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周六、日、一的時間,走了三個地方。只記錄路線和一些體會,純粹是為有興趣的後人做的,因為自己在出發前做路線圖的時候,沒有在網上找到如此詳細的。看來只好由我來填補這個空白了,嘿嘿。景點具體內容介紹就不說了,留著大家自己到現場去體會吧。因為我比較啰嗦,所以分三段來發。
第一天 周五23:30 K51 北京到曲阜,軟臥上鋪245元第二天 周六8:28 抵達曲阜。時刻表上寫的是8:19,但是晚點了。
曲阜火車站是很小很小的一個站,看網上有人說停靠的兩節車廂都比站台長,事實如此。出站的時候售票點剛開始上班,是分時段開的,早上的好像是8-10點。不售賣濟南始發的車次。
出了車站,大概是因為時間還早,沒有那麼多攬客的出租車和三輪車,但是也不少,20來號人圍在出站口。不過看我一直微笑著搖頭,就沒有糾纏。車站出來右手邊就能看見5路車和4路車的起點站,一輛空的5路汽車停在路旁,司機正在啃大餅。都是自動售票車,身上沒有零錢,我問哪裡可以換零錢,他滿嘴大餅烏裡烏裡說了幾句,看我沒聽懂,就指了指對面的一個小超市。走過去買了一瓶2塊錢的礦泉水,回來交了車票上車,又問去長途汽車站要過幾站,依舊是滿嘴大餅烏裡烏裡,看我還是一臉$%^&*,干脆就直接按了個按鈕,車上喇叭裡開始報站了——哦,原來是報站的。找位子坐下,干等,看前座的一對情侶打情罵俏。好不容易等到司機准備發動汽車了,結果發動機出問題了,只好都下來換了輛車。出發已經是9點10分了。從火車站到長途汽車站中間很遠,繞來繞去,不過順路看了看曲阜市民早晨的生活和沿途的鄉土風情,蠻好。走了大概7、8站,在長途汽車站下車,先進去買中午11點半到泰山的票,20塊(含1塊錢保險)。售票員一邊給我票一邊說:“隨票。”意思是,拿著票隨時可以上車,沒有固定哪班,現在上也可以。^_^
出了汽車站,右手拐彎就是通往萬仞宮牆的大道,中間是綠化帶,兩旁是小店鋪,基本都是賣吃的。選了一家看似忠厚的中年婦女家,走進去就15平,要了一碗餛飩3塊。不是用一般飯店的大火灶,而是家用單孔煤氣灶點火燒水。我問還有沒有其他的東西吃,她拎起旁邊一個塑料袋,說:我早上買的兩根油條還沒吃,你要嗎?豈能占他人之美啊,呵呵。餛飩好了,那真叫一個大碗啊,我只吃了大概6支就飽了,剩下還是滿滿一碗。其間進來一個男人,跟我說孔廟、孔府和孔林三處得坐三輪車去,要價150。奈何我是鐵了心要步行到底的,而且不相信這些主動拉客的(後來因為下大雨也沒貫徹執行,嘿嘿),只微笑搖頭。他看見我手裡打印的攻略,問我是不是網上看來的,我很驚訝。
吃完出來繼續往右走,大概100米左右就是刻著“萬仞宮牆”的萬仞宮牆了,哈哈。售票大廳在右手邊很多樹的後面,不仔細看不太容易找到。本來出於時間考慮,只想去孔廟和孔府的,但是孔廟單票90,孔府60,而三地的聯票也是150,那當然是聯票咯。聯票是張明信片,帶著三處的副票。導游太多了,多到比游客還多,哈。不用請,因為進去以後你會為了選擇聽哪個導游的介紹而頭痛————裡面的導游更多,而且基本都用電喇叭在解說,各個景點只要你站在那裡,就能聽到聲音各異的解說。蹭聽,不是貪圖那點錢,而是一種偷著樂的樂趣。孔廟走到差不多2/3的地方,從右手邊出廟,走不到50米就是小的多的孔府,大概是10點半左右。差點在孔府影壁後面摔一跤。走到後花園,裡面有個據說是孔府家奴畫的神奇畫值得一看。5塊錢一斤的高粱飴糖買不買看心情,反正後來我只吃了一塊就全部扔掉了。從後花園左邊的門出去,有一個蓋郵戳的售貨亭。郵戳和墨就在台子上放著,我的明信片被一個江蘇來的貌似黑社會老大的游客給順手蓋了,還蓋模糊了。順著道路一直走,出了大門馬上就陷入了三輪車出租車的包圍圈。當時是11點半左右,雖然按照自己原定的時間表,這個時候應該上去泰山的車了,但是還是想去孔林看看。看網上攻略“教導”說去孔林三輪車大約2元,就問了一個貼身緊跟著我孜孜不倦問我坐不坐車的車夫去孔林2塊走不走,結果這招真靈,他立馬掉頭走了。哈哈。當然為了躲避他的圍追堵截,我走錯路了:本來出門該往右手走的,結果我被堵到左手,為了擺脫他,只好一直往左走。結果到頭了發現自己走錯了。到了路口,右拐,再到路口,再右拐。沿著一條很高的宮牆腳下一直走,路上還有一個秀氣的小弟弟也在走。走半路開始下小雨,不大,但是很密。停下來拿雨傘的時候他正好經過,就問他要不要跟我一起打傘,他看看我,搖頭。“缺乏微笑,”我心裡說,哈哈。他就自己低頭走在雨裡,手裡拿著一個布袋子,時而回答我關於幾歲了、去哪裡的問題。有這個小弟弟相陪,漫長的路也有了一點意思。走到路口,左拐到往北的路線,走到頭就是孔林。到了路口,小弟弟一溜煙就跑了,喊他注意汽車都來不及。我繼續一個人走,走好遠啊,天在下雨。堅持堅持。老遠遠看見三輪車、馬車、出租車都停在了一道石礅前,心裡還曾一陣激動。路邊有賣涼皮的阿婆,我一屁股坐下來要了碗涼皮,2.5塊。吃的時候,旁邊坐了一群阿婆,不知道下雨天在那裡干什麼。賣涼皮的阿婆看看我,指著其中一個阿婆問我說要不要坐她的小車去孔林門口。一聽這話,我一下子就泄氣了:走了那麼久,竟然孔林還要坐“小車”才能到啊!!我連忙點頭,說好好好,多少錢?阿婆說:2塊!倒坐著阿婆騎的小三輪車(簡稱小車)——就是那種鬥裡只能像張國老騎毛驢那樣倒著坐一個人的——走了大概100-150米,終於到了孔林門口。那時候雨已經很大,變成中雨了。進門一看,有電瓶車,二話不說買了來回的票,20塊。排隊排第一個,問工作人員,哪裡有郵筒寄明信片,人家很熱情地指了門口一個郵筒——真是想的周到,知道游客到孔林後門票大部分用完了,特意設了一個郵筒給你寄明信片。草草寫了幾句給媽媽,把這張捏的皺皺巴巴的明信片扔進郵筒。排在頭一個,沾沾自喜,因為可以坐在駕駛員旁邊的座位。上車後如願。大雨滂沱,行車在森森的貌似無邊無際的孔氏家族墓地裡,蹭聽坐第二排的別人的導游的講解,真是別有一番肅殺的意境。可惜為了避開隨處安葬的先人,路是繞來繞去的,結果車頂的積水隨著離心力傾盆而下。一手抱著大背包一手拿著攝像機的我根本沒有第三只手去撐雨傘。嘩嘩嘩,半邊身體澆個透濕。一邊狼狽地用紙巾擦,一邊央求開車的小哥拐彎的時候降低車速,最好是不帶速度滑過去。小哥自己也被澆得夠嗆,所以很聽我的,之後的彎都是小心翼翼放慢拐過,不再讓我們倆受積水衝刷。到了洙水橋,全部下車,此刻的我,背著大背包,一手撐傘,一手拿著攝像機,半邊身子是濕的,包裡電話響個不停都沒有手去接聽了,直恨這雨下的太討厭。等我在一個大屋檐下收拾妥當,一同下車的游客都已經走遠了,周圍頓時安靜下來,只有雨聲。馬上起了一層雞皮疙瘩,有點恐怖。後來在濟南聽一個當地的小妹妹說,身體“弱”的人,一般不應該進孔林,畢竟陰氣太重了。只要姓孔的都能埋進去,裡面葬了有千把個孔氏族人總有的吧,我猜。看完孔子的攜子抱孫墓,從邊門出來等電瓶車又半天。等我像打仗一樣的搶到一個座位出得孔林來,已經快12點半了好像。雨還是不依不饒地下,我開始劃算買一個簡便雨衣,因為泰山上面不能打傘,會被風吹滾下山去的。呵呵。走到吃涼皮的石礅的右邊,有個超市,買一次性雨衣2塊。出來以後,一個三輪車車夫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問我坐不坐車。我看著漫天雨絲,仰天長嘆:坐,1點之前務必到汽車站(因為之前看攻略說是整點發車)。6塊錢,買來被關在捂得不透風的三輪車裡的15分鐘。只能透過吹得飛起來的白色的塑料布隱約看見周圍的街道和店鋪。當時如果他給我帶到家裡去,我估計還要幫他拿東西。到了汽車站,1點差5分。衝進去,結果被告知1點20才開。從容地上了到曲阜之後的第一個廁所,欲吐無物。坐在車上,開始吃為爬山准備的牛肉干和花生。1點20,准點開車,阿米陀佛上帝保佑,沒有晚點。雨不下了說,郁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