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擦肩,山色無痕,而我已經走過……桂林。龍勝。陽朔

作者: 大眼妹2004*

導讀2008.7.5你我初見,卻已擦肩——桂林一個月後,又坐在浦東機場的KFC裡候機。來桂林,倉促間出行,倉促得不知道是我選擇了它,還是它選擇了我。只因某天夜裡,想到了一年多前看的《面紗》,一部在漓江拍攝的電影。那時,某人評價影片說:“像是世外桃源上演的一場童話劇,與世無爭得讓人心酸;但要懷著一顆安定的心去。”我不很明白,卻將童話投射到了生活中,痴痴 ...

2008.7.5你我初見,卻已擦肩——桂林一個月後,又坐在浦東機場的KFC裡候機。來桂林,倉促間出行,倉促得不知道是我選擇了它,還是它選擇了我。只因某天夜裡,想到了一年多前看的《面紗》,一部在漓江拍攝的電影。那時,某人評價影片說:“像是世外桃源上演的一場童話劇,與世無爭得讓人心酸;但要懷著一顆安定的心去。”我不很明白,卻將童話投射到了生活中,痴痴地認定桂林是一顆安定的心的居所。後來,再美的童話也有結局,而我成了一個過客。其實,像我這樣的年齡,如果再相信童話,那才叫可怕。當五彩的肥皂泡沫破滅,留下的水漬卻成了永遠。不安定的毀滅是安定,殘酷而不得不欣然接受的否否命題。或許任何一段旅途都是一條主動亦或是被動選擇的道路,如同宿命一般。那天夜裡,發了十多條短信問同學們誰有空出行。就這麼湊了畢業+待業的三個人:雙料博士汪老師、小碩怡和我。加上已經上班的坤哥。飛機晚點,到桂林時已經半夜11:20。機場大巴到火車站不遠處。夜幕下的桂林和別的城市並無二樣,我們急急忙忙投宿到預訂好的青年旅社。青年旅社叫做“花滿樓”啊,應該有個院子或天井栽著滿棚滿架的花吧?不料,竟在逼仄、曲折、黑黢黢的小巷深處。半夜裡繞來繞去,我都有些害怕了。終於見到三角形的logo,和滿牆的塗鴉,才稍安心。到了二樓,看到寬大的沙發,滿架的雜志,熟悉、溫馨、舒適,對了,就是這裡。坤哥已經先到了,帶我們check in。忙亂、興奮。2點半好不容易睡下,他們又起床要去吃夜宵。不願意起來。3點多,他們帶米粉回來,把我喚醒。我抬抬眼皮,一秒鐘也支持不住……2008.7.6龍勝梯田。——山色靜默,相顧無言龍勝梯田,奔赴千裡的動人邂逅 由於訂好9:00發車全景樓的車子到龍勝各族自治區,7:20分痛苦地起床。把夜宵當早餐,原來米粉那麼好吃!9點整,趕上車。一路西北。車子漸漸駛離城區,我開始打量沿途的山。北方的山氣勢巍峨,拔地而起,轟隆隆地奔湧在大地;江南的山低低緩緩,在平原與平原間鋪陳,漸漸引領平原往高處走,連綿秀美;而桂林的山由石灰岩所構成,風化侵蝕,秀麗奇瑰,秀而不高,卓而不群,相互獨立著,星羅棋布地屹立在田野間。車行一個多小時,駛上蜿蜒的山路。由於是石灰岩,山體呈片層,好不結實,一路遭遇無數山體滑坡,道路塌陷。土黃色的河水攜卷著泥沙、枯枝咆哮而下。車子隨著山勢時上時下,時而在狹窄崎嶇的山路上會車,時而避讓橫在路中的落石,令我膽戰心驚。2個半小時的顛簸,終於到達龍勝金坑瑤族大寨。請了瑤族婦女幫忙挑行李。瑤族婦女身穿艷麗的布衣和黑色的裙子,把一輩子的頭發都盤在頭頂上。我也買一塊小頭巾。在飯店吃農家飯,味道很好。1:15,向2號坑全景樓出發。龍勝的梯田從元朝時開墾,此時遠遠近近的山頭都被郁郁青青的梯田覆蓋,氣勢磅礡。山裡間或飄零幾滴小雨,間或微微出些太陽,陽光落在水田裡,反射出的光照得禾苗更青郁。我和怡輕裝上陣,踩著青石路,走走停停,拍拍照,說說笑,走得有聲有色。梯田美景俯首皆是,眼睛應接不暇,快樂地行走,2個小時匆匆,才3:15山腳下遙望的全景樓已經在眼前。一路見傳統瑤族高腳木屋,兩三層高,褐色的原木,底層用作關牲口、堆柴火,樓上住人。全景樓是改良的瑤家木屋,底層作餐廳,二三層住人,清水漆塗成油亮亮的黃色。我們住三樓的標間,90元/間,居然還有液晶屏電腦上網。放置下行李,想爬到山頂一覽眾山小,4點多出發,不料完全是羊腸小路,我穿著短褲,倒鋸雜草割著腿疼,只好知難而退。失望之余,發現全景樓後一條山泉依勢而下,水尤清洌。在水邊褪去鞋子,泉水沒過腳踝,潤潤的,圓融的,滑滑地淌過小腿。靜靜地坐著,望著遠處的山,小山如螺,大山如塔,我突然回過神來,我竟已在千裡之外的廣西。總是這樣後知後覺。想了那麼久,要來桂林,想到心都起了老繭,感覺不出喜怒,察覺不出冷暖了,心如死灰般安定。突然,空間轉換。我該笑笑吧,畢竟我來了。泉水泡得有些涼了,5點多,走到全景樓前的平台。平台上種了很多艷麗的碩大的花,或許是鳶尾,木槿、雛菊、羊齒或是其它,花開得很野性,葉子暗綠得發亮。一塊飛石突出在平台外,橫在半空中。我爬上去,俯視七個小山頭和一個圓形山體湊成“七星伴月”的勝景;遠眺層巒疊嶂,近的山還能辨出線條,遠的就朦朧了,糅合在雲層裡,淺淺淡淡的,像是國畫裡散在宣紙上的暈染。我抱著膝蓋坐著。我開始習慣這樣的坐姿,令自己感覺溫暖而安全。望著山色,靜默相對。是的,我來了,帶著安定的心。任何東西都可被替代,愛情,往事,記憶,失望,時間……但我不能無力自拔。西邊的雲泛出淡淡的橘黃,6點多,爬上木樓衝涼更衣。6:45下樓吃飯。龍勝之夜,吳剛捧出桂花酒店家把桌子擺到平台上,梯田一覽無余。竹筒飯、竹筒雞等,每人要了一小盅桂花酒或米酒。米酒香甜,桂花酒有些烈,小小的口杯,微啜一口,從心口燒到耳邊。彩霞西隱,暮色包圍過來,店家燃起紅燈籠。竹筒飯很香,還伴著肉末等;酒用來盡興而不縱情,剛剛好。六月初四,月牙彎彎,冰潔,疏朗,沉靜。吳剛還能捧出桂花酒麼?怡很怕狗,每有小狗過來討食,她就“哇”地一叫,“噌”地跳開。通常情況是,小狗被嚇得一個踉蹌。汪老師說,你看到狗不要逃,要站定,作蹲下揀石頭狀,來,我給你示範。說著,他起身,對著狗做了一個挑釁的“來來來”招手,然後猛一下蹲。小狗木然地看著他表演,可把我們笑得眼淚水都出來了。7點吃完飯,上樓。山間的夜涼如水,裹著被子鬥地主。我將農民做到底,勤勞也能奔小康;汪老師牌技超群。12點結束牌局。發現胳膊、頭頸裸露的皮膚又都泛紅了,嶺南的紫外線也這麼強!1點睡下,枕著潺潺溪水聲,酣睡無語。2007.7.7龍勝。陽朔。——初識、作別、初識,更迭的漂泊作別龍勝,天各一方 木屋的隔音效果差,早上7:20被隔壁的鬧鐘鬧醒。8:10下樓吃早飯。甜的玉米餅、煎蛋、醬菜、玉米粥,5.5元/人,味道很好。8:30吹響集結號,和旅店裡的游客一起出門。今天,要走去風景最好的3號坑,再一路下山。雖然還是看梯田景,但走的卻是田間小路,穿行在一個又一個田梯之間。人的力量多偉大,將山開墾作良田,想到海子的《麥地》——月亮知道我,有時比泥土還要累。山不高,不過1千米,雲卻繞在半山腰。遠處的山峰被白皚皚的雲海淹沒。陽光偶爾刺破雲層,放出一兩道光輝,點燃面前那座梯田山頂。我在路邊摘了一支灰白色的毛絨絨的草,捏在手裡,絨絨的草花隨著細碎的步伐跳躍。別人問我是什麼草。我雖然知道不是,但仍堅持說是蒹葭,在水一方的草。瑤族向導帶我們去采野黃瓜,1元/根,粗粗短短的,用泉水衝了一下,一咬,又脆又甜。許久沒有走這樣野趣橫生的山間小路,盤桓在一圈一圈的田梯。北面的山沒有開墾過,層巒疊翠,碧波似海,遠望像是植著一層絨絨的細密的苔蘚。走到3號坑觀景台,稍作歇息,拍照留念。苦了兩個男生,我和怡總是抱怨他們把腿拍短了,把腰拍粗了。汪老師壞得很,每幫我們拍完一張,就嘖嘖稱奇,搖頭晃腦地稱贊不已,搞得我們不好意思重拍。往山下走去。經過瑤家木樓,花公雞悠哉游哉地在瓜架下踱步,門前種著幾棵結著小果子的梨樹。偷偷采了一個,果肉有些木,但還甜。11點多,走到大寨,在昨天的那家飯店午餐。12點吃完飯,到山下12:30發車。2個半小時的車程,昏然而睡。3:10到了桂林,和同車的游客一起去汽車站坐大巴,奔赴陽朔。車站邊買荔枝,“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啊,個大肉甜核小,2.5元/斤。繼續趕車,一路無數次停車拉客,到了陽朔已經5:40。初識陽朔,華燈初上幾年前,聽人說“到陽朔去發呆”。那時的我啊,沒心沒肺的,整日整日地發呆,覺得這樣的話有些匪夷所思。現在明白原來發呆和旅行一樣都是奢侈的逃避。陽朔究竟是什麼樣的吶?世外桃源般與世隔絕?紙醉金迷,令人沉迷放縱?下車,隨著大家一起走向西街。陽朔是個被群山包繞的漓江邊的小縣城。一路找合適的旅館,看了很多家,最後住在縣政府前的夏威夷。房間不大,但一個塌塌米利用了空間。窗外對著一個學校的窗,白色的牆壁反射了陽光到屋內。貪圖的是安靜。放好行李,洗去粘粘的汗和泥垢,清清爽爽地出門吃晚飯。8點多,華燈初上,照得街道曖昧的暖色調。在“謝大姐”吃啤酒魚。不知是不是桂花酒甚濃,蓋過了啤酒花香,雖然味道不錯,但我覺得像是紅燒魚。9點多,吃完飯,去看看西街吧!這才明白為什麼總聽人說來“爛”在陽朔,來發呆,來邂逅艷遇。熙熙攘攘的大街,熱鬧的小店鋪,宣泄著激情的酒吧。露天的酒吧擺放著鋪著藍印花布的桌子,桌上有西餐或螺絲。酒吧裡播放著藍調,酒吧外賣藝者吹奏著葫蘆絲。滿大街的洋人和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們,當得起“游人如織”這個詞:在相機的記錄下,人流在燈光下織出一縷縷輕盈流暢的線條。整條大街,像夜航的燈火華麗的大客船,漂流在沉寂的海洋上,與海以外的世界隔絕。

或西或中,或真實或幻像,這裡似乎可以是任何地方,但偏偏不是,因為舉頭而見的黑黢黢的山明白無誤地告訴我,唯有陽朔。我們從西街頭走到尾。想到《色戒》裡王佳芝和同學們游車河,我們像是游人河似的。我和怡在小鋪子各買了件扎染的小背心,她綠我紅。吃一碗芝麻糊,香濃得很。又逆向走回去,好奇又怯怯地打量一路的酒吧,吵的靜的,網上久仰大名的,不知名甚至無名的。太晚了,已經過子夜了,改日再來吧。走到盡頭迷失了路。在江邊走著,好累好累。找到回旅館的路。1點睡下,陌生的環境,睡得很香,連夢境都沒有。2008.7.8 遇龍河。天涯社區。——似曾相識燕歸來遇龍河上漂流,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8點不到醒來,起床給大家買了早飯。男生還沒有起床,把早飯掛在他們門口。等到快10點,大家起床後商量了一下,訂好了遇龍河漂流的行程。11點半,向導小廖來旅館接我們,到西街頭借自行車。一些瑣事耽擱, 12:15才騎上雙人自行車,往城外騎去。那將會是怎樣動人的邂逅!城外群山連綿起伏,層次分明,形狀各異。路邊的麥田青翠欲滴,風吹過,陽光在麥浪間翻滾。“過春風十裡,盡蕎麥青青。”此情此景,似曾相識,想了一下,是《面紗》裡的某個場景。1點多,來到了遇龍河邊的興隆寨,停了車。稍作休息,開始漂啦!筏工阿牛哥的竹槁輕點岸沿,我們的雙人小筏就離弦之箭般劃開明鏡似的水面,入了山水長卷中。阿牛哥啊,你家鄉的山水好美!遇龍河水深有五米麼?水下的石頭、水草那麼清晰,大概這就是“潭清疑水淺”吧?難道這裡的陽光也是綠色的麼?就好像南美的影片總是色彩濃烈。看那翠綠的秀麗山峰倒映在綠色的平靜的水面上,相映成趣,天地都染成綠的了。

阿牛哥,你筏子撐得真好,衝壩子的時候我不怕。好玩著吶,像是游樂場裡的激流勇進。要不,我也來試試撐槁?竹槁好重啊,槁子打了漂,我怎麼撐不到底吶?嗚嗚,好笨手笨腳的我吶……

阿牛哥啊,休要見怪,同行的兩個男人像小孩,上筏就打起水仗,連累了我和怡成池魚,濕了大半身,風一吹,好冷。可把怡凍得瑟瑟發抖,可憐見的掉了眼淚水。兩個小男孩偃旗息鼓了,安靜地躺在竹榻上。這才見王維的“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的意境——天地空靈,安靜得只有欸乃聲聲和我們稀疏的談話。

阿牛哥啊,你山歌唱得好麼?河中央竹棚上賣點心的婆婆說:“你們好運氣啊,碰到我們遇龍河上山歌唱得最好的師傅,買瓶啤酒給師傅潤潤嗓子吧!”哈,可巧我們也餓了,順帶買些小魚、芋頭。荔浦芋頭原來是紫色的,甜得很。阿牛哥啊,潤完嗓子該唱歌了吧?我們給你鼓掌!屏息聽著……猛烈地鼓掌……阿牛哥,我該怎麼說吶,驚艷啊,我打小就沒有聽過這麼好聽的山歌!朗朗嘹亮的歌聲百轉千回地繚繞在山間、敲擊在河面。有山色河光,有歌聲朗朗,足以讓我陶醉在遇龍河上,醉得一塌糊塗。

阿牛哥說要下雨了。這才發現太陽不知何時吝嗇起光芒,轉眼間,黑壓壓的雲沉下來蓋在山頭。閃電快把山劈成兩半,雷像頭頂上的銅鑼“哐”地砸下來,山水更像水墨畫了。來不及細細欣賞,天地就汪洋一片。阿牛哥把筏子靠在水中央的小竹棚上。我瑟瑟地躲在棚下,讓我的小宇宙放光吧!快別下了……雨下了大半小時,小了,我們繼續漂。雲霧繚繞在半山,仙境一般的地方喲。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阿牛哥說這裡的水沒有一點污染,講得我心癢了。阿牛哥說你從離終點1/5的地方游泳吧,免得著涼。我眼巴巴地等啊,等啊……

“到1/5了沒?”

“沒到。”

“到1/5了沒?”

“還沒有。”

過了1/4,我就忍不住跳了下去。穿長褲游泳好拘束、累人;沒有游泳眼鏡,眼睛疼,可心裡在唱歌,這下真的融入山水中了!

快到工農橋時上了竹筏。再見了阿牛哥,再見了遇龍河!

小廖幫我們把車運到工農橋。我和怡換了身干衣服,往月亮山騎去。

月亮山是座月牙形的山,時間已經五點半了,我們就遠遠看看。商量著是不是去百年大榕樹,剛騎車到門口,就下了瓢潑大雨。雨稍小,6點多了,回陽朔吧!

在小雨中騎回陽朔。

陽朔的第二夜,作客天涯回到旅館,洗澡。8點,出門吃飯,到西街頭的紅星特快,一家以餐飲為主的酒吧。紅星的食物有中餐也有西餐,牆上貼著似乎文革時的大紅五角星,吧台上貼滿了各國紙幣和車牌——典型的西街風格,中西雜糅。我們各自點了食物。餓了一天了,吃得干干淨淨。快9點了,再去西街走走吧。天下著小雨,仿古的磚木建築濕得深沉,紅或橙色的霓虹燈或燈籠光閃爍跳躍著,打濕的青石板路漫無目的地反著光。路過天涯社區,像是個客棧的門面,也不很吵。門口有個小弟在拉客,才知道是酒吧。就進去了。酒吧狹長形的,燈光閃爍迷離。桌上的蠟燭幽幽地燃著,在昏暗的環境裡拖曳出長長的光線,如游絲般浮動。周圍的人自顧自喝酒、游戲,煙霧彌漫,燈光閃爍,背影、側影成了影影綽綽的色團。點了一杯雞尾酒,忘記了名字,綠色的,漂著一片嫩黃色檸檬。杯口灑著鹽,在嘴裡的感覺微甜,咽下去,卻像一簇火焰在燒。酒吧駐唱是兩個小男生,青春稚嫩的臉孔在燈光剪影下顯得線條硬朗,有了駐唱常有的落魄不羈和灑脫。他們彈唱著一些老歌,我有一搭沒一搭地跟著哼唱。那首歌叫做《忠孝東路走九遍》。以前,有人告訴我,這首歌的故事是一個男孩與女友分手後,一夜把忠孝東路走了九遍,只因他們常常走過那條街。那個男孩請求動力火車為他寫首歌,就有了《忠孝東路走九遍》。他不應該告訴我這個故事的,就像是一個邪惡的宿命咒語。如今,我已經努力想不起曾經和他將哪條街走過九遍。時間本是條無岸之河,或許從來就不可能把一條街走兩遍,如同赫拉克利特關於河的哲學名言。失去了過往,也好,我不必再依從別人的方向,每天腳下的路都是新的。和大家玩猜骰子,第一次玩,總是輸。10點半,玩累了,回去睡覺。2008.7.9 漓江精華游。印像劉三姐。丁丁地圖。——浮生印像漓江精華游,輕舟已過萬重山早上七點多,汪老師就買來早飯。快速起床,收拾好。8點半出門。

汽車站坐車去楊堤,一個半小時的車程。到了碼頭,擺渡到對岸,聯系好的筏工楊師傅來接。

人說,漂過遇龍河再去漓江精華段是要失望的。可是,到了桂林怎麼能不來漓江吶?雖然,大型的客船轟轟隆隆地開過,還在船頭燒菜、排污令人厭惡。但漓江的山水比起小家碧玉般的遇龍河來更顯大氣,水面開闊,山勢更瑰麗宏偉。四人竹筏漂在開闊的江面上,竹筏帶有螺旋發動機,但師傅用槳悠悠地劃著。沿途經過一些山,船工指著說像魚像將軍,我缺乏想像力也並不太感興趣。眼前水墨畫一般的山,何必附庸俗媚像東像西?它們是造物主的獨一無二的作品,或神來至筆,或妙手偶得,或鬼斧神工,僅以自身獨特而單純的姿態靜穆佇立,就令人嘆為觀止。舉頭望,靜穆的蒼山,靜靜地守著這片碧水,數以千年,俯視著來來往往的各色行人。時間對於山來說是最沒有意義的了。千百年間有多少人乘著一葉竹筏漂流而過,是否也同我一樣發些思古幽情?

漂過個河灘,滿河灘的牛,大牛小牛,黃牛灰牛。船工見我很好奇,就靠岸泊筏。我怯怯地走到牛邊上,卻不敢靠近。一頭小牛比我更好奇,竟走上前來聞聞我,又舔舔我,可把我嚇得!原來牛那麼溫柔!牛、人、山、水、河灘,真是和諧社會啊。

筏子越漂越遠,天色有些陰。船工說,我們用發動機吧,前面下雨了。一看,前面的水面果然籠著一層雨霧,而身後的天空還透著陽光。

避避雨,在不遠處的村子吃飯。石岩魚鮮嫩地好似河鰻,山水豆腐釀很清爽。飯後濃濃睡意襲來,眼皮一點力量都沒有,在江面上睡過去。江風醉人,山水醉人,也不知睡了多久,夢裡一側身,差點掉下筏子。再醒來時,輕舟已過萬重山,大名鼎鼎的九馬畫山就在眼前。可憾,竟然把美景都睡沒了,漓江的後半段成了夢游。可有這般閑情也不逍遙?近4點,行至興坪,上岸。20元人民幣背面圖案就在碼頭對面,汪老師用心良苦,特地掏出20元讓我對照著拍照。走過興坪鎮,搭車回陽朔。連日來的晚睡早起,大家都有些累,沉默著不說話。5點時,在車上,看到彩虹,無可名狀的欣喜。回到陽朔,在西街的“沒有“吃晚飯。印像劉三姐。光影,印像7點多汪老師臨時決定陪我去看印像劉三姐,同時也噱了怡陪我們一起去。小廖一部摩托車,搭我們兩女生,汪老師搭另一部。

三個人一部摩托,開過漓江。夜幕落下,漓江在萬家燈火的反襯下更顯孤寂。風迎面吹過,摩托車靈巧地穿行在車隊間。

因為是臨時加票,在門口等到8點多,進場時已經要開始了。腳不點地般穿過一個花園,有小妹領著進去。

天然劇場環於12座山峰之中,燈光打亮遠遠近近的山為背景,天穹為頂,竹筏搭造水上舞台。一段娓娓唱來的《唱山歌》,一個美麗的愛情故事,用燈光音樂,煙霧與火講述著。張藝謀慣用的人海戰術和色彩鋪陳極為震撼:霎時間滿天滿地的上千支火把不知從何湧來,遠近的江面上滿是火光一片,倒映在水裡,辨不清虛實。演員都是當地的村民,或許天生就能歌善舞吧?昨天初聞山歌,驚艷非凡,所以格外喜歡瑤民對歌這段。左邊來了一群後生崽,個個精神健壯;右邊來了一排桃面女子,青春獵獵,巧笑盈盈,頭頂亮閃閃的銀飾,你一段我一段地對歌。因為是瑤語,我聽不懂,但後生崽唱得俏皮活潑,瑤家女滑音長而明麗,看那神情必定是訴說著些情事,令人充滿美好的遐想。

演出不長,70分鐘。天微微下了些小雨,我們隨著人潮慢慢撤到門口。小廖在等我們。再搭他的寶駒,三人飛馳穿過夜。路過水果鋪,買了最好的大紅丹荔枝。陽朔夜夜夜西街口和坤哥會合。慢慢游人河。

第三夜來西街,已經習慣了這裡的喧嘩如白晝,習慣了人流如潮,習慣了夜迷離如此。行人穿著 “我愛夠了”的汗衫,堂皇過市。“我愛夠了”,多奢侈、令人妒忌羨艷的抱怨。我突然開始明白陽朔的美好,直白情感,沒有負擔的宣泄。

跟隨汪老師和坤哥走進丁丁地圖,只覺得一個字“亂”。混亂逼仄的空間裡,充溢著煙草辛辣的氣味和人聲的喧囂。旁邊一桌站著幾個盛裝的女郎,五彩的妝容,披散海藻般的長發,隨著舞曲妖嬈擺動。酒吧女穿著三點在台上跳艷舞,燈光閃爍,她猛烈地搖晃著頭,舞動著肢體,亂蓬蓬的頭發在空中甩蕩。嶙峋的身材,要折斷似的小蠻腰,肋間隙顯得格外觸目。我痴痴地看著她。我得承認,跳得很美艷,因為太瘦,也不覺得色情。台下的人被她帶動起來,逐漸湧入舞池。不似昨日,兩個男人對玩骰子意興闌珊,心不在焉。他們有他們的快樂,在這裡隱匿真實情緒,甚至是名字,宣泄釋放情感。也很好。只是我不喜歡。我不喜歡這樣的環境。太吵,甚至聽不到自己講話;太昏暗,燈光閃爍,每個人的動作仿佛是慢放的電影膠卷,一格一格,不連貫地間隔移行。我不喜歡酒。酒滲透在身體裡,變成溫暖,從每個毛孔蒸發出,會留下長久長久的寒冷。我不喜歡酒吧的艷遇。它們好似從故土裡挖出的彩帛,流光溢彩,被暴露在日光之後不到一分鐘,彩帛迅速轉黑腐爛,化作飛絮,飄散。這些只能幽閉在黑暗中的愛情。我望著舞池中的人們,燈光炫目,恍惚間,腦海中蒙太奇般切換著《通天塔》裡那個失聰的女孩在舞池中的畫面。我笑笑,覺得自己同她一樣,對紛亂世界遲鈍不解,卻要不斷適應迎合著。一切很美好,只是我不喜歡。他們跳了一會兒舞,快過子夜了。回去吧。近2點才睡下。2008.7.10 陽朔的早晨小馬的天。我會發著呆,讓我忘記你,接著緊緊閉上眼——Jay《軌跡》一覺醒來9:20了。收拾一下,10:30退了房。寄好包,和怡去的“小馬的天”吃早飯。早晨,人群散後清冷的西街,舊痕歷歷、斑駁的牆,關閉的酒巴大門,散淡的陽光溫柔地撒在門外空座的椅桌上。我更喜歡這樣的西街,繁華落盡後的真淳,喧嘩散盡後的冷清。早在上海就從網上覬覦 “小馬的天”的紅沙發。西街酒吧的早飯從開門一直供應到打烊。坐在露台上,要一份法式套餐,吃得很飽。一杯暖暖的咖啡放在桌角,給朋友們寫明信片。一套明信片有10張,突然一陣恍惚,不知寄給誰。抬頭看露台外過往的行人,行色匆匆的,悠哉游哉的,三三兩兩出現在橋頭,又溜出視線。咖啡杯口升騰的熱氣一絲絲飄散,連帶著一分一秒的時光在眼前飄過。速度不很快,卻根本不會停,回過神來卻發現僅僅是剛才,卻要用過去式形容。想想也沒有用多少時間,卻已經把溫暖的咖啡變成苦澀的涼水。總是這樣,不經意間流逝,從不回頭,時間、青春、過往……咖啡杯在杯碟上印下一個褐色的圈圈。蘸了咖啡塗在郵票的背面,貼在明信片上。你能聞到咖啡的醇香和過往歲月甜甜的味道麼?小馬家的擺設都是我極喜歡的,和怡從露台一頭拍照到另一頭。1點在西街上采購了土特產。2點回旅館取包,1個半小時的汽車回到桂林。桂林在旅行者的眼裡成了雞肋。去“上下久”吃了一份腸粉和雙皮奶。拎著大包小包,水果、米粉,在開車前的10分鐘趕到車上。先到的汪老師看著我倆滿臉通紅,匆匆忙忙的樣子直搖頭。火車在17:10駛離桂林站。2008.7.10 ~2008.7.11 桂林北-上海南,火車。時空隧道。23個小時的火車是預留給我寫游記用的。但是,卻一字未落。曾經,我像個行者,背著大包,坐通宵的硬座,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整夜整夜寫游記,害怕忘記旅途的點點滴滴。其實,寫游記和拍照片一樣,都將會是一些扭曲的記憶。再美再寫實詳盡的記錄,都無法復制或轉述當時的感受。怡說,沒有關系,瞬間總是被另一些瞬間勾起。雖然,來去匆匆,妨若擦肩而過,山水無痕,但我已經走過。我會記得。桂林。龍勝。陽朔。



(回程火車上的農夫山泉)


精選遊記: 陽朔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