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藏寺是一座歷史悠久,風景如畫的古老寺院。扎藏寺建於東漢延康元年(220年),據今有1700多年的歷史。相傳,有一位姓唐的僧人隱居在莫爾吉河那裡,頗有道行。他曾給後人留下了行禪房一間,檳木念珠一串。到了唐代,此寺屬阿夏所管,文成公主進藏時,吐古渾首領們在這裡迎候,傳說,文成公主贈送了不少東西和錢錦。有“古寺多情留住客,蒼山不語蒙僧忙”之說。由蒙古族在此寺南修了一座“雁靜房”,俗稱“塔燕”,供奉石牛的護法神一尊。當時他們信奉的是藏傳佛教的薩迦派。明萬歷六年(1578年)三世*喇嘛來青海,扎藏寺主請*來寺講經,因當時寺院翠柏參天, 匝地成林,阻山臨水,講經無法進行,在稍下的青稞灘上接待了*喇嘛。這時的扎藏寺金盤炫目,光照雲表,寶繹含風,響在天外。從此以後,扎藏寺改宗格魯派,黃教又在這裡興盛起來。明末崇禎十年(1637年)在蒙古王固始汗的支持下,由五世*的高徒扎藏曲結正式建成了“扎藏克”——扎藏寺藏語稱“扎藏具喜*洲”。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二世章嘉活佛進藏路過青海時,勸青海王公歸順清朝。從此每年正月初一各王公到北寺同王公會盟,然後祭海。這時扎藏寺成為“王府”清朝也在此設立行宮,處理青藏大事。
清同治期間,扎藏寺在各民族矛盾中遭到毀滅性破壞,除大殿外,其它大小經堂包括九層經塔化為灰燼。清光緒元年(1875年)卻藏活佛重修了扎藏寺,重修了的扎藏寺規模雖沒有過去那樣宏大,但扎藏寺聲望仍然很高,是蒙藏信徒進行佛事活動的中心。
扎藏寺雖然是一座蒙古族的黃教寺院,但是各地的藏族對此寺院也很敬仰,經常有來自青、甘、川等地的藏族善男信女來寺點燈燒香,十分虔誠。
現在扎藏寺佛事活動頻頻進行,僧人誦經朗朗有聲,每年夏日,數以萬計的游人利用假日前來旅游觀光,領略這千年古剎的歷史遺跡和美妙奇特的風格。

(扎藏寺全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