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的上海大雪紛飛,使我的緬甸行程一波三折。終於在媽媽的抱怨中,在焦急等待中踏上了我的緬甸之旅。緬甸的旅程是辛苦的,那是個太勤勞的民族,班車都是凌晨發車,難道緬甸人都不用睡覺?那也是個太虔誠的民族,一有錢就修佛塔,哪管道路顛又簸,哪管汽車髒又破。因此整個緬甸之旅是累、是苦並快樂著的:)
緬甸的大小寺廟、佛塔都要脫鞋脫襪以表示尊敬,因此你的雙腳不僅要忍受滾燙的地面,還要不時提防路面上的碎小石子。赤腳行走是你到緬甸後必須學會的一件事,為了看曼德勒山頂的日落,我們赤腳爬山,整整一小時,不停的赤腳攀登,攀登,真得是種很難忍受的痛苦……
在蒲甘,登上一座不知名的佛塔,異想不到的景色躍入眼簾。放眼望去,在密密的綠色中隱隱約約成千上萬的佛塔埋沒其中。它們形狀各異,色彩斑駁,令人流連。
在緬甸的鄉村,幾乎看不到磚房,村子全是茅草屋。由於道路狀況很差,所以經常塵土飛揚,但是村民的屋子裡卻被收拾的干干淨淨,井井有條。經常會有孩子圍著我們要禮物,要糖吃。在緬語裡糖叫“bongbong”。對於那些熱心為我們指路、對我們充滿笑容的孩子,我們大方的送出了很多禮物。看著他們驚喜又愛不釋手的表情,你也會有一種滿足感,笑容也會在你的臉上自然綻放。經常是我們一早帶出去一天的糧食,結果沒一小會就全部送完了,最後自己只好餓著肚子了。但是你的心靈是充實的,這也就是你最大的收獲了。順便說一句,中國名牌“大白兔奶bongbong”在當地非常受歡迎,無論男女老少,吃了還想吃,我們的一大袋大白兔bongbong沒一會就全發完了:)
在緬甸坐三輪車是一種享受,首腦般的享受。三輪車穿行在曼德勒城的大街小巷,走近最平凡的緬人生活。所到之處,人人都跟你打招呼,一個下午,我的手都揮得酸痛酸痛的。看來做領導視察工作也不易啊。這種充滿了笑容的親切感已久違了。記得那還是四年前在西藏偏遠的青樸修行地,所遇到的藏民也是如此,不會說一點漢語,但是你所遇見的每個人都會和你親切的打招呼,會分享他的食物給你吃,會扶著你一起爬山。。。。。。雖然言語不通,但是人與人的距離卻是最近的。
緬甸基本沒有工業,天空永遠都是那麼蔚藍,夜晚繁星閃爍,是香格裡拉的夜空都無法比擬的。當皎潔的月光鋪滿了整個茵萊湖,你會感嘆,原來真得不需要電,月亮就是最明亮的路燈。白天,你經常可以看到日月同輝,真得是因為他們的空氣太清新了嗎?還是我身處佛家聖地?
臨出發之前,我一直擔心我的英語太爛了。到了緬甸才發現原來那是瞎操心。英語也不是他們的母語,因此交流起來大家都是用最簡單的詞語。比如說問人家有幾個孩子,用baby這個單詞就行,children反而聽不懂。比如說問這裡能不能拍照?只要指指我的相機,然後指指佛像,問一句:“No problem?” “No problem!” 只要這麼簡單,就是這麼簡單,不用想得太復雜,大家都能明白你的意思。
也許緬甸的景色並一定會讓你非常震撼,但是他們的熱情,還有那親切的問候卻是你最美好的記憶。

(長脖女)

(大金石)

(獨腳撐船)

(蒲甘日出)

(烏本橋日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