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跳峽徒步----邂逅法國人Lucy
這幾年,一直有個夢想,就是在深山野嶺的小客棧裡住上幾晚。
木家花園客棧美麗的老板娘建議我去徒步虎跳峽,
把那說成不食人間煙火的地方。
但吸引我的是老板阿明說的-------那是一個可以品味人生的旅程。
我在一個暴雨的清晨出發前往虎跳峽的,
所有知道的人都來勸阻我:雨天路滑,有落石,很危險。
我說:
趁我還有激情,趕緊出發,麗江太安逸了,怕明天又留戀紅塵了。
其實,這就是我,
想好了就做,從不前怕狼後怕虎!
這也是每次吵架不會屈服的我
用她的話說:牛脾氣,八頭牛也拉不回你?
開始徒步
暴雨傾下,本來就不熱門的徒步線路幾乎沒有游客。
橋頭,徒步的起點,
售票處,給錢,拿票、徒步地圖,過程沒說一句話!
帶著售票員的祝福,我踏上世界第二大峽谷的徒步之旅。
雨越下越大,照著地圖的指示慢慢前行。所有的岔路口都標有中英文的路標。
想迷路都難,我心想!
有點魂不守舍的我,還是差點迷了路,幸虧被一個在小賣鋪看店的老太太叫住,
她急切地用著幾乎無法理解的普通話與可以理解的手勢告訴我:走錯了路。
不只是報恩,同時也是對她的熱心的一種鼓勵,
我在小店采購了食物和飲料。
回歸正途,我暗自慶幸:
人生旅途何嘗不是很多三岔口,
每個岔口我們都能有智者指路嗎?
聽智者的話,可以少走多少彎路呢。
雨還在下,腳下山路的泥土混雜著馬糞,泥濘不堪。
都市中的爭論常常不經意闖進我的腦海,我頹喪地走在這鄉間小路,大雨中,周邊霧蒙蒙的一片,沒有任何美感。
大概走了兩個小時,來到了地圖上寫著“NAXI Family”的客棧。中文名叫“納西雅閣”。
在這,我遇見了兩撥老外:
一撥是由一個中國向導帶著,一對美國夫婦帶著兩個5-6歲的孩子,
另一撥其實就是一個六七十歲的法國老太太lucy。
跟我一樣,他們也選擇在納西雅閣“lunch”。
相互說完“HELLO”後,要了個炒飯,一碟青菜。
樂觀開朗的法國老太太開始用她半生不熟的英語和我溝通。
與法國老太太結伴同行
午飯後,雨還在下,我決定和Lucy搭檔走,這個決定,把我從灰暗中拉出,見到光明的曙光。
今年63歲的lucy,每年大半時間在全世界游歷,幾乎去過全世界所有的國家,一路上她不停地給我講世界各地的見聞,告訴我路邊植物、花草的名字。因為要絞盡腦汁用英文跟她講話,我沒有時間回想過去幾天在廣州發生的事情。笑容重新回到我的臉上。
Lucy穿的是普通的休閑皮鞋,在泥濘的山路上走起來特別費勁,我就放慢腳步,困難處,我主動伸出手拉她一把,一切都那麼自然。
中間我們坐下來休息,我看著她的鞋子想:
在這種路況下,穿這種鞋子走路,要比平常人多花1/3的體力。
她好像明白什麼,很坦然說:
“路是腳走出來的,不是鞋子(I walk with my legs not my shoes)。”
我感到慚愧,日常生活中,每每遇到問題,總是歸罪於一些客觀原因,從來不願意尋找自身主觀的原因。
對體力的考驗是在最艱苦的28道拐,我不禁為老太太擔心起來。
“you can ride a horse if you want.”
“no thank you, I can do it. ”她拒絕了,眼睛裡有一股堅定。
中途歇了3次後,我們終於登上此次徒步的最高點。
雨在這時候停了,
我們站在最高點的簡易涼亭裡。
懸崖下面蜿蜒的金沙江,猶如一條奔騰的巨龍,這巨龍拍打岩石發出的轟鳴聲,在安靜的深山中,依然清晰。對面的玉龍雪山,被厚厚的雲層籠罩著,像一個巨大的屏障,矗立在我們面前。
開朗的Lucy口裡不斷喃喃細語:“wonderful! Wonderful!。。。”
我則默默地坐在懸崖邊,享受著這2小時艱辛帶來的最高級的風景禮遇。
很想打電話,但打給誰呢?
我想起離開麗江時木家花園客棧楊子老板娘關切的眼神和話語,發了個平安短信給麗江木家花園客棧的楊子。
然後跟老太太聊天!
“Do you want to take a picture?”我問。
“Just looking thinking and writing. ”她說。“People who take photo everywhere just want to show somebody something.”
“I will write them in my books.”
我好奇地問“你覺得旅行給你帶來什麼?”
“我覺得旅行的作用是放松、增長見識和回味人生,生活中充滿哲學,就像旅行一樣。”
以前每次出行,我都背著巨大的相機,瘋狂地拍照,在現在看來,除了能在親朋好友面前炫耀一下攝影技術和旅行經歷,我們還得到什麼呢?
。。。。。。
過來28拐下來就是小下坡和平路,在哈巴雪山的半山腰,懸崖下面是金沙江,對面是烏雲籠罩著忽隱忽現的玉龍雪山,我們邊走邊聊,心情有說不出的舒暢。
中間她斷斷續續地說了很多哲理性的話,遺憾的是她跟我的英文水平都很一般,我只能理解到其中的一小部分。
“登山就像人生一樣,通過努力攀過一個山峰,你就可以享受到其他人無法得到的感受。”山頂上她這麼說
當我顧著跟她聊天而不注意看路的時候,她提醒我:“人生道路有曲折,像波浪一樣有起伏,平地行走也會摔得很慘。”“事業生活都平順的時候切不可掉以輕心,摔一下,就可能跌到谷底。”
“常年一個人在外面走,你不會感覺到寂寞嗎?”
“寂寞的人是不會思考的,我一直在思考,看書,我感覺很充實。”
我無語,在我們的同齡人或老一輩人中,感覺生活無所事事,寂寞難耐到處拈花惹草的人比比皆是,這不是寂寞惹的禍嗎?
“你在外旅游害怕什麼樣的人?”
“沒有信仰的人是很可怕的,沒有信仰就等於做事情沒有標准,這樣的人很容易做傷天害理的事情。”
是的,我的信仰是什麼,我身邊的人的信仰又是什麼?我突然感覺到一絲恐懼。
。。。。。。。
茶馬客棧----halfway
茶馬客棧是過來28拐後第一個客棧,LUCY說這裡的咖啡很好,於是我們在茶馬客棧寬大的院子裡要了一杯咖啡。
茶馬客棧是下午徒步上山的游客住宿選擇,在這個時段,客棧除了兩個服務員,只有我們兩個。
Lucy很享受這裡一切,咖啡本來對我來說並不是什麼好東西,但此情此景,非常愜意。
幸虧撞到這個睿智、浪漫的法國老太太!
茶馬客棧前往halfway的路很好,沒有特別的陡坡,因為走的人不多,路也沒有前面那麼泥濘。這條小路,穿插在峽谷中央,是世界上最美的曲線,走在路上,路邊的知了瘋狂地對唱,混合著峽谷下面金沙江的滔滔江水聲,成了世界上最動聽的交響樂。
山路太窄,我們只能一前一後地行走著,交談著。偶然遇到寬闊的路面,她會趕上跟我並肩行走。在這深山野嶺,只有我們兩個,相互信任,相互交流人生體驗。
我說:我一個人跑出來是為了逃避一些東西。
她說:不管什麼事情,逃避都沒有辦法解決,你要去處理,做出了斷。
我說:我很難選擇。
她說:前進道路都面臨選擇,你不選擇也是一種選擇,只是你選擇了逃避,逃避是最差勁的選擇。
我說:我該怎麼選擇?
她說:選擇可以讓自己快樂的方面。
我說:我如何知道哪方面會讓我快樂?
他說:當你在為了他人而生活的時候,你就很快樂了!
貧窮的母親,為了兒子而活著,她感覺到非常快樂!
得道高僧,為了普渡眾生,歷盡人間苦難,覺得非常快樂!
我們現在都太自私了,做任何事情的出發點都是為了滿足自己無限膨脹的欲望,肯定就不會快樂了。
。。。。。。
從上午10:30開始走,下午5:30我們終於走到今天的目的地halfway Guesthouse。先行出發的美國一家已經入住,所有人的鞋子褲子上都沾滿泥巴,這並不影響大家快樂的心情,大人坐在頂樓景觀陽台上聊天喝咖啡,小孩在院子裡相互追逐,全然忘記了一日的艱辛。
一派和諧的場面。
我在想,現在很多年輕力壯的國內游客,聽說一天要徒步6─8小時,嚇得直搖頭,而這對美國夫婦,在如此風雨交加的日子,帶著兩個沒有上小學的子女來徒步,不僅僅是為了一睹虎跳峽雄壯的風景,更多的是讓小孩從小就養成獨立克服困難的堅強個性。
晚上坐在天台上,由於陰雨,周邊漆黑一片,只聽見萬丈深淵下面傳上來的陣陣流水聲。
“多久沒有體驗如此漆黑的感覺了”,我的心突然覺得特別的平靜,似乎感覺到時間在這一刻停止,又回到兒時的農村,當時還沒有通電,每到沒有月光的晚上,周邊都漆黑一片,偶爾要串門,就得打著煤油燈,也不覺得害怕。
我現在所住的城市,是南方最大的城市,雖然徹夜燈火通明,晚上仍不敢獨自出門。
“難道治安的惡化是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嗎?”我問自己。
我拿出我的電腦,靜靜地記錄著今天發生的一切。不遠的另一張桌子上,Lucy也在默默地寫著東西,多麼和諧的場景,就像唯美的好萊塢電影一樣。
我毫無睡意,靜靜地體驗著這裡的每分每秒。
下坡路
一夜無夢,清晨起來,在halfway的陽台上,峽谷的霧氣在微風下飄忽著,懸崖對面的雪山在薄薄的霧氣中忽隱忽現,感覺進入了仙境。
本想在這多逗留一天,Lucy勸阻了我:
“不要留戀現在,繼續前進,前面的風景更好!”
踏著晨霧,我們繼續前行。
從halfway到TINA’s 基本是相當陡峭的下坡路,走起來不要多少體力,
霧氣籠罩的砂石路非常濕滑,我們小心翼翼地走。
到了危險處,也顧不得個人形像問題了,手腳並用起來。
Lucy說,
下坡就像打仗撤退一樣:打仗撤退時要且戰且退,要不傷亡很嚴重;下坡也不能急,走快了對漆蓋軟骨的衝擊很大,容易損傷身體,如果不小心,也可能摔下萬丈深淵。
想起我些被套牢的股票,又是一陣心酸。
股市何嘗不是跟登山一樣,上山需要太多的能量,走起來也很慢,吸引大批人入市。而下山就像股市下跌,是能量的釋放,幾乎一下到了谷底。普通散戶根本沒有機會給退出。
就這樣,我們連滾帶爬到了tina’s GH。
TINA’S和halfway一樣是客棧的名字,TINA’S這個名字感覺像一個溫柔的女孩,親切感油然而生。
我喜歡TINA’S,是因為這裡遠離城市的喧囂,同時擁有城市舒適的客房,可以滿足我基本的度假享受。
我喜歡TINA’S,是因為這裡的服務員都有甜蜜、純淨的微笑,友好的問候,無拘無束的相互逗樂,似乎自己也回到天真的童年。
我喜歡TINA’S老板趙哥爽朗的個性,像關羽一樣一言九鼎,把誠信帶到客棧的經營;喜歡老板娘TINA’S像花木蘭一樣鎮定自若地指揮著10多個服務員,把超大的家庭旅館管理得井井有條。
我決定在這多住幾天,在客棧超大的景觀陽台上整理我的日記,讓我疲憊的心在這得到休息。
。。。。。。
尾聲
全程虎跳峽徒步要從大具返回麗江,被TINA’S的優厚物質生活條件吸引,我把剩余時間耗在這裡;
Lucy沿著公路向前走,她要去哈巴村,然後再從白水台前往香格裡拉;
我們就此分別,留下一段跨國的情誼。
2008年7月18日於TINA’S景觀陽台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