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漓江游(上海出發)

作者: 禪心安隱絮和泥

導讀到陽朔一定要游漓江,必須游漓江!!否則你就等於白來桂林,陽朔了! 我們是在返回兩江機場的前一天,游漓江的。 時間是上午7:45分從興坪附近的左岸開始的,即,中國貨幣“人民幣”——1999年版人民幣20元券背面的風光(元寶山)到揚提處後折返,來回約2小時。其間要交2次的過界費。(我個人覺得值!!)如果你想節約的話,可到浪石--青蛙過江風景處,就可返回。 ...

到陽朔一定要游漓江,必須游漓江!!否則你就等於白來桂林,陽朔了!

我們是在返回兩江機場的前一天,游漓江的。

時間是上午7:45分從興坪附近的左岸開始的,即,中國貨幣“人民幣”——1999年版人民幣20元券背面的風光(元寶山)到揚提處後折返,來回約2小時。其間要交2次的過界費。(我個人覺得值!!)如果你想節約的話,可到浪石--青蛙過江風景處,就可返回。

如果說陽朔是桂林的一個生命體,那麼漓江絕對是桂林與陽朔的靈魂。漓江發源於興安縣貓兒山,從桂林到陽朔83公裡水程,漓江像蜿蜒的玉帶,纏繞在蒼翠的奇峰中,造化為世界上規模最大、景色最為優美的岩溶景區。乘舟泛游漓江,可觀奇峰倒影、碧水青山、牧童悠歌、漁翁閑吊、古樸的田園人家、清新的呼吸——一切都那麼詩情畫意。目前感覺開放的漓江游覽有三段:

①市區水上游覽、

②漓江精華游、

③陽朔漓江水上游,

其中②是最為游過漓江的人,所津津樂道推薦的。原因有3,經濟實惠,一個筏在100元/筏;另外想在何處停一下多看看也方便,停下或者啟動隨你願(可別忘了同筏工打招呼);風光是最最美麗的,也最最經典。

下面將通過“漓江精華游”行程為閣下介紹漓江這一副氣勢磅礡畫卷中最為精彩的點睛之處.

九牛戲水(黃牛峽)漓江流經此處,方向陡轉,流分為二,將山前的江灘分為三個小洲,江水拍擊三個洲頭,洲上綠草如茵,蘆竹交錯,偶見牧童悠閑。江中有九塊石頭,傳說為九頭牛所化,故稱“九牛戲水”。望夫石過黃牛峽後,在漓江西岸即見望夫山。山巔上有仙人石,如一穿古裝的人正向北而望;山腰處一石如背著嬰兒凝望遠方的婦女。關於望夫山有多種傳說。 半邊渡半邊渡離繡山約2公裡處,江左岸有一駝形石山。這裡石壁險峻,峰巒如朵朵出水芙蓉,倒映於綠波碧水之中,正是“此地江山成一絕,削壁成河渡半邊。”

草坪位於漓江東岸,距桂林市南29公裡,古時為水路驛站。這裡群峰屏立,中有一平塢。如果沿著西岸如屏似障的削崖繞塢而行,您會看見奇特的風景。 楊堤風光在漓江西岸的鴛鴦灘下,距桂林約46公裡處。

楊堤兩岸翠竹成林,連成十裡的綠色翠屏,搖曳在青山、秀水、飛瀑、淺灘之間,給人以清幽、寧靜之感。從楊堤村後的人仔山眺望楊堤,映入眼簾的更是一幅絢麗多彩的自然風光:洲上阡陌縱橫,莊稼如茵;山村竹樹蔥蘢,炊煙裊裊;水上漁筏搖曳,鸕鶿鬥水;山澗牛羊歡叫,牧笛悠揚。我們去時,巧遇半邊晴來,半邊雨。目睹了漓江著名的“楊堤煙雨”景觀——就像中國山水畫,群峰綠水之間,景物隱約迷離。

浪石風光在漓江左岸林茵翠海中,可見青磚黛瓦村舍依江而立,叫浪石村。到此,就進入漓江景區的山水精華所在,兩岸奇峰羅列,水曲天窄,右岸有大黃山、文筆峰、筆架山、獅子山等,高低錯落;左岸有觀音山、白兔山、金雞嶺等,千姿百態。游覽至此,但知船伴山行,不覺山回浪轉,前望水穿江峽,旁視峽襯帆影;或則雲遮霧繞,煙波渺渺,山川隱約,幻景天成。

九馬畫山在漓江東岸畫山村附近,距桂林約60公裡處。它五峰連屬,臨江石壁上,青綠黃白,眾彩紛呈,濃淡相間,班駁有致,宛如一幅神駿圖,因有九馬畫山之名,簡稱畫山。九馬栩栩如生,神態各異,或立或臥,或奔或躍,或飲江河,或嘶雲天,正是“馬圖呈九道,奇物在人間”。

關於此景,清代詩人徐沄曾賦詩贊嘆:自古山如畫,而今畫似山。馬圖呈九首,奇物在人間。我們是各自發揮想像,也難找出九匹馬來。倒是筏工提醒我們:“只有真龍天子,才能看見。”我等凡人,那能有此眼力。也只好罷休了。不過,我們倒也有一奇特的發現,你拍出的九馬畫山照片,豎立著看,竟然是一個老外的頭影。

但原,這老外的頭影,能給漓江多帶來些收獲吧。

黃布灘黃布灘因灘底有一塊米黃色的大石板,似一匹“黃布”而得名。漓江山色美,美在倒影中。漓江倒影要數黃布灘最美麗、最醉人了。這裡水平如鏡,清澈澄碧,綠竹護堤,倩影婆娑,山巒、翠竹、藍天、白雲倒影在碧水之中,山水一體,水天一色。最能概括此景的是清朝詩人袁枚的名句:分明看見青山頂,船在青山頂上行。

令人“相看兩不厭”的九馬畫山在興坪;興坪古鎮,依山傍水,為漓江風景薈萃之地。四周山巒奇秀,景觀豐富;東有僧尼相會、獅子望天、羅漢曬肚諸景;北有壽星騎驢、駱駝過江等山;西有筆架山和美女峰;南面地勢開闊,螺螄山、鯉魚山和遠出群峰相襯,高低錯落,疏密相間。漓江在這裡回旋曲流,幽深澄碧,把江兩岸的景色,皆潑墨於水面。疏林、新簧、紅帆、農舍則好像鑲嵌在山水畫中。景色之妙,難以彩繪筆錄。 中國駐聯合國總部大使館懸掛著的唯一代表中國自然景觀的“黃布倒影”也在興坪;中國人民銀行於1999年發行的20元人民幣圖案,景也在興坪;徐霞客1637年農歷5月由桂林買舟下陽朔,泊舟食宿的水落村也在興坪……,興坪景區是漓江風景線的高潮部分,景點數不勝數。葉劍英元帥詩雲:“果然佳勝在興坪”,千真萬確。

在出游不足5分鐘,我們就看見一村民用竹筏而不是用木船作為捕魚的載浮工具,和經過訓練的鸕鶿(又名魚鷹)在捕魚。

筏工說,用竹筏而不是用木船作為捕魚的載浮工具是此處漁村不同於其他地方的一個特色。一般他們在天不亮,或者晚上捕魚。今日能看見是你們的緣份呢!

我想:可能是我沒有吃啤酒魚的緣故吧,(哈哈笑。)如果游覽漓江時如能登岸來到漁村,隨漁民出船打魚,過一回漁民生活,品嘗一下肉質鮮嫩的漓江清水魚,或者參觀具有濃郁清朝民居風格的古建築,自是別有一番情趣吧。

當我們一聲歡笑,一陣歌的從揚提返會興坪時,浩浩蕩蕩的竹筏從元寶山出發了,看著他們雙腳戲水,不停的與我們打招呼時,我們的心已經盛不下了,那滿載的漓江的水山情,已經成為身體細胞中的一份子了。

那醉人的漓江呦!

9:50分,阿拉離開元寶山,乘車,往福利鎮而去。車費:4元/位。


精選遊記: 陽朔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