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行第一折

作者: fid

導讀D1 7.4 我的旅游終於開始了。與五位剛剛結識的朋友一起乘車前往夏河,那裡有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六大主寺之一、佛院規模僅次於布達拉宮的拉蔔楞寺。拉蔔楞,是藏語“拉章”的轉音,意為佛宮所在之地。我們是在一陣陣淅瀝的細雨中到達這座神秘安詳的佛宮。自藏獨事件以後,這裡游人稀少,今天又逢陰雨,偌大寺院,幾乎沒看到其他游客。與以往所見的謹飭規範的中土寺 ...

D1 7.4

我的旅游終於開始了。與五位剛剛結識的朋友一起乘車前往夏河,那裡有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六大主寺之一、佛院規模僅次於布達拉宮的拉蔔楞寺。拉蔔楞,是藏語“拉章”的轉音,意為佛宮所在之地。我們是在一陣陣淅瀝的細雨中到達這座神秘安詳的佛宮。自藏獨事件以後,這裡游人稀少,今天又逢陰雨,偌大寺院,幾乎沒看到其他游客。與以往所見的謹飭規範的中土寺廟不同,修建龐大宏偉的拉蔔楞寺似乎沒有經過任何規劃,僧舍與殿堂混雜,時不時的,我走過矮破的黃色土胚房,會在不經意間的轉角,迎面撞到不可思議的一片金壁輝煌。走上貢唐寶塔,在這裡俯瞰全景,拉蔔楞寺正莊嚴肅穆地靜臥在藍天下、群山旁。當殿門中開,低沉悠長的佛號頌聲響起,我駐足聆聽,一邊看著虔誠的信眾手搖瑪尼輪,推動轉經筒,他們有老有少,步履或蹣跚或輕快,沿著轉經廊,轉著,轉著,一圈又一圈;佛殿前,有人在做著等身長叩,舉手、跪倒、俯身、叩頭,重復著,一遍又一遍...

走出拉蔔楞,時間尚早,於是現場邀合兩個旅友,包了倆車,驅車駛向郎木寺。司機是個可愛的小伙子,漢藏混血兒,在我們的堅持下,他沒有走路況較好的國道,而是穿過桑科草原,經尕海,向目的地進發。

終於看到了草原。她並不是我想像中的風吹草低、一望無垠。千裡綠波外有矮矮的山巒,阻礙了視線,隨著車行山轉,一片全新的綠野又展現眼前。披著草原的山巒,身形曼妙,再無一點崢嶸崔嵬的味道;有了山的襯托,草原更像一條舞動著的綠絲帶,而遠處半山腰上的那些牛羊,就像綠絲帶上點綴的白珍珠、黑翡翠。如斯風景,美艷絕倫。

一路上還遇到許多攔路的不速之客,最多的是藏綿羊,聚集在一起,待車行到跟前,便四散逃走;旱獺總是在我們毫無預料的情形下從路的一側直衝到車前,不等踩下剎車,它已經到了路的另側,扭頭對我們張望,又迅速跳入草叢邊的洞口,土遁而去;犛牛是最矜持的擋路者,它們總是輕蔑地斜眼看車,甩甩尾巴,才踱著方步,緩緩離開;如果車行到帳篷附近,還會竄出一只巨大的藏獒,它太無畏了,面對汽車這樣的龐然大物,也是嗷嗷著衝過來,我們趕忙減速,心驚膽戰地坐在車廂裡感受著它撞擊車門的凶猛,我相信,藏獒一定是獨行者的夢魘。

尕海是我們讓司機專程繞道走過的。這裡是甘南地區最大的淡水湖,也是重要的侯鳥保護濕地。湛藍碧空,時見飛鳥從靜謐的湖面掠過,這時已是晚上7點多了,但高原日落很晚,眼前仍是一片艷陽明媚,拉著我們長長的身影映在湖畔草地上。清風襲來,頓覺涼意,我用奔跑雀躍來取暖,也許是因為海拔三千多米的緣故吧,很快便覺得氣喘吁吁,看來還是高估自己適應高原的能力了。

終於到達第二站:郎木寺鎮,我們三人小小慶賀了下,一起去享用了豐盛的晚宴:糌粑、都瑪、酥油茶、烤羊腸、卵石烹羊肉。味道很鮮美,但更令我們興奮的是,這裡的星星很大、很亮、離我們很近很近。


精選遊記: 甘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