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受惠於網友的游記,特將小女二人的普陀行奉獻給大家。福州出游的文章少見之,故應該可以給大家一些幫助。不謝,行江湖當仗義相助。首篇,當是人文。看山看海燒香拜佛,物質和精神是怎樣交融的?當從普陀之人看起。
師父章:
無序,按映像深刻記之。
紫竹林禪院後院的師父:到這篇景區感覺很熟悉,看到一個慈祥的老師父,產生了要禮拜之感。五體投地尚不足感念師恩,但初來乍到,我這種慢熱型的人實在不敢,只能站立做簡單的問訊,師父十分有禮貌,笑呵呵的請我吹風扇:)我擺手說不用,師父仍笑呵呵的,並對與我通行,稍遲些拜完的嵐嵐同學招呼吹風扇,嵐嵐同學一時反應不過來很驚訝先長大嘴然後笑著道謝,以為自己人品好到這種程度連普陀山的老師父都對她這麼友善。後來我實在不想讓她這麼自戀,就告訴她,這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的結果。老師父真是可愛善良啊!
觀音洞的師父:觀音洞中間的一根石柱,讓我產生了繞佛的想法,就口念六字明繞了7圈。一個管理這裡的師父(是女尼)正在忙碌著,可能她感覺到了我的行為吧。不過當時還未有勇氣過去問訊禮拜,感覺一個網友的文章裡說的老尼就是她。她說觀音洞的菩薩是很靈的。
梅福安的師父:梅福安裡有仙水,還有個神仙姐姐般的師父,我先發現的,師父在那管理請水,3元一小瓶礦泉水大小。因為不是做功課,所以坐在椅子裡,有蘇杭女人精巧的五官和白皙無暇的皮膚,呵呵,符合我的審美哦。我和嵐同學在那看了幾眼,估計師父也知道我們在看她。不過還好我們倆可以冒充大學生,不會被人趕出去,呵呵。
法雨寺:這可能是普陀山最大,和福州的大型寺院最相似的寺院了。我倆在休息的木椅上午睡的時間,有幾個尼師正三步一拜甚至一步一拜地叩頭,我們醒來的時候,她們差不多到了院內,虔誠啊。待她們休息時,嵐聽到了其中一位師父正規劃著明天觀音洞的行程,有點滔滔,嵐同學特意走過去背對人家“偷聽”,因為覺得這位師父滔滔的樣子很像她。是啊,我都快被她一路上的滔滔不絕給。。。了。
四十八願塔:噔噔噔!重新普陀山觀音菩薩道場的妙善大和尚隆重登場!此塔在洛迦山上,洛迦山行程時間很短,步子走的緊,到了此塔處,才發現是各大師父和居士的冥碑,妙善大和尚是普陀山全山方丈,第一次有緣知道大和尚是在元音老人相關的資料裡,元音老人圓寂後到普陀山火化,妙善大和尚在元音老人圓寂後不久圓寂。興一方道場,建成如此學佛人的聖土,普通人的旅游聖地,功德千秋啊。妙善,也是觀音大士化生公主公主時的名字哦。頂禮妙善大和尚!
普陀山的名師,自然是很多很多,但時間有限,3天忙著禮拜菩薩和游覽風光,若多留2天,則可和師父多結緣。留待下次吧。普陀山,不是我只去一次的地方。
當地人章:
普陀山上除了出家師父、香客游客,剩下的應該就是當地人了。當地人靠著普陀山在佛教文化歷史上的地位、虔誠的香客、獨特的風光,應該說是衣食無憂的。受時間條件限制,沒有看到賓館的情況,在登山途中,有見到一些高樓小區,但一般景點車不到,應該是當地人的居住點之一。和到洛迦山渡口的老依伯聊天,了解了到當地的物價很高,當地人買菜一樣的是高價位,但是工資一般。普陀山有小學初中,但是教學質量一般,經濟負擔得起得就把小孩放到舟山去寄讀了。普陀山的平民來說,開飯館和家庭旅社的,收入應該算不錯了,如果只是做工作人員的,可能相對差些。但總體來說,他們每天工作時間不長,渡口這的工作時間就相對短,工作相對來說有保障,過的生活也還算安逸。不過再次幫老依伯說句話,因為家在景區,所以經常有客人來,麻煩了人家是不是該給人家一些方便呢?至少帶點家鄉的特產給要麻煩的人吧,憑工資要買那些高價的海鮮,確實有點昂貴。
時節臨近六月十九的觀音誕,一路上看到很多婦女,無論老人還是年輕人,都在褲子外面再圍一條裙子,不像少數民族,也不是居士,打定一下得知,是當地舟山一帶的風俗拜佛的時候要圍著,以後死後也能火化了帶走。出門在外不懂的就要問,是我最大的收獲,而且最好問面善的哦,呵呵,不過普陀山基本都是善人啦,所以即使走在小道上前後無人也一點沒擔心過。
香客游客章:
專門燒香拜佛的有之,我們也是一路走一路拜,不過香是自己帶的,一盒裡面四小盒那種,後來我不該把用完的盒子仍在香火籃裡,沒有了物理支撐,剩下的兩盒後來基本都折斷了,下次要記得。
游客有之,不過來了不燒香的很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