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華山自由行(二)

作者: 大許

導讀一早醒來,看看手表,8點45分。8點45分!好像睡過頭了。 同室的那位南京驢子躺在床上,也不知是醒還是睡。下意識地叫了一聲,他今天還要去趕火車,這事耽誤不得。小吳呢?這時候不會還睡著吧,發了消息,好半天才有回音,說是起不來,再睡會再說。 唉,這事也不能怪她,今天是周日,平日沒事,誰也不會那麼早起床。一天的安排就去個兵馬俑轉轉,時間上來說,寬 ...

一早醒來,看看手表,8點45分。8點45分!好像睡過頭了。

同室的那位南京驢子躺在床上,也不知是醒還是睡。下意識地叫了一聲,他今天還要去趕火車,這事耽誤不得。小吳呢?這時候不會還睡著吧,發了消息,好半天才有回音,說是起不來,再睡會再說。

唉,這事也不能怪她,今天是周日,平日沒事,誰也不會那麼早起床。一天的安排就去個兵馬俑轉轉,時間上來說,寬裕得很。

梳洗完畢後回房間,老萬的消息來了,說人已經在旅館的大堂了。老萬,這次出行之前,和我消息聯系過,沒有一起從上海出發,看看有沒有可能在西安一起同行。本來還有一個小林,也會在當地和我們會合。不過昨天,小吳已經和她單方面接觸過,還一起吃了晚飯。回來告訴我,這人不適合與我們一起出游。為什麼?小吳的解釋倒也簡單明了,你有沒有看到像我們這種自助出行的人不背包,而拖著拉杆箱的沒?那就是了。看來小林,與我們不是一路人。出行,要志同道合的人玩在一起,才會有勁。

小吳總算起來了,說再睡會,只是圖個嘴癮。一起過去,和老萬會了面,初步接觸下來,這人的確就是我們要找的人,雖然是第一次自助出行,不過驢子該有的性格脾氣等等各方面基本都有,想來我們這幾天會在一起玩得很開心,事實也的確證明了這一點。

先去了竹籬笆市,這是路名,很奇怪的路名,在鼓樓附近。我和小吳要去吃早中飯,老萬則可以考慮去吃中飯。一條不是很起眼的小馬路,但是集中了兩家在西安很有名氣的店,都是以做肉夾饃,而名氣在外的。

原本打算是去王恆的,沒想到最終還是進了樊記的門。也許這就是緣分吧,收銀台的牆上有價目表,什麼東西什麼價格,寫得清清楚楚。看了一遍,決定就來個加厚肉夾饃的,所謂加厚的,就是其他的肉是單份的,而這種,則是兩份肉的。原先我不知我心中有巨無霸情結,現在,我知道了。

這一個肉夾饃下肚,外加一碗小餛飩,真的有點撐,饃有點干,肉有點鹹,就這樣吧,味道還行。不過自此之後,再吃肉夾饃,就有意識地點那種肉是半肥半精的,好比吃粽子,說是肉粽,如果全都是瘦肉,恐怕吃到最後,那肉吃到嘴裡,嚼起來,和啃木屑,沒什麼兩樣,棕子如此,肉夾饃也是。

坐游8到火車站,去往兵馬俑的車在火車站東廣場,說東廣場,很多驢友可能沒有點概念,其實當你看到火車站“西安”兩大字時,在它的右下方就是了。東廣場不僅有發往兵馬俑的車,其實從西安出發,去往市外各景點的車都在這裡發車,不管是國營還是私人營運的。

開往兵馬俑的游5,是輛綠色的大巴,在一大堆車輛中,很是醒目。車行終點是兵馬俑,沿途會停靠華清池,華清池並沒有列在我們游覽計劃中,門票太貴,70元,而且所能看到,大部分是仿古的,沒多大意思。16元,1小時車到終點,下車時特意問了賣票的小姑娘,游5從兵馬俑回西安最晚一班車是幾點,她說是晚6點左右。

那個賣票的小姑娘還特意推薦我們有時間去秦陵地宮看看,她所說的,秦陵地宮,並不是現在還沒有開挖,對游客開放只是一個大土包的那個。那個大土包也沒有列在游覽計劃中,門票好像是50元吧,跑大老遠,還要花50元,就為看一大土包,我們要去了,就成瘋子了!

據她說,這個秦陵地宮是現代人按照秦始皇當年建陵的思路,搞得一仿制品。門票也不貴,15元,我們在來兵馬俑的路上看到這一景點,看吧,如果到時有時間的話,反正回去是順路,不妨進去轉轉。

門口賣票的地方貼了一紙公告,說是近日2號坑在維修,要到4月才能完工,因此現在門票賣優惠價65元,學生票35元。

拿著票還沒到檢票口,迎面就見一堆女人圍了過來,穿紫色衣服,上來嘰嘰喳喳說個不停,老老少少都有,這是兵馬俑的導游在拉客,大家都要吃飯,現在是淡季,能拉一個是一個吧。

沒打算請導游,這個季節雖說是淡季,但看看停車場停著不少的旅游團車輛,這免費導游算是蹭定了。

從檢票口到達真正可供游客參觀的兵馬俑景區,還是有一段路要走的,為了讓一旁景區內的電瓶車有生意可做,這條游步道並沒有修成直線,走走,有點曲徑通幽的感覺。

游步道的盡頭,是安檢口,進入景區還要安檢,這也算是一特色吧。過安檢,站在廣場上,迎面就是一號坑大廳,左邊是環幕電影放映大廳,右首是博物館,二號坑,三號坑?後來才知道隱藏在博物館後面。

一號坑的規模,在整個兵馬俑景區數它最大。果不其然,整個展廳內,游人如織,喧鬧的程度和菜市場好有一拼。看來不僅有免費導游可蹭,還可以挑挑撿撿,不怕聽不全,沒聽清楚,接著聽一批的解說,導游的說詞大同小異。

坑內的兵馬俑乍一看,的確讓人感到心中有些許感動,些許震憾。慢慢地繞行一圏,才發現整個一號坑完整可看的兵馬俑只有進入大廳時那一批,占了一大坑三分之一的面積。來之前看過的宣傳片,那機位,那拍攝角度,還的確真能忽悠人,每看一次,都有馬上到當地看實物的衝動。當時心想,這一大坑,要全都是這樣排列整齊,威猛高大的兵馬俑,那真的是牛!我肯定要到現場,好好去感受一下。

剩余三分之二不到點的面積陳列一些兵馬俑的殘片,還有一些正在修整的,三三兩兩散落著。當年擱置這些兵馬俑的遺址也部分保留對外展示,聽導游說,別看那些是普普通通的黃泥土,要是隨便抓上一把,能帶走並出手,就可以讓你吃香喝辣,逍遙快活,過上一段時間了。

只有這點完整的兵馬俑可看,也不是件容易的事。當年開挖出來的,全都是碎片,然後相關工作人員,就要像玩拼圖一樣,慢慢地把它們拼起來,要命的是兵馬俑制造時,每一個部件,都是非常精確,打個比方,這身體好不容易拼湊完了,就差一個頭,整個工作就完成了,不是說你手邊有個腦袋,隨便擱上去,就OK了,肯定不行的。聽說修復一個兵馬俑,工作人員就要花費7年左右時間!

出一號坑,走著走著,就進了二號坑,當時還奇怪了,這不是沒開放了,怎麼大門還敞開著呢?心裡還樂呢,這回算是賺了。進去了轉了一圏,才發現裡面什麼都沒有,如果有兵馬俑肯定也給擱庫房了。工人正在搞內部裝修,至於大門敞開,因為有人正在粉刷牆壁,加快通風,僅此而已。

趕緊出來,這頭都有點感覺暈乎乎,吸了兩口新鮮口氣,好多了。不遠處就是三號坑,不經意間四處隨便看看,發現一旁的綠化地裡還擦著兩塊指示牌,四號坑和五號坑,恩,怎麼回事,還有四號坑,五號坑?

這裡可供游客參觀的,到三號坑,應該就結束了吧。所謂的四,五號坑,估計是原先打算開挖的遺址吧,現在聽說所有的兵馬俑,都規定要放在地下保持原狀,挖出來是碎片,倒也算了,關鍵是原本的兵馬俑都是彩色的,而一旦出土,立即褪色,這是無法挽回的損失!

三號坑沒有多大看點,展示的兵馬俑由士兵換成了軍官。疑是指揮中心,因此規模很小,不過裡面參觀的游客倒不得見少,現在還是淡季,要是換成五一十一黃金周時的旺季,還不知是什麼樣的盛況?

游步道設計得還算合理,從一號坑到二號坑最後到三號坑,參觀完之後,就回到了廣場,博物館的大門口。

博物館的入口和出口是同一個,從哪裡進從哪裡出。門口有工作人員,負責在門票上戳個洞留個標志,問其有何作用?這位老兄笑笑,每個人進館憑票只能參觀一次。

這還有限制進出次數的,真是奇了怪了。不過在這裡,很多事情都讓人有點不看懂。就像一號坑,出於保護文物的考慮,明令禁止照機是不能使用閃光燈的,。可是進來的游客凡是要拍照留念的,無一不使用閃光燈的,要是兵馬俑地下有知,肯定會說,拜托各位就不要這麼閃了,我眼睛都要給閃花了!秦兵馬俑是世界奇跡,要說這文物保護,肯定也可以擠進奇跡行列中。

館藏的青銅劍,出土時,還可以一次穿透20層的報紙,整個博物館不是很大,諸如此類的文物,不少。這也難怪每天只能入內參觀一次,人家,拽,有拽的資本。

轉了一圏,聽了好幾撥導游的解說,出館去看的那個環幕電影,這什麼爛環幕電影,半小時一場,進去的時候正好放到結尾,傻傻等了20分鐘,開始還滿心期待,好歹放映的內容是重現當年制造兵馬俑的情景還有挖掘時的一些細節等等,前行的驢子說這電影質量實在太對不起觀眾,這話還真說對了,秦始皇項羽這些主要角色,怎麼說也應該找個專業演員來出演吧,好好的嚴肅題材的東西,愣是給這些群眾演員演成了輕喜劇。

時間是下午5點左右,該回了,景區的出口在另一邊,到停車場要經過一條商業街,淡季,店裡的員工要比游客多,看到有人經過,都跑到門口大力推銷他們自制的兵馬俑,5元一盒的,那是泥制的,也是開價最低的。其他材質的,就不知價格是多少了,估計也不便宜,同行的老萬小吳和我都對此不甚感興趣,只是看看轉轉,想來那些店員又要失望了。

小吳感興趣的是石榴,從當地人手裡買了些帶走。石榴也算是當地有點特色的水果品種之一了,價格,也不算貴,10元,就可以買到四五個。游5的車停在老地方,剛打算上車,一旁來了個當地人,手裡拎著一把飾品掛件,還沒等我們告訴這人,我們對這些小玩意不感興趣,這位農村大媽先開口了,有沒有喜歡的,隨便挑的,不要錢,拿你們進景區的門票來換,就行了!

有這麼好事,用過的門票,還能換小飾品?我是不相信。剛想走人,一旁的老萬動心了,從口袋裡掏出了門票,交給這位大媽,就自顧自地挑選起來,沒想到了這位農村大媽看了看票,說打過洞的票不要的,我也好奇了,說,你到底要門票有什麼用?她說主要是兒子想看電影,有票好進去。問游客要沒打過孔的門票,這好像有點不太可能吧。還沒我等回過神來,大媽已經走了。人說旁觀者清,可是我是沒明白,這都哪跟哪啊?

秦陵地宮也不用去看了,這班游5好像就是末班車了,小吳和老萬的意見是一致的,就15元這麼便宜的票價,還能看到地宮,想想裡面也沒什麼可以參觀游覽的。這倒也是,他們這一說,不去的話,也沒什麼遺憾。



(一分利面館的臊子面)



(西安公交車上的友情提示,有點意思)



(秦兵馬俑博物館一號坑展廳)



(賈三家的灌湯包)



(西安不愧是古都,連法院,看上去也是古色古香)


精選遊記: 西安

評論