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游杭州 2008/7/11-12
這是第三次游杭州了,所以直奔我的所愛,舍棄了那些華而不實、名氣雖響卻毫無實質的地方。
住在西湖四季,從上次住過三亞的希爾頓之後,就愛上了東南亞風格的酒店,這家在學院路上,位置稍偏,如果想離西湖近一點,可以訂湖濱店。
踏上青黑色的石板,於潺潺流水聲中步入大堂,靜謐而神秘的自然氣息撲面而來,一瞬間就把城市的喧囂擋在了門外。左邊一株芭蕉樹散發著熱帶雨林的熱情,右邊一張棕色的長木凳上,兩個瀝青的布靠墊兼扶手靜悄悄的躺著,抬頭看到玄關上的木雕—一張額骨突兀而滄桑的臉上訴說的都是神秘。我心甘情願的被這種靜謐而神秘的力量吸了進去,體內的松馳、慵懶都被吸了出來,再也邁不動腳步,一定要先沉沉的睡上一覺。
醒來的時候已是午後四點多了,夏日的雷陣雨說來就來,遮天蔽日,傾盆而出。但是一覺醒來,倦意一掃而光,雷公公也擋不住我。撐著新買的陽傘,白底紫色的小花,但願自己也是雨中的一道風景,悠然南下,我來到毗鄰花港觀魚的知味觀·味莊。
味莊的菜一盆盆小小的,精巧玲瓏。主菜清爽可口,味道自然是杭州菜的上乘之作。而配菜花紅柳綠,同樣吸引小女人的眼球:蝦爆鱔片旁邊,豎著一個2釐米高的面捏的小花瓶,裡邊一支被剪了又剪的微型太陽花,像個嬌羞的小姑娘靜靜的呆在一邊,實在是惹人喜愛。
美餐之後,天色已是漆黑一片,加上下雨,路上的行人寥寥無幾。毛握著我的手,暖暖的,我們雨中漫步,花港觀魚,然後沿蘇堤緩緩而行。看得見的是遠處的燈火,閃閃爍爍,朦朧而淡然,兩旁的柳枝隨風勁舞,濕漉漉的卻依然碧綠。西湖變成了深不可測的黑龍潭,水面微瀾伸向遠方,把視野也擴展了開去。這樣靜靜的漫步,對於我們來說是難得的機會,雨中嬉戲也是幾年前大學裡的事了。兩個人三十而立,仍然舍不得二十芳華時的樂趣,追逐嬉戲,手挽手,涼亭裡大口吞下雪媚娘(味莊的小吃),不過那是很短的一瞬,馬上就被拌嘴打斷了,我的火氣又上來了,他的倔脾氣也上來了。
第二天,陽光明媚的時候,我們又踩著自行車走了一遍蘇堤、白堤。游人多了許多,兩輛小車子在人群裡穿梭著,追逐著,別有一番樂趣。很多步行區,汽車根本無法靠近,而我們的自行車卻可以近距離觀賞。
這一次在杭州,最新鮮的是泡茶館,這是以前沒有體會到的。河坊古街上的太極茶莊,仿的是清代的茶館。“小二兒,水丹青一壺,龍井一壺。” “好勒~ 這是送您的茶點茶羹。”我慧心一笑,古樸的東西,讓我的節奏立刻慢了下來。龍井泡的藕粉,這是西湖的特色,清香可口。涼衝的水丹青是太極茶館的特產,夏日裡清熱解渴。又是慧心一笑,但願這水丹青能把我染上的火氣都澆滅。
白堤上的西泠印社裡別有洞天,前兩次來杭州年少輕狂、人浮氣躁,竟未發現這個景致。那是一個集書畫、篆刻一體的學術團體,因瀕臨西泠橋而得名。有一枚自己設計的印一直是我的心願,在每本家藏的書的扉頁上,印上“潤趣齋主人”,那書才完完全全屬於我,印上了我對它的珍愛。不過,也奇怪了,找到西泠印社了,卻沒有留意西泠橋,未能體會蘇小小邂逅情郎時的心境,只依稀記得那附近都是陳年老柳,柳枝長而密,蘇小小看情郎也是影影綽綽的吧。
臨走的時候,依然有遺憾:對岳廟,已是三過其門而未入了,總是被不斷上漲的門票擋住。不要緊,還會再來西子湖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