上穿,可設計得那樣誇張,穿上好像在跟新娘搶風頭。唯一好看點的是睡衣和絲巾,但純棉的睡衣不但舒服,也好打理,總比買了一套絲綢睡衣,還得天天用手洗方便吧?最後大家買得最多的是絲巾和絲棉被,那麼多女人,沒有一個看上那裡的衣服,我不明白服裝廠家的經營理念。

之人

導游下了飛機就上大巴,當地地陪是個約30來歲的女導游,說話像大廚切菜,快而有金屬之聲,讓人緊張。午飯後她帶我們用一個小時就游完西湖,再一氣不落地趕到靈隱寺,一個半小時又搞掂。我們本來就疲憊不堪,這樣質量的西湖靈隱游居然都無人發火,實在累得不行。沒想到晚飯後,她不帶我們回酒店,在車上極力鼓動大家去什麼宋城,說什麼不去宋城就枉來杭州,我一聽就知道那是個假古董。無人響應,她不依不饒,軟硬兼施地非得要我們自費去。最後她不得不帶大家回酒店,沒想到半路上,大巴和一輛中巴出現輕微碰撞(其實也沒真撞上,大家都及時剎了車)。司機大概是惱恨我們讓他們失去了賺錢的機會,滿腔怒火對著中巴司機破口大罵,污言穢語不絕,我長到這麼大了都沒聽到過這麼髒的粗話。入住酒店又出現一系列不愉快,最後吵起來了。反正後來換了一個男導游和司機。這位男導游語速適中,笑容常有,非常關心大家的樣子,結果是我們跟著他,同樣進了不少購物點,而且狂購特購,這一趟下來,他肯定賺得盆滿缽滿。由此我想到,干什麼都得講究技巧,懂得點心理學。比如那位男導游,他深諳女人心理,總是留好時間讓女士姑娘們洗漱干淨,中午還安排時間午休,不讓大家太累,介紹購物點前的鋪墊做得非常到位,讓人覺得不買這裡的東西簡直虧大了。小姐太太們休息得還好,不會折騰得一身汗,能及時換上干淨衣服(這點很重要!),購物愉快,出手自然就大方了。

老符我本來是非常痛恨跟團旅行的,但總算和老符在一起,減輕了厭惡感。首先老符永遠把生活品質放在第一位。她不怕麻煩地帶了很多東西,我在飛機和大巴上,總是圍著她的披肩,沒有被強力空調整病(好幾個人都感冒了)。她買了很多食品,重要的是她買的東西都很好吃,不像我,無論買貴買賤,總挑不上好吃的,更重要的是她買的好吃的東西都預了我一份。我們都喜歡看景,對其他人狂拍自己的自戀行為嗤之以鼻。我們邊看邊聊,一路笑個不停,很多觀點都一致,比如對於民居上頂球的地方特色都覺得極為好笑。在回程的機場裡,得知飛機要晚點好幾個小時,她建議我倆去書店裡打發時間。我們站在書店裡看書,各自發現自己很喜歡的書,買下來,坐著看,不知不覺也過去了好久。我們真是一對好朋友!

之事

吹牛在周莊吃午飯時,有一道菜是蹄膀,那麼大一塊,我認為煮起來難度比較大。同桌的婧婧說不難,她嘗一下就知道怎麼做。我說你吹牛吧。她說:“不是吹牛,別人都管我叫‘廚房裡的愛因斯坦’。”我說:“見過吹牛的,沒見過吹這麼大牛的,你別吹爆了。哪天我去吃你做的飯?”她淡定地:“絕對沒問題,定好時間,我從來就沒馬前失蹄。”我想你個80後真囂張,我就不信你會做菜。有人說吃過她做的雞翅,味道確實很好。於是定好日子去吃這位愛因斯坦的手藝,不知到時牛皮爆不爆。

洗腳 小裴是個享樂主義人士,到揚州這種靡靡之地非常快活,晚上拉了一大幫人去浴足中心洗腳,我也在列。到了浴足中心,我們六人躺一房間,進來幾個服務員,有男有女。准備給我服務的是個姑娘,一臉的倦容,說話有氣無力。我最不樂意看到一張無精打采的臉,寧願等也堅持要換一位男服務員,引她們笑個不停。其實本人對帥哥的抵抗力是很強的,只是根據我的生活經驗,一般來說,男性比女性更敬業,我認為這應該是為什麼大部分領域裡,男性比女性更出色的一個重要原因。果然不出我所料,男服務員手法到位,服務周到。美中不足的是回去後,這個“換人”的笑話,起碼得給她們笑上半年。

如廁一到南京,我們到一家酒店,就被這家酒店給弄懵了。飯前有人上洗手間,跑回來激動地喊:“洗手間裡有電視,洗手間裡有電視!”我們說很多洗手間是有個大電視啊,至於這麼激動嗎。“不是一個大電視,是每一個蹲位裡面都有一個小液晶電視!”激動依舊。好了,這下甭管需不需要,大家都往洗手間跑。果然每個蹲位裡都有個小電視!(奇怪了,邊便便邊看看?有無必要?)大家確定以前從沒見過這樣的洗手間,感嘆了:“都說廣州是個什麼所謂大都市,結果我們來到南京還是劉姥姥進了大觀園。金陵不愧是六朝古都啊!”

小結幾天的行程小結如下:第一,不要跟團旅行;第二,不要跟團旅行;第三,不要跟團旅行。如果不得不跟團旅行,前提必須是:第一,要有好玩的朋友;第二,要有好玩的朋友;第三,要有好玩的朋友。老漁常說:旅途中,有時風景倒不一定是最重要的,人和心情才最重要。和喜歡的人在一起,地獄可當作天堂;和不喜歡的人在一起,天堂也可能成地獄。誠然。


精選遊記: 蘇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