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計劃暑假帶孩子去武夷山和廈門旅游,上網查了些游記,有很大幫助,也把我的流水帳拿來和大家分享。
竹筏漂流是武夷山的必游項目,有些攻略上說竹筏票難買,要提前訂,有些又說沒那麼緊張。為保險起見,我還是提前幾天通過當地旅行社訂了票,指明要下午票。臨行前一天和旅行社確認卻說定的是早上7點的票,我堅決不同意,那麼早,小孩勉強起來也會一天不精神,出門旅游休息好是很重要好的。在我的堅持下,旅行社說給換成下午的票。
晚乘廈航班機飛往武夷山。
*** D1 ***一早起來拉開窗簾,哇!大王峰雲霧繚繞地站在窗前!前一天晚上入住較晚,窗外黑乎乎的什麼也看不見,早上得到了一個驚喜!
在賓館用完豐盛的早餐後打車直奔南門(10元)。天空飄著小雨,空氣濕潤而清新。在窗口換好票後(因為提前預訂,用旅行社開的單子換票),去天游方向的小火車站等車。一輛翠綠色的小火車很精神地停在車站,孩子們歡叫著衝上了上去。
車到天游峰腳下,雨還沒有停,反倒更大了些,心裡有些著急了。我們帶了2把傘,4個人用有些勉強。讓爸爸和弟弟穿上雨衣,我和小哥哥打著傘加入了登天游的隊伍。沒想到7月初不算旺季,又不是周末,居然會有這麼多人!人挨人,傘接傘地往上爬,身上不知被雨水還是汗水都浸濕了。一路不停地往上走直到半山腰的一個亭子才站下來歇歇腳,看看風景。可能下雨的緣故吧,山間雲霧飄漫,山腳的九曲溪隱約可見,恍若仙境!這時爸爸和弟弟都叫熱得受不了了,索性脫下雨衣淋點小雨更舒服。接下來的路沒那麼擁擠了,隊伍走走停停,可以時不時看看風景了,只是濕淋淋的不大好拿相機照相。上到頂峰反到感覺沒有路上的風景好。因為雲霧多在半山腰,頂峰上有樹遮著,看不見,九曲溪也看不見了。
提示:如果要照好風景,上山途中照最佳,只是你一旦停下來,下面定會有人催:快走啊!
下山途中去看了下武夷精舍(紫陽書院),才知道朱熹曾經也在白鹿洞書院和岳麓書院講學。喜歡中國歷史文化的朋友一定不要錯過這裡。我們在這幽靜之處流連了許久,才出景區。
下午我們去大紅袍。在天游的車站一問,居然沒有去大紅袍的車。大紅袍和天游一個靠近北門,一個靠近南門,通常不在一起玩。我們因為定了第二天的竹筏漂流,不想上午去大紅袍,下午趕漂流,干脆今天多跑點路。調度人員讓我們稍等片刻,等有了車,會送我們去武夷宮,然後再轉車。正說著,來了一輛空的小巴,調度攔下車,讓司機送我們去武夷宮。到了武夷宮,我們正猶豫要不要去逛一逛,還是在車上等,又來了個獨行俠問司機有沒有去大紅袍的車。司機說干脆送你們一趟算了。我們真高興,這麼順利就能到大紅袍。已近中午時分,路上看到一片餐館,老公嘟囔要不要去吃個午餐,司機一聽,立馬放慢車速,說可以送我們去餐館,飯後再來接我們。想到攻略上提到跟司機、導游去吃飯他們會拿不少回扣,我說不去吃了,還是先趕路。司機說隨便你們,這些餐館價格很高的。慶幸沒去!
到了大紅袍,居然看不到游人。可能中午時分都被帶去吃飯了吧。我們一家四口和那個獨行俠一起上路了。人少的感覺可真好,山間只聽溪水潺潺、鳥兒啁啾,還有蛙聲和蟬聲,仿佛整個山都是我們的。到大紅袍的路很短,當我們看到一個茶社,坐下來歇息時,掌櫃說這兒就是大紅袍了。我們要了碗茶,還有茶葉蛋和黃瓜,就算當午餐了。反正早上吃得多,一路也吃了些零食,竟然不覺得餓。一路上雨下下停停,這時稍大些了,吃著香噴噴的茶葉蛋,聽雨聲淅瀝,看青山相對,屋檐滴水,幸福的感覺填滿了身心。在茶社賴了好一會兒,不是因為累了,而是想好好享受那一刻。接下來的路景色更美了,時不時要踩著石樁跨過溪水,溪水清澈見底,有小魚兒在水中嬉戲。山谷中草木茂盛,有一簇簇的茶樹種在岩間、路邊。各色的蜻蜓仿佛在逗弄我們,就伴在我們身邊,等人湊近了,又忽地沒了蹤影。漸漸地游人多了起來,才知道已經到了水簾洞景區附近。水簾洞沒多大看頭,細細的一注水,地方不大,滿是游客,吵吵嚷嚷的。我們仿佛從世外桃園又回到了香火人間。
孩子們說真想再走一遍,我也有同感呢。
提示:如果不跟團,就走走大紅袍-水簾洞這段路吧,人少風景好。水簾洞不去也罷。
*** D2 ***
今天太陽出來了,曬得厲害。心想昨天下雨也不錯呢,否則上天游不是要被曬死。上午去一線天,在洞外還嫌太熱,洞裡可是很涼。一進洞就可以看見兩條路,左邊那條沒人走,說是看到的一線天縫比較大,右邊的是最著名的那個。既然來了,當然就看最“貨真價實”的。可是隊伍挪動得好慢啊,等得眼冒金花,差點要放棄了。石縫中不停地在滴水,上面還有蝙蝠在扔炸“炸彈”,不少人都小小地撐起了傘,沒傘又沒帽子的只能叫苦了。我們租了把手電,事後證明沒太大必要。反正跟著前人走就是了,不怎麼看腳下,而且打手電的人也多,不會看不清路。最窄的地方確實夠厲害,連我這瘦人都覺得要被卡住了,不過我背著包,不能側身,呵呵。空氣也覺得不夠呼吸。小朋友們大叫再也不要來了。
之後去虎嘯岩的路上沒有什麼太精彩的,只是看到路邊一個大蜘蛛盤在它的網中央,網上居然織了個www,真讓人稱奇。老公說現在你知道網站為什麼都叫3w吧,呵呵。
從虎嘯岩出來趕往碼頭。碼頭是一大片新蓋的商業區,絕大部分都還空著,不見樹,爆曬。也不知道碼頭在哪兒,跟著同車下來的人一直走,進了一處房子才發現是個餐館,人家是個團,來吃午餐的。餐館的人招呼我們進去吃飯,可是餐館裝修的味兒很濃,感覺不好,沒有在那兒吃。接著去找碼頭,碰到的人倒是都熱情,只是第一句話都是問吃午飯了沒,第二句就是去吃個農家飯吧,暈!我們被這些熱情嚇著了,堅持找碼頭,沒跟他們走。到了碼頭還太早,沒開始發筏,看到對面有個小賣部,想去買點水,看見還有賣方便面的,店主兩個正在吃午飯,干脆占了她們的竹桌、竹椅讓她們給泡幾個面。小賣部東西都很貴,感覺這地方宰人。山上的東西貴可以理解,因為都是挑夫抗上去的。可是這碼頭交通方便,還這麼貴就不地道了。跟店主抱怨著,店主的意思租這些房子價格很高的,也許是實情吧。還說你們要是跟他們去吃飯,怎們也要個小200的。
吃完飯正好開筏了,很幸運碰到另外一對夫婦正好湊夠6人,沒耽誤時間就上了筏。這對夫婦還帶著個4個月大的嬰兒,真是服了他們!一路山青水秀,只是曬了些,要一直撐著傘。孩子們一路喂魚,看見魚兒爭食,開心得歡叫。
提示:如果是自助游,景區內吃飯是個問題,最好早晨吃飽,可以帶些食品中午湊合一頓。如果在景區飯館吃,可能價格比較高,弄不好花時間還影響心情。
漂完筏,時間尚早,老公對古鎮有興趣,決定去下梅村。下梅村曾經是個茶葉的集散地,有保存不錯的清代的一些古居。到了村口就有人賣票,46元一張,價格還挺高。進村還收錢,感覺怪怪的。村前的小溪叫梅溪,我們看到有人在摸田螺,還看到兩頭大水牛,一頭在洗澡,一頭站在岸上,真是很少見了。小朋友們看著不走,我也覺得新鮮。村中有條水路把小村隔為兩半,導游說因為它在村的正當中,所以叫當溪。當溪曾經可以通船,把貨物運到村中,現在水已經很小了,而且垃圾很多,只好遙想當年盛況了。看了幾處古宅、祠堂,門樓上的磚雕很精美,每一幅都暗合各種祝福之意。除門樓保留、修繕較好以外,古宅的房間已相當破敗了,有些卻還有人居住。導游就是村裡人,說因為村子窮,很多老屋保留著沒有翻建,近一、二十年經濟狀況好轉,就有人拆掉老屋建新居,否則可以看到更多的老建築。總之,這個秀美的小村子給人的感覺是缺乏管理和規劃,有些可惜。導游說整治開發需要很多資金,搞旅游說了很多年,可是一直沒有人投資。
回去的路上司機盛情邀請我們去他家品茶,得,又是老一套,去就去吧,反正我們確實也想買些茶葉的。司機家住岩茶村,據他講村裡很多人是景區開發從山裡遷出來的茶農。他感嘆原來家在山裡游客自己就會找到他家裡買茶,現在要帶人家來,還都被人家懷疑。正是呢,誰讓武夷山的名聲不好呢。其實游客們當然願意帶些當地的特產,可是都被騙怕了,可憐啊。到他家裡,一連品了六、七種茶,他家人給我們一一介紹性味、功能等。茶的口感很不一樣,挺有意思的。小朋友們也喝了不少。最後我們挑了兩種口味比較喜歡的各買了些。我提醒老公別多買,免得被宰。老公到想得開,說這烏龍茶不壓秤,又禁得住放,送人自己喝都好,百元左右一斤不過買一、二斤能讓他賺去多少錢呢,回北京買這些茶,可能更貴呢。也不是沒有道理,在北京的茶莊,茶葉動輒三、五百一斤,也不覺得口味有多好。反正我們也不是懂茶的人,能選到自己喜愛的口感,買些也罷。司機說他們的茶大多還是賣給茶商,茶商再賣出去價格就翻幾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